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框架XI型支撑构造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造领域,涉及一种钢结构框架支撑型式,尤其涉及XI型钢
支撑的构造。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建筑构造中,由钢柱和钢梁构成的框架结构是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型
式。框架结构的构造型式对建筑的荷载传承、空间布局、构造工艺和施工方法具有重要的影
响。在现行常规的钢结构框架构造型式中,有纯框架结构和加支撑框架结构两大类基本型
式。纯框架结构由框架柱与框架梁两个基本构件构成;加支撑框架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加
设支撑构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框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震性能。现行常规的钢结构
框架支撑构件的布设型式有单杆角支撑、单斜杆支撑、K形支撑、人字形支撑、V形支撑、X形
支撑、门架型支撑,其中除单杆角支撑外,上述支撑构件的布设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
在框架结构相邻的两根框架柱及框架梁之间布设支撑构件,亦即支撑构件占据所在框架梁
的整个跨度范围,在此称之为支撑的“满跨式”布置。这种“满跨式”布置方式虽然有利于使
框架结构获得较大的结构刚度,但也不可避免的严重限制了该跨度范围内建筑空间的使
用,还对建筑空间功能的布置灵活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跨度较大的空间布置“满跨
式”支撑会严重降低建筑空间的利用价值。单杆角支撑的布设虽然仅占据所在框架梁端部
的局部区域,但因这种支撑型式能够为框架结构提供的刚度贡献过弱,通常仅局限于应用
在少数对结构刚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钢结构框架支撑型式,以克
服上述钢结构框架“满跨式”支撑布置方式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框架XI型支撑构造,该XI型支
撑构造不仅能够为框架结构提供较大的刚度和强度贡献,而且能够方便地布置在框架梁跨
度的端部区域,从而减少框架支撑占据的结构空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钢结构框架XI型支撑构造由钢结构的框架柱、框架梁、竖撑钢杆件、斜
撑钢杆件、竖撑节点钢构件、斜撑节点钢板共同构成。所述的竖撑钢杆件平行于框架柱布置
在框架梁端部区域距框架柱一定距离处,并且竖撑钢杆件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相邻楼层的
框架梁连结;在所述的钢结构框架的上下两相邻楼层的框架梁与框架柱及竖撑钢杆件围成
的四边形对角上分别设置呈X型交叉的两根斜撑钢杆件,每根斜撑钢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框
架柱及框架梁连结。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梁采用螺栓连接方式与框架柱连结。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撑钢杆件通过设置在框架梁上的竖撑节点钢构件用螺栓连接
方式与框架梁连结。
进一步地,所述的斜撑钢杆件通过分别设置在框架柱及框架梁上的斜撑节点钢板
用螺栓连接方式与框架柱及框架梁连结。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撑钢杆件采用横截面为H形的型钢构件,相应的竖撑节点钢构
件的横截面为H形。
优选地,所述的斜撑钢杆件的横截面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的斜撑钢杆件的横截面为]形。
优选地,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柱为H形钢柱、框架梁为H形钢梁。
可选地,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柱为+字形钢柱、箱型钢柱、钢管柱、钢骨混凝土柱、钢
管混凝土柱。
可选地,所述的钢结构框架梁为]形截面钢梁、箱型钢梁、型钢组合梁、钢骨混凝土
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框架XI型支撑构造的布置方式比常规的钢结构框架支撑
“满跨式”布置方式占据空间更少,并可根据需要在框架的多个跨度内进行灵活布置,从而
克服了“满跨式”支撑占用整垮建筑空间的缺点,优化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实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框架XI型支撑构造所有构件的连结全部采用螺栓连接方
式,技术可靠,构造简单,质量易于保证,施工安装方便快捷、省工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钢结构框架XI型支撑构造的立面示意图
图1A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1B是图1中的B-B剖面图
图中:1.框架柱;21.下层框架梁;22.上层框架梁;31.竖撑钢杆件;32.竖撑节点钢
构件;4.斜撑钢杆件;51.柱上斜撑节点钢板;52.梁上斜撑节点钢板;61.框架梁端板;62.竖
撑节点钢构件端板;63.竖撑钢杆件端板;71.框架柱加劲钢板;72.框架梁加劲钢板;81.梁
柱连结螺栓;82.竖撑钢杆件连结螺栓;83.斜撑钢杆件连结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钢结构框架XI型支撑由钢结构的框架柱(1)、下层框架梁
(21)、上层框架梁(22)、竖撑钢杆件(31)、斜撑钢杆件(4)、竖撑节点钢构件(32)、柱上斜撑
节点钢板(51)、梁上斜撑节点钢板(52)共同构成。竖撑钢杆件(31)平行于框架柱(1)布置在
框架梁端部区域距框架柱(1)一定的距离处,竖撑钢杆件(31)与框架柱(1)的距离可根据建
筑空间布置的条件和框架结构的设计计算权衡决定,竖撑钢杆件(31)的两端分别与下层框
架梁(21)及上层框架梁(22)上的竖撑节点钢构件(32)通过竖撑钢杆件端板(63)和竖撑节
点钢构件端板(62)用竖撑钢杆件连结螺栓(82)连结;两根斜撑钢杆件(4)呈X型交叉布置,
斜撑钢杆件(4)轴线的一端通过框架柱(1)与下层框架梁(21)轴线或上层框架梁(22)轴线
的交点,另一端通过竖撑钢杆件(31)轴线与上层框架梁(22)轴线或下层框架梁(21)轴线的
交点,每根斜撑钢杆件(4)的两端分别与柱上斜撑节点钢板(51)及梁上斜撑节点钢板(52)
用斜撑钢杆件连结螺栓(83)连结。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钢结构框架柱(1)为H形钢柱、下层框架梁(21)和上层框架梁
(22)均为H形钢梁, H形钢梁通过框架梁端板(61)用梁柱连接螺栓(81)与框架柱(1)相连
结。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斜撑钢杆件(4)的横截面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梁柱连接螺栓(81)、竖撑钢杆件连结螺栓(82)、斜撑钢杆件连结螺
栓(83)应根据结构设计计算决定是采用钢结构普通螺栓还是高强螺栓,钢结构普通螺栓和
高强螺栓都是标准通用的工业化产品。
采用本实用新型,钢结构框架施工安装时,首先应完成框架柱及框架梁的连结安
装,然后进行竖撑钢杆件的连结安装,最后进行斜撑钢杆件的连结安装。
在本文的说明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构造描述为一定的形状、材料、连结方式及
施工安装顺序,然而,应该理解这些具体描述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作用,
即有关的形状、材料、连结方式及施工安装顺序的更改和变通仍然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
思路和范围之内。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示例描述和解释,并非用来对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
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材质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