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及组装治具.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1699130
  • 上传时间:2018-07-05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1.7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69119.X

    申请日:

    2012.07.31

    公开号:

    CN102788297A

    公开日:

    2012.11.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8/00申请日:20120731|||公开

    IPC分类号:

    F21S8/00; F21V19/00; G02F1/13357; B25H1/00

    主分类号:

    F21S8/00

    申请人: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仪正; 萧宇均; 阙成文; 张庞岭; 李德华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塘家社区观光路汇业科技园综合楼1第一层B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代理人:

    何青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及组装治具,背光模组包括一组光学元件和背板,一组光学元件层叠放置,背板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背板元件,用于分别夹持一组光学元件的至少一侧边缘,每一背板元件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一组光学元件被背板元件的顶壁和底壁夹持。每一背板元件自侧面水平组装至一组光学元件并通过背板元件的底壁和顶壁将一组光学元件夹持,背板的组装过程能够采用组装治具实现,大幅提高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组光学元件
    和背板,所述一组光学元件层叠放置,所述背板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
    的背板元件,用于分别夹持所述一组光学元件的至少一侧边缘,每一所
    述背板元件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所述一组光学
    元件被所述背板元件的顶壁和底壁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进
    一步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背板元件之间通过连接机构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朝
    向所述顶壁凸起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一组光学元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四
    个所述背板元件,所述每一背板元件夹持所述一组光学元件的一侧边
    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进
    一步包括连接机构,相邻的所述背板元件之间相互部分重叠,所述相邻
    的背板片相互部分重叠的位置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
    6.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组光学元件和包
    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背板元件的背板,每一所述背板元件包括顶壁、
    底壁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的组装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一组光学元件沿第一方向层叠放置;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推动所述背板元件,以使所述背
    板元件的顶壁和底壁夹持所述一组光学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
    光模组的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
    连接所述至少两背板元件。
    8.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治具,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组光学元件和包
    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背板元件的背板,每一所述背板元件包括顶壁、
    底壁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治具包括组装
    平台和移动平台,所述组装平台用于承载沿第一方向层叠放置的所述一
    组光学元件,所述移动平台用于承载所述背板元件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
    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背板元件,以使所述背板元件的顶壁和
    底壁夹持所述一组光学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组装平台包括固定部、移动部以及弹性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移动部的
    弹性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用于支撑所述一组光学元件的中间区域,所述
    移动部用于支撑所述一组光学元件的边缘区域,并可在所述移动平台的
    推动下朝向所述固定部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移动平台包括承载部和限位部,所述承载部承载所述背板元件,所述
    限位部阻止所述背板元件朝向远离所述一组光学元件的方向移动,所述
    移动平台朝向所述组装平台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承载部推动所述移动部
    朝向所述固定部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组装治具进一步包括固定机构,用于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至少两背
    板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固
    定机构为自动锁螺丝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为螺丝,所述自动锁螺丝机构
    以相邻的所述背板元件的重叠部分进行螺丝锁紧。

    说明书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及组装治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以及背光模组的组
    装治具。

    背景技术

    一种液晶模组包括背光模组、液晶面板和前框。液晶面板与背光模
    组层叠放置并通过前框将二者固定连接。

    背光模组主要由背板、光学组件、光源和胶框组成。背板、光学组
    件、胶框依次层叠组装,光学组件通过背板和胶框固定,上述组装通过
    人工组装的方式进行,组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效率较高的背光模组、
    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及组装治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
    组,包括一组光学元件和背板,一组光学元件层叠放置,背板包括至少
    两个相互独立的背板元件,用于分别夹持一组光学元件的至少一侧边
    缘,每一背板元件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一组光
    学元件被背板元件的顶壁和底壁夹持。

    其中,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连接机构,背板元件之间通过连接机构
    相互连接。

    其中,底壁包括朝向顶壁凸起的凸出部,凸出部与一组光学元件接
    触。

    其中,背板包括四个背板元件,每一背板元件夹持一组光学元件的
    一侧边缘。其中,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连接机构,相邻的背板元件之间
    相互部分重叠,相邻的背板片相互部分重叠的位置处通过连接机构连
    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
    模组的组装方法,背光模组包括一组光学元件和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
    的背板元件的背板,每一背板元件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
    的侧壁,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组光学元件沿第一方
    向层叠放置;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推动背板元件,以使背板元
    件的顶壁和底壁夹持一组光学元件。

    其中,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连接至少两背板元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
    模组的组装治具,背光模组包括一组光学元件和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
    的背板元件的背板,每一背板元件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
    的侧壁,组装治具包括组装平台和移动平台,组装平台用于承载沿第一
    方向层叠放置的一组光学元件,移动平台用于承载背板元件并能够沿垂
    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移动背板元件,以使背板元件的顶壁和底壁
    夹持一组光学元件。

    其中,组装平台包括固定部、移动部以及弹性连接固定部和移动部
    的弹性连接部,固定部用于支撑一组光学元件的中间区域,移动部用于
    支撑一组光学元件的边缘区域,并可在移动平台的推动下朝向固定部移
    动。

    其中,移动平台包括承载部和限位部,承载部承载背板元件,限位
    部阻止背板元件朝向远离一组光学元件的方向移动,移动平台朝向组装
    平台移动的过程中,承载部推动移动部朝向固定部移动。

    其中,组装治具进一步包括固定机构,用于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至少
    两背板元件。

    其中,固定机构为自动锁螺丝机构,所述连接结构为螺丝,所述自
    动锁螺丝机构以相邻的背板元件的重叠部分进行螺丝锁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背光模组的背板由
    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背板元件组成,每一背板元件自侧面水平组装至一
    组光学元件并通过背板元件的底壁和顶壁将一组光学元件夹持,背板的
    组装过程能够采用组装治具实现,大幅提高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立体拆分图;

    图2A~图2D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组装治具组装背光模组的组装过
    程图;

    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一种背光模组1,包括一组光学元件11和背板10。一
    组光学元件11沿第一方向A层叠放置,第一方向A为竖直方向。背板
    10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背板元件100,用于分别夹持一组光学元件
    11的至少一侧边缘。

    每一背板元件100包括顶壁101、底壁103以及连接顶壁101和底
    壁103的侧壁102;顶壁101和底壁103共同夹持一组光学元件11。其
    中,为了便于组装及提高顶壁101和底壁103对一组光学元件11的夹
    持效果,底壁103设置朝向顶壁101凸起的凸出部1031。实际应用中,
    顶壁101亦可以设置朝向底壁103凸起的凸出部(未图示);或者,仅
    顶壁101设置朝向底壁103凸起的凸出部,而底壁103不设置凸出部
    1031。

    本实施例中,背板10包括四个“一”字型背板元件100。每个背板
    元件100夹持一组光学元件11的一侧边缘。请一并参照图2,背光模组
    1进一步包括连接机构,相邻的背板元件100之间相互部分重叠,该重
    叠位置处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例如,背板元件100上重叠位置处开设螺
    纹孔1032,通过螺钉12将相邻的背板元件100连接起来;此时,螺钉
    12是连接机构。

    除本实施例外,背板11可以由至少两“一”字型背板元件100组
    成,或者由两“L”型背板元件组成,或者由“一”字型和“L”型背板
    元件共同组成。

    背板元件100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相邻背板元件100互相连接,但不
    应受此限制。当不相邻的背板元件100之间互相连接时,连接机构还可
    以包括其它必要的辅助装置,例如,连接板(未图示)。通过连接机构
    的设置,使背光模组1作为整体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请参照图2A~图2D,本发明进一步提供背光模组1的组装治具2。
    组装治具2包括组装平台21、移动平台22和固定机构23。组装平台21
    用于承载沿第一方向A层叠叠放的一组光学元件11。移动平台22用于
    承载背板元件100并能够沿垂直于第一方向A的第二方向B上移动背板
    元件100,以使背板元件100的顶壁101和底壁103夹持一组光学元件
    11。第二方向B为水平方向。固定机构23用于通过连接机构12连接两
    背板元件100。

    为了防止一组光学元件11的底部元件向下翘曲使背板元件100组
    装过程中发生组装干涉降低产品良率;组装平台21除包括固定部211
    外,还包括移动部212以及弹性连接固定部211和移动部212的弹性连
    接部213。固定部211用于支撑一组光学元件11的中间区域,移动部212
    用于支撑一组光学元件11的边缘区域,并且移动部212可在移动平台
    22的推动下朝向固定部211移动。

    移动部212包括连接部2121和支撑部2122,连接部2121与固定部
    211弹性连接,支撑部2122辅助支撑一组光学元件11的边缘区域;移
    动平台22朝向组装平台21移动的过程中,承载部221自所述支撑部2122
    的底部滑入并推动连接部2121使移动部212朝向固定部211移动。

    实际应用中,与固定部211弹性连接的移动部212的数目通常与背
    板元件100的数目相同。例如,背板10包括四片背板元件100,则组装
    平台21包括四弹性连接部213和四分别与对应的弹性连接部213连接
    的移动部212。为了提高采用组装治具2组装背光模组1的组装效率,
    滑动平台22的数目亦与背板元件100的数目相等,滑动平台22承载背
    板元件100且分别与一组光学元件11被夹持的边缘相对应放置。

    每一移动平台22包括承载部221和限位部222。承载部221承载背
    板元件100。限位部222阻止背板元件100朝向远离一组光学元件11的
    方向移动。移动平台22朝向组装平台21移动的过程中,承载部221推
    动组装平台21的移动部212朝向固定部211移动,弹性连接部213被
    压缩。承载部221上与背板元件100的螺纹孔1032对应的位置处开设
    通孔2211,从而使固定机构23通过并连接两背板元件100。

    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3为自动锁螺丝机构,使相邻的背板元件
    100的重叠部分采用连接机构12锁紧。

    请一并参照图3,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采用组装治具2组装背光
    模组1的组装方法。背光模组1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一组光学元件11沿第一方向A层叠放置。

    本步骤中,光学元件11层叠放置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无需卡扣动
    作,因此不会降低组装效率。第一方向A为竖直方向。一组光学元件11
    层叠放置于组装平台21上。

    S2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A的第二方向B推动背板元件100,以使
    背板元件100的顶壁101和底壁103夹持一组光学元件11。

    本步骤中,不同的背板元件100分别被各自的移动平台22承接。
    第二方向B是与第一方向A垂直的水平方向。以四片“一”字型背板元
    件100组成的背板10为例,四片背板元件100分别承载于各自的移动
    平台22上,相邻的移动平台22之间呈90°夹角,同时或分时序推动不
    同的移动平台22,使背板元件100分别夹持一组光学元件11的不同边
    缘。其中,背板元件100的顶壁101弹性抵接一组光学元件11的顶面,
    底壁103弹性抵接一组光学元件11的底面。当底壁103设置凸起部1031,
    则凸起部1031弹性抵接一组光学元件11的底面。

    推动背板元件100的过程具体包括:沿第二方向B推动移动平台22,
    移动平台22带动背板元件100一起移动;移动平台22的承载部221进
    一步自移动部212的支撑部2122底部滑入并推动连接部2121朝向固定
    部21移动;背板元件100的顶壁101和底壁103靠近一组光学元件11
    并分别与一组光学元件11的顶面和底面弹性抵接从而夹持一组光学元
    件11的一侧边缘。

    S30,连接至少两背板元件100。

    当背板元件100被安装到位后,固定机构23顶举连接机构12通过
    移动平台22的通孔2211将相邻的背板元件100通过连接机构12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背光模组1的背板10由至少两个相互独
    立的背板元件100组成,每一背板元件100自侧面水平组装至一组光学
    元件11并通过背板元件100的底壁103和顶壁101将一组光学元件11
    夹持,背板10的组装过程能够采用组装治具2实现,大幅提高背光模
    组1的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
    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
    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背光 模组 组装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及组装治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991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