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分加系列侧仓排水式地下管廊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分加系列侧仓排水式地下管廊。
背景技术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设置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为建设智慧城市创造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受新潮流的影响,智慧城市的“设计方案”多数局限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基本上都是管理和服务的设计理念,在城市规划方面还是传统的平面格局,地下基础工程也应该智慧化的提法,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们从多方面评论的城市病,以及因地下管网引起的“不良现象”,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话题。由此可以证明,建设智慧城市应把改善人们的公共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列为第一层次的系统目标。
新型城市地下管廊,是城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地下基础工程,又是市政公共管线敷设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载体,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应是建设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分。为此依据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研制适合用于智慧城市的地下管廊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应力分加系列侧仓排水式地下管廊,采用五仓并排、双管预制的结构模式,制造超大截面的地下管廊,可以解决在大都市主干道建造多仓式地下管廊的“特大技术‘难题’”,依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根据本地市区新的城市规划,可以科学的优化多仓地下管廊的断面空间,可以达到“截面分布合理、结构造型独特,工艺技术先进,工程造价最低,使用寿命长久,运行价值可靠”的目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分加系列侧仓排水式地下管廊,包括预应力管廊体和设置在预应力管廊体内的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在所述的外层骨架的里侧设置有横向筒管,在横向筒管和里层骨架之间设置有纵向筒管,横向筒管分别设置在预应力管廊体的顶板和底板内,在横向筒管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锚固在预应力管廊体两侧的钢绞线,在纵向筒管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锚固在预应力管廊体两端的钢绞线,在预应力管廊体孔内设置有至少两块隔仓支撑板,在中间两块隔仓支撑板左右两侧分别为左侧仓和右侧仓,在左侧仓和右侧仓的底部设置有预制排水管,在预应力管廊体的底下部设置有排水箱,在预应力管廊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箱,在预应力管廊体的中部设置有施工缝,施工缝内设置有遇水膨胀胶条。
所述的外层骨架由外层横筋和外层纵筋构成,所述的里层骨架由里层横筋和里层纵筋构成,在外层横筋和外层纵筋交叉的两侧设置有U形定位筋,横向筒管设置在U形定位筋的U形口内,隔仓支撑板内设置有纵向筒管,预应力管廊体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预制支撑角。
在预应力管廊体孔内设置有四块隔仓支撑板,其将管廊孔由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左边仓、左侧仓管廊中仓、右侧仓和右边仓,预制支撑角分别设置在左边仓底部左侧和右边仓底部右侧,预制支撑角内设置有通风管,左侧仓和右侧仓底部设置有预制排水管。
在所述的管廊中仓内设置有自来水管、再生水管、热力管、垃圾输送管、通讯管和线缆管,左侧仓和右侧仓内分别设置有排污水管,左边仓内设置有燃气管,在右边仓内设置有电力管,上述各管路通过支撑架固定在相应的管廊仓内。
所述左边仓、左侧仓管廊中仓、右侧仓和右边仓底部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通过排水孔与排水箱连通,在排水箱的两侧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与设置在预应力管廊体外的调控水房及集水仓连通。
在城区路面的边部设置有雨水进口,在绿地平面的下部设置有排雨水管和下排雨水箱,所述的排水箱和下排雨水箱、储水仓以及净化水仓相连接。
在所述连接箱与预应力管廊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伸缩变形缝,伸缩变形缝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在预应力管廊体的中部设置有施工缝,施工缝内设置有遇水膨胀胶条。
在所述连接箱的侧部设置有通道,连接箱通过通道分别与功能房、监控中心、通风房、服务中心、专用连接房、地下停车场和电子商务超市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五仓并排双管预制的结构方式属于“结构创新”和“功能创新”,利用预应力分加的新工艺、新技术,在预应力管廊体的下底板和上盖板内设计横向筒管,在横向筒管内设置钢绞线,在管廊体的两边侧部用锚具进行锚固,能促使管廊体形成特大的抗拉力,采用纵向连接的新工艺、新技术,能把整个管廊形成一个预应力管廊体,能把大截面现场浇筑的预应力地下管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能彻底的解决在浅土层建造抗重压结构体的特大技术难题,能发展成为标准化的示范工程。
本实用新型在管廊体的左侧部设置左侧仓、在右侧部设置右侧仓,在左侧仓和右侧仓的下底部排雨水管,并在左侧仓和右侧内设置排污水管,把排雨水和排污水分上、下设置是很科学的,不但减小了管廊体的宽度,而且在各个管道的对接方面,提供了更方便、更可靠的条件,由此可以更进一步的证明可以大量的降低地下管廊工程的工程造价,还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地下管廊的排水能力,可为推行PPP模式提供更可靠的有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在大截面管廊体的下底部设置排水箱,可把因装配或维修以及冲刷产生的积水及时排到集水箱,能保证管廊体内的清洁,利用各仓内设置的通风管进行冷气降温,热风加温的转换,促使大截面的管廊内孔,形成一个非常清洁的空气资源宝库,这样不但能增加大截面地下管廊的运行效益,而且还可以不同程度的延长廊道内各专用管线以及配套设施的使命寿命,能真正达到“节资 、节能、绿色、环保”的高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房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通风房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通水房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专用连接房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 预应力管廊体、2 外层骨架、3 里层骨架、4 外层横筋、5 外层纵筋、6 U型定位筋、7 横向筒管、8 纵向筒管、9 里层横筋、10 里层纵筋、11 钢绞线、12 隔仓支撑板、13 预制支撑角、14左边仓、15右边仓、16左侧仓、17右侧仓、18管廊中仓、19排水槽、20预制排水管、21通风管、22垫层、23锚具、24支撑架、25排水孔、26排水箱、27排水管、28自来水管、29再生水管、30热力管、31垃圾输送管、32通讯管、33线缆管、34光控装置、35排污水管、36燃气管、37电力管、38遇水膨胀胶条、39连接箱、40伸缩变形缝、41功能房、42通道、43监控中心、44专用排水管、45调控水房、46集水仓、47雨水进口、48排雨水管、49下排雨水箱、50通水房、51储水仓、52净化水仓、53加压排水管、54专用连接房、55通风房、56维保中心、57服务中心、58地下停车场、59电子商务超市、60橡胶止水带、61施工缝、62城区路面、63绿地平面、64进风装置、65排风装置、66供水装置、67自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截面为长方形的预应力管廊体1以及设置在预应力管廊体1内的外层骨架2和里层骨架3,在外层骨架2内侧设置有横向筒管7,在横向筒管7和里层骨架3之间设置有纵向筒管8,外层骨架2由外层横筋4和外层纵筋5构成,里层骨架3由里层横筋9和里层纵筋10构成,在外层横筋4和外层纵筋5交叉的两侧设置有U形定位筋6,横向筒管7在设置U形定位筋6的U形口内。
如图2所示,横向筒管7分别设置在预应力管廊体1的顶板和底板内,预应力管廊体1的顶板可以为平面型也可以为拱形,在横向筒管7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23锚固在预应力管廊体1两侧的钢绞线11,在纵向筒管8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23锚固在预应力管廊体1两端的钢绞线11。在预应力管廊体1)孔内设置有四块隔仓支撑板12,其将管廊孔由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左边仓14、左侧仓16管廊中仓18、右侧仓17和右边仓15,预制支撑角13分别设置在左边仓14底部左侧和右边仓15底部右侧,预制支撑角13内设置有通风管21,左侧仓16和右侧仓17底部设置有预制排水管20。所述左边仓14、左侧仓16管廊中仓18、右侧仓17和右边仓15底部设置有排水槽19、排水槽19通过排水孔25与排水箱26连通,排水箱根据需要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管廊体下部没有排水箱处即设置垫层22,在所述的管廊中仓18内设置有自来水管28、再生水管29、热力管30、垃圾输送管31、通讯管32和线缆管33,左侧仓16和右侧仓17内分别设置有排污水管35,左边仓14内设置有燃气管36,在右边仓15内设置有电力管37。
如图3所示,在连接箱39的两侧部通过通道42连接有功能房41、通风房55和监控中心43,在预应力管廊体1的两侧上部设置有雨水进口47、排雨水管48和下排雨水箱49,在预应力管廊体1的侧部设置有通水房50、储水仓51、净化水仓52和专用排水管44,在预应力管廊体1的侧部还设置有调控水房45、集水仓46、专用连接房54、地下停车场56和电子商务超市57,所述的集水仓46通过加压排水管53和排污水管35相连通。
如图4所示,在预应力管廊体1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箱39,连接箱39和预应力管廊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伸缩变形缝40,所述的伸缩变形缝40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60,所述的下排雨水箱49呈立式,通过排水管和排水箱26相连通,再通过排水箱26进入预制排水管20内。在所述的预应力管廊体1的中部设置有施工缝61,在施工缝61内设置有遇水膨胀胶条38。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功能房41设置在绿地平面6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雨水进口47设置在城区路面62的边侧部,所述的排雨水管48通过排水箱26和预制排水管20相连通,功能房41通过通道42和连接箱39相连通,连接箱39与排水箱26之间的排水孔27周围设置有遇水膨胀胶条38。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风房55设置有进风装置64和排风装置65,通过通道42和通风管21相连通,在通道的边侧设置有下排雨水箱49,与排雨水管48相连通。
如附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水房50设置在绿地平面63的下部,在通水房50内设置有供水装置66,排水管27内的雨水通过排水箱26排到通水房50和储水仓51,经沉淀后排到净化水仓52,通过净化水仓52再通过再生水管29回到预应力管廊体1内。
如附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专用连接房54设置有自控装置67,设置在预应力管廊体1内的自来水管28、再生水管29、热力管30、通风管21、线缆管33、燃气管36、电力管37和垃圾输送管31通过专用连接房54和社区的专用管线对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式的设置方案,把燃气管和电力管进行优化,并把管子的直径变小,用两根分上、下复合设置,可以减少左边仓和右边仓的宽度,达到合理利用仓内空间、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在预制定位角的作用下还能适当的把燃气管和电力管的支架高度提高到合理高度,还能更有效的延长燃气管和电力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由于合理的优化了管廊孔内的空间,设置在管廊中仓的上部空间的专项缆线可以按智慧城市需要,进行优化设置,能达到“物有所值、必尽其用”的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管廊中仓建立电子商务通道,不但能增加地下管廊的运营收益,而且还可以为电商创出一个新模式。
本实用新型在预应力管廊体的两侧设置功能房、通风房,通水房,专用对接房。监控中心等设施实际上进行了“系统创新”,管廊主体结构的设计应打破传统的设计方案,应把地下管廊看成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最终才能有大的技术突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方形地下管廊“物有所值而不尽其用”的“特大技术难题”,才能为大截面地下管廊创造推行PPP模式的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