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复合软管排压阀.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1783508
  • 上传时间:2018-07-12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508.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29960.2

    申请日:

    2013.11.01

    公开号:

    CN104595538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K 17/04申请公布日:201505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K 17/04申请日:20131101|||公开

    IPC分类号:

    F16K17/04; F16K17/164

    主分类号:

    F16K17/04

    申请人:

    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翎羽; 孙大林; 刘栋杰

    地址:

    300384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工华道1号南大科技园E座六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复合软管排压阀,设有阀安装套、阀体、阀蕊、弹簧、密封圈及压盖。通过将排压阀传导力构件弹簧设置于排压阀内部环形空间处,避免了海水腐蚀以及海泥和海生物的进入阻碍弹簧动作,有效确保了排压阀正常使用,同时提高了排压阀使用寿命;通过在阀蕊端部设置压盖,并利用密封圈实现密封,解决了O型圈由于涨圈导致排压阀无法正常开启,同时压盖增加了密封圈的刚性,避免了密封圈由于形变失去密封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复合软管排压阀,其特征在于:设有阀安装套、阀体、阀蕊、弹簧、密封圈及压盖,其中所述阀安装套一端设置有进气孔,另一端嵌入所述阀体,所述阀安装套与所述阀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阀体嵌入所述阀安装套内部的部分的两侧设置有阀体进气孔,设置于所述阀安装套内的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所述阀蕊,所述阀蕊一端位于所述阀体外部,位于所述阀体外部的所述阀蕊设置有数组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阀体外部的所述阀蕊端部拧紧有螺母,所述阀蕊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内部,并设置有限位块,位于所述阀体内部的所述阀蕊端部拧紧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设置于所述阀体的所述压盖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压盖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排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采用全氟橡胶。

    说明书

    说明书复合软管排压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压阀,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海洋复合软管的排压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常规的海底管道以钢管为主,整体的建造、安装和后续保养工作周期长费用高,近年来国外兴起的柔性复合管道由于防腐蚀性好、海底地形地貌适应性强、铺设速度快、费用低、不易结蜡并且能够重复利用等优点开始应用到海底油、气和水的输送上来。随着国内复合软管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海洋油气开采向深海发展的趋势,复合软管应用于海洋油气管道有着广阔的前景。很多管道需要油、气、水混输,气体有渗透性,通过内压密封层渗透到中间护套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间护套层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当增大到中间护套层的极限压力时,中间护套层会破损,海水会从破损处进入管道,大大降低了软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中间护套层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内压密封层受到的压溃压力也逐渐增大,当增大到内压密封层压溃压力的极限时,内压密封层出现压溃现象,这就面临减产和通球扫线失败的情况。
    专利号为200920220816.X,一种可保护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软管的排压阀专利是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2009年申请的涉及海洋软管排压阀专利,该排压阀专利技术可有效的使软管在工作过程中的介质压力保持在恒定状态下,解决高压介质渗透对软管造成的不利因素。但由于该专利排压阀结构设置所限,无论排压阀处于开启状态或是关闭状态,根据介质压力控制排压阀开启或关闭的传导力构件弹簧均会与软管外部海水接触,弹簧线径通常在0.7mm至0.8mm之间,即使选择更高性能耐腐蚀材质,但由于长期与海水接触,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弹簧腐蚀问题,同时由于排压阀通常位于海底,无法避免海底的海泥等脏物或海生物随海水进入弹簧位置,阻碍弹簧的运动。该专利排压阀在排压过程中,O型圈的内圈将受到气体的径向作用力,使O型圈产生径向运动的趋势,当气体压力增大至临界状态时,O型圈将产生径向运动,阻碍气体进入排气通道,导致排压阀无法实现开启,长期处于关闭状态。
    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复合软管排压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复合软管排压阀,通过将排压阀传导力构件弹簧设置于排压阀内部环形空间处,避免了海水腐蚀以及海泥和海生物的进入阻碍弹簧动作,有效确保了排压阀正常使用,同时提高了排压阀使用寿命;通过在阀蕊端部设置压盖,并利用密封圈实现密封,解决了O型圈由于涨圈导致排压阀无法正常开启,同时压盖增加了密封圈的刚性,避免了密封圈由于形变失去密封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复合软管排压阀,其特征在于:设有阀安装套、阀体、阀蕊、弹簧、密封圈及压盖,其中所述阀安装套一端设置有进气孔,另一端嵌入所述阀体,所述阀安装套与所述阀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阀体嵌入所述阀安装套内部的部分的两侧设置有阀体进气孔,设置于所述阀安装套内的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所述阀蕊,所述阀蕊一端位于所述阀体外部,位于所述阀体外部的所述阀蕊设置有数组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阀体外部的所述阀蕊端部拧紧有螺母,所述阀蕊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内部,并设置有限位块,位于所述阀体内部的所述阀蕊端部拧紧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设置于所述阀体的所述压盖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压盖之间。
    所述密封圈采用全氟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排压阀传导力构件弹簧设置于排压阀内部环形空间处,避免了海水腐蚀以及海泥和海生物的进入阻碍弹簧动作,有效确保了排压阀正常使用,同时提高了排压阀使用寿命;通过在阀蕊端部设置压盖,并利用密封圈实现密封,解决了O型圈由于涨圈导致排压阀无法正常开启,同时压盖增加了密封圈的刚性,避免了密封圈由于形变失去密封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软管排压阀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软管排压阀泄压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阀安装套;2—螺母;3—弹簧;4—阀体;5—阀蕊;6—密封圈;7—压盖;11—进气孔;22—阀体进气孔;33—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软管排压阀结构,由阀安装套1、阀体4、阀蕊5、弹簧3、密封圈6及压盖7组成,阀安装套1一端设置有进气孔11,另一端嵌入阀体4,阀安装套1与阀体4通过螺栓连接,阀体4嵌入阀安装套1内部的部分的两侧设置有阀体进气孔22,设置于阀安装套1内的阀体4一端设置有阀蕊5,阀蕊5一端位于阀体4外部,位于阀体4外部的阀蕊5设置有数组弹簧3,位于阀体4外部的阀蕊5端部拧紧有螺母2,阀蕊5另一端位于阀体4内部,并设置有限位块,位于阀体4内部的阀蕊5端部拧紧有螺母2,螺母2与设置于阀体4的压盖7连接,密封圈6设置于限位块与压盖7之间。
    如图2所示:在排气阀组装完成后,安装于复合软管上,管道内环空气体由进气孔11进入排气阀内部,经由阀体进气孔22进入阀体4和阀芯5之间的空腔。当排压阀内环形空间压力不小于弹簧压力与海水压力之和时,阀芯5打开并向右运动,实现排压动作,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当排压阀内环形空间压力不大于弹簧压力与海水压力之和时,阀芯5关闭并向左运动,排压结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复合 软管 排压阀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复合软管排压阀.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78350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