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果粒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000****221
  • 文档编号:1712547
  • 上传时间:2018-07-06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698.8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53572.5

    申请日:

    2015.05.19

    公开号:

    CN104814137A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23C 9/133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变更后: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610063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江工业园金石路376号变更后:610063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金石路366号新希望中鼎国际2栋18楼3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C 9/133申请日:20150519|||公开

    IPC分类号:

    A23C9/133; A23C9/123; A23C9/13

    主分类号:

    A23C9/133

    申请人:

    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启明; 朱雅丽; 梁文星; 刘海燕; 刘媛; 段雪梅; 刘小波; 陈龙

    地址:

    610063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江工业园金石路37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代理人:

    刘雪莲; 王芸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粒凝固型酸奶。该果粒凝固型酸奶以白砂糖、乳清蛋白粉、酪蛋白粉、稀奶油、复合稳定剂、果粒、菌种和生牛乳为原料制成,口感稠厚、细腻,香气怡人,且稳定剂含量少,但稳定性好,果粒均匀悬浮于酸奶中,深受消费者喜爱。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果粒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在牛奶经过发酵、凝乳之后,再经过搅拌破乳、二次均质,之后再添加果粒,能够使果粒在酸奶中均匀地悬浮;然后在2~6℃下冷藏10~12h,酸奶质构发生重建,恢复凝固型酸奶的质地即二次凝乳,最终形成果粒在其中均匀悬浮的凝固型酸奶,与常规果粒凝固型酸奶相比,稳定性更高,同时口感和风味更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果粒凝固型酸奶,其特征在于,以1000份最终产品计,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白砂糖60~100份、乳清蛋白粉10~30份、酪蛋白粉0.5~2份、稀奶油4~6份、复合稳定剂3~8份、果粒60~100份、菌种150~250U/吨、余量为生牛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粒凝固型酸奶,其特征在于,以1000份最终产品计,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白砂糖70~80份、乳清蛋白粉15~30份、酪蛋白粉0.5~1份、稀奶油4~5份、复合稳定剂4~6份、果粒70~80份、菌种200~250U/吨、余量为生牛乳。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粒凝固型酸奶,其特征在于,以1000份最终产品计,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白砂糖75份、乳清蛋白粉20份、酪蛋白粉
    1份、稀奶油4.5份、复合稳定剂4份、果粒80份、菌种200U/吨、余量为生牛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粒凝固型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稳定剂由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明胶、瓜尔胶和果胶组成,所述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明胶、瓜尔胶和果胶的重量比为4~7:1~3:1~3:1~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粒凝固型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所述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重量比为15~18:10~15。

    6.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果粒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净乳:生牛乳入厂检验,净乳,冷却,得到原料奶;
    (2)混料:取原料奶总重量的20~40%预热到50~60℃,加入酪蛋白粉、乳清蛋白粉,搅拌5~10min,静止20~50min;然后加入白砂糖和稀奶油、复合稳定剂,搅拌5~10min,然后加入剩余的原料奶,得到混合料;
    (3)一次均质及巴氏杀菌;
    (4)接种和发酵:巴氏杀菌结束后,冷却到38~43℃,接入菌种,间歇性正反搅拌5~10min,然后静止发酵;
    (5)搅拌破乳:搅拌均匀;
    (6)二次均质:搅拌破乳后,进行二次均质,所述二次均质为空压,温度为40~42℃;
    (7)混合果粒:二次均质后,向酸奶中添加果粒,混合均匀,快速降温,灌装;
    (8)冷藏:2~6℃下冷藏10~12h。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一次均质的方法为将混合料预热到60~70℃,均质压力为18~20MPa。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巴氏杀菌的温度为85~95℃,杀菌时间为5~15min。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静止发酵的温度为38~43℃,发酵时间为4~6h。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快速降温至20~25℃,降温时间为≤45min。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果粒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制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凝固型酸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果粒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奶由鲜牛乳经乳酸菌发酵制得。在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中,牛乳的pH值由6.7左右降至4.6以下。酸奶以其营养全面,富含乳酸菌而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酸奶除具有鲜牛乳的几乎全部营养素外,还具有以下作用: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通过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菌体大量生长改变渗透压,防止便秘;产生一些增加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疾病;延缓衰老等。
    酸奶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凝固型酸奶的发酵过程在包装容器中进行,保留了凝乳状态;搅拌型酸奶是将发酵后的凝乳在灌装前或灌装过程中搅碎,添加或不添加果料、果酱等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半流体状食品。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凝固型酸奶制品,多是以牛奶为原料,通过配料后添加菌种进行发酵制成的原味产品,添加果粒的凝固型酸奶几乎还没有,造成消费者可选择的品种较为单一。因此,开发果粒凝固型酸奶,即在凝固型酸奶中添加果粒,并使果粒均匀分布于其中,就可延伸出丰富多彩的口味,在享受酸奶凝乳质构的同时还伴有果粒的咀嚼感,会带给消费者更多味蕾和口感上的享受。
    发明专利申请CN 102812999 A公开了一种悬浮果粒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配料时往鲜牛奶中添加合适量的食品胶、变性淀粉、浓缩乳清蛋白和甜味剂,并使之完全分散溶解,经过均质、杀菌并冷却到合适的接种温度后,接入菌种、食用香精和果粒,在热库中静置发酵直到一定酸度后,送入冷库中后熟。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最终产品虽然能够使果粒在酸奶中均匀分布,但仍然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果粒在发酵之前添加,此时牛奶还未凝乳,对果粒的悬浮能力差,要使果粒均匀悬浮需要添加大约10~20kg/吨的食用胶,导致食用胶添加量过大,酸奶口感粘稠,不爽滑;(2)与大多数凝固型酸奶一样,在销售包装中进行发酵,需要一定空间的能够控制温度的热库作为硬件条件支持,操作繁琐,成本高;(3)由于果酱中含有果酸,发酵前添加果粒会导致牛奶蛋白轻微变性,从而导致产品变软,还会引起乳清析出,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果粒凝固型酸奶。该果粒凝固型酸奶以白砂糖、乳清蛋白粉、酪蛋白粉、稀奶油、复合稳定剂、果粒、菌种和生牛乳为原料制成,果粒均匀悬浮于凝固型酸奶中,口感稠厚、细腻,香气怡人,且稳定剂含量少,但稳定性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果粒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果粒凝固型酸奶,以1000份最终产品计,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白砂糖60~100份、乳清蛋白粉10~30份、酪蛋白粉0.5~2份、稀奶油4~6份、复合稳定剂3~8份、果粒60~100份、菌种150~250U/吨(U/T,即每吨酸奶中含有150~250U的菌种)、余量为生牛乳。
    申请人经多次试验发现,本发明所述果粒凝固型酸奶在上述重量份配比下,勿需再添加香精等其他添加剂,即可获得良好的口感,口感稠厚、细腻,香气怡人,果粒均匀悬浮于凝固型酸奶中。同时,该果粒凝固型酸奶中稳定剂的含量仅为0.3~0.8%,显著低于普通果粒凝固型酸奶中的稳定剂含量,但是其稳定性却明显高于普通凝固型酸奶。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果粒凝固型酸奶以1000份最终产品计,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白砂糖70~80份、乳清蛋白粉15~30份、酪蛋白粉0.5~1份、稀奶油4~5份、复合稳定剂4~6份、果粒70~80份、菌种200~250U/吨、余量为生牛乳。
    最佳优选地,所述果粒凝固型型酸奶以1000份最终产品计,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白砂糖75份、乳清蛋白粉20份、酪蛋白粉1份、稀奶油4.5份、复合稳定剂4份、果粒80份、菌种200U/吨、余量为生牛乳。
    优选地,所述复合稳定剂由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明胶、瓜尔胶和果胶组成,所述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明胶、瓜尔胶和果胶的重量比为4~7:1~3:1~3:1~3。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可以实现稳定剂添加量少,但果粒凝固型酸奶稳定好的优点,果粒均匀悬浮于其中。最佳优选地,所述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明胶、瓜尔胶和果胶的重量比为5:2:2:2。
    优选地,所述菌种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照重量比为15~18:10~15组成。本发明所述的菌种可以使牛奶更好的发酵,获得良好的口感,香气怡人。最佳优选地,所述菌种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照重量比为17:13组成。
    优选地,所述果粒的尺寸为4~6×4~6×4~6mm。可以提高果粒的咀嚼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果粒的尺寸为5×5×5mm。
    本发明所述果粒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净乳:生牛乳入厂检验,净乳,冷却,得到原料奶;
    (2)混料:取原料奶总重量的20~40%预热到50~60℃,加入酪蛋白粉、乳清蛋白粉,搅拌5~10min,静止水合20~50min;然后加入白砂糖和稀奶油、复合稳定剂,搅拌5~10min,然后加入剩余的原料奶,得到混合料;
    (3)一次均质及巴氏杀菌;
    (4)接种和发酵:巴氏杀菌结束后,冷却到38~43℃,接入菌种,间歇性正反搅拌5~10min,然后静止发酵;
    (5)搅拌破乳:搅拌均匀;
    (6)二次均质:搅拌破乳后,进行二次均质,所述二次均质为空压,温度为40~42℃;
    (7)混合果粒:二次均质后,向酸奶中添加果粒,混合均匀,快速降温,灌装;
    (8)冷藏:2~6℃下冷藏10~12h。
    在现有的果粒凝固型酸奶工艺中,果粒在发酵之前添加,此时牛奶还未凝乳,对果粒的悬浮能力差,要使果粒均匀悬浮需要添加较多的稳定剂,使酸奶口感稠厚,不顺滑;同时由于果粒中含有果酸,在发酵前添加果粒会导致牛奶蛋白轻微变性,从而导致产品变软,还会引起乳清析出,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变差。且其在销售包装中进行发酵,还需要一定空间的能够控制温度的热库作为硬件条件支持,操作繁琐,成本高。本发明采用两次凝固过程酸奶的制备方法,在牛奶经过发酵、凝乳之后,酪蛋白粉在pH值达到4.6后发生凝集而发生凝乳现象,再经过搅拌破乳、二次均质,之后再添加果粒,能够使果粒在酸奶中均匀地悬浮;然后在2~6℃下冷藏10~12h,酸奶质构发生重建,恢复凝固型酸奶的质地即二次凝乳,最终形成果粒在其中均匀悬浮的凝固型酸奶。该制备方法采用较少的稳定剂,获得了高稳定性的果粒凝固型酸奶。该制备方法还可以有效提高凝固型酸奶的口感和风味。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一次均质的方法为将混合料预热到60~70℃,均质压力为18~20MPa。均质前将牛奶预热到60~70℃,使得牛奶和白砂糖、乳清蛋白粉、酪蛋白粉、稀奶油和复合稳定剂混合均匀,且牛奶中脂肪粒分散和破碎完全,能够避免较低温度下脂肪粒子的聚集分层、均质难度大的缺陷,同 时提高了均质的效率。当温度低于60℃,脂肪球过大,易造成脂肪上浮,同时稳定剂的分散效果不佳,不利于后续产品风味的均匀和口感顺滑;当温度高于70℃,稳定剂中的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颗粒破碎,产品的保水性不佳,直接影响到酸奶的最终口感和风味。最佳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均质的方法为将混合料预热到65℃,均质压力为20MPa。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巴氏杀菌的温度为85~95℃,杀菌时间为5~15min。当杀菌温度低于85℃,杀菌时间小于5min时,杀菌不充分,会有一部杂菌存活下来,造成产品污染,影响最终酸奶的口感和品质。当杀菌温度高于95℃,杀菌时间大于15min时,牛奶中各组分发生的副反应严重,甚至出现蛋白质变性,同样会影响发酵得到的酸奶品质。最佳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巴氏杀菌的温度为95℃,杀菌时间为5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静止发酵的温度为38~43℃,发酵时间为4~6h。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静置状态下,38~43℃的温度最适于乳酸菌的生长发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发酵,且得到的酸奶口味顺滑,口感稠厚,香气怡人;当发酵时间短于4h,会引起发酵不充分,影响发酵最终得到的酸奶的口味和品质;而发酵时间超过6h,有可能会发生其他副反应,最终发酵得到的酸奶口感不好。最佳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静止发酵的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5h。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快速降温至20~25℃,降温时间为≤45min。混合果粒后,需要快速降温至20~25℃,以防止乳酸菌继续发酵,产品酸度过高,口感变酸。当降温时间大于45min,乳酸菌继续发酵时间过长,导致产品酸度过高,口感变酸。最佳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快速降温至20℃,降温时间为35min。
    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二次均质为空压,温度为40~42℃。可以有效防止成品过稀,使其更好地进行二次凝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果粒凝固型酸奶以白砂糖、乳清蛋白粉、酪蛋白粉、稀奶油、复合稳定剂、果粒、菌种和生牛乳为原料制成,口感稠厚、细腻,香气怡人,且稳定剂含量少,但稳定性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2)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采用二次凝固工艺,在发酵凝乳之后,经过搅拌破乳,然后在空压、40~42℃下进行二次均质,再添加果粒,使得果粒能够均匀地分散在酸奶中;然后在2~6℃下冷藏10~12h,酸奶质构发生重建,最终形成果粒在其中均匀悬浮的凝固型酸奶。本发明仅需在配料中添加0.3~0.8%的稳定 剂,即可使乳清析出率低至14.05%~16.04%,粘度提高至21464~23162mPas,与常规凝固型酸奶相比,稳定性更高,同时口感和风味更好。
    (3)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发酵过程在发酵罐中完成,添加果粒后的二次凝乳过程在冷库中完成,可减少工厂热库的使用,操作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按以下重量分别称取各原料:白砂糖75kg、乳清蛋白粉20kg、酪蛋白粉1kg、稀奶油4.5kg、复合稳定剂4kg、黄桃果粒80kg(5×5×5mm)、生牛乳815.5kg。
    按以下步骤制备果粒凝固型酸奶:
    (1)净乳:将符合酸奶工艺用生鲜牛乳进厂检验标准,非脂乳固体不低于8.5%,对原料奶要求无抗生素,抑菌因子溶菌酶不能检出;标准净乳分离机分离并标准化原料奶,冷却,备用;
    (2)混料:取原料奶总重量的30%预热到60℃,加入酪蛋白粉、乳清蛋白粉,搅拌8min,静止水合40min;然后加入白砂糖和稀奶油、复合稳定剂,搅拌8min,然后加入剩余的原料奶,得到混合料;
    (3)均质及巴氏杀菌:将混合料预热到65℃进行一次均质,均质压力为20MPa;然后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为95℃,杀菌时间为5min;
    (4)接种和发酵:巴氏杀菌后冷却至41℃,接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用量为113U/吨,嗜热链球菌的用量为87U/吨,接种后间歇性正反搅拌10min,搅拌速度为35r/min;然后保持在40℃,静止发酵5h;
    (5)搅拌破乳:搅拌均匀,搅拌速度控制在35r/min;
    (6)二次均质:搅拌破乳后,进行二次均质,所述二次均质为空压(0MPa)温度为40℃;
    (7)混合果粒:二次均质后,向酸奶中添加果粒,混合均匀,快速降温至20℃,降温时间控制在35min,灌装;
    (8)冷藏:5℃下冷藏10h。
    实施例2
    按以下重量分别称取各原料:白砂糖80kg、乳清蛋白粉10kg、酪蛋白粉 2kg、稀奶油6kg、复合稳定剂8kg、芒果果粒60kg(5×5×5mm)、生牛乳834kg。
    按以下步骤制备果粒凝固型酸奶:
    (1)净乳:将符合酸奶工艺用生鲜牛乳进厂检验标准,非脂乳固体不低于8.5%,对原料奶要求无抗生素,抑菌因子溶菌酶不能检出;标准净乳分离机分离并标准化原料奶,冷却,备用;
    (2)混料:取原料奶总重量的20%预热到50℃,加入酪蛋白粉、乳清蛋白粉,搅拌10min,静止水合20min;然后加入白砂糖和稀奶油、复合稳定剂,搅拌10min,然后加入剩余的原料奶,得到混合料;
    (3)均质及巴氏杀菌:将混合料预热到60℃进行一次均质,均质压力为18MPa;然后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为85℃,杀菌时间为15min;
    (4)接种和发酵:巴氏杀菌后冷却至38℃,接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用量为125U/吨,嗜热链球菌的用量为125U/吨,接种后间歇性正反搅拌5min,搅拌速度为30r/min;然后保持在38℃,静止发酵6h;
    (5)搅拌破乳:搅拌均匀,搅拌速度控制在40r/min;
    (6)二次均质:搅拌破乳后,进行二次均质,所述二次均质为空压(0MPa)温度为42℃;
    (7)混合果粒:二次均质后,向酸奶中添加果粒,混合均匀,快速降温至25℃,降温时间控制在40min,灌装;
    (8)冷藏:2℃下冷藏10h。
    实施例3
    按以下重量分别称取各原料:白砂糖60kg、乳清蛋白粉25kg、酪蛋白粉0.5kg、稀奶油4kg、复合稳定剂5kg、菠萝果粒90kg(5×5×5mm)、生牛乳815.5kg。
    按以下步骤制备果粒凝固型酸奶:
    (1)净乳:将符合酸奶工艺用生鲜牛乳进厂检验标准,非脂乳固体不低于8.5%,对原料奶要求无抗生素,抑菌因子溶菌酶不能检出;标准净乳分离机分离并标准化原料奶,冷却,备用;
    (2)混料:取原料奶总重量的40%预热到60℃,加入酪蛋白粉、乳清蛋白粉,搅拌5min,静止水合50min;然后加入白砂糖和稀奶油、复合稳定剂,搅拌5min,然后加入剩余的原料奶,得到混合料;
    (3)均质及巴氏杀菌:将混合料预热到70℃进行一次均质,均质压力为 18MPa;然后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为95℃,杀菌时间为5min;
    (4)接种和发酵:巴氏杀菌后冷却至43℃,接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用量为96U/吨,嗜热链球菌的用量为54U/吨,接种后间歇性正反搅拌10min,搅拌速度为40r/min;然后保持在40℃,静止发酵4h;
    (5)搅拌破乳:搅拌均匀,搅拌速度控制在40r/min;
    (6)二次均质:搅拌破乳后,进行二次均质,所述二次均质为空压(0MPa)温度为42℃;
    (7)混合果粒:二次均质后,向酸奶中添加果粒,混合均匀,快速降温至25℃,降温时间控制在20min,灌装;
    (8)冷藏:6℃下冷藏12h。
    实施例4
    按以下重量分别称取各原料:白砂糖100kg、乳清蛋白粉15kg、酪蛋白粉1kg、稀奶油4kg、复合稳定剂5kg、草莓果粒60kg(5×5×5mm)、生牛乳815kg。
    按以下步骤制备果粒凝固型酸奶: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
    试验例1
    (1)感官评测
    取实施例1~4和对照组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作为测评对象,在街头随机抽选100位市民参与味觉感官评测,各组产品分别包含40个平行样本。以稠厚感、细腻感、滋味、香味为测评指标,按总分100分,每种指标总分25分,每5分一个级别,对各指标评分,得分取平均值,最后各指标取得的总分之和为综合喜好感得分,测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4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的品质

    (2)稳定性测试
    对实施例1~4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的乳清析出率和粘度进行测量。其中乳清析出率采用离心测定,测定方法为取果粒凝固型酸奶20g,4500r/min离心10min,测定乳清析出率:

    酸奶粘度采用博勒飞DV-C粘度计测定,测定方法为转子型号S64,转速20%,测量时间20s。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1)酸奶乳清析出率越低说明酸乳组织状态越结实,凝固性能越好;(2)酸乳的粘度越高说明其保水能力越好,稳定性也就越好,越不容易析出乳清。
    表2实施例1~4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的稳定性

    由表1,实施例1~4制备的果粒凝固性酸奶口感稠厚、细腻,香气怡人,深受消费者好评。
    由表2可知,实施例1~4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的乳清析出率为14.05%~16.04%,粘度为23162~21464mPas,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仅需要加入0.3~0.8%的稳定剂,即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实施1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的与实施例2~4相比,其整体喜好感提高了3~4分,其乳清析出率降低了1~2%,其粘度提高了1000~2000mPas,风味和稳定性最佳,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对比例1
    原料配比:同实施例1。
    按以下步骤制备果粒凝固型酸奶:
    (1)净乳:将符合酸奶工艺用生鲜牛乳进厂检验标准,非脂乳固体不低于8.5%,对原料奶要求无抗生素,抑菌因子溶菌酶不能检出;标准净乳分离机分 离并标准化原料奶,冷却,备用;
    (2)混料:取原料奶总重量的30%预热到60℃,加入酪蛋白粉、乳清蛋白粉,搅拌8min,静止水合40min;然后加入白砂糖和稀奶油、复合稳定剂,搅拌8min,然后加入剩余的原料奶,得到混合料,得到混合料;
    (3)均质及巴氏杀菌:将混合料预热到65℃进行一次均质,均质压力为20MPa;然后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为95℃,杀菌时间为5min;
    (4)接种和发酵:巴氏杀菌后冷却至41℃,加入果粒,并接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用量为113U/吨,嗜热链球菌的用量为87U/吨,接种后间歇性正反搅拌10min,搅拌速度为35r/min,边搅拌边灌装;然后保持在40℃,静止发酵5h;
    (5)冷藏:5℃下冷藏10h。
    对比例2
    按以下重量分别称取各原料:白砂糖75kg、乳清蛋白粉20kg、酪蛋白粉1kg、稀奶油4.5kg、复合稳定剂20kg、黄桃果粒80kg(5×5×5mm)、生牛乳799.5kg。
    按以下步骤制备果粒凝固型酸奶:制备方法同上述对比例1。
    对比例3
    按以下重量分别称取各原料:同实施例1。
    按以下步骤制备果粒凝固型酸奶:除二次均质的压力为5MPa,温度为42℃;其余均同实施例1。
    试验例2
    (1)感官评测
    按试验例1所述的方法对对比例1~3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进行感官测评,测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对比例1~3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的品质

    (2)稳定性测试
    采用试验例1所述的方法对对比例1~3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的乳清析出率和粘度进行测量。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对比例1~3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的稳定性

    结合表3和表4得出以下结论:
    (1)对比例1制备的果粒凝固性酸奶的稠厚感、细腻感、滋味和香味均与实施例1~4制备的样品分数低,整体喜好感较差;而乳清析出率较实施例1~4升高了3.24~5.23%;而粘度降低了3814~5512mPas,表明在本发明所述果粒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中,如果不采用二次凝固过程,不仅会显著降低酸奶的稳定性,同时会影响酸奶的风味和口感。
    (2)对比例2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的乳清析出率和黏度与实施例1~4相比,差异不大,表明在传统的一次凝固过程的制备方法中,如果要达到相同的稳定性,需要加入5倍量的稳定剂,稳定剂加入过多会影响酸奶的细腻感、滋味和香味,整体喜好感变差。
    (3)对比例3制备的果粒凝固型酸奶与实施例1~4制备的样品相比,其稠厚感、细腻感、滋味和香味均有所降低,整体喜好感降低了10分左右;而乳清析出率相应升高了6.74~8.73%;粘度相应降低了4922~6620mPas,表明在本发明所述果粒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中,二次均质的温度和压强是影响酸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同时会影响酸奶的风味和口感,即当二次均质的温度和压强在不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会导致成品果粒酸奶过稀,稳定性差,进而影响其风味和口感。

    关 键  词:
    一种 凝固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果粒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7125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