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廊道混凝土滑模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浆廊道混凝土滑模装置,适用于水工混凝土灌浆廊道施工。
背景技术
在进行灌浆廊道混凝土施工时,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在廊道内搭设钢管脚手架进行廊道模板的加固。此方法工作量大、投入材料、设备和人工较多、工期长、成本高,由于仓面太大,混凝土浇筑分层高度不易太大,灌浆廊道产生多条水平施工缝,容易引起廊道渗水现象。近年来,预制混凝土廊道成功应用于水工灌浆廊道,但预制混凝土廊道重量大,分段长度小,预制廊道与廊道底板衔接施工难度大,预制廊道之间产生的横缝,缝面处理工作量大,预制廊道施工投入施工机械多,投入措施费用高,大吨位吊装设备布置受地形条件限制,有时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场灌浆廊道施工成本高、工期长、廊道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浆廊道混凝土滑模装置,利用台车完成廊道内模体系移动,轨道桁车完成廊道外模体系移动;根据坝体的分缝,调整台车及桁车的纵向长度,减少人为造成的水平施工缝及廊道横缝,解决了灌浆廊道施工完成后渗水的通病,该装置能加快施工进度,可操作性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浆廊道混凝土滑模装置,包括廊道内台车、廊道外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台车包括第一轨道、桁车钢构,所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第一行走轮,第一行走轮连接行走第一电机,第一行走轮安装在第一轨道上。
所述轨道桁车包括第二轨道、桁车钢构,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第二行走轮,第二行走轮连接第二电机,第二行走轮安装在桁车钢构下方。
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廊道内模面板、第一支撑机构,廊道外模面板、第二支撑机构。
所述台车钢构包括桁车下横梁、台车支腿、上横梁、第一主梁,所述台车下横梁、台车支腿、上横梁、主梁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主梁与模板系统的第一支撑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桁车钢构包括下横梁、桁车支腿、中横梁、上横梁、第二主梁,所述下横梁、台车支腿、中横梁、上横梁、第二主梁依次连接,所述第二主梁与模板系统的第二支撑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主梁顶面铺设竹胶板,构成施工平台。
所述廊道内台车桁车的第一液压油泵布置于下横梁,廊道外轨道的第二液压油泵布置于施工平台上。
所述廊道内台车、廊道外轨道桁车安装在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面上。
所述廊道外模面板、廊道内模面板为钢板。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为槽钢。
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浆廊道混凝土滑模装置,技术效果如下:
1)、利用轨道桁车的主梁将模板系统连接成为整体,完成灌浆廊道混凝土外侧模板的加固。
2)、廊道内台车支撑廊道内模板。
3)、通过台车及桁车的移动,完成灌浆廊道混凝土施工。
4)、模板系统通过安装的液压系统控制,进行模板的加固及拆移。
5)、施工完成一段灌浆廊道后,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条件时,液压油缸在液压作用下,将滑模面板进行微移,完成脱模工作。
6)、轨道桁车及台车在行走电机作用下向前移动,进行下一段灌浆廊道混凝土施工。
7)、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保证灌浆廊道施工质量、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廊道外轨道桁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廊道内台车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灌浆廊道混凝土滑模装置,包括廊道内台车、廊道外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台车包括第一轨道1’、桁车钢构,所述第一轨道1’上设置有第一行走轮2’,第一行走轮2’连接行走第一电机3’,第一行走轮2’安装在第一轨道1’上。
所述轨道桁车包括第二轨道1、桁车钢构,所述第二轨道1上设置有第二行走轮2,第二行走轮2连接第二电机3,第二行走轮2安装在桁车钢构下方。
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廊道内模面板9’、第一支撑机构10’,廊道外模面板9、第二支撑机构10。
所述台车钢构包括下横梁4’、台车支腿5’、上横梁6’、第一主梁7’,所述下横梁4’、台车支腿5’、上横梁6’、第一主梁7’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主梁7’与模板系统的第一支撑机构10’固定连接。
所述桁车钢构包括桁车下横梁4、桁车支腿5、中横梁6、上横梁7、第二主梁8,所述桁车下横梁4、桁车支腿5、中横梁6、上横梁7、主梁8依次连接,所述第二主梁8与模板系统的第二支撑机构1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主梁8顶面铺设竹胶板,构成施工平台13。
所述廊道内台车的第一液压油泵11’布置于下横梁4’,廊道外轨道桁车的第二液压油泵11布置于施工平台13上。第一液压油泵11’连接第一液压油缸12’,第二液压油泵11连接第二液压油缸12。
所述液压油缸用于将模板进行固定。灌浆廊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廊道内模面板9’通过第一液压油缸12’的收缩,调整第一支撑机构10’进行脱模。廊道外模面板9通过第二液压油缸12的伸张,调整第二支撑机构10进行脱模,所述廊道内台车、廊道外轨道桁车安装在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面14上,满足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浇筑。
所述廊道外模面板9、廊道内模面板9’为8mm厚的钢板。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0、第二支撑机构10’为槽钢。
实施步骤:
1:首先进行灌浆廊道内台车的安装,在廊道底板面安装第一轨道1’及台车钢构,廊道模板的第一支撑机构10’与台车钢构通过第一液压油缸12’进行连接,混凝土浇筑前,廊道内模面板9’通过第一液压油缸12’的伸张来加固。
2:在廊道外侧安装轨道桁车,桁车钢构与第二支撑机构10进行焊接连接,廊道外模面板9支撑上口通过第二液压油缸12进行连接,混凝土浇筑前,廊道外模面板9通过第二液压油缸12的收缩来加固。
3:在第二主梁8上铺设竹胶板作为施工平台13,满足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的铺料、振捣等工作。
4:灌浆廊道滑膜装置的分缝长度与坝体分缝长度一致,分缝处采用定型钢模,将其固定牢靠,根据坝体分缝段的长度,调整台车及桁车钢构的上横梁及下横梁的长度,灌浆廊道滑模混凝土浇筑可保持连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