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1798183
  • 上传时间:2018-07-17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61.4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73592.6

    申请日:

    2015.12.22

    公开号:

    CN205443943U

    公开日:

    2016.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D21/00; E01D21/1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志杰; 杨军峰; 赵顺国; 张昌辉; 赵宏亮; 何立; 陈庚

    地址: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关上国贸路星河明居中铁二十局五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景丽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所施工连续梁上方左右两侧的轨道梁和两个分别布设在两个轨道梁上的牵引机构,两个牵引机构呈左右对称布设;两个轨道梁均沿所施工连续梁的纵桥向布设且二者分别位于需牵引挂篮的左右两侧,每个轨道梁与所施工连续梁之间均垫装有多个下垫梁且其与所施工连续梁之间均通过多道预埋钢筋进行紧固连接;牵引机构均包括位于轨道梁前端上方的第一千斤顶、能在轨道梁上移动的牵引架和对需牵引挂篮进行顶推的顶推千斤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通过牵引将挂篮沿所施工现浇梁平稳拉出,能简便、快速完成连续梁中跨合拢段的挂篮退出过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
    个对称布设在所施工连续梁(1)上方左右两侧的轨道梁(2)和两个分别
    布设在两个所述轨道梁(2)上的牵引机构(3),两个所述牵引机构(3)
    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左右对称布设;两个所述轨道梁(2)均沿所施工连
    续梁(1)的纵桥向进行布设且二者分别位于需牵引挂篮(4)的左右两侧,
    每个所述轨道梁(2)与所施工连续梁(1)之间均垫装有多个下垫梁(6),
    多个所述下垫梁(6)沿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且其均
    与轨道梁(2)呈垂直布设;每个所述轨道梁(2)与所施工连续梁(1)
    之间均通过多道预埋钢筋(7)进行紧固连接,多道所述预埋钢筋(7)沿
    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道所述预埋钢筋(7)均预
    埋在所施工连续梁(1)内且其均呈竖直向布设;
    两个所述牵引机构(3)均沿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每个
    所述牵引机构(3)均包括位于轨道梁(2)前端上方的第一千斤顶(3-1)、
    位于第一千斤顶(3-1)后侧且能在轨道梁(2)上前后水平移动的牵引架
    和由后向前对需牵引挂篮(4)进行顶推的顶推千斤顶(3-2),所述顶推
    千斤顶(3-2)位于需牵引挂篮(4)后侧且其前端支顶在需牵引挂篮(4)
    后侧;所述牵引架位于需牵引挂篮(4)前侧,所述牵引架包括水平放置
    于轨道梁(2)上的水平底板(3-3)、布设在水平底板(3-3)前侧上方
    的第二千斤顶(3-4)和布设在水平底板(3-3)后侧上方的第三千斤顶
    (3-5),所述水平底板(3-3)上设置有供第二千斤顶(3-4)支顶的前
    挡板(3-6)和供第三千斤顶(3-5)支顶的后挡板(3-7),所述前挡板
    (3-6)和后挡板(3-7)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与轨道梁(2)呈垂直
    布设;所述前挡板(3-6)位于第二千斤顶(3-4)前侧,且后挡板(3-7)
    位于第三千斤顶(3-5)后侧;所述第一千斤顶(3-1)、第二千斤顶(3-4)、
    第三千斤顶(3-5)和顶推千斤顶(3-2)沿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由前
    至后进行布设且三者均布设在轨道梁(2)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一千斤
    顶(3-1)、第二千斤顶(3-4)和第三千斤顶(3-5)均为穿心式千斤顶
    且三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千斤顶(3-1)与第二千斤顶(3-4)
    之间通过第一钢绞线(5-1)进行连接,所述第三千斤顶(3-5)上穿有第
    二钢绞线(5-2),所述第二钢绞线(5-2)的后端锚固在需牵引挂篮(4)
    前侧;所述第一钢绞线(5-1)和第二钢绞线(5-2)均呈水平布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
    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轨道梁(2)均由多个并排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工
    字钢拼接而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千斤顶(3-2)呈水平布设且其后侧设置有顶
    推反力架(3-8),所述顶推反力架(3-8)位于顶推千斤顶(3-2)后侧
    且其固定在轨道梁(2)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梁(6)与预埋钢筋(7)呈交错布设。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架还包括左右两个连接于前挡板(3-6)和后
    挡板(3-7)之间的纵向连接件(3-9),两个所述纵向连接件(3-9)均
    沿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且二者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
    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向连接件(3-9)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
    每个所述纵向连接件(3-9)均包括一道呈水平布设的纵向连接钢筋
    (3-9-1)和一个套装在纵向连接钢筋(3-9-1)上的空心钢套管(3-9-2),
    所述前挡板(3-6)和后挡板(3-7)上均开有供纵向连接钢筋(3-9-1)
    穿过的通孔,所述纵向连接钢筋(3-9-1)的两端均装有一个限位螺母
    (3-9-3),所述空心钢套管(3-9-2)的前后两端分别支顶在前挡板(3-6)
    和后挡板(3-7)上。

    说明书

    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梁中跨合拢段
    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跨越既有线路线的现浇梁施工项目较多,对于上跨既有线路
    线的现浇梁进行施工时,通常采用挂篮施工,挂篮施工过程中为确保下方
    所跨越的既有线路线运营安全,安全防护尤为重要。挂篮施工时,当所施
    工现浇梁的梁体底面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跨越既有线路线的接触网之间的
    垂直距离较近时,如何确保施工过程中所跨越既有线路线运营安全、防止
    人员触电是施工难点,再加上施工场地受限、施工工期短,施工难度非常
    大。并且连续梁中跨合拢后,对挂篮进行拆除时,施工难度更大。因所施
    工现浇梁梁体底面与所跨越既有线路线的接触网之间的垂直距离较近,并
    且为避免影响既有线路线的正常运营,因而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
    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
    置,通过牵引将挂篮沿所施工现浇梁平稳拉出,能简便、快速完成连续梁
    中跨合拢段的挂篮退出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一种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
    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通过牵引将挂篮沿所施工现浇梁平稳拉出,
    能简便、快速完成连续梁中跨合拢段的挂篮退出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梁中跨
    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所施工连
    续梁上方左右两侧的轨道梁和两个分别布设在两个所述轨道梁上的牵引
    机构,两个所述牵引机构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左右对称布设;两个所述轨
    道梁均沿所施工连续梁的纵桥向进行布设且二者分别位于需牵引挂篮的
    左右两侧,每个所述轨道梁与所施工连续梁之间均垫装有多个下垫梁,多
    个所述下垫梁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且其均与轨道梁呈
    垂直布设;每个所述轨道梁与所施工连续梁之间均通过多道预埋钢筋进行
    紧固连接,多道所述预埋钢筋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
    道所述预埋钢筋均预埋在所施工连续梁内且其均呈竖直向布设;

    两个所述牵引机构均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每个所述牵引机
    构均包括位于轨道梁前端上方的第一千斤顶、位于第一千斤顶后侧且能在
    轨道梁上前后水平移动的牵引架和由后向前对需牵引挂篮进行顶推的顶
    推千斤顶,所述顶推千斤顶位于需牵引挂篮后侧且其前端支顶在需牵引挂
    篮后侧;所述牵引架位于需牵引挂篮前侧,所述牵引架包括水平放置于轨
    道梁上的水平底板、布设在水平底板前侧上方的第二千斤顶和布设在水平
    底板后侧上方的第三千斤顶,所述水平底板上设置有供第二千斤顶支顶的
    前挡板和供第三千斤顶支顶的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均呈竖直向布
    设且二者均与轨道梁呈垂直布设;所述前挡板位于第二千斤顶前侧,且后
    挡板位于第三千斤顶后侧;所述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第三千斤顶和
    顶推千斤顶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且三者均布设在轨道
    梁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和第三千斤顶均为穿心式
    千斤顶且三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千斤顶与第二千斤顶之间
    通过第一钢绞线进行连接,所述第三千斤顶上穿有第二钢绞线,所述第二
    钢绞线的后端锚固在需牵引挂篮前侧;所述第一钢绞线和第二钢绞线均呈
    水平布设。

    上述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轨
    道梁均由多个并排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工字钢拼接而成。

    上述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推千
    斤顶呈水平布设且其后侧设置有顶推反力架,所述顶推反力架位于顶推千
    斤顶后侧且其固定在轨道梁上。

    上述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垫梁
    与预埋钢筋呈交错布设。

    上述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架
    还包括左右两个连接于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的纵向连接件,两个所述纵向
    连接件均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且二者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上述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纵
    向连接件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每个所述纵向连接件均包括一道
    呈水平布设的纵向连接钢筋和一个套装在纵向连接钢筋上的空心钢套管,
    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上均开有供纵向连接钢筋穿过的通孔,所述纵向连接
    钢筋的两端均装有一个限位螺母,所述空心钢套管的前后两端分别支顶在
    前挡板和后挡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较低。

    2、所采用的轨道梁结构简单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轨道梁直接
    固定于所施工连续梁上且其与所施工连续梁之间通过多道预埋钢筋进行
    紧固连接,同时在轨道梁与所施工连续梁之间由前至后垫装有多个下垫
    梁,这样能保证在挂篮向前牵引过程中,轨道梁的平稳性。

    3、所采用的牵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
    果好,通过多个千斤顶相配合完成挂篮的向前牵引过程。

    4、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牵引将挂篮沿所施工现浇梁平
    稳拉出,能简便、快速完成连续梁中跨合拢段的挂篮退出过程。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个轨道梁和两个牵引机构的平面布置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所施工连续梁;2—轨道梁;3—牵引机构;

    3-1—第一千斤顶;3-2—顶推千斤顶;3-3—水平底板;

    3-4—第二千斤顶;3-5—第三千斤顶;3-6—前挡板;

    3-7—后挡板;3-8—顶推反力架;3-9—纵向连接件;

    3-9-1—纵向连接钢筋;3-9-2—空心钢套管;3-9-3—限位螺母;

    4—需牵引挂篮;5-1—第一钢绞线;5-2—第二钢绞线;

    6—下垫梁;7—预埋钢筋;8—竖向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所施工连续梁1上
    方左右两侧的轨道梁2和两个分别布设在两个所述轨道梁2上的牵引机构
    3,两个所述牵引机构3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左右对称布设。两个所述轨
    道梁2均沿所施工连续梁1的纵桥向进行布设且二者分别位于需牵引挂篮
    4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轨道梁2与所施工连续梁1之间均垫装有多个下
    垫梁6,多个所述下垫梁6沿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且其
    均与轨道梁2呈垂直布设。每个所述轨道梁2与所施工连续梁1之间均通
    过多道预埋钢筋7进行紧固连接,多道所述预埋钢筋7沿轨道梁2的长度
    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道所述预埋钢筋7均预埋在所施工连续梁1内
    且其均呈竖直向布设。

    两个所述牵引机构3均沿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每个所述牵
    引机构3均包括位于轨道梁2前端上方的第一千斤顶3-1、位于第一千斤
    顶3-1后侧且能在轨道梁2上前后水平移动的牵引架和由后向前对需牵引
    挂篮4进行顶推的顶推千斤顶3-2,所述顶推千斤顶3-2位于需牵引挂篮
    4后侧且其前端支顶在需牵引挂篮4后侧。所述牵引架位于需牵引挂篮4
    前侧,所述牵引架包括水平放置于轨道梁2上的水平底板3-3、布设在水
    平底板3-3前侧上方的第二千斤顶3-4和布设在水平底板3-3后侧上方的
    第三千斤顶3-5,所述水平底板3-3上设置有供第二千斤顶3-4支顶的前
    挡板3-6和供第三千斤顶3-5支顶的后挡板3-7,所述前挡板3-6和后挡
    板3-7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与轨道梁2呈垂直布设。所述前挡板3-6
    位于第二千斤顶3-4前侧,且后挡板3-7位于第三千斤顶3-5后侧。所述
    第一千斤顶3-1、第二千斤顶3-4、第三千斤顶3-5和顶推千斤顶3-2沿
    轨道梁2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且三者均布设在轨道梁2的中心轴
    线上。所述第一千斤顶3-1、第二千斤顶3-4和第三千斤顶3-5均为穿心
    式千斤顶且三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千斤顶3-1与第二千斤
    顶3-4之间通过第一钢绞线5-1进行连接,所述第三千斤顶3-5上穿有第
    二钢绞线5-2,所述第二钢绞线5-2的后端锚固在需牵引挂篮4前侧。所
    述第一钢绞线5-1和第二钢绞线5-2均呈水平布设。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轨道梁2均由多个并排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
    工字钢拼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推千斤顶3-2呈水平布设且其后侧设置有顶推反
    力架3-8,所述顶推反力架3-8位于顶推千斤顶3-2后侧且其固定在轨道
    梁2上。

    实际施工时,所述下垫梁6与预埋钢筋7呈交错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架还包括左右两个连接于前挡板3-6和后挡板
    3-7之间的纵向连接件3-9,两个所述纵向连接件3-9均沿轨道梁2的长
    度方向进行布设且二者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纵向连接件3-9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
    每个所述纵向连接件3-9均包括一道呈水平布设的纵向连接钢筋3-9-1和
    一个套装在纵向连接钢筋3-9-1上的空心钢套管3-9-2,所述前挡板3-6
    和后挡板3-7上均开有供纵向连接钢筋3-9-1穿过的通孔,所述纵向连接
    钢筋3-9-1的两端均装有一个限位螺母3-9-3,所述空心钢套管3-9-2的
    前后两端分别支顶在前挡板3-6和后挡板3-7上。

    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千斤顶3-1和第三千斤顶3-5的张拉方向均为
    从后向前进行张拉,所述第二千斤顶3-4的张拉方向为从前向后进行张拉。
    所述第一千斤顶3-1的后侧设置有竖向挡板8。

    本实施例中,所施工连续梁1为跨越既有线路的钢筋混凝土箱梁,所
    述需牵引挂篮4位于所施工连续梁1的中跨合拢段。实际施工时,采用两
    个所述牵引机构3且沿两个所述轨道梁2同步对需牵引挂篮4进行向前牵
    引,直至将需牵引挂篮4平移至所施工连续梁1所跨越的既有线路外侧,
    之后再对需牵引挂篮4进行拆除。采用牵引机构3对需牵引挂篮4进行牵
    引时,采用第一千斤顶3-1、第二千斤顶3-4和第三千斤顶3-5分别对需
    牵引挂篮4进行向前牵引,并且采用顶推千斤顶3-2对需牵引挂篮4向前
    顶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
    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
    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连续 梁中跨 合拢 挂篮 退出 牵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连续梁中跨合拢段挂篮退出用牵引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7981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