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及好氧池.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1720593
  • 上传时间:2018-07-07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710.1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29401.1

    申请日:

    2015.03.24

    公开号:

    CN104724826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30申请日:20150324|||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0; C02F3/02

    主分类号:

    C02F3/30

    申请人:

    浙江汉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凌亮

    地址:

    31005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南环路4028号1号楼裙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6

    代理人:

    朱枫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及好氧池,包括多功能脱氮池和好氧池,多功能脱氮池与好氧池分别投加HSBEMBM环境治理微生物制剂,好氧池的混合液部分回流至多功能脱氮池,好氧池在其流程方向上具有若干个回流口,均与回流管道连通,其中末端的回流口保持常开。所述的好氧池采用S型的廊道,使水流在廊道中流动。好氧池承担主要脱碳和短程硝化的功能,在好氧池的廊道中设置多个回流口,根据进水水质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调整回流位置以及回流量,安装多个回流口以便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不同回流位置和回流量实现高效脱氮的功能的同时去除COD,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以及抗缓冲能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包括多功能脱氮池和好氧池,多功能脱氮池与好氧池分别投加HSBEMBM 环境治理微生物制剂,好氧池的出水部分回流至多功能脱氮池,其特征在于:好氧池在其流程方向上具有若干个回流口,均与回流管道连通,其中末端的回流口保持常开;当其余回流口位置上的亚硝基氮浓度与多功能脱氮池内氨氮浓度比值达到1:1.6~2.5 时,开启该处的回流泵,使水同时从此处回流至多功能脱氮池。

    2.   按照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池采用“S”型的廊道,使水流在廊道中流动;廊道上开设有三个回流口,分别设在流程的1/3 处、2/3 处和终点处。

    3.   按照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流在廊道的2/3 处和终点处同时回流,两点的回流量比例为6:4。

    4.   一种好氧池,其特征在于:池中形成“S”型的廊道;廊道上开设有若干个回流口,每个回流口均安装有回流泵。

    5.   按照权利要求4 所述的一种好氧池,其特征在于:廊道上开设有三个回流口,分别设在流程的1/3 处、2/3 处和终点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及好氧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以及生化处理过程中所用的好氧池。
    背景技术
    利用生化技术处理废水,尤其是进行脱总氮等的处理,已经是颇为成熟的工艺路线。申请人也就此做了很多研究,申请过200710164865、201210242756等发明专利。所有这些工艺路线的共同点是包括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其核心是在于生化处理单元,通过不同的耗氧条件的组合,及各种参数控制,来达到不同的处理效果。在生化处理单元中,需要加入一定的微生物,并且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废水条件,控制各工艺参数及回流情况。现有技术中,污泥回流均是在设计工艺路线时就定好的,即设计者根据待处理工程的具体情况,设计废水处理工程,并设计包括回流方式、回流比在内的各项参数。而在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来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生化阶段的处理效果也会有差异,在此情况下,维持固定的回流方式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回流效果更好的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上述方法的好氧池。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包括多功能脱氮池和好氧池, 多功能脱氮池与好氧池分别投加HSBEMBM环境治理微生物制剂,好氧池的混合液部分回流至多功能脱氮池,其特征在于:好氧池在其流程方向上具有若干个回流口,均与回流管道连通,其中末端的回流口保持常开;当其余回流口位置上的亚硝基氮浓度与多功能脱氮池内氨氮浓度比值达到1:1.6~2.5时,开启回流口处的回流泵,使混合液同时从此处回流至多功能脱氮池。
    进一步地,所述的好氧池采用“S”型的廊道,使水流在廊道中流动;廊道上开设有三个回流口,分别设在流程的1/3处、2/3处和终点处。
    更进一步地,水流在廊道的2/3处和终点处同时回流,两点的回流量比例为6:4。
    为实现第二个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好氧池,其特征在于:池中形成“S”型的廊道;廊道上开设有若干个回流口,每个回流口均安装有回流泵。
    进一步地,廊道上开设有三个回流口,分别设在流程的1/3处、2/3处和终点处。
    多功能脱氮池,简称HLA池,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细菌将硝基氮、亚硝基氮转化为氮气,或由厌氧氨氧化菌将亚硝基氮与氨氮转化为氮气的过程,从而达到脱氮的功能;同时菌落群中的其余异养型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中间态的物质、小分子或CO2等,起到脱碳的作用,故名多功能脱氮池。
    HSBEMBM环境治理微生物制剂为市售常用菌种,是目前效果最好,商业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菌种之一。
    本发明中HLA与好氧池分别投加HSBEMBM环境治理微生物制剂,HLA主要承担水解酸化功能,同时也承担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功能,好氧池承担主要脱碳和短程硝化的功能,在好氧池的廊道中设置多个回流口,回流至HLA池,即在好氧池采用“S”型廊道上,在整个廊道上安装多个回流口,如在廊道的1/3、2/3、末端都安装回流口,根据进水水质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调整回流位置以及回流量,即在好氧池廊道某回流口位置的亚硝基氮浓度与HLA池内的氨氮浓度比值能达到40%-60%,开启此回流口的泵进行混合液回流,回流至HLA池,使HLA池能处在短程硝化反硝化或厌氧氨氧化过程,有效的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因而安装多个回流口以便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不同回流位置和回流量实现高效脱氮的功能(调控系统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功能)的同时去除COD,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以及抗缓冲能力,从而降低后端A(缺氧池)/O(第二好氧池)系统(如有)的负荷;通过沉淀池的泥水分离,出水进入后续缺氧池与好氧池构成传统的A/O系统(如有),进一步脱氮除碳,确保系统的最终出水的达标排放;再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生化出水接入深度处理系统。
    在好氧池的2/3廊道位置和末端同时回流且其回流量比分别为60%和40%,对脱碳和脱氮有较佳的去除效果。同时生化阶段出水COD降至120mg/L以下,氨氮<0.5mg/L,总氮<20mg/L,挥发酚<0.2mg/L,石油类<1mg/L,色度降至140倍以下。而假如仅在末端回流,出水总氮在40-60mg/L的附近,增加了深度处理负荷,可能导致最终出水总氮不达标(GB16171-2012中表2直接排放)。可见,本发明对提高生化处理的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工艺流程图。
    图2是好氧池混合液回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图1 中,A 为兰炭废水;B 为剩余臭氧;C 为剩余污泥;D 为污泥回流;E为混合液回流;F为出水或回用。
    本工程中的兰炭废水来自某兰炭生产厂经由蒸氨、脱酚、除油前处理后的废水,由含酚废水与含油废水两部分(以4:6的进水量)组成,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按图1的工艺流程设计进水量为1m3/h的装置运行。其中第一好氧池隔开分为三段,分别为31、32、33,共同组成一个S形的廊道,水流在其中按箭头方向流动。廊道上开设有三个回流口11、13、12,由图可知,它们分别设在流程的1/3处、2/3处和终点处。

    本实施例总体处理过程如下。
    1)预处理系统:
    兰炭废水进入隔油池,去除绝大部分重油和部分轻油,进入调节池均质处理后进入二级涡凹气浮处理,每级投加季胺多元聚合物约10mg/L,去除绝大部分乳化油和浮油,同时去除大部分不溶解的悬浮物质。
    2)生化系统:
    预处理出水进入PASAB反应池,与剩余污泥充分混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投加载体和生物酶诱导因子,选取混合物浓度为5000mg/L(PASAB池内控制不同的混合液浓度,其出水水质情况如表2所示),水力停留60min,之后进入沉淀1实现泥水分离,出水进入HLA+第一好氧池,在第一好氧池的廊道中设置多个回流口,采用“S”型廊道上,在第一好氧池的2/3廊道位置和末端同时回流且其回流比60%和40%(表3显示了在廊道2/3、末端不同回流比的整个生化出水的水质情况),再经第二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后进入A/O系统进一步脱氮脱碳,保障系统的出水总氮的达标排放。在此次试验过程中得出,生化阶段出水COD降至120mg/L以下,氨氮<0.5mg/L,总氮<20mg/L,挥发酚<0.2mg/L,石油类<1mg/L,色度降至140倍以下;而仅末端回流,出水总氮在40-60mg/L的附近内,增加了深度处理负荷,也可能导致最终出水总氮不达标(GB16171-2012中表2直接排放)。在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中,第二沉淀池污泥回流至HLA池,第三沉淀池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同时也根据水质及系统处理情况排泥,剩余污泥排入PASAB反应器或污泥浓缩池。


    3)深度处理:
    生化出水先进入RBAF,调整滤池中的滤料层布置和进水曝气方式,实现进水在滤池中的内循环,从而提高BAF的分解和分离效果,对于生化出水的有机物进行有效去除,之后经过光催化臭氧氧化,使大分子物质降解为中间态或小分子可生化的物质,有利于后续BAF的处理,出水的色度降至15倍以下,BAF处理后出水经多介质过滤器、UF/RO膜处理,使最终出水指标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表3直接排放标准,同时相关指标优于GB50335-2002中再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水质标准。处理结果如下表4所示: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降低各项污染物指标,完成发明目的。尤其是表3的对比试验,很好地证明了本发明的核心区别技术特征具有显著的进步。

    关 键  词:
    一种 生化 处理 工业废水 方法 好氧池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及好氧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72059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