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起吊水下挖泥管线的起吊环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疏浚吹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起吊水下挖泥管线的起
吊环
背景技术
目前,吹填工程施工,泄水口长期的泄流,在水下管线上方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淤
泥,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板结,土体形成了一定强度,致使水下管线无法用正常的方式将其
起出水面。
现有施工方法,采用空压机打气使水下沉管上浮,再将浮起的水下管线拖运出施
工水域。在实施该方法失败之后,开始采取定位船系起吊绳辅助起吊水下沉管配合打气的
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先采用空压机打气将该段水下沉管内积水排除干净,使该段管线内被空气灌
满;
2、用一艘定位船在其爬杆上穿一根起吊绳,形成锁套后,从水下管线的起端套入
该水下管线,通过定位船上电机绞起吊绳,使其上拽水下管线。
分析此种工况下管线无法正常起出的原因,一是埋土厚土较大,空管线被淤泥包
围,已经没有浮力;二是土体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板结,形成一定的抗剪强度,整体强度超过
了管线的承拉强度,起吊过程容易破坏管线,致使管线不能重复利用。
然而,采用上述常规起水下管线的方法进行操作后,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经过分
析,发现主要问题如下:
1、覆盖泥层为淤泥质粘土,且厚度较厚,管线上方的压载过大,仅投入数量有限的
定位船起吊力量不足以将水下管线吊起;
2、定位船或锚艇上用起吊绳靠自重不能有效的滑至并锁住下一组管线的端头,致
使定位船在起吊过程中,上一组管线自由端起出水面过高,存在断缆、碰砸船机的风险,定
位船不敢用过大的绞力起吊,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过大的吊力容易将胶套部位吊断或法兰口断裂,使管线或者胶套不能重复利
用,而且起吊绳起拽时容易对排泥管线管体及法兰口造成划伤,影响管线的后续使用;
4、一旦投入数量庞大的定位船,一方面租船成本高,另一方面该种方法的施工时
间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提高工作效
率、降低劳动强度、保护管线的海上起吊水下挖泥管线的起吊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上起吊水下挖泥管线的起吊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起吊绳围合而成的套
环,所述套环的内径大于被起吊管线的外径,所述套环上活动设有用于连接起吊绳的安装
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套环的外表面包裹有柔性防护套。
所述的套环上套装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
以下优点:将起吊绳连接的套环,能够在切割管线下方土体时起到保护管线表面及管线链
接法兰的作用,保护管体,提高二次使用效率;原先采用直接起吊的方式无法正常将管线起
出泥面,由此造成大量被埋管线无法二次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采用此施工方法后通
过有效的改变土体结构,使管线周围土体强度降低,然后能够顺利通过使用常规方法,使排
泥管线顺利的起出运走。整个切割土体过程不用让管线承受较大的拉力,尤其是对胶管,降
低了管线破坏的概率,也使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降到了最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起管线的
效率和管线的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线;2、套环;2-1、安装环;2-2、护套;2-3、滚轮;3、起吊绳;4、锚艇;5、辅
助绳;6、浮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海上起吊水下挖泥管线的起吊环,包括由起吊绳围合而
成的套环2,所述套环的内径大于被起吊管线的外径,所述套环上活动设有用于连接起吊绳
的安装环2-1。为了减少对管线的划伤,在所述的套环的外表面包裹有柔性防护套2-2。
实施例2,请参阅图2,为了减少摩擦,在所述的套环上套装有滚轮2-3。
利用上述起吊环在海上起吊水下挖泥管线的方法,请参阅图3,该施工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1)、首先根据管线1布设位置,设定起吊的起始端;在起始端利用空气压缩机将残
存在管线内的积水排干净,让管线内充满空气,并且采用封堵构件将管线的两端密封;
2)、在管线起吊的起始端套装有套环2,所述套环的外面包裹有护套2-2,所述套环
的安装环2-1连接单根起吊绳3;
3)、为了明确本起吊绳的具体位置,避免与临近停靠船舶锚缆干扰,起吊绳从管线
起始端外延一定距离后,每隔5~8m系一根辅助绳,辅助绳5另一端连着浮漂6,在浮漂的外
表面涂抹萤光材料;
4)、所述起吊绳的另一端连接锚艇4的起重设备;
5)、所述锚艇顺着管线起吊的起始端前行一段距离,保证起吊绳与管线形成一个
夹角;
6)、匀速开启锚艇,利用锚艇的起重设备对管线进行起吊,起吊绳将管线上部的泥
层进行切割,形成开放式泥槽,将管线与泥层分离,随着锚艇的行驶,海水顺着切割的泥槽
灌入,使充满空气的管线受到海水的浮力作用,管线浮出水面;
7)、待管线完全浮出水面后,利用岸上的设备将管线牵引至岸上,完成管线的起吊
作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对现有锚艇或者定位船进行简单的改装即可,施工方便,改造费用低,时间短,
所用材料省,操作方便。
2、将起吊绳做成的套环,能够在切割管线下方土体时起到保护管线表面及管线链
接法兰的作用,保护管体,提高二次使用效率;
3、本起吊绳从管线处外延一定距离后,每隔5米系一根塑料绳,塑料绳另一端连着
浮漂,浮漂由萤光材料涂抹,一方面能够指导夜间施工,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指示起
吊绳位置能够有效避开水下缆绳等物的干扰,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
4、原先采用直接起吊的方式无法正常将管线起出泥面,由此造成大量被埋管线无
法二次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采用此施工方法后通过有效的改变土体结构,使管线周
围土体强度降低,然后能够顺利通过使用常规方法,使排泥管线顺利的起出运走。
5、整个切割土体过程不用让管线承受较大的拉力,尤其是对胶管,降低了管线破
坏的概率,也使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降到了最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起管线的效率和管线
的回收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