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高强钢绞线和聚合物砂浆加固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建筑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型钢、高强钢绞线和聚合物砂浆组合加固受损建筑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业已经进入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时期,上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所造建筑,由于当时建筑标准相对较低,大部分建筑经过20~30年的使用,主体结构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于损伤建筑,若采取完全推倒重建的处理措施,存在以下两方面缺点:一方面,推倒重建耗时更长,且建筑垃圾的处理及新建所需建材将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这对震后灾区重建极为不利。另一方面,对城市在役损伤建筑,全部推倒重建还会给城市环境带来极大污染,影响城市的正常生活。
因此,针对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寻求一种施工快捷、加固效果好的装置来加固损伤建筑是迫在眉睫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型钢、高强钢绞线和聚合物砂浆组合加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型钢、高强钢绞线和聚合物砂浆加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待加固的构件两侧的角钢,角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面上,在构件同一侧面,相邻角钢之间连有钢绞线网,角钢上设有定位件和紧固件,钢绞线网的四角悬挂在定位件上并与角钢焊接相连,紧固件将钢绞线网侧面与角钢连接在一起,钢绞线网和墙面之间复合有砂浆层。
钢绞线网的中部设有拉紧立柱,拉紧立柱固定在构件上。
所述钢绞线网为两层,两层钢绞线网错位排列。
内外两层钢绞线网上的拉紧立柱上下错位排列。
本实用新型先将待加固的墙面清理干净,在构件上固定角钢,之后在各个角钢之间固定钢绞线网,最后填充砂浆层。通过钢绞线网和砂浆层加固了墙体,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比较少,且对正常的城市生活影响较小,尤其适合于城市受损房屋加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施工状态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其中:1. 构件,2. 角钢,3. 钢绞线网,4. 砂浆层,5. 拉紧立柱,6. 定位件,7. 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待加固的构件1(包括钢筋混凝土受压柱、钢筋混凝土墙体、砌体墙体)两侧的角钢2,角钢2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面上,在构件同一侧面,相邻角钢2之间连有钢绞线网3,角钢2上设有定位件6和紧固件7,钢绞线网3的四角悬挂在定位件6上并与角钢2焊接相连,紧固件7将钢绞线网3侧面与角钢2连接在一起,钢绞线网3和构件1之间复合有砂浆层4。
本申请施工过程如下:清洁受损的构件1表面,之后固定角钢2,再将钢绞线网3四个角分别固定在四个定位件6上后焊接,确定好钢绞线网3的位置,为了防止钢绞线网3变形、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固,同时还利用紧固件7将钢绞线网3再次固定,紧固件7可以防止钢绞线网偏离预设位置。之后喷涂砂浆形成砂浆层4,砂浆层4将钢绞线网和构件1覆盖,实现了构件1的加固,填充砂浆的时候注意均匀性,待砂浆层晾干后再进行外墙面处理即可。
优选的,钢绞线网3的中部设有拉紧立柱5,拉紧立柱5固定在构件1上。钢绞线网3面积根据构件的面积而改变,当钢绞线网3过大的时候,填充砂浆过程中比较容易存在不均匀的现象,设置拉紧立柱5使得钢绞线网3中部固定在构件上,这样后期填覆砂浆层的时候比较均匀。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加固的强度,所述钢绞线网3为两层,两层钢绞线网3错位排列。也就是说内外两层钢绞线网3的网孔不重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加固强度。同理,内外两层钢绞线网3上的拉紧立柱5也最好上下错位排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