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1771282
  • 上传时间:2018-07-10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30.4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54301.5

    申请日:

    2015.12.01

    公开号:

    CN105352003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D 3/10申请日:20151201|||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F24D 3/10收件人:邢培奇文件名称:手续合格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F24D3/10

    主分类号:

    F24D3/10

    申请人:

    邢培奇

    发明人:

    邢培奇

    地址:

    102209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羊各庄新村九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它包括地下热交换系统、地上热交换系统和外部循环系统。其中,地下热交换系统设有地下热交换器、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及进水管与地上热交换系统相连接,热量通过地上热交换系统进入外部循环系统,通过外部循环系统实现对地上建筑物的供热。地下和地上热交换系统的循环介质均为特殊处理后的软化水。本发明具有独有的双地热换热系统,既提高了换热效率,又减少了使用功耗,并且施工容易,操作简单,整个系统造价低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地下热交换系统、地上热交换系统
    和外部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地下换热系统包括地下热交换器、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和
    进水管与地上热交系统相连接,将软化水通过进水管注入地下热交换器,利用循环水实现地
    下热交换系统与地上热交换系统和外部循环系统之间的热量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下热交换系统为一个
    封闭的循环系统,系统包括地下热交换器、出水管和进水管。地下热交换器金属外壁吸热,
    再通过循环水二次吸热并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水管和进水管与换热
    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水管上设有补水泵和
    补水箱,并设有阀门和过滤器,循环水通过循环泵流入地下热交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用功将热量交换
    到出水管的循环水中,循环水通过出水管到达循环泵,循环泵将循环水泵入换热器,出水管
    上设有补水泵和补水箱,并设有阀门和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上换热系统与外部
    循环系统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循环系统将热量
    通过出水管道传递到外部建筑物或需要供热的场所,热量损失后,循环水通过进水管连
    接地上换热系统,补充热量。

    说明书

    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强型地热供热
    系统。

    背景技术

    增强型地热系统,是一般温度大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
    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成分可以变化很大,绝大部分为中生代以来
    的中酸性侵人岩,但也可以是中新生代的变质岩,甚至是厚度巨大的块状沉积岩。

    地温梯度又称“地热梯度”或者“地热增温率”,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
    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不同地温梯度值
    不同,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伴随着传统能源
    利用不充分而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例如煤炭燃烧产生的煤渣和烟气等会造成环境
    污染,因此,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研究和开采新能源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
    在新能源中,地球内部的地热能由于具有储量大,无污染等特点,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
    开采和利用。

    目前,对地热能的开采和利用局限于城市浅层供热系统,利用单体换热系
    统供热,由于受单体换热供热面积的限制进而导致供热效率低,消耗的功率大,并且供
    热效果及稳定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是一种不抽取地下水,降
    低热损耗并能大大提升功耗的供热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地下热交换系统、地上热交换
    系统和外部循环系统,其中,

    所述地下换热系统包括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与地上热交换系统相
    连接,地下换热系统通过进水管注入循环软化水,通过循环水实现地下热交换系统与地上热
    交换系统和外部循环系统之间的热量交换。

    地下热交换系统为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系统包括出水管和进水管。是一个通
    过换热系统的金属外壁吸热,再通过循环水二次吸热并循环的过程。

    出水管和进水管与地上热交换系统相连接。

    地上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过滤器、阀门和自动控制柜。

    换热器用功完成热量交换到出水管的循环水中,出水管上设有补水泵和补水箱,
    并设有阀门和过滤器,循环水通过循环泵流入换热器。

    地上换热系统与外部循环系统相连接,外部循环系统将热量通过出水管道传
    递到外部建筑物或需要供热的场所,热量损失后,循环水通过进水管连接地上换热系统,
    补充热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利用增强型地热以及地
    温梯度原理在地下安装地下换热系统,在深层岩层下,换热器内的循环水能够利用深层
    地下的高温热能与地上热交换系统和外部循环系统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附图为本发明根据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包括:1、地下热交换器;2、出水管;3、进水管;4、阀门;5、
    补水泵;6、补水箱;7、换热器;8、过滤器;9、末端过滤器;10、循环泵;11、末端
    出水管;12、末端进水管;13、末端补水泵;14、末端补水箱;15、末端阀门;16、末
    端循环泵;17、自动控制柜;18、外部循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地下换热器1设在增强型地热岩层中,将软化循环水通过进水管3注入地
    下换热器1,地下换热器1中设有出水管2,循环水自出水管2经过阀门4连接换热器7,
    中间并联补水泵5和补水箱6,并设有过滤器8,最后通过循环泵10流入进水管3,进
    入地下换热器1,完成热源部分循环。

    另一端,将软化循环水注入末端补水箱14,循环水通过末端补水泵13,流
    入末端进水管12,通过换热器7连接末端循环泵16,中间设有抹点过滤器9和末端阀门
    15,最后通过末端出水管11连接外部循环系统18,完成末端部分循环。

    地上热交换系统中还包括自动控制柜17,用来控制温度及水量。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

    (1)普遍适用,灵活性高。地温梯度普遍存在于地壳中,所以本技术方案
    不受地源地域的限制,例如包括土壤、井水、湖泊、海水等天然能源;并且地埋管换热
    器系统中换热器的地埋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域情况而改变,使得本方案提供的增
    强型地热供热系统适应性强。此外,换热器的数量和埋地深度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热负荷
    量的大小来确定,可适当地增加换热器的数量和埋地深度以保证系统有足够的换热能力
    来满足工程的需要。

    (2)稳定性高,安全性好。利用地热能源不受季节、气候、昼夜等自然条
    件影响,稳定性较高,地下换热器埋深于地面以下1000-5000米,对地面建筑无任何影
    响。

    (3)可再生。利用地热能为外界供热,不消耗任何化石资源,地热能在地
    球内部随时得到补充。

    (4)节能环保。不抽取地下热水,也不使用地下水,不污染水源,仅通过
    换热器管壁与地下岩层进行冷热交换,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并可以极大降低功耗,
    节能环保。

    (5)经济性高。单孔供热面积大,从而减少钻孔数量,节约建设成本;取
    热效果明显,减少功耗,节约运行成本。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

    关 键  词:
    增强 地热 供热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增强型地热供热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7712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