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管封堵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桥塞。
背景技术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在试油、井下作业、油气层改造、地层测试、注
采层位调整等施工过程中,通常要采用专用的油管封堵工具封堵油管的内腔,并在作
业完成后将其捞出。
现有的普通油管封堵工具一般座放在油管上预先安装的工作筒内,所以在封堵油
管前需要在封堵位置预先下入工作筒,这样降低了油管封堵工作的工作效率。而目前
不需要使用工作筒的水力投送式油管封堵工具主要由本体、锚体、密封座、助推胶塞
组成,投送的位置由打压的水量控制,因此难以准确控制投送位置。
桥塞是一种专用的油管封堵工具,主要由坐封及锚定机构、锁定及解封机构等部
分组成,采用电缆投送坐封,坐封时,坐封机构封堵油管的内径,封堵准确可靠;但
解封时由于桥塞内外压力不平衡,经常出现解封困难,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解封的桥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塞,其包括:纵长延
伸的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通道;与所述本体相连接的柱体,所述柱体内设
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柱体背对所述本体的一端
为封堵端;设置于所述柱体上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二通道能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
本体外部相连通;设置于所述本体侧壁上的锚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侧壁上的锁紧
机构;套设于所述本体侧壁上的堵塞体;所述桥塞至少具有所述锚定机构与油管相锚
定,所述锁紧机构维持所述堵塞体径向膨胀的坐封状态;设置于所述柱体内的第一壳
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当所述桥塞处于所述坐封状态时,密封所述第一开孔的第一工
作状态和在所述桥塞解除所述坐封状态前,解除对所述第一开孔的密封的第二工作状
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二通道
内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能密封所述第一开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开孔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部分具有背
对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面,所述端面向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
述第一凹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内的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密封体在周向上形成有凸出所述本体侧壁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
凸出部与所述堵塞体相邻接;所述堵塞体背对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一侧相邻接有支撑
体;所述锚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侧壁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
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体背对所述堵塞体的一侧相邻接的锚定件;
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开孔;所述锚定件包括能伸出所述第二开孔的
底端,所述底端面对所述第二开孔的侧面呈锯齿状。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面对所述锚定件的端面为斜面,所述锚定件面对所述支撑体
的侧面为斜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本体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在预
定的拉力下将发生断裂。
优选地,所述锚定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锁紧机构包
括:设置于所述本体侧壁上的解封件和打捞件,所述解封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
述打捞件与所述解封件背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打捞件能与解封工具相配
合。
优选地,所述打捞件与所述解封件相连接的一端具有面对所述本体的表面,所述
表面向着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锁紧件,
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具有面对所述本体的第一
内表面和背对所述本体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向着远离所述本体方向凹陷形
成有第三凹槽,所述本体的侧壁向着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凸出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
第一凸起能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二锁紧件具有面对所述本体的第二内表面
和背对所述本体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相抵靠;所述第二
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凹槽面对所述本体的侧面相抵靠。
优选地,所述打捞件套设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所述解封件套设于所述本体的侧
壁上;所述第二凹槽为环状;所述第一外表面为一圆锥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具有面对
所述打捞件的顶面和背对所述打捞件的底面,所述顶面面积大于所述底面面积;所述
第二内表面为圆锥面。
优选地,所述打捞件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解封件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在预
定的拉力下将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桥塞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本体内设置第一通
道;与本体相连接的柱体,柱体内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柱
体背对本体的一端为封堵端;设置于柱体上的第一开孔;柱体内设置有第一壳体;第
一壳体具有当桥塞处于坐封状态时,密封第一开孔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在桥塞解除坐封
状态前,解除对第一开孔的密封的第二工作状态,使得在桥塞解除坐封状态前,第一
通道通过第一开口与本体外部相连通,实现了当需要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塞进行解
封时,首先通过专用的解封工具自第一通道内下入本体中,解除柱体对第一开孔的密
封,从而使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开口与本体外部相连通,从而保证了本体内外的压力平
衡,从而使得解封时,解除锚定机构和堵塞机构的解封力减小,从而有利于桥塞的解
封,使解封变得容易;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解封的桥塞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塞,其包括:纵长延伸的本体11;设置于所
述本体11内的第一通道13;与所述本体11相连接的柱体15,所述柱体15内设置有
第二通道17;所述第二通道17与所述第一通道13相连通,所述柱体15背对所述本
体11的一端为封堵端;设置于所述柱体15上的第一开孔72,所述第二通道17能通
过所述第一开孔72与所述本体11外部相连通;设置于所述本体11侧壁上的锚定机
构16;设置于所述本体11侧壁上的锁紧机构18;套设于所述本体11侧壁上的堵塞
体25;所述桥塞至少具有所述锚定机构16与油管相锚定,所述锁紧机构18维持所
述堵塞体25径向膨胀的坐封状态;设置于所述柱体15内的第一壳体21;所述第一
壳体21具有当所述桥塞处于所述坐封状态时,密封所述第一开孔72的第一工作状态
和在所述桥塞解除所述坐封状态前,解除对所述第一开孔72的密封的第二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体11内设置第一通道13;与本体11相连接的柱体15,柱体
15内设置有第二通道17;第二通道17与第一通道13相连通,柱体15背对本体11
的一端为封堵端;设置于柱体15上的第一开孔72;柱体15内设置有第一壳体;第
一壳体21具有当桥塞处于坐封状态时,密封第一开孔72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在桥塞解
除坐封状态前,解除对第一开孔72的密封的第二工作状态,使得在桥塞解除坐封状
态前,第一通道13通过第一开口70与本体11外部相连通,实现了当需要对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桥塞进行解封时,首先通过专用的解封工具自第一通道13内下入本体11
中,解除柱体15对第一开孔72的密封,从而使第一通道13通过第一开口70与本体
11外部相连通,从而保证了本体11内外的压力平衡,从而使得解封时,解除锚定机
构和堵塞机构的解封力减小,从而有利于桥塞的解封,使解封变得容易;从而实现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解封的桥塞的目的。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纵长延伸的本体11,本体11具有相背对的第一
端50和第二端52;该第一端50能用于与坐封工具相连接,以便通过坐封工具向该
本体11提供坐封拉力,该第一端50也能用于与解封工具相连接,以便通过解封工具
实现解封。本体11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3,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70,第一通道
13能通过第一开口70与本体11外部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通道13从第
一端至第二端贯穿本体11在本体11的第二端上形成第一开口70。解封前,专用工
具能通过第一端下入该第一通道13中,从而使得本体11通过该第一通道13与外部
相连通,使得解封变得容易。
与本体11相连接的柱体15,该柱体15能在堵塞体25解除对油管的密封前解除
对第一开口70的密封,使得第一通道13通过第一开口70与本体11外部相连通,从
而保证了本体11内外的压力平衡,从而有利于桥塞的解封,使解封变得容易。从而
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解封的桥塞的目的。
该柱体15内设置有第二通道17,柱体15通过第二通道17与本体11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但该连接形式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
连接方式,例如焊接。第二通道17通过第一开口70与第一通道13相连通,从而解
封前,专用工具通过第一通道13能下入到第二通道17中。柱体15背对本体11的一
端为封堵端,从而能通过该封堵端实现坐封时对第二通道17的封堵。
柱体15上设置有第一开孔72,第二通道17能通过第一开孔72与本体11外部
相连通,柱体15内设置有第一壳体21,该第一壳体21具有当桥塞处于坐封状态时,
密封第一开孔72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在桥塞解除坐封状态前,解除对第一开孔72的密
封的第二工作状态;从而当需要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塞进行解封时,首先专用工具
自第一通道13内下入本体11中,第一壳体21解除对第一开孔的密封从而使得第一
通道13与本体11外部相连通,从而保证了本体11内外的压力平衡,从而有利于桥
塞的解封,使解封变得容易。柱体15在周向上形成有凸出本体11侧壁的第一凸出部
2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1包括位于第一开孔72内的第一部分54和位于第
二通道17内的第二部分56,该第二部分56能密封所述第一开孔7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部分54的外径与第一开孔72的内径相等;第一部分
54具有背对第二部分56的端面,端面向靠近第二部分56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
12,第一凹槽12包括位于第二部分内的延伸部。当需要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塞进
行解封时,首先专用工具自第一通道13内下入本体11中,再通过第二通道17用专
用工具去除柱体15内的第一壳体的第二部分56,从而使得第二通道17通过第一凹
槽12与柱体15外部相连通。
本体11的侧壁套设有堵塞体25,该堵塞体25能从径向膨胀的状态径向收缩,
从而解除对油管的密封。堵塞体25具有径向膨胀从而堵塞油管的第三工作状态和从
径向膨胀的状态径向收缩,从而解除对油管的密封的第四工作状态,当堵塞机构处于
第三工作状态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塞能够封堵油管的任意位置,当堵塞机构处于
第四工作状态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塞能够被从油管中取出,从而达到回收再利用
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堵塞体25与第一凸出部23相邻接,从而坐封时,通过向井
口方向提拉本体11,使得与本体11相连接的柱体15能向堵塞体25施加作用力,从
而使堵塞体25沿径向膨胀。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堵塞体25的材质为橡胶。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塞还包括:设置于本体11侧壁上的锚定
机构16。该锚定机构16能解除与油管相锚定的状态,从而使堵塞体25解除对油管
的密封。
该锚定机构16包括设置于本体11侧壁的第二壳体45,第二壳体45具有第九端
66和第十端68,该第九端66上设置有第四开口76,第九端66具有面向第二内腔49
的第二内端面47。该第二壳体45在第十端68上形成有第七开口82,第二壳体45
的侧壁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开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开孔为两个,即第五开口
78和第六开口80;第二壳体45内设置有第二内腔49。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锚定机构16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内腔49内的与支撑体27背
对堵塞体25的一侧相邻接的锚定件35。锚定件35包括能伸出第二开孔的底端41,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锚定件35包括能伸出第六开口的顶端37、能伸出第五
开口的底端41以及位于顶端37与底端41之间的中间部分39,该底端41面对第二
开孔的侧面呈锯齿状,底端41背对第五开口78的侧面为斜面;顶端37背对第六开
口80的侧面为斜面,顶端37面对第六开口80的侧面呈锯齿状,当底端41伸出第五
开口78,顶端37伸出第六开口80时,锚定件35锯齿状的侧面嵌入油管的内壁,从
而与油管相锚定。当底端41通过第五开口78收缩回第二内腔49,顶端37通过第六
开口80收缩回第二内腔49,锯齿状的侧面离开油管的内壁,从而解除与油管相锚定
的状态。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内腔49内设置有弹性件43,弹性件43的
一端与内腔面对中间部分39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中间部分39相连接,从而当支
撑体27挤压中间部分39时,中间部分39压缩弹性件43,使弹性件43处于压缩状
态,从而解封时,锚定件35能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收缩回第二内腔49。在本实
施方式中,该弹性件43为弹簧,该弹性件43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有其他的
实施方式,例如片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锚定机构16还包括:与第二壳体45相连接的
连接件51,该连接件51具有相背对的第一段53和第二段55,连接件51在第二段
55上形成有凸出第一段53侧壁的第二凸出部57;第一段53穿过第四开口76与第八
端64相连接,第二凸出部57与第二内端面47相抵靠;第二段55面对顶端37的侧
面为斜面,从而当本体11沿第二端52至第一端50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二壳体45在
支撑体27的带动下,带动锚定件35从第十端68向第九端66移动,从而锚定件35
顶端37的斜面与第二段55的斜面相抵靠,并与中间部分39相抵靠,从而将中间部
分39向远离本体11的方向挤压,从而使顶端37伸出第六开口80,从而使锯齿状的
侧面嵌入油管的内壁。而当连接件51沿第十端68至第九端66的方向移动时,该第
二壳体45在连接件51的带动下,从第十端68向第九端66移动,从而连接件51第
二段55的斜面与锚定件35顶端37的斜面相分离,支撑体27的前端29的斜面与锚
定件35底端41的斜面相分离,中间部分39在弹性件43的弹力的作用下向靠近本体
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底端41通过第五开口78收缩回第二内腔49,顶端37通过第
六开口80收缩回第二内腔49,从而锯齿状的侧面离开油管的内壁,从而解除与油管
相固定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塞还包括:与堵塞体25背对第一凸出部
23的一侧相邻接的支撑体27。该支撑体27具有相背对的前端29和后端31,前端29
穿过第七开口82伸入第二内腔49中,后端31与堵塞体25相邻接。前端29面对底
端41的侧面为斜面。支撑体27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本体11进行固定,第一固定件在
预定的拉力下将发生断裂。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固定件为第二剪钉33。在本实
施方式中,后端31通过第二剪钉33与本体11相固定。从而当坐封工具拉动本体11
沿第二端52至第一端50的方向移动时,本体11带动堵塞体25移动。从而该支撑体
27在本体11的带动下,从第二壳体45的第十端68向第九端66移动,前端29的斜
面与锚定件35底端41的斜面相抵靠,并移动至与中间部分39相抵靠,从而将中间
部分39向远离本体11的方向挤压,从而使底端41伸出第五开口78,从而使锯齿状
的侧面嵌入油管的内壁。当坐封工具的拉力超过第二剪钉33的作用力时,第二剪钉
33断裂,从而在本体11拉动下,一方面支撑体27的前端29维持向锚定件35施加
作用力,从而使锚定件35维持于锚定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柱体15在本体11的拉
动下压缩堵塞体25,使堵塞体25沿径向膨胀,从而堵塞油管。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塞还包括:设置于本体11
侧壁上的锁紧机构18,该锁紧机构18能使锚定机构16解除与油管相锚定的状态。
该锁紧机构18包括:设置于本体11侧壁上的解封件73和打捞件59,该解封件73
与连接件51相连接,该打捞件59与解封件73背对连接件51的一端相连接,打捞件
59能与解封工具相配合。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打捞件59具有相背对的第五端58和第六端
60;第五端58内设置有台肩61,该台肩61用于与解封工具相配合,从而拉动打捞
件59沿第六端60至第五端58的方向移动,从而对本实用新型提供内的桥塞进行解
封。设置于第六端60上的弯点63,弯点63将第六端60分段成靠近第五端58的外
端65和靠近第六端60的内端67,外端65的延伸方向与内端67的延伸方向之间形
成有一弯角。
该解封件73包括相背对的第七端62和第八端64;该第八端64与连接件51的
第一段53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但该连接方式不限于
此,还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焊接。解封件73内设置有第一内腔84;设置于
第七端62上的第三开口74;第一内腔84与第三开口74相连通;第七端62具有面
向第一内腔84的第一内端面71;打捞件59通过第三开口74伸入第一内腔84中,
打捞件59具有内端67固定于第一内腔84中远离第一内端面71的一侧的第五工作状
态和内端67抵靠第一内端面71的第六工作状态。该打捞件59通过第二固定件与解
封件73相固定,该第二固定件在预定的拉力下将发生断裂。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
二固定件为第一剪钉69。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打捞件59的内端67通过第一剪钉69
固定于第一内腔84中远离第一内端面71的一侧,以使打捞件59与解封件73相固定,
当解封时,拉动打捞件59,以使得第一剪钉69断裂,此时打捞件59与解封件73的
固定被撤销,在拉力的作用下,打捞件59在第一内腔84中沿第八端64至第七端62
的方向移动,当打捞件59的弯角移动至第三开口74时,打捞件59的内端67抵靠第
一内端面71,从而带动解封件73移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打捞件59与解封件73相连接的一端具有面对本
体11的表面,该表面向着远离本体11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79,该第二凹槽
79内设置有锁紧件,该锁紧件包括设置于第二凹槽79内的第一锁紧件75和第二锁
紧件77,第一锁紧件75具有面对本体11的第一内表面和背对本体11的第一外表面,
第一内表面向着远离本体11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三凹槽,第二锁紧件77具有面对本体
11的第二内表面和背对本体11的第二外表面;第一外表面与第二内表面相抵靠;第
二外表面与第二凹槽79面对本体11的侧面相抵靠,本体11的侧壁向着远离本体11
的方向凸出形成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能收容于第三凹槽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表面为一斜面,斜面与第二端52至第一端50的方向之
间形成有一斜角,斜角为锐角;第二内表面为斜面,从而当本体11沿第二端52至第
一端5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锁紧件75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锁紧件77的第二内表面
之间产生滑动,因为该第一外表面与第二端52至第一端50的方向之间形成有一斜角,
且斜角为锐角,从而使本体11能自由移动,从而使得本体11沿第二端52至第一端
50的方向移动时,首先本体11带动支撑体27对锚定件35施加作用力,从而使锚定
件35伸出第二开孔,从而锚定件35与油管相固定,然后本体11对堵塞体25施加作
用力,使得堵塞体25沿径向膨胀,从而堵塞油管;当与本体11连接的释放体83断
裂时,本体11沿第一端50至第二端52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锁紧件75的第一外表面
和第二锁紧件77的第二内表面之间产生滑动,因为该第一外表面与第二端52至第一
端50的方向之间形成有一斜角,且斜角为锐角,从而当本体11沿第一端50至第二
端52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锁紧件75与第二锁紧件77之间产生挤压,且该第一锁
紧件75与第二锁紧件77收容于第二凹槽79内,该第二凹槽79被解封件73通过第
一剪钉69进行固定,且本体11的第一凸起收容于第一凹槽12中,从而本体11沿第
一端50至第二端52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从而使锚定机构16维持于油管相锚定的
工作状态和堵塞体25维持于堵塞油管的工作状态。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打捞件59套设于本体11的侧壁上;解封件73
套设于本体11的侧壁上;第二凹槽79为环状;第一外表面为一圆锥面,第一外表面
具有面对第一端50的顶面和背对第一端50的底面,顶面面积大于底面面积;第二内
表面为圆锥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锁紧件75为两瓣分体结构,从而当本体11
沿第一端50至第二端52的方向移动时,该两瓣分体结构相拼合,第一外表面形成圆
锥面;第二锁紧件77为四瓣分体结构,从而当本体11沿第一端50至第二端52的方
向移动时,该四瓣分体结构相拼合,第二内表面形成圆锥面,该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外
表面相抵靠,限制本体11沿第一端50至第二端52的方向的移动。
解封时,当使用打捞工具作用于打捞件59的台肩61后,打捞工具拉动打捞件
59,使打捞件59由第五工作状态转换至第六工作状态,第一剪钉69断裂,此时打捞
件59与解封件73的固定被撤销,从而第二凹槽79被解封件73通过第一剪钉69进
行固定的状态被撤销,从而解除锁紧件对本体11的锁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本体11第一端50相连接的释放体83,该释
放体83能被预定的拉力拉断,该释放体83用于与坐封工具相连接,从而将坐封工具
与本体11连接,坐封时,坐封工具拉动释放体83带动本体11沿第二端52至第一端
50的方向移动,使支撑体27打开锚定件35,堵塞体25径向膨胀封堵油管,当坐封
拉力大于预定的拉力时,释放体83被拉断,从而本体11与坐封工具相分离,但此时
锁紧机构18限制本体11沿第一端50至第二端5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锚定件35维
持于打开状态,堵塞体25维持于封堵油管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
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