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板条拼接结构.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1753017
  • 上传时间:2018-07-09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28.2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07372.6

    申请日:

    2015.04.28

    公开号:

    CN104791347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16B 12/12申请公布日:201507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B 12/12申请日:20150428|||公开

    IPC分类号:

    F16B12/12

    主分类号:

    F16B12/12

    申请人:

    吴中区光福明仕阁古典家具厂

    发明人:

    史志晔

    地址:

    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红木家具城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代理人:

    王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板条拼接结构,用于木质家具,包括:第一连接部,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一抵触部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一盖合部,第二连接部,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二抵触部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二盖合部;第三连接部,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三抵触部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三盖合部,所述第二抵触部与第一盖合部嵌合,所述第二盖合部与第三抵触部嵌合,第三盖合部与第一抵触部嵌合。本发明的板条拼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配合拼接,使三个连接部能无缝隙地拼接在一起,结构稳固,拼接容易,提高了木制家具的加工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板条拼接结构,用于木质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一抵触部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一盖合部,所述第一抵触部与第一盖合部的大小形状都相同,所述第一抵触部和第一盖合部呈120°角设置;
    第二连接部,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二抵触部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二盖合部,所述第二抵触部与第二盖合部的大小形状都相同,所述第二抵触部和第二盖合部呈120°角设置,以及;
    第三连接部,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三抵触部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三盖合部,所述第三抵触部与第三盖合部的大小形状都相同,所述第三抵触部和第三盖合部呈120°角设置,所述第二抵触部与第一盖合部嵌合,所述第二盖合部与第三抵触部嵌合,第三盖合部与第一抵触部嵌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相互拼接,其相邻两个连接部形成的角度为12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合部、第二盖合部、第三盖合部的形状大小相同。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触部、第二抵触部、第三抵触部的形状大小相同。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合部和第一抵触部的形状为棱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合部和第二抵触部的形状为棱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盖合部和第三抵触部的形状为棱形。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板条拼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具连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条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和榫卯连接。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是古代汉族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一般的榫头采用端头和根部大小相等的矩形榫头和大小及形状与之相应的矩形卯孔,榫头和卯孔之间采用紧密配合或过盈配合,装配时将榫头对准卯孔,用锤子敲打榫头的另一端,将榫头强行推进卯孔中。这种方法要求榫头和卯孔之间的形状及大小尺寸非常吻合,否则将无法装配,或装配时易出现废品,或装配好后,板条拼接结构不牢固,使用时容易脱落。
    现有的板条拼接结构加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在家具制造制造业中,一般只有技术较好的木工师傅才能加工出合格的榫头和卯孔,且装配时需要熟练的木工师傅来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板条拼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板条拼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板条拼接结构,用于木质家具,包括:
    第一连接部,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一抵触部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一盖合部,所述第一抵触部与第一盖合部的大小形状都相同,所述第一抵触部和第一盖合部呈120°角设置;
    第二连接部,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二抵触部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二盖合部,所述第二抵触部与第二盖合部的大小形状都相同,所述第二抵触部和第二盖合部呈120°角设置,以及;
    第三连接部,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三抵触部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三盖合部,所述第三抵触部与第三盖合部的大小形状都相同,所述第三抵触部和第三盖合部呈120°角设置,所述第二抵触部与第一盖合部嵌合,所述第二盖合部与第三抵触部嵌合,第三盖合部与第一抵触部嵌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相互拼接,其相邻两个连接部形成的角度为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合部、第二盖合部、第三盖合部的形状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抵触部、第二抵触部、第三抵触部的形状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合部和第一抵触部的形状为棱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盖合部和第二抵触部的形状为棱形。
    优选的,所述第三盖合部和第三抵触部的形状为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板条拼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配合拼接,使三个连接部能无缝隙地拼接在一起,结构稳固,拼接容易,提高了木制家具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板条拼接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板条拼接结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条拼接结构,用于木质家具,包括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和第三连接部3,具体如下:
    第一连接部1,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一抵触部11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一盖合部12,第一抵触部11与第一盖合部12的大小形状都相同,第一抵触部11和第一盖合部12呈120°角设置。
    第二连接部2,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二抵触部21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二盖合部22,第二抵触部21与第二盖合部22的大小形状都相同,第二抵触部21和第二盖合部22呈120°角设置。
    第三连接部3,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一朝上开设的第三抵触部31和一朝下开设的第三盖合部32,第三抵触部31与第三盖合部32的大小形状都相同,第三抵触部31和第三盖合部32呈120°角设置,第二抵触部21与第一盖合部12嵌合,第二盖合部22与第三抵触部31嵌合,第三盖合部32与第一抵触部11嵌合。
    优选的,第一盖合部12、第二盖合部22、第三盖合部32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抵触部11、第二抵触部21、第三抵触部31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盖合部12和第一抵触部11的形状为棱形。第二盖合部22和第二抵触部21的形状为棱形。第三盖合部32和第三抵触部31的形状为棱形。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和第三连接部3相互拼接,其相邻两个连接部形成的角度为120°。如此,使得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和第三连接部3在拼接时,能完全拼合,没有多余,使外观更加美观,拼接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板条拼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配合拼接,使三个连接部能无缝隙地拼接在一起,结构稳固,拼接容易,提高了木制家具的加工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关 键  词:
    一种 板条 拼接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板条拼接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75301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