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杆卡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杆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碰泵调防冲距是石油开采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增产措施,具体的操作是在盘根
盒上打好下光杆卡子,将上光杆卡子移动到超过防冲距100~200毫米的位置打紧,吃上载荷
后卸掉下光杆卡子,从而发生碰泵。碰泵3至5次后按反顺序将上光杆卡子移回到原位置打
紧,恢复正常生产。
在日常工作中当油井产液量降低时就会进行碰泵操作,是采油工非常重要的一项日常工
作。然而,在现场操作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员伤亡:如果光杆卡子老化,光杆卡子将无法卡紧光杆,在井下负荷的带动下会使
光杆下滑,造成人员伤亡。
2、习惯性违章:在采油工实际操作规程里有明文规定“严禁手抓光杆、严禁手在光杆卡
子下方操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劳动强度大,在疲劳状态下工作,人的意识不清,或者
光杆卡子上的过紧,在卸松过程中手下意识抓光杆借力。如果这时出现光杆下滑,将会造成
光杆卡子夹伤操作员工的手。
3、反复操作上光杆卡子,防冲距数据容易发生变化,影响抽油效果。
4、操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碰泵调防冲距一般需要2名操作员工,卸松、上紧光杆卡
子8次,操作时间达到20分钟,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杆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杆卡子容易使光
杆下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杆卡具,包括:第一卡瓦,第一卡瓦包括
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卡瓦,第二卡瓦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卡瓦的
第一连接端与第二卡瓦的第一连接端铰接,第一卡瓦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卡瓦的第二连接端
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当第一卡瓦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卡瓦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后,第一卡瓦
和第二卡瓦之间形成包裹光杆的光杆夹持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卡瓦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卡瓦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
和第二凹槽的内壁围成光杆夹持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卡瓦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一卡瓦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卡瓦的第二连接端
为第一弧形板的弧形方向上的两端。
进一步地,第二卡瓦包括第二弧形板,第二卡瓦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卡瓦的第二连接端
为第二弧形板的弧形方向上的两端。
进一步地,第一卡瓦的沿光杆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第一支撑凸起朝向第
一卡瓦的外侧延伸。
进一步地,第二卡瓦的沿光杆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第二支撑凸起朝向第
二卡瓦的外侧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卡瓦的沿光杆轴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第二卡瓦的沿光杆的轴
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形成朝向光杆夹持空间的外侧
延伸的环形凸缘。
进一步地,第一卡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卡瓦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卡瓦和
第二卡瓦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销钉孔,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销钉孔,第一连
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插设在第一销钉孔和第二销钉孔内的销杆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卡瓦上设置有第一扶手;和/或第二卡瓦上设置有第二扶手。
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杆卡具包括第一卡瓦和第二卡瓦,由于第一卡瓦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
卡瓦的第一连接端铰接,第一卡瓦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卡瓦的第二连接端端可拆卸地连接,
当第一卡瓦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卡瓦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后,第一卡瓦和第二卡瓦之间形成包
裹光杆的光杆夹持空间。这样,将第一卡瓦和第二卡瓦包裹在光杆上,便可以对光杆形成支
撑作用,进而防止光杆下滑。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杆卡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卡瓦包裹在光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卡瓦;11、第一凹槽;12、第一支撑凸起;13、第一连接部;14、第一扶手;20、
第二卡瓦;21、第二凹槽;22、第二支撑凸起;23、第二连接部;24、第二扶手;30、光杆;
40、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
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
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
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
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
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
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
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
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
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
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
步骤或单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杆卡具,请参考图1和图2,该光杆卡具包括:第一卡瓦10,第
一卡瓦10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卡瓦20,第二卡瓦20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
连接端,第一卡瓦10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卡瓦20的第一连接端铰接,第一卡瓦10的第二连
接端与第二卡瓦20的第二连接端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当第一卡瓦10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二
卡瓦20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后,第一卡瓦10和第二卡瓦20之间形成包裹光杆30的光杆夹持
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光杆卡具包括第一卡瓦10和第二卡瓦20,由于第一卡瓦10的第一连接端
与第二卡瓦20的第一连接端铰接,第一卡瓦10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卡瓦20的第二连接端端
可拆卸地连接,当第一卡瓦10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卡瓦20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后,第一卡瓦
10和第二卡瓦20之间形成包裹光杆30的光杆夹持空间。这样,将第一卡瓦10和第二卡瓦
20包裹在光杆30上,便可以对光杆30形成支撑作用,进而防止光杆30下滑。
在本实施例中,光杆卡具包裹在光杆30上,且光杆卡具的两端顶在光杆上的光杆卡子与
悬绳器之间,进而防止光杆30下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卡瓦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第二卡瓦20上设置有
第二凹槽21,第一凹槽11的内壁和第二凹槽21的内壁围成光杆夹持空间。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可以比较方便地夹持光杆30。
优选地,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均为弧形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瓦10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一卡瓦10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卡瓦10
的第二连接端为第一弧形板的弧形方向上的两端。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对光杆30进行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瓦20包括第二弧形板,第二卡瓦20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卡瓦20
的第二连接端为第二弧形板的弧形方向上的两端。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对光杆30进行夹持。
为了对光杆30形成支撑作用,第一卡瓦10的沿光杆30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凸
起12,第一支撑凸起12朝向第一卡瓦10的外侧延伸。
优选地,第一卡瓦10的沿光杆30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12。第一卡瓦10
两端的第一支撑凸起12分别与光杆卡子和悬绳器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瓦20的沿光杆30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22,第二支
撑凸起22朝向第二卡瓦20的外侧延伸。
优选地,第二卡瓦20的沿光杆30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22。第二卡瓦20
两端的第二支撑凸起22分别与光杆卡子和悬绳器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瓦10的沿光杆30轴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12,第二卡瓦
20的沿光杆30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22,第一支撑凸起12和第二支撑凸起22
形成朝向光杆夹持空间的外侧延伸的环形凸缘。
优选地,第一卡瓦10的沿光杆30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12,第二卡瓦20
的沿光杆30的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22,各端的第一支撑凸起12和第二支撑凸
起22均形成环形凸缘。这样,可以提高光杆卡具与光杆卡子和悬绳器之间的连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瓦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第二卡瓦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23,第一卡瓦10和第二卡瓦20通过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23连接。这样,可以比较
方便地实现第一卡瓦10和第二卡瓦20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3上设置有第一销钉孔,第二连接部23上设
置有第二销钉孔,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23通过插设在第一销钉孔和第二销钉孔内的
销杆40连接。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第一卡瓦10和第二卡瓦20之间的连接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瓦10上设置有第一扶手14;和/或第二卡瓦20上设置有第二扶手
24。通过在第一卡瓦10和第二卡瓦20,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光杆卡具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光杆卡具是一种方便碰泵、调防冲距的防夹手碰调快速卡操作装置,该装
置是由前、后两个卡瓦用铰链组合而成。
该光杆卡具的总体高度为250mm,两个卡瓦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外径为90mm,厚度
为15mm的半圆挡板(支撑凸缘),中间部分为内径为30mm,外径为60mm半圆管柱;前、
后卡瓦沿管径对称位置一侧焊接铰链,另一侧中间位置焊接设置有销孔的连接块。
工作时,打开前后两个卡瓦,将光杆卡在半圆管柱的中间,合上前后两个卡瓦,用销轴
从销孔穿进即可。
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光杆卡具具有如下优点:
1、操作方便: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光杆卡具碰泵调防冲距时,只需要在盘根盒上打紧下光杆卡子,卸载
后取下该光杆卡具,吃载荷,卸掉下光杆卡了即可碰泵。
调防冲距时在盘根盒上打紧下光杆卡子,卸载后装回光杆卡具,吃载荷,卸掉下光杆卡
了即可恢复正常生产,只需要操作下光杆卡子4次。
使用该光杆卡具碰泵调防冲距时,手借力的位置是光杆卡具的第一扶手14和第二扶手24,
不会出现手抓光杆30和手在卡子下方操作的习惯性违章现象。
使用该光杆卡具碰泵调防冲距时,因为上光杆卡子不动,所以防冲距不会发生变化。
2、缩短操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使用该光杆卡具每次碰泵调防冲距只需要操作下光杆卡子4次,比原减少了4次,因此
将操作时间由20分钟/次缩短到10分钟/次以内,从而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3、减少安全隐患:
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手触及卡子下方,不需要抓光杆,从而减少了安全隐患。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
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
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
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
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
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
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