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墙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连续桩墙,尤其是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墙。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基坑支护通常采用围护桩。现有的围护桩施工完成后,桩间存在间隙,
不能够有效的防止桩外的泥土掉入基坑内,止水效果差。而且在基坑开挖之后,要在基坑底
部沿围护桩砌筑连续墙,并做防水处理,还需要对桩间的泥土进行加固,由此导致施工效率
低、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墙,它能够可靠的对建筑基坑进
行挡土以及止水,施工效率高、成本低。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墙有两种技术方案:分别如下:
方案一:
包括混凝土、多个桩孔A、多个钢筋笼A、多根管材、多个止水条、多个模具一、多个
模具二、多个桩孔B以及多个钢筋笼B,所述的多个桩孔A与多个桩孔B打设在建筑基坑的外
围,多个桩孔A与多个桩孔B依次交替并相交设置,每个桩孔B和与其相交设置的桩孔A之间
均设有一个重合区域,每个所述的重合区域内均匹配设置有一个模具二,每个桩孔A内竖直
设有一个钢筋笼A,每个桩孔A内位于钢筋笼A与模具二之间竖直设置有一根管材,每根所述
的管材的管壁上均竖直设有通长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与相邻的模具二紧密的贴靠在一起,
每根管材的内壁以及外壁上均通长固定有多个止水条,每根管材内设置有一个模具一,所
述的模具一外壁与该管材内壁以及所对应的模具二外侧壁贴合,每个所述的模具一的外壁
上均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的多个固定槽与管材内壁上的多个止水条一一对应且相匹配设
置;在每个桩孔A内除管材外的区域灌注混凝土形成桩A,所述的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拔
出所有的模具一和所有的模具二,在每个桩孔B内竖直设置一个钢筋笼B,在多个桩孔A和多
个桩孔B内未灌注混凝土的区域继续灌注混凝土形成桩B。
方案二:
包括混凝土、多个桩孔A、多个钢筋笼A、多个模具一、多个模具二、多个桩孔B以及
多个钢筋笼B,所述的多个桩孔A与多个桩孔B打设在建筑基坑的外围,多个桩孔A与多个桩
孔B依次交替并相交设置,每个桩孔B和与其相交设置的桩孔A之间均设有一个重合区域,每
个所述的重合区域内均匹配设置有一个模具二,每个桩孔A内竖直设有一个钢筋笼A,每个
桩孔A内位于钢筋笼A与模具二之间竖直设置有一个模具一,所述的模具一与相邻的模具二
紧密的贴靠在一起;在每个桩孔A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桩A,所述的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拔
出所有的模具一和所有的模具二,在每个桩孔B内竖直设置一个钢筋笼B,在多个桩孔A和多
个桩孔B内未灌注混凝土的区域继续灌注混凝土形成桩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桩与桩连成一体形成一道桩墙,桩间没有缝隙,能够可靠的进行
挡土以及止水;
2.本实用新型省去了桩间泥土加固以及防水处理工艺,施工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地下连续桩墙灌注混凝土前的结构示意图,在桩孔B内竖
直设置有钢筋笼B;
图2是图1所制成的施工地下连续桩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地下连续桩墙灌注混凝土前的结构示意图,在桩孔A内未
设置管材;
图5是图4所制成的施工地下连续桩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地下连续桩墙灌注混凝土前的结构示意图,在桩孔B内未
设置有钢筋笼B;
图7是图6所制成的施工地下连续桩墙结构示意图,在桩孔B内竖直设置有钢筋笼
B,且在钢筋笼B两侧固定有多根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墙,包
括混凝土9、多个桩孔A1、多个钢筋笼A2、多根管材3、多个止水条4、多个模具一5、多个模具
二6、多个桩孔B7以及多个钢筋笼B8,所述的多个桩孔A1与多个桩孔B7打设在建筑基坑的外
围,多个桩孔A1与多个桩孔B7依次交替并相交设置,每个桩孔B7和与其相交设置的桩孔A1
之间均设有一个重合区域,每个所述的重合区域内均匹配设置有一个模具二6,每个桩孔A1
内竖直设有一个钢筋笼A2,每个桩孔A1内位于钢筋笼A2与模具二6之间竖直设置有一根管
材3,每根所述的管材3的管壁上均竖直设有通长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与相邻的模具二6紧密
的贴靠在一起,每根管材3的内壁以及外壁上均通长固定有两个止水条4,固定在每根管材3
的内壁上的两个止水条4和外壁上的两个止水条4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管材3的开口两侧,
每根管材3内设置有一个模具一5,所述的模具一5外壁与该管材3内壁以及所对应的模具二
6外侧壁贴合,每个所述的模具一5的外壁上均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的两个固定槽与管材3
内壁上的两个止水条4一一对应且相匹配设置;在每个桩孔A1内除管材3外的区域灌注混凝
土9形成桩A,所述的混凝土9达到强度要求后,拔出所有的模具一5和所有的模具二6,在每
个桩孔B7内竖直设置一个钢筋笼B8,在多个桩孔A1和多个桩孔B7内未灌注混凝土9的区域
继续灌注混凝土9形成桩B。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基坑较深的工程的基坑围护,能够有效的进
行挡土止水。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钢筋笼A2及多个钢筋笼B8的配筋均按设计要求进行配筋。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根管材3均为塑料管材,基坑较深时便于拔出模具一5;多个模
具一5及多个模具二6均为上下封闭的钢制筒体,避免施工过程中有杂物落入模具一5及模
具二6形成的预留孔内,影响桩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
墙,所述的多个钢筋笼A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便于在每个桩孔A1内放置相应的管材3、模具
一5以及模具二6。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图3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
墙,每根所述的管材3的内壁以及外壁上均通长固定有两个止水条4,固定在每根管材3的内
壁上的两个止水条4和外壁上的两个止水条4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管材3的开口两侧。止水
条能够起到有效的止水作用,防止基坑外的水渗透进入基坑内。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6~图7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
墙,每个所述的钢筋笼B8两侧分别与多根钢筋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多根钢筋10的另
一端由管材3的开口伸入对应的管材3内。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根钢筋10的配筋均按设计要求进行配筋,可做承重结构应用,
代替地下连续墙。
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墙,包
括混凝土9、多个桩孔A1、多个钢筋笼A2、多个模具一5、多个模具二6、多个桩孔B7以及多个
钢筋笼B8,所述的多个桩孔A1与多个桩孔B7打设在建筑基坑的外围,多个桩孔A1与多个桩
孔B7依次交替并相交设置,每个桩孔B7和与其相交设置的桩孔A1之间均设有一个重合区
域,每个所述的重合区域内均匹配设置有一个模具二6,每个桩孔A1内竖直设有一个钢筋笼
A2,每个桩孔A1内位于钢筋笼A2与模具二6之间竖直设置有一个模具一5,所述的模具一5与
相邻的模具二6紧密的贴靠在一起;在每个桩孔A1内灌注混凝土9形成桩A,所述的混凝土9
达到强度要求后,拔出所有的模具一5和所有的模具二6,在每个桩孔B7内竖直设置一个钢
筋笼B8,在多个桩孔A1和多个桩孔B7内未灌注混凝土9的区域继续灌注混凝土9形成桩B。本
实施方式适用于基坑不深的工程的基坑围护,能够有效的进行挡土止水。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钢筋笼A2及多个钢筋笼B8的配筋均按设计要求进行配筋。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模具一5及多个模具二6均为上下封闭的钢制筒体,避免施工
过程中有杂物落入模具一5及模具二6形成的预留孔内,影响桩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4~图5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的一种施工地下连续桩
墙,所述的多个钢筋笼A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便于在每个桩孔A1内放置相应的模具一5以及
模具二6。
本实用新型在桩孔A1内利用模具一5以及模具二6预留空间,便于之后制作与桩孔
A1相交的桩孔B7,多个桩孔A1与多个桩孔B7依次交替设置形成一道连贯的桩墙。完美的实
现挡土以及止水目的,适合各种大小施工现场施工,应用领域广阔,可做永久性工程使用,
还可以做结构应用,代替地下连续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