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底座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底座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台式个人计算机(PCDesktop,
PersonalComputerDesktop)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
目前设置在底座上的电子设备,底座的朝向、高度和角度等参数都需要用户手
动进行调整或设置,如果用户面部的位姿发生变化后,为了更适合现在的位姿,
用户就不得不再次手动对底座进行再次调整,这样显然不够方便,导致用户体
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信息处理方法、底座及电子设备,能够根据
用户面部的位姿自动地调整底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或所
述底座,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处理器,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和主体机构;其中: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并发给所
述处理器;
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
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
定第一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
的空间位置关系;
所述主体机构,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第一调整参数;基于所述第一
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和第一支撑杆;所述主体机构包括第二
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一固定部件,其中:
所述底板以一定角度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
二支撑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杆与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电子设备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内、和/或、第二支撑杆内、和/或第三支撑杆内设置有调节
机构;
所述第一支撑杆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杆绕所述第一
支撑杆的中心的左右转动;
所述第二支撑杆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
支撑杆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夹角;
所述第三支撑杆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
固定部件之间的第二夹角。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对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所
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呈内部中空;
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形成的中空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
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的第一端,所述
第一轴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壁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壁上,
包括:
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所述第一轴承的第
二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圆盘的中部,所述第一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
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壁上,
包括:
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所述第一轴承的第
二端连接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内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
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
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轴承啮合第一伞
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固定于第三支撑杆的
内壁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内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
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磁铁连接棘爪,所述棘爪卡和棘轮,所述
棘轮固定于第三支撑杆的内壁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支撑杆内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
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第六
齿轮,所述第六齿轮的中部连接丝杠螺母副,所述丝杠螺母副连接一连接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支撑杆内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
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第六
齿轮,所述第六齿轮的中部连接丝杠螺母副,所述丝杠螺母副连接一连接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支撑杆内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
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第六
齿轮,所述第六齿轮的中部连接丝杠螺母副,所述丝杠螺母副连接一连接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权1至10任一项所述的
底座。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
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或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支
撑座和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主体机构,用于调整
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
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所述第一特征参
数用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主体机构的第一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
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
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
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
获取当前所述主体机构的第二调整参数;
判断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是否相等,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
不相等时,所述主体机构按照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
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
相等时,所述主体机构保持所述第二调整参数。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或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和主体机构,
所述主体机构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主体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
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处理单元、确定单元
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像信
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
数,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主体机构的第一调
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
置关系;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
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所述主体机构的第二调整参数;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是否相等,
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所述第二调整参数
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不相等时,所述主体机构按照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
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
述第一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相等时,所述主体机构保持所述
第二调整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或所述底座,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处理器,
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和主体机构;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当
前的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并发给所述处理器;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主体机构,
所述主体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
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
的位姿;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第一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
调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所述主体机构,用于接
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第一调整参数;基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
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此,能够根据用户面部的位姿自动地
调整底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底座的组成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支撑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主体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底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第一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第一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第一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第二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第二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第三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信息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信息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底座,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底座的组成结构示
意图,如图1-1所示,该底座应用于电子设备200,所述电子设备200或所述底
座100,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处理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底座100包括支撑座
10和主体机构50;其中: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并
发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
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
定第一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
的空间位置关系;
所述支撑座10连接所述主体机构50,所述主体机构50活动连接所述电子
设备;
所述主体机构50,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第一调整参数;基于所述第
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10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这里,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依次进行图像分割、合并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特征参数;
所述分割操作可以采用简单的迭代线性聚类(SLIC,SimpleIterativeLinear
Clustering)的超像素分割算法(super-pixelsegmentationalgorithm),也可以采
用其他现有分割算法,这里并不对分割算法做出限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一般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的分割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特征参数至少包括下列特征至少之一:点特征、统计特征
如直方图、词带(BagofWord);除上述列出的特征参数外,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还可以根据各种现有技术对第一图像信息进行其他特征的提取,这里不再赘
述。
这里,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可以是角度参数,这里的角度参数可以一个角度
参数,也可以包括两个角度参数,还可以包括三个角度参数。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主体机构50调整支撑座10与所述
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用过调整支撑座10与显示屏之间的空间位
置关系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下面的场景,如图1-2所示,在a图中用户坐在座
椅上,该座椅处于第一高度,这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与用户之间的空间位置关
系,对于用户来说刚刚好,这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是锐
角;之后,用户将座椅调高,座椅处于第二高度,这时电子设备上的图像采集
单元采集到用户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经过第一处理之后,得到第一特征参数;
根据第一特征参数确定第一调整参数,根据第一调整参数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进行调整,调整后的α是直角;再之后,用户站起来,但是一直在看显示屏,
这时电子设备上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用户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经过第一处
理之后,得到第一特征参数;根据第一特征参数确定第一调整参数,根据第一
调整参数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α是钝角;可见,本发明实
施例提供的底座,能够根据用户面部的位姿的变化自动地调整底座,从而提高
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和主体机构,图2-1为本
发明实施例二支撑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主体机构的
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底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1
至图2-3所示,所述支撑座10包括底板11和第一支撑杆12;所述主体机构50
包括第二支撑杆20、第三支撑杆30和第一固定部件40,其中:
所述底板10以一定角度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撑
杆12与第二支撑2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0与所述第三支撑杆30铰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30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4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件40
与所述电子设备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12内、和/或、第二支撑杆20内、和/或第三支撑杆30内
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支撑杆12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杆20绕所
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中心的左右转动;
所述第二支撑杆20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杆20与所
述第三支撑杆30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夹角;
所述第三支撑杆30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三支撑杆30与所
述第一固定部件40之间的第二夹角。
这里,所述第一支撑杆12内设置的调节机构可以称为第一调节机构,所述
第二支撑杆20内设置的调节机构可以称为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杆40
内设置的调节机构可以称为第三调节机构。以下实施例将详述调节机构的具体
组成。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2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的方式,即
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第二端对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撑
杆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第一端呈内部中空;图3-1为本发明实
施例三第一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3-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12
与第二支撑杆20所形成的中空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
构21包括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
齿轮啮合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一轴承25的第一端,所述第
一轴承2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壁上。
这里,本实施例提供第一种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
撑杆的内壁上的实现方式,可以具体参见图3-2,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第一
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所述第一轴承2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
轮24的中部,所述第一轴承2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圆盘26的中部,所述
第一圆盘2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壁。
这里,本实施例提供第二种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
撑杆的内壁上的实现方式,可以具体参见图3-3,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第一
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所述第一轴承2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
轮24的中部,所述第一轴承25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固定块26,所述第一固定块
2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机构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绕所述第一支撑
杆的中心而左右转动,该方案可以应用于下面的场景,参见图3-4,在图e中用
户坐在座椅上,该用户处于第一位置,这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与用户之间的空
间位置关系,对于用户来说刚刚好;之后,用户移动了座椅,假设按照逆时针
转动了一个角度p,此时用户处于第二位置,与次同时电子设备上的图像采集
单元采集到用户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经过第一处理之后,得到第一特征参数;
根据第一特征参数确定第一调整参数,根据第一调整参数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进行调整,即跟随着座椅的转动将所述电子设备绕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心按逆
时针转动一个角度p,以保持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再之后,
用户继续转动座椅,但是这次转动座椅是按照与之前相反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
转动一个角度q,此时用户处于第三位置,与此同时电子设备上的图像采集单
元采集到用户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经过第一处理之后,得到第一特征参数;
根据第一特征参数确定第一调整参数,根据第一调整参数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进行调整,跟随着座椅的转动将所述电子设备绕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心按顺时
针转动一个角度q;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能够根据用户面部的位
姿的变化自动地调整底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在所述第二支撑杆20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的方式,
即,所述第二支撑杆内设置的调节机构即为第二调节机构,图4-1为本发明实
施例四第二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4-1所示,所述第二调节机构
31包括第二电机32,所述第二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第三齿轮33)所述第三齿
轮33啮合所述第四齿轮34,所述第四齿轮34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螺杆35,所
述第二轴承35啮合第一伞齿轮36,所述第一伞齿轮36啮合第二伞齿轮37,所
述第二伞齿轮37固定于第三支撑杆的内壁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在所述第二支撑杆20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的方式,
即,所述第二支撑杆内设置的调节机构即为第二调节机构,图4-2为本发明实
施例四第二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结合图4-1和图4-2,所述第二调节
机构31包括第二电机32,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磁铁连接棘爪38,所述棘爪38
卡和棘轮39,所述棘轮39固定于第三支撑杆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结构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
间的第一角度,进而能够根据用户面部所处的高度而实现自动调节固定于底座
上的电子设备。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在所述第三支撑杆20内设置的调节机构的方式,
即,所述第三支撑杆内设置的调节机构即为第三调节机构,图5为本发明实施
例五第三调节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调节机构41包括
第三电机42,所述第三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第五齿轮43,所述第五齿轮43
啮合第六齿轮44,所述第六齿轮44的中部连接丝杠螺母副45,所述丝杠螺母
副45连接一连接部件46,所述连接部件4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件40。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调结构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之
间的第二角度,进而能够根据用户面部所处的高度而实现自动调节固定于底座
上的电子设备。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底座,本发明实施例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
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底座。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或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和主
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主体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支撑
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信息处理方法
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
步骤602,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所述
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
步骤603,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主体机构的第一调整参数,
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步骤604,基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
的空间位置关系。
这里,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依次进行图像分割、合并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特征参数;
所述分割操作可以采用简单的SLIC的超像素分割算法,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
分割算法,这里并不对分割算法做出限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SLIC超像素
分割算法一般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的分割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特征参数至少包括下列特征至少之一:点特征、统计特征
如直方图、词带;除上述列出的特征参数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各
种现有技术对第一图像信息进行其他特征的提取,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可以是角度参数,这里的角度参数可以一个角度
参数,也可以包括两个角度参数,还可以包括三个角度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
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
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主体机构的第
一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
间位置关系;基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
空间位置关系;如此,能够根据用户面部的位姿的变化自动地调整底座,从而
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七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
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或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
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和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主体机
构,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图7为本发明
实施例七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701,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
步骤S702,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所述
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
步骤S703,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主体机构的第一调整参数,
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步骤S741,获取当前所述主体机构的第二调整参数;
步骤S742,判断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是否相等,得到第
一判断结果;
步骤S74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
一调整参数不相等时,所述主体机构按照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
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所
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相等时,所述主体机构保持所述第二调整
参数。
实施例八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六和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
电子设备,所述底座或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
和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主体机构,用于调整所述
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信息处理
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801、处理单元802、
确定单元803和调整单元804,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801,用于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
像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802,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
征参数,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
所述确定单元8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主体机构的第
一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
间位置关系;
所述调整单元804,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
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这里,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依次进行图像分割、合并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特征参数;
所述分割操作可以采用简单的SLIC的超像素分割算法,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
分割算法,这里并不对分割算法做出限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SLIC超像素
分割算法一般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的分割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特征参数至少包括下列特征至少之一:点特征、统计特征
如直方图、词带;除上述列出的特征参数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各
种现有技术对第一图像信息进行其他特征的提取,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可以是角度参数,这里的角度参数可以一个角度
参数,也可以包括两个角度参数,还可以包括三个角度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像信息;
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征参数,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
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主体机构的第
一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
间位置关系;基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
空间位置关系;如此,能够根据用户面部的位姿的变化自动地调整底座,从而
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九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八,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电子
设备,所述底座或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和主
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主体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支撑
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信息处理装置
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901、处理单元902、确
定单元903和调整单元904,其中,所述调整单元904包括获取模块941、判断
模块942和调整模块943,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901,用于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面部的第一图
像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902,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第一处理,获得第一特
征参数,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表明当前用户面部的位姿;
所述确定单元9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主体机构的第
一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
间位置关系;
所述获取模块941,用于获取当前所述主体机构的第二调整参数;
所述判断模块942,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是否
相等,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调整模块943,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所述第二调整
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不相等时,所述主体机构按照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
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持模块944,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
果表明所述第一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与所述第一调整参数相等时,所述主体机构
保持所述第二调整参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
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
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
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
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
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
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
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
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
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
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
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
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
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
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
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
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
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
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
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
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
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
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