一种直通式防臭地漏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漏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的直通式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室内下水管路中溢出臭气,通常需要在下水管路中设置地漏,以
防止下水系统中的臭气从下水管路中溢出。因此,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
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是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地漏质量性能的好坏直
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漏通常
应当具备防臭气、防堵塞、防返水、防干涸等功能。
但是,现有的地漏虽然具备一定的防臭功能,但是其防臭效果较差。尤其
是长时间使用后,防臭性能逐渐下降,对室内空气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污染了
室内的空气环境。且现有的地漏下水较慢,影响用户体验。此外,现有的防臭
地漏由于设置防臭挡板的缘故,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排水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可防臭
的新型的直通式防臭地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直通式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壳体,还包括封口盖和复位装置,所述地
漏壳体上下贯通,所述地漏壳体内部一侧成型有导流板,导流板的边缘与地漏
壳体相连并密封,导流板的下端边缘与地漏壳体的下端边缘相连形成出水口,
所述封口盖铰接于导流板下方,所述封口盖的形状与出水口形状相适应,所述
复位装置使封口盖趋于封住出水口的趋势。
所述出水口的形状为被一条与长轴垂直的直线切断的椭圆形。
所述出水口的截面倾斜设置,导流板的下端边缘位于出水口的上端。
15°≤出水口的倾斜角度≤80°。
所述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导流板的下端面为倾斜的平面,倾斜的角度与
出水口倾斜的角度相同。
所述出水口的下端面设有一圈橡胶垫。
所述封口盖的内表面设有一圈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出水口下端面形状相
适应。
所述封口盖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层或封口盖的边缘包裹一层橡胶层。。
所述封口盖的外表面包裹一层橡胶层。
所述出水口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出一圈凸沿,所述橡胶层抵在凸沿上。
所述复位装置为设置在铰接处的扭簧。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磁铁,至少一个磁铁a安装在封口盖的外端
面,所述地漏壳体向下延伸出侧板,侧板设置在封口盖打开方向的一侧,侧板
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磁铁a位置相对的磁铁b,磁铁a和磁铁b同极相向设置。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磁铁,至少一个磁铁a安装在封口盖的内端
面,在地漏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磁铁a位置相对的磁铁b,磁铁a和磁铁b异
极相向设置。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磁铁,至少一个磁铁a安装在封口盖的内端
面,在地漏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磁铁a位置相对的铁块。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磁铁,至少一个磁铁a安装在封口盖的内端
面,所述地漏壳体为可被磁铁吸引的材质。
所述磁铁的外表面加工成圆弧面或倾斜面。
所述地漏壳体上部的外表面成型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板和封口盖和复位装置的设计,使得地漏在没有水
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密封,防止臭气从下水道上来,起到防臭的作用,当水量的
重力大于复位装置的的复位力时,封口盖被打开,实现排水。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水口的截面倾斜设置,使得封口盖的打开和关闭角度
减小,复位装置的变形量小,并且这样的设计,使得相同的水量水压更高,能
以更少的水打开封口盖,使得地漏内的存水量少。
3、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水口设有一圈橡胶的设计,由于设置在出水口下端,
所以不会有毛发或其他杂物堆积而使排水效果下降,并且由于设置在出水口下
端,允许复位装置和封口盖存在安装误差或加工误差,依然可以封住出水口,
使得密封效果更好,防臭效果更好,并且能减少噪音。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封口盖的内表面设有一圈橡胶垫的设计,使得密封效果
更好,防臭效果更好,并且能减少噪音。
5、本实用新型通过封口盖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层的设计,使得密封效果
更好,防臭效果更好,并且能减少噪音,且能包容较大的加工误差。
6、本实用新型通过封口盖的外表面包裹一层橡胶层的设计,使得密封效果
更好,防臭效果更好,并且能减少噪音,且能包容较大的加工误差,并且安装
和更换方便。
7、本实用新型通过凸沿的设计,使得橡胶层受到的压强变大,因此橡胶更
容易变形,所以密封性更强。
8、本实用新型通过复位装置为扭簧的设计,使得可以通过选择扭簧来控制
复位力的大小,并且扭簧成本低,容易跟换。
9、本实用新型复位装置为磁铁的设计,使得使用寿命更长,不需要经常跟
换。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的设计,使得水量大时,减少水
流的阻力,使排水更快。
11、本实用新型通过磁铁的外表面为圆弧面或倾斜面的设计,有效的减少
了头发和杂物的堆积,从而不需要经常清洗,减少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直通式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直通式防臭地漏的剖视图之一。
图3是直通式防臭地漏的剖视图之二。
图4是直通式防臭地漏的剖视图之三。
图5是直通式防臭地漏的剖视图之四。
图6是直通式防臭地漏的剖视图之五。
图7是图3的A处放大图。
图8是直通式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直通式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是直通式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1-地漏壳体;2-封口盖;21-封口盖外表面;22-封口盖内表面;3-导流板;
4-导流板的下端边缘与地漏壳体的下端边缘相连;5-封口盖铰接于导流板下方;
6-扭簧;7-磁铁a;8-侧板;9-磁铁b;10-铁块;11-一圈橡胶垫;12-封口盖
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层;13-封口盖的外表面包裹一层橡胶层;14-封口盖的
边缘包裹一层橡胶层;15-螺纹;16-出水口;17-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6所示,一种直通式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壳体1,还包括封口盖2
和复位装置,所述地漏壳体1上下贯通,所述地漏壳体1内部一侧成型有导流
板3,导流板3的边缘与地漏壳体1相连并密封,导流板的下端边缘与地漏壳体
的下端边缘相连4形成出水口16,所述封口盖铰接于导流板下方5,所述封口
盖2的形状与出水口16形状相适应,所述复位装置使封口盖2趋于封住出水口
16的趋势;过水后,如果出水口处储存了一定量的水,由此可以确认封口盖的
密封性良好,如果过水后出水口处没有储存住水,则封口盖的密封性不好。
所述出水口16的形状为被一条与长轴垂直的直线切断的椭圆形。
所述出水口16的截面倾斜设置,具体的,15°≤出水口的倾斜角度≤80°,
以45°最佳,导流板3的下端边缘位于出水口的上端。
所述导流板3的下端面为倾斜的平面,倾斜的角度与出水口倾斜的角度相
同。
所述导流板3向下倾斜设置。
如图2所示,所述出水口的下端面设有一圈橡胶垫11。
如图6所示,所述封口盖的内表面22设有一圈橡胶垫11,所述橡胶垫11
与出水口下端面形状相适应。
如图5所示,所述封口盖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层12。
如图4所示,所述封口盖的外表面包裹一层橡胶层13。
如图3所示,所述封口盖的边缘包裹一层橡胶层14。
如图7所示,所述出水口16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出一圈凸沿17,所述橡胶层
抵在凸沿上
如图2所示,所述复位装置为设置在铰接处的扭簧6。
如图3所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磁铁,至少一个磁铁a7安装在
封口盖的外端面21,所述地漏壳体1向下延伸出侧板8,侧板8设置在封口盖2
打开方向的一侧,侧板8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磁铁a7位置相对的磁铁b9,磁铁
a7和磁铁b9同极相向设置,同极相向设置使得磁铁a7和磁铁b9相互排斥,从
而使封口盖2始终趋于封住出水口的趋势。
如图4所示,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磁铁,至少一个磁铁a7安装在
封口盖的内端面22,在地漏壳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磁铁a7位置相对的磁铁
b9,磁铁a7和磁铁b9异极相向设置,异极相向设置使得磁铁a7和磁铁b9相
互吸引,从而使封口盖2始终趋于封住出水口的趋势。
如图5所示,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磁铁,至少一个磁铁a7安装在
封口盖的内端面22,在地漏壳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磁铁a7位置相对的铁块
10,磁铁a7与铁块10间相互吸引,使封口盖2始终趋于封住出水口的趋势。
如图6所示,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磁铁,至少一个磁铁a7安装在
封口盖的内端面22,所述地漏壳体1为可被磁铁吸引的材质,因此磁铁a7与地
漏壳体相互吸引,使封口盖2始终趋于封住出水口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磁铁的外表面为圆弧面或倾斜面,圆弧面的效果最佳。
所述地漏壳体上部的外表面成型有螺纹15。
本实用新型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可防臭的特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
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
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
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