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及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3588 A(43)申请公布日 2014.04.16CN103723588A(21)申请号 201310751197.8(22)申请日 2013.12.30B66B 1/06(2006.01)B66B 1/34(2006.01)(71)申请人廖文军地址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科技创业中心B栋待尔科技有限公司(72)发明人廖文军(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代理人温旭(54) 发明名称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及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S1:接收每个上、下行键的请求信息;S2:计算各梯。
2、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计算公式为:电梯总层数/联机运行电梯数量+必停楼层数量,数值取四舍五入的值;S3:预设每部电梯的上行优先停靠楼层区;设置公式为:每部电梯上行优先停靠层数约为电梯总层数/联机运行电梯数量+必停楼层,取整数和连续楼层,包含公共必停楼层;S4:逐一判断每个电梯的停靠楼层的优先权,决定每个电梯本次运行停靠的楼层,写入广播数据库,供其他电梯控制器读取,并显示在候梯区的显示屏上。本发明控制电梯停靠楼层顺序,从而避免了目前高峰期电梯频繁停靠楼层的问题,提高电梯运行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
3、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3588 ACN 103723588 A1/1页21.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接收每个上、下行键的请求信息;S2:计算各梯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计算公式为:电梯总层数/联机运行电梯数量+必停楼层数量,数值取四舍五入的值;S3:预设每部电梯的上行优先停靠楼层区;设置公式为:每部电梯上行优先停靠层数约为电梯总层数/联机运行电梯数量+必停楼层,取整数和连续楼层,包含公共必停楼层;S4:逐一判断每个电梯的停靠楼层的优先权,决定每个电梯本次运行停靠的楼层,写入广播数据库,供其他电梯控制器读取,并显示在候。
4、梯区的显示屏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S201:计算上行电梯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包括:预置必停站层优先;余下楼层从有上行请求的优先停靠楼层区随机选择;上行请求被电梯响应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楼层;若停靠楼层数仍不够,则从有上行请求的非优选停靠楼层区选择,停靠楼层数不超过的预设的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S202:计算下行电梯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包括:从轿厢内按键接收到的楼层停靠请求,优先于下面所有请求;从某楼层候梯区按键接收到的下行请求,优先于下面所有请求;其他联机电梯已确认会停靠的楼层,将该楼层从本梯本次运行停靠楼层名单中删除;下行请。
5、求被电梯响应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楼层;从余下有下行请求的备选楼层中,随机选出余下的停靠楼层,总停靠层数不超过各梯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3.一种电梯联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每个候梯区设置的停靠楼层提示屏、每个候梯区设置的上行楼层请求选择按键和联机数据交换系统。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723588 A1/3页3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电梯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人流高峰期,由于楼宇电梯频繁停靠楼层,往往也是电梯载运效率最低的时候。0003 现在的普遍解决方案:0004 第一种方案:设置多部电梯,具体。
6、方式有:1、采用按预设分楼层停靠方式,如A梯停偶数楼层,B梯停奇楼层,或A梯停X层以上,B梯停X层如下等;0005 缺点:没解决高峰期电梯频繁停靠楼层的问题。0006 第二种方案:采用电梯上、下行键联机方式,按任一联机电梯的上、下行键,请求信号会传送给任一部联机电梯。0007 缺点:加重了高峰期电梯频繁停靠楼层的问题。发明内容0008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了根据预设的优先停靠楼层控制电梯停靠的技术问题。0009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0010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包括:0011 S1:接收每个上、下行键的请求信息;0012。
7、 S2:计算各梯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计算公式为:0013 电梯总层数/联机运行电梯数量+必停楼层数量,数值取四舍五入的值;0014 S3:预设每部电梯的上行优先停靠楼层区;设置公式为:0015 每部电梯上行优先停靠层数约为电梯总层数/联机运行电梯数量+必停楼层,取整数和连续楼层,包含公共必停楼层;0016 S4:逐一判断每个电梯的停靠楼层的优先权,决定每个电梯本次运行停靠的楼层,写入广播数据库,供其他电梯控制器读取,并显示在候梯区的显示屏上。0017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0018 S201:计算上行电梯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包括:0019 预置必停站层优先;0020 余下楼层。
8、从有上行请求的优先停靠楼层区随机选择;0021 上行请求被电梯响应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楼层;0022 若停靠楼层数仍不够,则从有上行请求的非优选停靠楼层区选择,停靠楼层数不超过的预设的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0023 S202:计算下行电梯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包括:0024 从轿厢内按键接收到的楼层停靠请求,优先于下面所有请求;0025 从某楼层候梯区按键接收到的下行请求,优先于下面所有请求;说 明 书CN 103723588 A2/3页40026 其他联机电梯已确认会停靠的楼层,将该楼层从本梯本次运行停靠楼层名单中删除;0027 下行请求被电梯响应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楼层;0028 。
9、从余下有下行请求的备选楼层中,随机选出余下的停靠楼层,总停靠层数不超过各梯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0029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梯联机控制装置,包括:0030 每个候梯区设置的停靠楼层提示屏、每个候梯区设置的上行楼层请求选择按键和联机数据交换系统。0031 本发明通过预设每部电梯的优先停靠楼层区,逐一判断每个电梯的停靠楼层的优先权,决定每个电梯本次运行停靠的楼层,以控制电梯停靠楼层顺序,从而避免了目前高峰期电梯频繁停靠楼层的问题,提高电梯运行效率。附图说明0032 图1是本发明的电梯联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33 图2是本发明的电梯联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4 下。
10、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0035 实施例一:0036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梯联机控制方法,包括:0037 S1:接收每个上、下行键的请求信息;0038 S2:计算各梯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计算公式为:0039 电梯总层数/联机运行电梯数量+必停楼层数量,数值取四舍五入的值;0040 如,访电梯总层数20,共3部联机电梯,必停楼层数量为1层,则20/3=6.67,则每次停靠最大楼层为7+1=8层。0041 S3:预设每部电梯的上行优先停靠楼层区;设置公式为:0042 每部电梯上行优先停靠层数约为电梯总层数/。
11、联机运行电梯数量+必停楼层,取整数和连续楼层,包含公共必停楼层;0043 如,访电梯总层数20,共3部联机电梯,则20/3=6.67,可设为A梯停1-7层共7层,B梯停1层、7-13层共8层,C梯停1层、14-20共8层。0044 S4:逐一判断每个电梯的停靠楼层的优先权,决定每个电梯本次运行停靠的楼层,写入广播数据库,供其他电梯控制器读取,并显示在候梯区的显示屏上。004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0046 S201:计算上行电梯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包括:0047 预置必停站层优先,如将地下车库和1楼可设为必停站层;0048 余下楼层从有上行请求的优先停靠楼层区随机选择;0049 上。
12、行请求被电梯响应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楼层;如某楼层的下行请求在预设的X分钟内没有被选上的。说 明 书CN 103723588 A3/3页50050 若停靠楼层数仍不够,则从有上行请求的非优选停靠楼层区选择,停靠楼层数不超过的预设的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0051 S202:计算下行电梯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包括:0052 从轿厢内按键接收到的楼层停靠请求,优先于下面所有请求,由于下行人员以到1楼和地下车库为主,故不限制内部的楼层停靠请求,除非请求数已达到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0053 从某楼层候梯区按键接收到的下行请求,该楼层与A步骤优先楼层相同,优先于下面所有请求;0054 其他。
13、联机电梯已确认会停靠的楼层,将该楼层从本梯本次运行停靠楼层名单中删除;0055 下行请求被电梯响应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楼层,如某楼层的下行请求在预设的X分钟内没有被选上的;0056 从余下有下行请求的备选楼层中,随机选出余下的停靠楼层,总停靠层数不超过各梯每次运行停靠楼层的最大数量。0057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梯联机控制装置,包括:0058 每个候梯区设置的停靠楼层提示屏、每个候梯区设置的上行楼层请求选择按键和联机数据交换系统。0059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高峰时间段运行所述电梯联机控制方法。0060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说 明 书CN 103723588 A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72358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