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规范.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规范按照:废纸分等碎解添加处理剂除杂漂白脱墨浓缩热分散浓缩贮存废水预处理,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CN201310466085.8
2013.10.09
CN104562821A
2015.04.29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21C 5/02申请公布日:20150429|||公开
D21C5/02
杜淑卿
不公告发明人
11603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新昌街19号1-3-1
一种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规范按照:废纸分等→碎解添加处理剂→除杂→漂白脱墨→浓缩→热分散→浓缩贮存→废水预处理,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造纸制浆工艺流程规范 包括:原料场→备料→纤维解离→废液回收利用→废液提取→洗涤筛选浓缩→漂白→漂后洗涤浓缩→贮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造纸制浆工艺流程规范的植物纤维原料制浆包括:木浆、非木浆,纤维离解对化学法制浆工艺是蒸煮过程,对机械法制浆工艺是粗磨过程,对化机法、半化学法制浆工艺是化学预处理过程和磨浆过程。
说明书一种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规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规范。 背景技术 我国是造纸进口大国,又是资源消耗大国,废纸再利用有着重大意义。研究制定废纸造纸工艺流程规范,既要遵守一般工商企业都要遵守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还要遵守行业政策和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工艺规范。 发明内容 一种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规范包括:废纸→碎解→除杂→脱墨(漂白)→浓缩→热分散→浓缩贮存→废水预处理;采用高锰酸钾预处理,次氯酸钠进行深度处理。 有益效果 一种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规范,是严格按照国家一般工商企业都要遵守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别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GB3544-2001《造纸工业污水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修订<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环发[2003]152号),等行业政策和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制定本工艺流程规范,其中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的方法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具有过程简单、操便、投资省、效果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规范按照:废纸分等→碎解添加处理剂→除杂→漂白脱墨→浓缩→热分散→浓缩贮存→废水预处理;处理废水时,采用高锰酸钾预处理,次氯酸钠进行深度处理。首先,由于逆流蒸煮阶段扩大到原逆流扩散洗涤区,而且提高了该阶段的碱浓,降低了该阶段的蒸煮温度,延长了该阶段的蒸煮时间,这样就促进了浆中木素的继续降解溶出,而溶出木素的缩合和沉积又相对减少了。因此,纸浆的Kappa值降低了。其次,由于蒸煮后期蒸煮液中溶出木素的浓度较低,有利于木素继续从木片或浆中扩散出来。同时由于蒸煮时间的延长,扩散时间也较长,有利于纸浆Kappa值的降低。另外,由于碱促纤维素链断裂的活化能为180kJ/mol,而大量脱木素时木素降解的活化能为140~150kJ/mol,残余木素脱除阶段木素降解的活化能为120kJ/mol。因此,降低蒸煮温度进行较长时间的蒸煮,对脱木素影响不大,而对减少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纸浆的粘度和强度得以提高。工厂试验的情况表明从常规蒸煮改为EMCC后,阔叶木浆的Kappa值在12时,其未漂浆的粘度可以从45cp增至60cp,而漂白浆的粘度也从23cp增至30cp。漂白浆的强度平均增加了5%~7%,漂白浆的白度也从89.5%ISO提高到91.3%ISO。从常规蒸煮改为EMCC后,北方针叶木浆的Kappa值为20时,其未漂浆的粘度从32cp提高到50cp,提高了50%以上。ITC技术蒸煮的特点先经过顺流区,再经过逆流区,接着在连蒸器的洗涤区按要求的蒸煮温度进行全等温蒸煮。和EMCC相比,ITC技术延长了一些蒸煮时间,降低了整个蒸煮过程的温度,可以改进脱木素反应的选择性。ITC技术与EMCC 技术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只是在EMCC技术中,连蒸器一半的温度较高,另一半的温度较低,而在ITC技术中,连蒸器的温度比较均匀一致。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