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行程卸荷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行程卸荷结构.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65419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1.07CN102765419A*CN102765419A*(21)申请号 201110117749.0(22)申请日 2011.05.06B62D 5/06(2006.01)(71)申请人豫北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和平大道322号(72)发明人许斌 陈剑锐 闫宗杰 张健张红(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代理人梁瑞林(54) 发明名称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行程卸荷结构(57) 摘要本发明属于汽车动力转向器技术,涉及对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的改进。包括转向器下壳体1、转。
2、向螺母2和位于转向螺母2右端圆柱面上密封槽内的组合密封组件3,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1内腔的上部内壁有一个沿圆周方向伸展的圆弧槽6,在转向螺母2的右端面的上部有一个盲孔7,在转向螺母2上有一个与盲孔7连通的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在转向螺母2的圆柱面上、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的外端口之间有一个环形凹槽9。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零件的数量少,加工难度小,成本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1/1页21.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行程卸荷结构,包括转向器下壳体1、转向螺母。
3、2和位于转向螺母2右端圆柱面上密封槽内的组合密封组件3,在转向螺母2左端下部有与摇臂轴11上的齿扇啮合的齿条,转向螺母2的右端插入下壳体1的圆柱形右腔4内并保持间隙配合,组合密封组件3将转向螺母2右端圆柱面与右腔4内壁之间的间隙密封,转向螺母2左边和下边的下壳体内腔构成左腔5,右腔4和左腔5分别通过下壳体1内部的油路与转阀机构相应的端口连通,转向螺母2的上半部分圆柱面与下壳体1内腔的上部内壁贴合;其特征在于,(1)在下壳体1内腔的上部内壁有一个沿圆周方向伸展的圆弧槽6,该圆弧槽6沿转向螺母2轴向的宽度为L,该圆弧槽6的深度为t1.5mm2mm,该圆弧槽6沿宽度方向的垂直中分面与摇臂轴11的垂直。
4、中分面之间的距离为D0mm80mm;(2)在转向螺母2的右端面的上部有一个垂直于右端面的盲孔7,在转向螺母2圆柱面的上部有一个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的外端口位于转向螺母2圆柱面的上表面,左卸荷孔10的内端口与盲孔7的左端连通,右卸荷孔8的内端口与盲孔7的右部连通;在转向螺母2的圆柱面上、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的外端口之间有一个环形凹槽9,左卸荷孔10到环形凹槽9左边缘的距离与右卸荷孔8到环形凹槽9右边缘的距离相等,该距离m小于螺母3上圆弧槽6的宽度L,当转向螺母2位于左卸荷位置时,圆弧槽6将右卸荷孔8与环形凹槽9连通,使右腔4通过盲孔7、右卸荷孔8、圆弧槽6和环形。
5、凹槽9与左腔5连通;当转向螺母2位于右卸荷位置时,圆弧槽6将左卸荷孔10与环形凹槽9连通,使左腔5通过环形凹槽9、圆弧槽6、左卸荷孔10和盲孔7与右腔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右卸荷孔8和左卸荷孔10的孔径均为d2mm6mm,盲孔7的孔径不小于d。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65419 A1/3页3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行程卸荷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动力转向器技术,涉及对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的改进。背景技术0002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汽车动力转向器活塞行程卸荷机构” (申请号:200910136297.3)公开了一种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
6、器的行程卸荷结构,该行程卸荷机构在转向螺母内部安装着左阀座、第一密封圈、左阀芯、导杆、复位弹簧、右阀座、右阀芯、第二密封圈和阀壳等零部件。其缺点是:需要在转向螺母内部安装两个单向阀和两个触发机构,使行程卸荷结构的结构很复杂,加工难度较大,成本高。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成本低的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行程卸荷结构。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行程卸荷结构,包括转向器下壳体1、转向螺母2和位于转向螺母2右端圆柱面上密封槽内的组合密封组件3,在转向螺母2左端下部有与摇臂轴11上的齿扇啮合的齿条,转向螺母2的右端插入下壳体1的圆柱形右腔4。
7、内并保持间隙配合,组合密封组件3将转向螺母2右端圆柱面与右腔4内壁之间的间隙密封,转向螺母2左边和下边的下壳体内腔构成左腔5,右腔4和左腔5分别通过下壳体1内部的油路与转阀机构相应的端口连通,转向螺母2的上半部分圆柱面与下壳体1内腔的上部内壁贴合;其特征在于,0005 (1)在下壳体1内腔的上部内壁有一个沿圆周方向伸展的圆弧槽6,该圆弧槽6沿转向螺母2轴向的宽度为L,该圆弧槽6的深度为t1.5mm2mm,该圆弧槽6沿宽度方向的垂直中分面与摇臂轴11的垂直中分面之间的距离为D0mm80mm;0006 (2)在转向螺母2的右端面的上部有一个垂直于右端面的盲孔7,在转向螺母2圆柱面的上部有一个左卸荷。
8、孔10和右卸荷孔8,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的外端口位于转向螺母2圆柱面的上表面,左卸荷孔10的内端口与盲孔7的左端连通,右卸荷孔8的内端口与盲孔7的右部连通;在转向螺母2的圆柱面上、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的外端口之间有一个环形凹槽9,左卸荷孔10到环形凹槽9左边缘的距离与右卸荷孔8到环形凹槽9右边缘的距离相等,该距离m小于螺母3上圆弧槽6的宽度L,当转向螺母2位于左卸荷位置时,圆弧槽6将右卸荷孔8与环形凹槽9连通,使右腔4通过盲孔7、右卸荷孔8、圆弧槽6和环形凹槽9与左腔5连通;当转向螺母2位于右卸荷位置时,圆弧槽6将左卸荷孔10与环形凹槽9连通,使左腔5通过环形凹槽9、圆弧槽6、左卸荷孔。
9、10和盲孔7与右腔4连通。0007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零件的数量少,加工难度小,成本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成本仅为现有行程卸荷结构的10以下。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102765419 A2/3页40008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2是本发明中局部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行程卸荷结构,包括转向器下壳体1、转向螺母2和位于转向螺母2右端圆柱面上密封槽内的组合密封组件3,在转向螺母2左端下部有与摇臂轴11上的齿扇啮合的齿条,转向螺母2的右端插入下壳体1的圆柱形右腔4内并保持间隙配合,组合密封组件3将。
10、转向螺母2右端圆柱面与右腔4内壁之间的间隙密封,转向螺母2左边和下边的下壳体内腔构成左腔5,右腔4和左腔5分别通过下壳体1内部的油路与转阀机构相应的端口连通,转向螺母2的上半部分圆柱面与下壳体1内腔的上部内壁贴合;其特征在于,0011 (1)在下壳体1内腔的上部内壁有一个沿圆周方向伸展的圆弧槽6,该圆弧槽6沿转向螺母2轴向的宽度为L,该圆弧槽6的深度为t1.5mm2mm,该圆弧槽6沿宽度方向的垂直中分面与摇臂轴11的垂直中分面之间的距离为D0mm80mm;0012 (2)在转向螺母2的右端面的上部有一个垂直于右端面的盲孔7,在转向螺母2圆柱面的上部有一个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左卸荷孔10和。
11、右卸荷孔8的外端口位于转向螺母2圆柱面的上表面,左卸荷孔10的内端口与盲孔7的左端连通,右卸荷孔8的内端口与盲孔7的右部连通;在转向螺母2的圆柱面上、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的外端口之间有一个环形凹槽9,左卸荷孔10到环形凹槽9左边缘的距离与右卸荷孔8到环形凹槽9右边缘的距离相等,该距离m小于螺母3上圆弧槽6的宽度L,当转向螺母2位于左卸荷位置时,圆弧槽6将右卸荷孔8与环形凹槽9连通,使右腔4通过盲孔7、右卸荷孔8、圆弧槽6和环形凹槽9与左腔5连通;当转向螺母2位于右卸荷位置时,圆弧槽6将左卸荷孔10与环形凹槽9连通,使左腔5通过环形凹槽9、圆弧槽6、左卸荷孔10和盲孔7与右腔4连通。0013。
1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汽车转向过程中,当到达卸荷要求角度时,转向器内部转向螺母同时到达卸荷位置,高压腔与低压腔连通,使内部油液内泄,降低高压腔助力油压,减小输出力矩,达到卸荷目的。0014 当转向螺母2根据汽车转向要求向左移动时,右腔4为高压腔,高压油液推动转向螺母2向左移动,起到油液助力作用,此时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被下壳体上部内壁封闭,同时密封组件3将左腔5与右腔4隔开,左腔5与右腔4不连通,当转向螺母2上的右卸荷孔8左移进入圆弧槽6内部时,圆弧槽6将右卸荷孔8与环形凹槽9连通,使右腔4的高压油通过盲孔7、右卸荷孔8、圆弧槽6和环形凹槽9与左腔5连通并回油,达到卸荷目的;0015 当。
13、转向螺母2根据汽车转向要求向右移动时,左腔5为高压腔,高压油液推动转向螺母2向右移动,起到油液助力作用,此时左卸荷孔10和右卸荷孔8被下壳体上部内壁封闭,同时密封组件3将左腔5与右腔4隔开,左腔5与右腔4不连通,当转向螺母2上的左卸荷孔10右移进入圆弧槽6内部时,圆弧槽6将左卸荷孔10与环形凹槽9连通,使左腔5的高压油通过环形凹槽9、圆弧槽6、左卸荷孔10、盲孔7与右腔4连通并回油,达到卸荷目的。0016 下表给出本发明3个实施例的参数数据。单位为mm。0017 说 明 书CN 102765419 A3/3页5L t D m d例1 12 2 20 15 3例2 10 1.5 15 15 3例3 8 1.5 15 12 20018 上述实施例的成本仅为现有卸荷结构的不到十分之一。说 明 书CN 102765419 A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65419 A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6541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