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pdf

  • 上传人:a3
  • 文档编号:17429
  • 上传时间:2018-01-11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1.1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58245.4

    申请日:

    2015.02.04

    公开号:

    CN104762244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1/21申请日:20150204|||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21; C12N15/74; C12N15/31; A61K39/09; A61P31/04; C12R1/46(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1/21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发明人:

    蔡雪辉; 王淑杰; 刘永刚

    地址: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4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代理人:

    高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缺失株为不含抗性标记的SS△SBP_bac_5,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076。本发明是采用RecA同源重组系统,利用温敏自杀质粒pSET4s作为载体对猪链球菌7型菌株SBP_bac_5编码的基因进行敲除而得到的菌株,破坏了SBP_bac_5蛋白的表达。本发明得到的S.suis 7型SS△SBP_bac_5株比亲本株的毒力弱,对动物安全。用重组菌制成疫苗,免疫CD1小鼠,实验结果表明:该猪链球菌重组菌疫苗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使免疫小鼠获得抗S.suis攻击的保护,并可有效阻止细菌在体内的增值。本发明得到的工程菌为猪链球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失株为不含抗性标记的SS△SBP_bac_5,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076。

    2.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将含有待敲除的目的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基因DNA片断的pSET4s质粒导入所述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菌株,经同源重组而实现的;所述的DNA片断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是SBP_bac_5上游同源臂、SBP_bac_5下游同源臂,与所述的猪链球菌7型菌株的SBP_bac_5蛋白编码基因的上游序列和下游序列发生同源重组,得到的SBP_bac_5基因缺失株SS△SBP_bac_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P_bac_5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如SEQNO.1所示。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上游同源臂序列的引物序列如下所示:
    SBP_bac_5KOP1:GCCGTCGACAAAATGAGAAAATGATGA;
    SBP_bac_5KOP2:TACACCTTTATCTTTACCTTTCACATCA。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下游同源臂序列的引物序列如下所示:
    SBP_bac_5KOP5:GTGAAAGGTAAAGATAAAGGTGTAGTGGCA;
    SBP_bac_5KOP6:TTAGGATCCGATTCCCCTACAATTGCC。

    6.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在试验中作为标准的猪链球菌7型菌株的应用。

    7.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在制备预防猪链球菌疫苗中的应用。

    8.
      一种猪链球菌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所述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

    说明书

    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不含抗性标记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我国曾于1998年和2005年暴发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猪及人感染S.suis病的事件,累计报告人感染S.suis病例达204例,其中死亡38例,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至今为止,对此病的预防仍缺乏有效的疫苗。目前研究表明S.suis荚膜抗原血清型有35种以上,其中血清2型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病菌型。然而,近几年在全世界病猪检测中频繁报导S.suis 7型,其所占的比例有增多趋势,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了2型,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境内就已有7型感染增多的报道。根据本实验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现地流行的血清型呈多样性存在,血清7型的比例有增高的趋势,基于上述现象,对S.suis 7型各方面特性的研究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文献报道,SBP_bac_5蛋白具有类似分子伴侣的活性,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分子伴侣蛋白具有促进病毒蛋白发生正确折叠和集合的功能,并且对腺病毒、痘苗病毒和乳头瘤病毒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实SBP_bac_5是一个假定的毒力相关因子,具有类似分子伴侣的活性,在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其在细菌中的作用至今仍无报道。我们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SBP_bac_5在S.suis 7型强弱毒株的表达量显著差异,即SBP_bac_5蛋白在S.suis 7型强毒株WC-ss7中表达量比在弱毒株M13中表达量多。通过预测软件分析SBP_bac_5蛋白有转运蛋白活性,且为假定分泌蛋白,其分子功能是直接运输物质如大分子、小分子、离子等进出细胞;这更进一步提示SBP_bac_5基因与S.suis致病力的相关性。
    目前商品化的全菌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能够减轻同源血清型菌引起的临床症状并降低死亡率,但不能阻止组织病变、慢性感染,对异源血清型菌的感染 也不能提供完全的交叉保护。因此,采用灭活苗和亚单位疫苗免疫不是最好的选择,迫切需要更安全、更高效的新型疫苗来预防和控制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而且弱毒活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能够重复提呈抗原和持续性刺激免疫应答的优点。因此通过缺失毒力因子构建弱毒活疫苗已成为国内外疫苗研究的热点。
    鉴于上述背景,为准确阐明SBP_bac_5在细菌中的生物活性及功能,采用RecA同源重组系统,利用温敏自杀质粒pSET4s作为敲除的载体构建我国流行的S.suis 7型菌株的SBP_bac_5基因缺失株,研究其对动物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为S.suis的防治及S.suis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不含抗性标记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株,该缺失株是将猪链球菌菌株SBP_bac_5编码的基因进行敲除的菌株。
    本发明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株衍生于本试验室研究人员分离的S.suis血清7型WC-ss7流行株(保藏号为CGMCC No.3343),将其基因组上的SBP_bac_5基因缺失,使SBP_bac_5蛋白不表达,获得了不含抗性标记的SBP_bac_5基因缺失突变株。
    本发明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株为不含抗性标记的SSΔSBP_bac_5,其分类命名为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在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076,保藏日期为2014年11月28日。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构建所述的不含抗性标记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株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含有待敲除的目的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基因DNA片断的pSET4s质粒导入所述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菌株,经同源重组而实现的。其中,所述的DNA片断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是SBP_bac_5上游同源臂、SBP_bac_5下游同源臂,与所述的猪链球菌7型菌株的SBP_bac_5蛋白编码基因的上游序列和下游序列发生同源重组,得到的SBP_bac_5基因缺失株SSΔSBP_bac_5。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1、以S.suis血清7型WC-ss7株基因组为模板,以SBP_bac_5KOP1/2为 引物扩增上游同源臂,以SBP_bac_5KOP5/6为引物扩增下游同源臂,以2段PCR产物为模板,以SBP_bac_5KOP1/6为引物,通过融合PCR方法扩增上下游同源臂的融合片段。纯化该融合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经过PCR和酶切鉴定后测序。将测序正确的目的片段,连接到pSET4s载体上,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再经PCR和酶切鉴定,最终获得敲除载体。pSET4s载体图谱如图1所示。
    2、取10μL基因敲除载体电转化100μLWC-ss7株感受态细胞,经30℃、CO2孵箱内培养40h,在带壮观霉素抗性SpcR的THB平板上长出几十个菌落,挑选正确的克隆先后经过30℃双交换和40℃质粒丢失,最后同时涂布在没有抗性和有Spc抗性的平板筛选突变体,如在有抗性的板上不生长、在无抗性的平板上生长,挑取在无抗性平板上单克隆进行PCR筛选,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以提取的突变株基因组为模板,分别用不同引物进行PCR鉴定,将鉴定正确的定义为SSΔSBP_bac_5。将SBP_bac_5基因缺失株接种动物,根据接种动物的临床表现和存活情况分析,SSΔSBP_bac_5的毒力弱于亲本株WC-ss7。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SBP_bac_5编码基因的序列如SEQNO.1所示,SBP_bac_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扩增上游同源臂序列的引物在5‘端引入了Sal I酶切位点,斜体部分是与下游同源臂序列相融合部分,序列如下所示:
    SBP_bac_5KOP1:GCCGTCGACAAAATGAGAAAATGATGA
    SBP_bac_5KOP2:TACACCTTTATCTTTACCTTTCACATCA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扩增下游同源臂序列的引物在5‘端引入了BamH I酶切位点,斜体部分是与上游同源臂序列相融合部分,序列如下所示:
    SBP_bac_5KOP5:GTGAAAGGTAAAGATAAAGGTGTAGTGGCA
    SBP_bac_5KOP6:TTAGGATCCGATTCCCCTACAATTGCC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所述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株为科研工作者在试验中作为标准的猪链球菌7型菌株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所述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株在制备预防猪链球菌疫苗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是提供一种猪链球菌疫苗,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本发明不含 抗性基因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株。
    本发明是采用RecA同源重组系统,利用温敏自杀质粒pSET4s作为载体对猪链球菌7型菌株SBP_bac_5编码的基因进行敲除而得到的菌株,破坏了SBP_bac_5蛋白的表达。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
    1、本发明所用的材料是S.suis血清7型WC-ss7株,是本试验室研究人员从发病猪组织里分离到的S.suis血清7型流行株,是现地流行菌株的代表,因此,今后以该菌株构建的SBP_bac_5基因缺失株为研究对象更具有针对性。
    2、本发明得到的猪链球菌血清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株比亲本株的毒力弱,比国际标准7型和2型菌株的毒力弱,可作为科研工作者使用的标准猪链球菌7型试验用弱毒菌株。
    3、本发明提供所述的基因缺失重组菌,可用于改造和制备预防猪链球菌疫苗。因不含任何抗性标记,完全符合我国疫苗生产安全。用重组菌制成疫苗,免疫CD1小鼠,实验结果表明:该猪链球菌重组菌疫苗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使免疫小鼠获得抗S.suis攻击的保护,并可有效阻止细菌在体内的增值。本发明得到的工程菌为猪链球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保藏信息:
    一、SSΔSBP_bac_5:
    分类命名: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微生物研究所;
    保藏编号:CGMCC No.10076;
    保藏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二、WC-ss7株:
    分类命名: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微生物研究所;
    保藏编号:CGMCC No.3343;
    保藏日期:2009年10月19日。
    附图说明
    图1为pSET4s载体图谱;
    图2为SBP_bac_5上下游同源臂、融合PCR产物,图中1:SBP_bac_5上游同源臂;2:SBP_bac_5下游同源臂;3:融合PCR产物;M:DL-2000DNA Maker;
    图3为重组质粒pMD18T-SBP_bac_5的构建和鉴定,图中M:DL-2000DNAMaker;;1:pMD18T-SBP_bac_5双酶切鉴定;
    图4为重组质粒pSET4s-SBP_bac_5的构建和鉴定,图中1:DL-2000DNAMaker;2,3:pSET4s-SBP_bac_5双酶切鉴定;4:DL-5000DNA Maker;
    图5为突变株SSΔSBP_bac_5的PCR鉴定结果,图中M:DL-2000DNAMaker;1:引物GDH-F/R引物鉴定;2:SBP_bac_5KOP1/6引物鉴定;3:SPC1/2引物鉴定;4:SBP_bac_5KOP3/4引物鉴定;
    图6为WC-ss7株和SSΔSBP_bac_5株的S.suis 7型鉴定,图中M:DL-2000DNA Maker;1:亲本株的S.suis 7鉴定;2:SSΔSBP_bac_5突变株S.suis 7鉴定;
    图7为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1、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材料:
    1.1菌株和质粒(表1)
    表1所用菌株与质粒

    菌株与质粒相关特征或功能来源或参考文献E.coli DH5α重组质粒克隆的宿主菌TAKARAWC-SS7S.Suis野生菌株本试验室分离SSΔSBP_bac_5SBP_bac_5基因敲除突变株本文构建pMD18T克隆载体,AmpR哈兽研诊断中心pSET4s温度敏感型自杀载体,SpcRTakamatsu et al.(2012)pSET4s-SBP_bac_5SBP_bac_5基因敲除质粒SpcR本文构建

    注:AmpR:氨苄抗性,SpcR:壮观霉素抗性,
    1.2实验所用引物(表2)
    表2所用引物
    引物名称 序列(5′-3′)片段长度/bpSBP_bac_5KOP1:GCCGTCGACAAAATGAGAAAATGATGA477SBP_bac_5KOP2:TACACCTTTATCTTTACCTTTCACATCA SBP_bac_5KOP3:CTCGGATCCACAGGCAAGGATTACAAGTG699SBP_bac_5KOP4:CACGTCGACGGCAATTGCTTGACGAAGTT SBP_bac_5KOP5:GTGAAAGGTAAAGATAAAGGTGTAGTGGCA537SBP_bac_5KOP6:TTAGGATCCGATTCCCCTACAATTGCC SPC-F:GTGTTCGTGAATACATGTTATA SPC-R:GTTTTCTAAAATCTGATTACCA GDH-F:GCAGCGTATTCTGTCAAACG688GDH-R:CCATGGACAGATAAAGATGG cps7_U:AATGCCCTCGTGGAATACAG378cps7_L:TCCTGACACCAGGACACGTA 

    两对引物用于扩增待缺失区域的上游和下游各大约500bp序列,其中上游同源臂引物3′端带有20bp与下游同源臂融合的序列,下游同源臂上游引物5′端带有20bp与上游同源臂融合的序列。其中以SBP_bac_5KOP1/2为引物扩增上游同源臂,以SBP_bac_5KOP5/6为引物扩增下游同源臂,SBP_bac_5KOP3/4为内部鉴定引物,位于目的基因内部;SPC-F/R用于扩增质粒pSET4s上的Spc抗性盒;GDH-F/R扩增S.suis谷氨酸脱氢酶的部分序列,用来鉴定菌株是否为S.suis。
    1.3实验动物
    CD1雌性小鼠,8周龄,SPF级,体重25±2g左右,
    2、方法
    2.1亲本野生菌的培养
    将实验室由临床分离到的S.suis7型WC-ss7保存菌液在含5%羊血的平板上划线,37℃培养箱培养过夜。挑取血平板上的单克隆置于链球菌液体培养基,37℃、160r/min培养过夜,经几次重复的操作可获得复苏WC-SS7菌液,以用于 后续实验。
    2.2融合片段的扩增和融合片段的胶回收
    以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WC-ss7的DNA作为模板,以SBP_bac_5KOP1/2为引物扩增上游同源臂,以SBP_bac_5KOP5/6为引物扩增下游同源臂。切胶、回收2个PCR片段,并以2段PCR片段为共同模板,以SBP_bac_5KOPl/6为引物,通过融合PCR方法扩增上下游同源臂的融合片段。
    扩增PCR50μL体系如下:

    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1min,X℃1min,72℃1min;30个循环,延伸72℃10min。其中扩增上游同源臂的退火温度为55℃,扩增下游同源臂的退火温度为56℃,扩增融合片段的退火温度为62℃。
    以DNA快速回收试剂盒回收融合片段。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以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融合片段,切取含有融合片段的琼脂糖凝胶(在长波紫外灯下观察),放入称重过的1.5mL EP管中,按照0.1g加入100μL比例加入溶胶液,于55℃水浴作用10min,期间轻弹EP管几次,使凝胶完全溶解。将溶化的液体转至胶回收柱,室温静置2min,12000r/min,离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用洗涤液洗两次,最后12000r/min离心1min,将回收柱转至另一无菌的1.5mLEP管中,加40μL EB室温放置2min,12000r/min离心1min洗脱,收集管中即是回收的融合片段,可直接用于下一步与载体连接,也可放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
    2.3重组质粒PMD18T-SBP_bac_5的连接和转化及酶切鉴定
    将融合片段连接至PMD18T载体,连接体系按照下面的比例进行:


    经16℃连接4h,取连接好的重组质粒10μL加入到50μL的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轻轻混匀,冰上放置30min后,迅速将离心管放入42℃水浴锅中热激90s,之后再次将EP管放入冰中2min,接下来在无菌操作台向EP管中加入900μLLB液体培养基,放入37℃摇床中轻摇60min,取出EP管4000r/min离心5min,弃去600μL上清液,余下用来悬起沉淀,涂布于含氨苄抗性的LB平板,并倒置于37℃培养箱,培养过夜。
    提取的重组pMD18-SBP_bac_5质粒需进行鉴定,以确认是否连接成功。首先用Sal I和BamH I酶切鉴定含有酶切位点的重组质粒pMD18-SBP_bac_5,方法为在1.5mL EP管中依次加入:

    放入37℃水浴锅中1h后,经1%琼脂糖凝胶上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2.4重组敲除质粒pSET4s-SBP_bac_5的构建及鉴定
    参照上文方法酶切已连接成功的重组质粒pMD18-SBP_bac_5,胶回收酶切后变为粘端的融合片段,将其与经同样双酶切的pSET4s自杀载体连接,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经酶切鉴定,最终获得敲除载体pSET4s-SBP_bac_5。并将重组质粒pSET4s--SBP_bac_5送北京华大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
    2.5敲除质粒的电转化
    新鲜制备或冻存的猪链球菌感受态细胞于冰上放置5min,待其完全溶化。取5μL质粒加入猪链球菌感受态细胞中,轻微混匀,冰上继续放置5min,同时将直径2mm的电转杯冰上预冷。吸取质粒和感受态混合物帖壁加入电转杯中,避免产生气泡。在2.5kV/Cm,200Ω,25μF的电转化参数下电击,电击后迅速加 入1mL 37℃预热的复苏液,然后转移至无菌1.5mL EP管中,30℃、160r/min复苏3-4h。将复苏的菌液短暂离心后涂布于SpcR THB平板,在30℃、5%CO2孵箱内培养24-48h,筛选抗性克隆。
    2.6敲除突变菌株SSΔSBP_bac_5的筛选和鉴定
    将电转化后在THB SpcR单抗平板上长出的单菌落接种于THB SpcR液体培养基中,在30℃、5%CO2孵箱内静置复苏,接着按1%比例转接于无抗的THB液体培养基,30℃、5%CO2孵箱培养12h。之后再按1%重复转接两次,放置于30℃、5%CO2孵箱培养6h后,马上放入40℃水浴摇床中,160r/min振荡培养6h,1%转接后继续在40℃水浴摇床160r/min培养12h,如此1%转接几代,每一代的菌液稀释103涂THB SpcR抗平板和THB无抗平板,放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寻找在THB平板生长而THB SpcR平板不生长的代次菌液,将筛选到的菌液保种标记。同时挑与其对应的无抗THB平板上的单菌落接THB液体培养基中,37℃、5%CO2孵箱内培养8h,并再次划线于THB SpcR平板和无抗THB平板,反复几代,选择性提取在THB SpcR抗平板不长菌,而在与其对应的无抗THB平板生长的菌落DNA,使用鉴定引物对所提取的基因组进行鉴定,成功敲除的突变株S.suis鉴定引物(GDH)阳性,SpcR阴性,SBP_bac_5KOP3/4阴性,SBP_bac_5KOP1/6阳性。将鉴定成功的突变株连续传10代,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如果PCR扩增结果如上述说明本发明的突变株是能稳定遗传的。
    3、突变株与亲本株的对比实验
    3.1野生株与突变株对CD1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将同批次的8周龄CD1雌性小鼠随机分组,其中一组为注射WC-ss7菌株组,一组为注射SSΔSBP_bac_5菌株组,稀释成表4所列浓度,每个人稀释度10只小鼠,每隔6h观察一次小鼠死亡情况,发生小鼠半数死亡的稀释度组所对应的菌数即为半数致死量。
    3.2重组菌免疫保护实验
    重组抗原疫苗的制备:将重组菌用PBS溶解到1.0×107与等体积法国佐剂(ISA50V2)乳化。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具体分组如下:
    第一组:免疫乳化好的重组抗原疫苗:每只注射0.5ML,内含细菌1.0×107
    第一组:接种灭活的猪链球菌WC-ss7,每只注射0.5ML,内含细菌1.0×107
    第三组:免疫THB:每只注射0.5ML。
    各组免疫后7、14、21天采血,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按照常规的间接ELISA操作程序进行,重组菌按一定浓度比例稀释后,每孔100μL加入到微孔反应板中,4℃包被过夜,洗涤4次,每次3min,扣干,用封闭液每孔200μL于37℃封闭2h,洗涤4次,每次3min,扣干,待检血清37℃作用1h,洗涤,扣干,加入酶标抗体37℃作用1h,洗涤,扣干,加入显色液(TMB)室温闭光放置10min,加入2MH2SO4终止反应。在酶标仪上测定OD450值。并按下列公式计算P/N值:P/N值=阳性对照孔OD450均值/阴性对照孔OD450均值。
    免疫3周后,注射猪链球菌7型菌株WC-SS7菌液0.5ML,含活细菌数2.0×107,对小鼠进行攻毒。攻毒后7天剖杀小鼠,检测各脏器细菌含量。
    4.结果
    4.1重组敲除质粒pSET4s-SBP_bac_5的构建
    SBP_bac_5基因的上游同源臂(477bp)、下游同源臂(537bp)、融合PCR产物如图2所示,将融合PCR产物连接PMD18T载体,连接正确的质粒经BamH I和SalI鉴定,如图3所示。将融合片段与pSET4s连接,敲除质粒经酶切鉴定,如图4所示。
    4.2猪链球菌7型SBP_bac_5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筛选及测序结果
    提取通过PCR方法筛选获得的基因敲除突变株并连续传10代后,分别用引物GDHF/R,SBP_bac_5KOP1/6,SPC1/2,SBP_bac_5KOP3/4进行PCR鉴定,鉴定结果如图5所示。7型分型引物鉴定结果如图6所示,说明此突变株是能稳定遗传的。
    4.3猪链球菌生化鉴定及分群结果
    经3次的生化试验,重复性良好,鉴定结果见表3,突变株与野生株的生化反应一致。经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的链球菌乳胶凝集试剂盒鉴定,突变株与野生株均为链球菌D群。
    表3野生株和突变株的生化试验结果
    生化反应项目分离株突变株6.5%高盐肉汤++棉子糖++

    乳糖++山梨糖--甘露糖++水杨素++血清菊糖--马尿酸盐--七叶苷++蕈糖++

    注:+为阳性反应,-为阴性反应。
    4.4半数致死量
    用相同剂量的WC-ss7和SSΔSBP_bac_5对CD1小鼠攻毒,统计小鼠死亡情况,分别计算半数致死量(表4),结果显示WC-ss7的LD50为2.5×106CFU,而SSΔSBP_bac_5的LD50为1×107CFU,说明SBP_bac_5基因缺失后,SSΔSBP_bac_5菌株的毒力明显下降。
    表4

    4.5免疫后的抗体检测
    免疫后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分别在免疫后7、14、21d对小鼠进行尾静脉采血,检测抗体。疫苗免疫后7天即可检测到抗体,免疫后14天抗体效价增加,到免疫后21天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峰,如图7所示。
    4.6重组菌疫苗免疫保护实验
    免疫后3周,用猪链球菌7型菌株WC-SS7菌液0.5ML(含活细菌数2.0×107),对小鼠进行攻毒,小鼠存活数见表5。
    表5
     试验菌株小鼠存活数保护率

    第1组SSΔSBP_bac_510/10100%第2组WC-ss77/1070%第3组THB0/100

    4.7各脏器细菌检测结果
    攻毒后7天剖杀小鼠,SSΔSBP_bac_5免疫组有一只检测到细菌,WC-ss7免疫组的7只都检测到细菌。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疫苗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使免疫小鼠获得抗猪链球菌攻击的保护。并可有效阻止细菌在体内增殖。

    关 键  词:
    链球菌 SBP_BAC_5 基因 缺失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猪链球菌SBP_BAC_5基因缺失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74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