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雪机械用驱动组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雪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雪机械用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我国的除雪机械研究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单位集中在冬季
较长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除雪车的型号也很多,尤其是最近几年,一些
厂家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出适合我国除雪作业急需的犁板式和转子式除雪
车以及拖式撒盐车等车型。
国内现有的清雪车主要:吉林省公路机械厂与原吉林工业大学共同开发的
CB1500压实冰雪清除机;吉林交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L-3.6和CL-3.5型系列
除雪犁;吉林省盘石县公路养路段研制的CL-2.4型公路除雪器;哈尔滨雪狼除
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用于清除硬冰雪的CXL-2、CXL-3型除雪机;哈尔
滨林业机械研究所研制的CBX-216综合破冰除雪机;陕西高速公路管理局研制
的FCX-1型除雪机;西安公路研究所研制的L9280型除雪车;重庆迪马公司生
产的DMT5160TYH多功能除雪车,配备有推雪铲,滚刷,融雪剂散布机等装置;
北京永峰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雪豹YF系列的多功能喷气式除雪车等。与世界先
进国家除雪车发展相比,目前国内产品数量及性能差距较大,不能满足道路除
雪需求。
目前的除雪机械上的驱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使得横臂梁发生偏转,
造成除雪机械发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除雪机械用驱
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除雪机械用驱动组件,包括横臂梁、安装在所述横臂梁上端的固定板A、
安装在所述横臂梁下端的固定板B,并在所述横臂梁上安装有铰接组件A和铰
接组件B,所述固定板A和固定板B之间安装有固定件,在所述固定件上安装
有驱动器A和驱动器B,所述驱动器A的驱动杆与所述铰接组件A连接,所述
驱动器B的驱动杆与所述铰接组件B相连,并在所述固定件的后端安装有连接
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臂梁的前端安装有多个铰接耳,
在铰接耳上开设有铰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臂梁的上端安装有多个吊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器A和驱动器B均为单杆双作
用式液压缸。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
计合理,通过在固定件上安装有驱动器A和驱动器B,驱动器A和驱动器B分
别与铰接组件A和铰接组件B,在使用时,能够防止横臂梁发生晃动,避免发
生操作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
俯视图。
所述一种除雪机械用驱动组件,包括横臂梁1、安装在所述横臂梁1上端的
固定板A2、安装在所述横臂梁1下端的固定板B3,并在所述横臂梁1上安装有
铰接组件A4和铰接组件B5,所述固定板A2和固定板B3之间安装有固定件6,
在所述固定件6上安装有驱动器A7和驱动器B8,所述驱动器A7的驱动杆与所
述铰接组件A4连接,所述驱动器B8的驱动杆与所述铰接组件B5相连,并在
所述固定件6的后端安装有连接件9。通过在固定件6上安装有驱动器A7和驱
动器B8,驱动器A7和驱动器B8分别与铰接组件A4和铰接组件B5,在使用
时,能够防止横臂梁1发生晃动,避免发生操作故障。
所述横臂梁1的前端安装有多个铰接耳10,在铰接耳10上开设有铰接孔
11,所述横臂梁1的上端安装有多个吊耳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A7和驱动器B8均为单杆双作用式液压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