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1734395
  • 上传时间:2018-07-08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673.5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75863.4

    申请日:

    2015.05.27

    公开号:

    CN104838869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508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50527|||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C05F11/08; C05F17/00; C05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黄建军

    发明人:

    黄建军

    地址:

    532500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城中镇中华西街32号院第5幢1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代理人:

    靳浩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将绿肥原料直接施入新开植的蔗沟中,覆膜密闭发酵15-25天,所述绿肥原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碎甘蔗叶300-500份、鱼塘淤泥300-500份、厩肥200-300份、糠壳200-300份、红薯渣100-200份、酵母50-100份和乳酸菌20-50份,发酵腐熟后再将所述地膜掀至一侧,加入复合肥,盖土,下种,所述甘蔗种是将甘蔗芽经由6-24份生石灰、1-1.5份赤霉素乳油和800-1200份水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18-24h得到。本发明公开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出芽率高,种植过程中肥料和农药使用少,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开植蔗沟
    在甘蔗下种前20-30天犁地,犁地后暴晒3-5天,耙平,开植蔗沟,蔗沟深40-60cm,蔗沟宽60-80cm,蔗沟行间距100-140cm;
    B、施基肥
    将未经发酵的绿肥原料直接施入蔗沟,亩施所述绿肥原料2000-3000公斤,所述绿肥原料施入后使用地膜覆盖蔗沟,地膜两侧用泥土压实,使所述绿肥原料密闭发酵15-25天,再将所述地膜掀至一侧,加入复合肥,亩施所述复合肥80-120公斤,施入复合肥后用细土覆盖,覆盖厚度5-10cm,其中,
    所述绿肥原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碎甘蔗叶300-500份、鱼塘淤泥300-500份、厩肥200-300份、糠壳200-300份、红薯渣100-200份、酵母50-100份和乳酸菌20-50份;
    所述复合肥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尿素40-50份、钙镁磷肥15-25份、过磷酸钙15-20份、硫酸钾15-20份、硼酸10-15份、聚合硼钾5-10份和有机硒5-10份;
    C、砍种、浸种
    选取直立、径粗、未开花和无病虫害的蔗株做种,将所述蔗株采用双芽苗砍种得甘蔗芽,再将所述甘蔗芽于混合液中浸泡18-24h,其中,
    所述混合液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生石灰16-24份、赤霉素乳油1-1.5份和水800-1200份;
    D、下种
    将上述浸种后的甘蔗芽置于步骤B中施入复合肥盖土后的甘蔗沟中,先用专用土覆盖5-10cm,再用细土覆盖5-10cm,再盖上步骤B中所述地膜,地膜两侧用细土压实,其中,
    所述专用土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细土50-70份、锯末20-30份和厩肥15-25份;
    E、田间管理
    对上述甘蔗苗进行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除虫、追肥、培土和剥叶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甘蔗不同生长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其中,
    在甘蔗分蘖期喷施第一生长调节剂,每隔15-20天喷施1次,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1-2份、壳寡糖3-5份和水4000-5000份;
    在甘蔗伸长期喷施第二生长调节剂,每隔20-30天喷施1次,所述第二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2-3份、壳寡糖4-6份和水4000-5000份;
    在甘蔗成熟期喷施第三生长调节剂,每隔7-15天喷施一次,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壳寡糖4-6份、增甘膦3-5份和水4000-5000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锯末是将新鲜锯末于避风、光照条件下堆放9-12个月,发酵成熟,并经日光暴晒消毒得到。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为厚度0.01-0.04mm、宽度80-100cm的光解地膜。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肥为出苗后每隔20-30天追施农家肥,亩施200-300公斤。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虫具体是指在每亩甘蔗田悬挂3-5个螟虫诱捕器,悬挂高度1.2-1.5m,每隔20-30天更换性诱芯,每隔5-10天更换粘虫板。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包括在上述甘蔗下种覆膜前采用40%莠去津稀释50-70倍水溶液喷施地面,后期除草结合追肥和培土进行。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蚕豆套种,蚕豆定植在两行甘蔗之间,株距15-20cm,距离甘蔗的行距为30-50c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属于禾本科植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也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具有喜高温、喜湿和喜肥的特性,生长周期长,在我国南方沿海省份广泛种植。
    出芽率、养分、虫害、阳光和雨水是影响甘蔗高产的关键因素,现有种植技术多采用晒种,清水或石灰水浸种提高发芽率,种植过程大多直接采用大量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导致土壤板结贫瘠、蔗株农药残留、杂草或害虫抗药性增强,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改变现有的甘蔗种植技术,保证甘蔗的出芽率和生长过程所需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甘蔗高产栽培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是采用赤霉素浸泡甘蔗芽提高甘蔗出芽率,并将绿肥直接在开植的蔗沟里发酵腐熟,以活化土壤,改善土壤的保肥能力,防止幼苗缺素,并兼具一定的杀虫和除草功能,甘蔗下种后采用2次盖土法,保证土壤疏松、保水,有利于甘蔗苗破土,防止烧苗,且在甘蔗的不同生长周期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了甘蔗生长,提高了甘蔗的抗病虫害能力,以实现甘蔗增产,本发明方法绿色、环保。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将蚕豆与甘蔗套种,蚕豆是粮食、蔬菜、饲料和绿肥兼具的植物,属豆科,自身具有固氮能力,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供 甘蔗利用,蚕豆收获后其径叶还可还田作为绿肥使用。将甘蔗与蚕豆套种,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提高甘蔗产量,降低种植成本。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开植蔗沟
    在甘蔗下种前20-30天犁地,犁地后暴晒3-5天,耙平,开植蔗沟,蔗沟深40-60cm,蔗沟宽60-80cm,蔗沟行间距100-140cm;
    B、施基肥
    将未经发酵的绿肥原料直接施入蔗沟,亩施所述绿肥原料2000-3000公斤,所述绿肥原料施入后使用地膜覆盖蔗沟,地膜两侧用泥土压实,使所述绿肥原料密闭发酵15-25天,再将所述地膜掀至一侧,加入复合肥,亩施所述复合肥80-120公斤,施入复合肥后用细土覆盖,覆盖厚度5-10cm,其中,
    所述绿肥原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碎甘蔗叶300-500份、鱼塘淤泥300-500份、厩肥200-300份、糠壳200-300份、红薯渣100-200份、酵母50-100份和乳酸菌20-50份;
    所述复合肥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尿素40-50份、钙镁磷肥15-25份、过磷酸钙15-20份、硫酸钾15-20份、硼酸10-15份、聚合硼钾5-10份和有机硒5-10份;
    C、砍种、浸种
    选取直立、径粗、未开花和无病虫害的蔗株做种,将所述蔗株采用双芽苗砍种得甘蔗芽,再将所述甘蔗芽于混合液中浸泡18-24h,其中,
    所述混合液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生石灰16-24份、赤霉素乳油1-1.5份和水800-1200份;
    D、下种
    将上述浸种后的甘蔗芽置于步骤B中施入复合肥盖土后的甘蔗沟中,先用专用土覆盖5-10cm,再用细土覆盖5-10cm,再盖上步骤B中所述地膜,地膜两侧用细土压实,其中,
    所述专用土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细土50-70份、锯末20-30份和厩肥15-25份;
    E、田间管理
    对上述甘蔗苗进行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除虫、追肥、培土和剥叶等。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在甘蔗不同生长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其中,
    在甘蔗分蘖期喷施第一生长调节剂,每隔15-20天喷施1次,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1-2份、壳寡糖3-5份和水4000-5000份;
    在甘蔗伸长期喷施第二生长调节剂,每隔20-30天喷施1次,所述第二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2-3份、壳寡糖4-6份和水4000-5000份;
    在甘蔗成熟期喷施第三生长调节剂,每隔7-15天喷施一次,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壳寡糖4-6份、增甘膦3-5份和水4000-500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锯末是将新鲜锯末于避风、光照条件下堆放9-12个月,发酵成熟,并经日光暴晒消毒得到。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地膜为厚度0.01-0.04mm、宽度80-100cm的光解地膜。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追肥为出苗后每隔20-30天追施农家肥,亩施200-300公斤。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除虫具体是指在每亩甘蔗田悬挂3-5个螟虫诱捕器,悬挂高度1.2-1.5m,每隔20-30天更换性诱芯,每隔5-10天更换粘虫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除草包括在上述甘蔗下种覆膜前采用40%莠去津稀释50-70倍水溶液喷施地面,后期除草结合追肥和培土进行。
    优选的是,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还包括与蚕豆套种,蚕豆定植在两行甘蔗之间,株距15-20cm,距离甘蔗的行距为30-50cm。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将未经发酵的绿肥原料直接施入蔗沟覆膜密闭发酵,由于发酵过程会产热,使蔗沟内形成高温,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同时绿肥中的有益菌群大量繁殖,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发酵过程中,原土壤中残留的杂草或杂草种子也会被发酵分解,使其不能萌发,减少了田间杂草数量;
    第二、采用碎甘蔗叶、鱼塘淤泥、厩肥、糠壳和红薯渣等发酵制作绿肥,实现了废物综合利用,生产成本低,且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可防止土壤板结;
    第三、采用生石灰和赤霉素混合溶液浸种,可杀死甘蔗芽中的多种害虫,提高发芽率,石灰水浸泡可杀死甘蔗芽中的红粉蚧等多种害虫,使蔗径中的糖分含量减少,避免糖分含量过多,发生发酵变质,赤霉素可促进甘蔗发芽,提高甘蔗芽的发芽和壮芽率;
    第四、甘蔗下种后采用2次盖土法,第一层土由细土、锯末和厩肥组成,土质疏松、保水、养分高,第二层土为细土,可防止土壤中的养分流失,2次盖土法可确保土壤疏松、保水,有利于甘蔗苗破土,防止烧苗;
    第五、在甘蔗不同生长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甘蔗对养分的吸收,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提高甘蔗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加甘蔗糖度,提升品质;
    第六、采用螟虫诱捕器,利用性信息素干扰螟虫雌雄间的交配通信联系,减少螟虫交配和后代繁殖数量,起到防治螟虫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甘蔗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害虫的天敌。
    第七、将蚕豆与甘蔗套种,蚕豆自身具有固氮能力,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供甘蔗利用,蚕豆收获后其径叶还可还田作为绿肥使用,将甘蔗与蚕豆套种,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提高甘蔗产量,降低种植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 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例1:
    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开植蔗沟
    在甘蔗下种前20天犁地,犁地后暴晒3天,耙平,开植蔗沟,蔗沟深40cm,蔗沟宽60cm,蔗沟行间距100cm;
    B、施基肥
    将未经发酵的绿肥原料直接施入蔗沟,亩施所述绿肥原料2000公斤,所述绿肥原料施入后使用地膜覆盖蔗沟,地膜两侧用泥土压实,使所述绿肥原料密闭发酵15天,再将所述地膜掀至一侧,加入复合肥,亩施所述复合肥80公斤,施入复合肥后用细土覆盖,覆盖厚度5cm,所述绿肥原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碎甘蔗叶300份、鱼塘淤泥300份、厩肥200份、糠壳200份、红薯渣100份、酵母50份和乳酸菌20份;所述复合肥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尿素40份、钙镁磷肥15份、过磷酸钙15份、硫酸钾15份、硼酸10份、聚合硼钾5份和有机硒5份;
    将未经发酵的绿肥原料直接施入蔗沟覆膜密闭发酵,由于发酵过程会产热,使蔗沟内形成高温,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同时绿肥中的有益菌群大量繁殖,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发酵过程中,原土壤中残留的杂草或杂草种子也会被发酵分解,使其不能萌发,减少了田间杂草数量;采用碎甘蔗叶、鱼塘淤泥、厩肥、糠壳和红薯渣等发酵制作绿肥,实现了废物综合利用,生产成本低,且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可防止土壤板结;
    C、砍种、浸种
    选取直立、径粗、未开花和无病虫害的蔗株做种,将所述蔗株采用双芽苗砍种得甘蔗芽,再将所述甘蔗芽于混合液中浸泡18h,所述混合液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生石灰16份、赤霉素乳油1份和水1200份;
    采用生石灰和赤霉素混合溶液浸种,可杀死甘蔗芽中的多种害虫,提高发芽率,石灰水浸泡可杀死甘蔗芽中的红粉蚧等多种害虫,使蔗径中的糖分含量减少,避免糖分含量过多,发生发酵变质,赤霉素可促进甘蔗发芽,提 高甘蔗芽的发芽和壮芽率;
    D、下种
    将上述浸种后的甘蔗芽置于步骤B中施入复合肥盖土后的甘蔗沟中,先用专用土覆盖5cm,再用细土覆盖5cm,再盖上步骤B中所述地膜,地膜两侧用细土压实,所述专用土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细土50份、锯末20份和厩肥15份;
    甘蔗下种后采用2次盖土法,第一层土由细土、锯末和厩肥组成,土质疏松、保水、养分高,第二层土为细土,可防止土壤中的养分流失,2次盖土法可确保土壤疏松、保水,有利于甘蔗苗破土,防止烧苗;
    E、田间管理
    对上述甘蔗苗进行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除虫、追肥、培土和剥叶等。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锯末是将新鲜锯末于避风、光照条件下堆放9个月,发酵成熟,并经日光暴晒消毒得到。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地膜为厚度0.01mm、宽度80cm的光解地膜。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追肥为出苗后每隔25天追施农家肥,亩施200公斤。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除虫具体是指在每亩甘蔗田悬挂3个螟虫诱捕器,悬挂高度1.2m,每隔25天更换性诱芯,每隔7天更换粘虫板,采用螟虫诱捕器,利用性信息素干扰螟虫雌雄间的交配通信联系,减少螟虫交配和后代繁殖数量,起到防治螟虫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甘蔗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害虫的天敌。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除草包括在上述甘蔗下种覆膜前采用40%莠去津稀释70倍水溶液喷施地面,后期除草结合追肥和培土进行。
    实例2:
    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开植蔗沟
    在甘蔗下种前25天犁地,犁地后暴晒4天,耙平,开植蔗沟,蔗沟深50cm,蔗沟宽70cm,蔗沟行间距120cm;
    B、施基肥
    将未经发酵的绿肥原料直接施入蔗沟,亩施所述绿肥原料2500公斤,所述绿肥原料施入后使用地膜覆盖蔗沟,地膜两侧用泥土压实,使所述绿肥原料密闭发酵20天,再将所述地膜掀至一侧,加入复合肥,亩施所述复合肥100公斤,施入复合肥后用细土覆盖,覆盖厚度7.5cm,所述绿肥原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碎甘蔗叶400份、鱼塘淤泥400份、厩肥250份、糠壳250份、红薯渣150份、酵母75份和乳酸菌35份;所述复合肥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尿素45份、钙镁磷肥20份、过磷酸钙17.5份、硫酸钾17.5份、硼酸12.5份、聚合硼钾7.5份和有机硒7.5份;
    将未经发酵的绿肥原料直接施入蔗沟覆膜密闭发酵,由于发酵过程会产热,使蔗沟内形成高温,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同时绿肥中的有益菌群大量繁殖,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发酵过程中,原土壤中残留的杂草或杂草种子也会被发酵分解,使其不能萌发,减少了田间杂草数量;采用碎甘蔗叶、鱼塘淤泥、厩肥、糠壳和红薯渣等发酵制作绿肥,实现了废物综合利用,生产成本低,且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可防止土壤板结;
    C、砍种、浸种
    选取直立、径粗、未开花和无病虫害的蔗株做种,将所述蔗株采用双芽苗砍种得甘蔗芽,再将所述甘蔗芽于混合液中浸泡21h,所述混合液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生石灰20份、赤霉素乳油1.25份和水1000份;
    采用生石灰和赤霉素混合溶液浸种,可杀死甘蔗芽中的多种害虫,提高发芽率,石灰水浸泡可杀死甘蔗芽中的红粉蚧等多种害虫,使蔗径中的糖分含量减少,避免糖分含量过多,发生发酵变质,赤霉素可促进甘蔗发芽,提高甘蔗芽的发芽和壮芽率;
    D、下种
    将上述浸种后的甘蔗芽置于步骤B中施入复合肥盖土后的甘蔗沟中,先用专用土覆盖7.5cm,再用细土覆盖7.5cm,再盖上步骤B中所述地膜,地膜两侧用细土压实,所述专用土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细土60份、锯末25份和厩肥20份;
    甘蔗下种后采用2次盖土法,第一层土由细土、锯末和厩肥组成,土质疏松、保水、养分高,第二层土为细土,可防止土壤中的养分流失,2次盖土法可确保土壤疏松、保水,有利于甘蔗苗破土,防止烧苗;
    E、田间管理
    对上述甘蔗苗进行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除虫、追肥、培土和剥叶等。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锯末是将新鲜锯末于避风、光照条件下堆放10个月,发酵成熟,并经日光暴晒消毒得到。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地膜为厚度0.025mm、宽度90cm的光解地膜。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追肥为出苗后每隔25天追施农家肥,亩施250公斤。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除虫具体是指在每亩甘蔗田悬挂4个螟虫诱捕器,悬挂高度1.3m,每隔25天更换性诱芯,每隔7天更换粘虫板,采用螟虫诱捕器,利用性信息素干扰螟虫雌雄间的交配通信联系,减少螟虫交配和后代繁殖数量,起到防治螟虫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甘蔗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害虫的天敌。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除草包括在上述甘蔗下种覆膜前采用40%莠去津稀释60倍水溶液喷施地面,后期除草结合追肥和培土进行。
    实例3:
    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开植蔗沟
    在甘蔗下种前30天犁地,犁地后暴晒5天,耙平,开植蔗沟,蔗沟深60cm,蔗沟宽80cm,蔗沟行间距140cm;
    B、施基肥
    将未经发酵的绿肥原料直接施入蔗沟,亩施所述绿肥原料3000公斤,所述绿肥原料施入后使用地膜覆盖蔗沟,地膜两侧用泥土压实,使所述绿肥原料密闭发酵25天,再将所述地膜掀至一侧,加入复合肥,亩施所述复合肥120公斤,施入复合肥后用细土覆盖,覆盖厚度10cm,所述绿肥原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碎甘蔗叶500份、鱼塘淤泥500份、厩肥300份、 糠壳300份、红薯渣200份、酵母100份和乳酸菌50份;所述复合肥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尿素50份、钙镁磷肥25份、过磷酸钙20份、硫酸钾20份、硼酸15份、聚合硼钾10份和有机硒10份;
    将未经发酵的绿肥原料直接施入蔗沟覆膜密闭发酵,由于发酵过程会产热,使蔗沟内形成高温,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同时绿肥中的有益菌群大量繁殖,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发酵过程中,原土壤中残留的杂草或杂草种子也会被发酵分解,使其不能萌发,减少了田间杂草数量;采用碎甘蔗叶、鱼塘淤泥、厩肥、糠壳和红薯渣等发酵制作绿肥,实现了废物综合利用,生产成本低,且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可防止土壤板结;
    C、砍种、浸种
    选取直立、径粗、未开花和无病虫害的蔗株做种,将所述蔗株采用双芽苗砍种得甘蔗芽,再将所述甘蔗芽于混合液中浸泡24h,所述混合液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生石灰24份、赤霉素乳油1.5份和水800份;
    采用生石灰和赤霉素混合溶液浸种,可杀死甘蔗芽中的多种害虫,提高发芽率,石灰水浸泡可杀死甘蔗芽中的红粉蚧等多种害虫,使蔗径中的糖分含量减少,避免糖分含量过多,发生发酵变质,赤霉素可促进甘蔗发芽,提高甘蔗芽的发芽和壮芽率;
    D、下种
    将上述浸种后的甘蔗芽置于步骤B中施入复合肥盖土后的甘蔗沟中,先用专用土覆盖10cm,再用细土覆盖10cm,再盖上步骤B中所述地膜,地膜两侧用细土压实,所述专用土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细土70份、锯末30份和厩肥25份;
    甘蔗下种后采用2次盖土法,第一层土由细土、锯末和厩肥组成,土质疏松、保水、养分高,第二层土为细土,可防止土壤中的养分流失,2次盖土法可确保土壤疏松、保水,有利于甘蔗苗破土,防止烧苗;
    E、田间管理
    对上述甘蔗苗进行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除虫、追肥、培土和剥叶等。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锯末是将新鲜锯末于避风、光照条件下 堆放12个月,发酵成熟,并经日光暴晒消毒得到。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地膜为厚度0.04mm、宽度100cm的光解地膜。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追肥为出苗后每隔25天追施农家肥,亩施300公斤。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除虫具体是指在每亩甘蔗田悬挂5个螟虫诱捕器,悬挂高度1.5m,每隔25天更换性诱芯,每隔7天更换粘虫板,采用螟虫诱捕器,利用性信息素干扰螟虫雌雄间的交配通信联系,减少螟虫交配和后代繁殖数量,起到防治螟虫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甘蔗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害虫的天敌。
    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所述除草包括在上述甘蔗下种覆膜前采用40%莠去津稀释50倍水溶液喷施地面,后期除草结合追肥和培土进行。
    实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在甘蔗不同生长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在甘蔗分蘖期喷施第一生长调节剂,每隔15天喷施1次,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1份、壳寡糖3份和水4000份;在甘蔗伸长期喷施第二生长调节剂,每隔20天喷施1次,所述第二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2份、壳寡糖4份和水4000份;在甘蔗成熟期喷施第三生长调节剂,每隔7天喷施一次,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壳寡糖4份、增甘膦3份和水4000份;在甘蔗不同生长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甘蔗对养分的吸收,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提高甘蔗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加甘蔗糖度,提升品质。
    实例5: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在甘蔗不同生长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在甘蔗分蘖期喷施第一生长调节剂,每隔17天喷施1次,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1.5份、壳寡糖4份和水4500份;在甘蔗伸长期喷施第二生长调节剂,每隔25天喷施1次,所述第二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2.5份、壳寡糖5份和水4500份;在甘蔗成熟期喷施第三生长调节剂,每隔11天喷施一次,所 述第三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壳寡糖5份、增甘膦4份和水4500份。
    实例6: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在甘蔗不同生长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在甘蔗分蘖期喷施第一生长调节剂,每隔20天喷施1次,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2份、壳寡糖5份和水5000份;在甘蔗伸长期喷施第二生长调节剂,每隔30天喷施1次,所述第二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芸苔素3份、壳寡糖6份和水5000份;在甘蔗成熟期喷施第三生长调节剂,每隔15天喷施一次,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壳寡糖6份、增甘膦5份和水5000份。
    实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还包括与蚕豆套种,蚕豆定植在两行甘蔗之间,株距15cm,距离甘蔗的行距为50cm,将蚕豆与甘蔗套种,蚕豆自身具有固氮能力,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供甘蔗利用,蚕豆收获后其径叶还可还田作为绿肥使用,将甘蔗与蚕豆套种,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提高甘蔗产量,降低种植成本。
    对比例1
    通过对比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表1不同种植方法对甘蔗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的甘蔗高产栽培方法,甘蔗的亩产量增加了16%-40%,糖分提高了2%-3.7%,平均株高增加了0.2-1.1m,节间长度增长了3.8-5.5cm,节径增加了0.3cm-1.2cm。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例。

    关 键  词:
    一种 甘蔗 高产 栽培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7343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