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泄水孔管的地下工程用水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泄水孔管的地下工程用水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地下水的影响,水压过大,地下工程往往会涉及到抗浮问题,工程中抗浮一般通过设置抗浮桩或锚杆、增加配重等来实现。但因抗拔桩或锚杆失效、或抗浮设计安全储备较少,上部结构荷载未能完全施加,一些工程出现所受水压力大于结构自重的情况,表现为基础上浮,局部结构梁、柱开裂等,严重影响地下工程本身的安全及正常使用。
出现上述问题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水压处理措施,由于原先的抗拔桩或锚杆布置紧密,数量较多,通过常规的补抗浮桩或锚杆进行加固的方法操作空间已经不满足要求,另外补设抗浮桩或锚杆仍然不能控制地下水水头,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水压,基础上浮的危险仍然存在,因此具有可操作性、能有效控制水压的新型工程方案有待提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泄水孔管的地下工程用水压控制系统,该水压控制系统通过在管路中设置滤管以对地下水进行反滤,防止基础底板下部的泥沙流失,此外通过压力可调节安全阀对排水压力进行调节控制,达到按需排水减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具有泄水孔管的地下工程用水压控制系统,所述泄水孔管位于所述地下工程内的基础底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套管、滤管以及排水管,其中,所述套管下端口与所述泄水孔管接通,所述排水管的管路中设置有压力可调节安全阀。
所述套管中设置有一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位于所述基础底板上方。
所述滤管中具有泥砂过滤器。
所述滤管出口端还接通有一路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门。
所述排水管的管路中设置有开关阀门和单向阀。
所述压力可调节安全阀由压力表以及压力调节装置组成。
所述排水管出口端与集水井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水压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施工便捷,可以对地下水进行反滤,防止基础底板下部泥沙流失,并可通过可调节安全阀,对排水压力进行调节和控制,达到按需排水减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地下工程用水压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图中标记1-19分别为:基础底板1、凹槽2、套管3、开关阀门4、角铁5、螺丝6、混凝土7、滤管8、泄水孔管9、出水管10、排水支管11、开关阀门12、排水管13、开关阀门14、单向阀15、集水井16、压力可调节安全阀17、压力表18、压力调节装置19。
实施例:
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泄水孔管的地下工程用水压控制系统,该水压控制系统用于调节和控制基础底板下方的地下水压力,以达到按需排水减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水压控制系统包括开设于基础底板1中的泄水孔管9,泄水孔管9下端口与基础底板1下方的地下水相通、上端口与设置于基础底板1中的套管3相连接,套管3经角铁5和螺丝6固定设置于基础底板1中,且其上部凸出于基础底板1之上,在套管3的上部设置有一开关阀门4;套管3的上端口连接一具有泥砂过滤器的滤管8;滤管8的上端口设置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分两路输出,这两路分别为排水管13的管路以及排水支管11的管路,其中:
排水管13管路的出口端接通至外部的集水井16内,以将泄排水输出至集水井16中,在排水管13的管路中依次设置有压力可调节安全阀17、开关阀门14以及单向阀15,压力可调节安全阀17由压力表18以及压力调节装置19组成;其中,压力调节装置19内具有一预设排水压力值,当基础底板1下方的地下水压力达到预设排水压力值时,压力可调节安全阀17将开启以使所在的排水管13管路构成通路,此时开始排水泄压;开关阀门14可供操作人员手动进行管路的启闭,单向阀15用以防止地下水回流。
排水支管11作为排水管13管路的辅助管路来进行使用,即,当地下水水压大、排水量大时,可开启排水支管11中的开关阀门12,辅助排水以加快排水速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水压控制系统安装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在地下室内的基础底板1上开设一凹槽2,该凹槽2由大变小呈两段式阶梯状,需要说明的是,凹槽2并不钻穿基础底板1,在基础底板1上预留有一定厚度的底板,以防基础底板1下方的地下水喷涌而出,凹槽2的开设深度占基础底板1厚度的1/2—3/4;
(2)之后,选取一具有开关阀门4的套管3,将套管3的下端口插入凹槽2内底部,但不穿过基础底板1;待插入完毕后,利用角铁5将套管3同凹槽2之间固定连接,即角铁5的一侧板与套管3侧壁焊接固定,另一侧板则与凹槽2的上段底板通过螺丝6螺纹固定连接;套管3上部高出于基础底板1的表面,开关阀门4应设置于套管3上部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启闭操作;
(3)为了进一步对套管3进行固定限位,在套管3外壁与凹槽2之间的空隙内灌注混凝土7;
(4)待前述灌注的混凝土7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启套管3内的开关阀门4,然后将一钻杆深入套管3内直至底部,并利用该钻杆在基础底板1上继续钻孔,钻穿基础底板1直至其下方的土层中,形成泄水孔管9;
(5)待泄水孔管9施工完毕后,土层内的地下水将会产生突涌现象,因此迅速上提钻杆脱离套管3,并立即关闭开关阀门4;
(6)在套管3的上端口套接一具有泥沙过滤功能的滤管8,滤管8的上端口安装一出水管10,该出水管10外接两条排水管路,一条为排水管13,另一条为排水支管11;将排水管13的出水口接通至集水井16中,其管路中依次设置压力可调节安全阀17、开关阀门14以及单向阀15;排水支管11的出水口则可接通至其它的集水井或集水容器中;
(7)待水压控制系统安装完毕后,打开开关阀门4以及开关阀门14,同时关闭开关阀门12,调节设置压力可调节安全阀17至适当的预设排水压力值;当基础底板1下方地下水压力达到前述的预设排水压力值时,压力可调节安全阀17自动打开以使排水管13构成通路,此时开始排水泄压;在排水泄压的过程中,滤管8可对地下水进行反滤,以防止基础底板1下部泥砂流失;
(8)当地下水水压大、排水量大时,同时开启排水支管11中的开关阀门12,以进行辅助排水,从而加快排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