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摩托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垫摩托车.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2296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CN102442296A*CN102442296A*(21)申请号 201010504813.6(22)申请日 2010.09.30B60V 3/02(2006.01)(71)申请人葛振志地址 221400 江苏省新沂市新东街安乐路南二巷1号(72)发明人葛振志(54) 发明名称气垫摩托车(57) 摘要气垫摩托车,是一种既能在路上用轮子行驶,又能利用气垫和推力风扇在水面和沼泽上行驶的摩托车。本车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由发动机带动油泵产生高压油,通过液压控制元件后,驱动多个马达及油缸工作,从而使车子做各种运动。。
2、本车前后轮分别由前后油缸控制升降,在路面行驶时,车轮下降,由后轮驱动前进,前轮控制方向,在水面或沼泽时,前后轮升起,充气风扇由油泵驱动开始工作,达到气压车子升起后,再由驱动风扇提供前进动力。本车适应范围广泛,是野外探险、考察的好工具。(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2 页CN 102442310 A 1/1页21.气垫摩托车,具有车架、发动机、前后轮,其特征是:发动机动力输出端安装高压油泵,油泵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油箱、液压马达、液压阀、液压油缸连接,车架下部由橡胶皮围住,形成密闭空间,车体中部安装充气风扇,。
3、车体后上部有推力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摩托车,其特征是:后轮与车架之间铰接,由油缸和把轮轴与车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摩托车,其特征是:车体中间安装充气风扇,充气风扇与充气风扇马达连接,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控制阀及液压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摩托车,其特征是:后部推力风扇排气口处安装有竖直放置的导流板。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2296 ACN 102442310 A 1/1页3气垫摩托车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一种既可以在路面行驶,又可以采用气垫的方式在水面行驶的摩托车。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常见的摩托车,一般都只能在坚硬平整。
4、的路面上行走。在水面、沼泽上就不能行驶了,只能换用其他交通工具,在野外的考察或者军事行动中,我们缺少一种既可以在坚硬路面行驶,又能在水面、沼泽行驶的交通工具。发明内容 :0003 由于复杂地形给野外的考察、旅行等带来的麻烦,本发明的摩托车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地形,既可以在坚硬路面上用轮子行驶,又可以在水面上用气垫和风扇的方式行驶。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发动机带动油泵产生高压油,通过各液压控制元件,驱动多个马达及油缸工作,从而使车子做各种运动。本车前后轮分别由前后油缸控制升降,在路面行驶时,车轮下降,由后轮驱动前进,前轮控制方向,在水面或沼泽时,前后轮升起,充气风扇马达由高压油驱动开始。
5、工作,达到气压后车子升起,再由推力风扇马达提供前进动力。推力风扇的空气出口处安装垂直放置的导流板,由拉索控制摆动,使出气口气流可以改变方向从而控制前进的方向。0005 本发明的有益放果是,使用本发明的摩托车后,不用更换交通工具,就能达到既可以在坚硬的路面上行驶,又可以在水面、沼泽等场所行驶的目的。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整车外观示意图,其中1为前轮,2为前轮升降油缸,3为前轮减震杆,4为前叉,5为橡胶蒙皮,6为后轮升降油缸,7为后轮减震杆,8为后轮,9为导流板,10为推力风扇,11为汽油箱,12为车把。0007 图2为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在图1中,前轮升降油缸2和前轮减震。
6、杆3的前端都与前轮1连接,后端用销轴在前叉4上定位。在转向时前叉转动,油缸、减震杆与前轮同步转动。蒙皮5把前后轮都罩在里面,能增大气垫的面积。后轮8通过后轮升降油缸7和后轮碱震杆6与车体连接。推力风扇10安装在车子后上部,从风扇里出来的空气通过导流板9后,气流方向随导流板改变,从而改变车子行进方向。在本车制作时,采用整体式车架,发动机、液压油箱、柴油箱、充气风扇、推力风扇等都附着安装在车架上。发动机、油泵、及液压管路未在图1中显示,发动机与油泵安装在车体中部。说 明 书CN 102442296 ACN 102442310 A 1/2页4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296 ACN 102442310 A 2/2页5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229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