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1697675
  • 上传时间:2018-07-05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575.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56678.2

    申请日:

    2011.09.01

    公开号:

    CN102427717A

    公开日:

    2012.04.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5K 13/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变更后:东莞市新泽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3428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村黄坑工业区金园新路23号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变更后:523428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村黄坑工业区金园新路23号东莞市新泽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5K 13/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东莞市新泽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东莞市新泽谷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3428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村黄坑工业区金园新路23号东莞市新泽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523428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村黄坑工业区金园新路23号东莞市新泽谷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13/04申请日:20110901|||公开

    IPC分类号:

    H05K13/04; B21F11/00; B21F1/00

    主分类号:

    H05K13/04

    申请人:

    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皮俊君; 王媛秀; 曾翔清; 陈卓标

    地址:

    523428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村黄坑工业区金园新路23号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张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插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包括刀盒、刀具组及联动机构,所述刀具组包括左切刀、右切刀、左成型刀、右成型刀、左推刀、右推刀,该左切刀、左成型刀、左推刀、右推刀、右成型刀、右切刀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装设于刀盒;刀盒的下部设置有左刀架和右刀架,左刀架的下部和右刀架的下部分别装设有左下切刀和右下切刀,左刀架和右刀架分别活动装设有左辅助成型刀和右辅助成型刀;左成型刀和右成型刀的下端部内侧均开设有引脚槽。本发明所述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加工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设备卡死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整形插件加工的稳定性,提高了插件机的插装效率,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1: 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包括刀盒 (1) 、 设置于刀盒 (1) 的刀具组及驱动刀具组上下 移动的联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具组包括左切刀 (2) 、 右切刀 (3) 、 左成型刀 (4) 、 右成 型刀 (5) 、 左推刀 (6) 、 右推刀 (7) , 该左切刀 (2) 、 左成型刀 (4) 、 左推刀 (6) 、 右推刀 (7) 、 右 成型刀 (5) 、 右切刀 (3) 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装设于刀盒 (1) ; 所述刀盒 (1) 的下部设置有左刀 架 (8) 和右刀架 (9) , 左刀架 (8) 的下部和右刀架 (9) 的下部分别装设有左下切刀 (10) 和右 下切刀 (11) , 左刀架 (8) 和右刀架 (9) 分别活动装设有左辅助成型刀 (12) 和右辅助成型刀 (13) ; 左成型刀 (4) 和右成型刀 (5) 的下端部内侧均开设有引脚槽 (14)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刀 架轨道 (15) 及装设于刀架轨道 (15) 的十字联动块 (16) , 刀架轨道 (15) 设置于刀盒 (1) 内; 所述左推刀 (6) 的上端部和右推刀 (7) 的上端部与该十字联动块 (16)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销 (17) , 所述左推刀 (6) 的上端部和右推刀 (7) 的上端部与该连接销 (17) 套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盒 (1) 的底部设 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内联动块 (18) , 该内联动块 (18) 开设有内滚珠槽 (19) , 所述左切刀 (2) 的上端部和右切刀 (3) 的上端部与该内联动块 (18) 连接 ; 所述内联动块 (18) 设置有突起的 内退刀块 (20) , 该内退刀块 (20) 位于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正上方 ; 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后侧壁开设有第一滚珠槽, 第一滚珠槽内设置有第一滚珠 (21) , 所述刀盒 (1) 的底部开 设有盒体滚珠槽 (22) 。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联动块 (18) 的 侧壁开设有内联动槽 (23) , 所述左切刀 (2) 的上端部和右切刀 (3) 的上端部均设置有切刀 凸块 (24) , 切刀凸块 (24) 活动嵌设于内联动槽 (23) 。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盒 (1) 设置有盒 盖 (25) , 该盒盖 (25) 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外联动块 (26) , 该外联动块 (26) 开设设有外滚珠 槽 (27) , 所述左成型刀 (4) 的上端部和右成型刀 (5) 的上端部与该外联动块 (26) 连接 ; 所 述外联动块 (26) 设置有突起的外退刀块 (28) , 该外退刀块 (28) 位于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正上方 ; 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前侧壁开设有第二滚珠槽 (29) , 第二滚珠槽 (29) 内装设 有第二滚珠 (30) , 所述盒盖 (25) 开设有盒盖滚珠槽 (31) 。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联动块 (26) 的 侧壁开设有外联动槽, 所述左成型刀 (4) 的上端部和右成型刀 (5) 的上端部均设置有成型 刀凸块 (32) , 成型刀凸块 (32) 活动嵌设于外联动槽。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盒盖 (25) 设置有 成型刀限位块 (33) , 外联动块 (26) 下移后, 成型刀限位块 (33) 的上端与外联动块 (26) 的下 端相抵靠。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左刀架 (8) 开设有 左刀槽 (34) , 所述左切刀 (2) 、 左成型刀 (4) 及左推刀 (6) 从左至右依次活动嵌设于左刀槽 (34) ; 左刀槽 (34) 的底部开设有左长孔 (35) , 左刀架 (8) 的后部铰接有左铰接块 (36) , 该左 铰接块 (36) 的上端设置有左弧形拨块 (37) , 该左铰接块 (36) 的下端与所述左辅助成型刀 (12) 连接 ; 所述左成型刀 (4) 的中部后侧开设有左退刀缺口槽 (38) , 所述左弧形拨块 (37) 2 穿过左长孔 (35) 后活动嵌设于左退刀缺口槽 (38) ; 所述右刀架 (9) 开设有右刀槽 (39) , 所 述右推刀 (7) 、 右成型刀 (5) 及右切刀 (3) 从左至右依次活动嵌设于右刀槽 (39) ; 右刀槽 (39) 的底部开设有右长孔, 右刀架 (9) 的后部铰接有右铰接块 (40) , 该右铰接块 (40) 的上 端设置有右弧形拨块, 该右铰接块 (40) 的下端与所述右辅助成型刀 (13) 连接 ; 所述右成型 刀 (5) 的中部后侧开设有右退刀缺口槽 (41) , 所述右弧形拨块穿过右长孔后活动嵌设于右 退刀缺口槽 (41) 。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左推刀 (6) 的下 端部外侧和右推刀 (7) 的下端部外侧均设置有凸起条 (42) , 左推刀 (6) 的凸起条 (42) 活动 嵌设于左成型刀 (4) 的引脚槽 (14) 内, 右推刀 (7) 的凸起条 (42) 活动嵌设于右成型刀 (5) 的引脚槽 (14) 内。

    说明书


    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插件技术领域, 尤其是指一种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PCB 电路板是电子产品 的重要载体, 插件机是将各种电子元件插装到 PCB 电路板指定位置的加工设备。在插件机 的加工过程中, 一般是先将电子元件由夹料装置将其运送到 PCB 板的上方进行定位, 然后 夹料装置下移, 将电子元件准确地插入 PCB 电路板预设的引脚插孔内, 然后夹料装置复位, 以便于夹取新的电子元件, 进行下一次的插件加工, 已经插装好的电子元件留在 PCB 电路 板上, 并随 PCB 电路板一起运行至下一位置, 以进行焊接加固等操作。
         将卧式电子元件插入 PCB 电路板上时, 插件机的头部插件机构首先需要将电子元 件的引脚剪断, 再将电子元件的引脚进行弯折整形, 最后经电子元件准确地插入到 PCB 电 路板上。 但现有的插件机头部插件机构由于结构复杂, 制造成本高而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由
         于结构复杂所带来的设备检修工作也比较繁琐, 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设备卡死, 严重影响 插件机的正常生产, 缺陷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 稳定性高的插件机用整形插 件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包括刀盒、 设置于刀盒的刀具组及驱动刀具组上下移动的联动机构, 所述刀具组包括左切 刀、 右切刀、 左成型刀、 右成型刀、 左推刀、 右推刀, 该左切刀、 左成型刀、 左推刀、 右推刀、 右 成型刀、 右切刀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装设于刀盒 ; 所述刀盒的下部设置有左刀架和右刀架, 左 刀架的下部和右刀架的下部分别装设有左下切刀和右下切刀, 左刀架和右刀架分别活动装 设有左辅助成型刀和右辅助成型刀 ; 左成型刀和右成型刀的下端部内侧均开设有引脚槽。
         其中,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刀架轨道及装设于刀架轨道的十字联动块, 刀架轨道设 置于刀盒内 ; 所述左推刀的上端部和右推刀的上端部与该十字联动块连接。
         其中, 所述十字联动块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销, 所述左推刀的上端部和右推刀的上 端部与该连接销套接。
         其中, 所述刀盒的底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内联动块, 该内联动块开设有内滚珠 槽, 所述左切刀的上端部和右切刀的上端部与该内联动块连接 ; 所述内联动块设置有突起 的内退刀块, 该内退刀块位于所述十字联动块的正上方 ; 所述十字联动块的后侧壁开设有 第一滚珠槽, 第一滚珠槽内设置有第一滚珠, 所述刀盒的底部开设有盒体滚珠槽。
         进一步, 所述内联动块的侧壁开设有内联动槽, 所述左切刀的上端部和右切刀的 上端部均设置有切刀凸块, 切刀凸块活动嵌设于内联动槽。
         优选的, 所述刀盒设置有盒盖, 该盒盖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外联动块, 该外联动块开设设有外滚珠槽, 所述左成型刀的上端部和右成型刀的上端部与该外联动块连接 ; 所述 外联动块设置有突起的外退刀块, 该外退刀块位于所述十字联动块的正上方 ; 所述十字联 动块的前侧壁开设有第二滚珠槽, 第二滚珠槽内装设有第二滚珠, 所述盒盖开设有盒盖滚 珠槽。
         进一步, 所述外联动块的侧壁开设有外联动槽, 所述左成型刀的上端部和右成型 刀的上端部均设置有成型刀凸块, 成型刀凸块活动嵌设于外联动槽。
         其中, 所述盒盖设置有成型刀限位块, 外联动块的下移后, 成型刀限位块的上端与 外联动块的下端相抵靠。
         优选的, 所述左刀架开设有左刀槽, 所述左切刀、 左成型刀及左推刀从左至右依次 活动嵌设于左刀槽 ; 左刀槽的底部开设有左长孔, 左刀架的后部铰接有左铰接块, 该左铰 接块的上端设置有左弧形拨块, 该左铰接块的下端与所述左辅助成型刀连接 ; 所述左成型 刀的中部后侧开设有左退刀缺口槽, 所述左弧形拨块穿过左长孔后活动嵌设于左退刀缺口 槽; 所述右刀架开设有右刀槽, 所述右推刀、 右成型刀及右切刀从左至右依次活动嵌设于右 刀槽 ; 右刀槽的底部开设有右长孔, 右刀架的后部铰接有右铰接块, 该右铰接块的上端设置 有右弧形拨块, 该右铰接块的下端与所述右辅助成型刀连接 ; 所述右成型刀的中部后侧开 设有右退刀缺口槽, 所述右弧形拨块穿过右长孔后活动嵌设于右退刀缺口槽。
         更进一步, 所述左推刀的下端部外侧和右推刀的下端部外侧均设置有凸起条, 左 推刀的凸起条活动嵌设于左成型刀的引脚槽内, 右推刀的凸起条活动嵌设于右成型刀的引 脚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包括刀盒、 设 置于刀盒的刀具组及驱动刀具组上下移动的联动机构, 所述刀具组包括左切刀、 右切刀、 左 成型刀、 右成型刀、 左推刀、 右推刀, 该左切刀、 左成型刀、 左推刀、 右推刀、 右成型刀、 右切刀 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装设于刀盒 ; 所述刀盒的下部设置有左刀架和右刀架, 左刀架的下部和 右刀架的下部分别装设有左下切刀和右下切刀, 左刀架和右刀架分别活动装设有左辅助成 型刀和右辅助成型刀 ; 左成型刀和右成型刀的下端部内侧均开设有引脚槽。本发明所述插 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不仅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加工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设备卡死的现象, 大大提高了整形插件加工的稳定性, 提高了插件机的插装效率,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刀具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明十字联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5 为本发明内联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6 为本发明左刀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7 为本发明引脚剪断前刀具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8 为本发明引脚剪断后弯折整形时刀具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9 为本发明电子元件下插时刀具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 明, 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 1 至图 9 示, 一种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 包括刀盒 1、 设置于刀盒 1 的刀具 组及驱动刀具组上下移动的联动机构, 所述刀具组包括左切刀 2、 右切刀 3、 左成型刀 4、 右 成型刀 5、 左推刀 6、 右推刀 7, 该左切刀 2、 左成型刀 4、 左推刀 6、 右推刀 7、 右成型刀 5、 右切 刀 3 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装设于刀盒 1 ; 所述刀盒 1 的下部设置有左刀架 8 和右刀架 9, 左刀 架 8 的下部和右刀架 9 的下部分别装设有左下切刀 10 和右下切刀 11, 左刀架 8 和右刀架 9 分别活动装设有左辅助成型刀 12 和右辅助成型刀 13 ; 左成型刀 4 和右成型刀 5 的下端部 内侧均开设有引脚槽 14。
         电子元件被运送到左推刀 6 和右推刀 7 中间的下方时, 所述刀具组整体在驱动机 构的作用下整体向下移动, 在左切刀 2 和左下切刀 10 的交错作用下将电子元件的左引脚切 断, 在右切刀 3 和右下切刀 11 的交错作用下将电子元件的右引脚切断, 使电子元件从编带 上分离开 ; 随后, 左切刀 2 和右切刀 3 停止向下移动, 左成型刀 4、 右成型刀 5、 左推刀 6 和右 推刀 7 继续向下移动, 在左成型刀 4 和左辅助成型刀 12 的交错作用下将电子元件的左引脚 进行弯折整形, 在右成型刀 5 和右辅助成型刀 13 的交错作用下将电子元件的右引脚进行弯 折整形, 引脚槽 14 的设置用于引导电子元件的引脚在设定的方向弯折, 防止其弯折方向发 生偏移而影响插件的准确性, 稳定性高 ; 随后, 左成型刀 4、 右成型刀 5、 左推刀 6 和右推刀 7 继续向下移动, 同时左辅助成型刀 12 和右辅助成型刀 13 向后退出 ; 最后左成型刀 4 和右成 型刀 5 停止向下移动, 左推刀 6 和右推刀 7 继续向下移动将电子元件按压插入到 PCB 电路 板的相应位置, 从而实现了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的整形插件功能。本发明所述插件机用 整形插件机构不仅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加工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设备卡死的现象, 大大提 高了整形插件加工的稳定性, 提高了插件机的插装效率, 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刀架轨道 15 及装设于刀架轨道 15 的十字联动块 16, 刀架轨道 15 设置于刀盒 1 内 ; 所述左推刀 6 的上端部和右推刀 7 的上端部与该十字联 动块 16 连接。十字联动块 16 在插件机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从而实现左推刀 6 和 右推刀 7 的下插和退刀功能。
         本实施例的所述刀盒 1 的底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内联动块 18, 该内联动块 18 开 设有内滚珠槽 19, 所述左切刀 2 的上端部和右切刀 3 的上端部与该内联动块 18 连接 ; 所述 内联动块 18 设置有突起的内退刀块 20, 该内退刀块 20 位于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正上方 ; 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后侧壁开设有第一滚珠槽, 第一滚珠槽内设置有第一滚珠 21, 所述刀 盒 1 的底部开设有盒体滚珠槽 22。当十字联动块 16 在上部位置时, 第一滚珠 21 的一半嵌 入第一滚珠槽内, 第一滚珠 21 的另一半嵌入内滚珠槽 19 内, 当十字联动块 16 向下移动时, 在第一滚珠 21 的作用下, 内联动块 18 与十字联动块 16 同步下移, 从而实现左切刀 2 和右 切刀 3 的引脚切断, 当内联动块 18 与所述刀架轨道 15 抵靠时, 内联动块 18 停止向下移动, 第一滚珠 21 的一半滑入到盒体滚珠槽 22 内, 第一滚珠 21 的另一半留在内滚珠槽 19 内, 十 字联动块 16 继续向下移动, 以便于所述联动机构进行其它驱动工作。
         当十字联动块 16 向上移动时, 十字联动块 16 的上端部与内退刀块 20 的下端面相 抵靠, 从而带动内联动块 18 一起向上移动, 并带动左切刀 2 和右切刀 3 一起向上移动, 进而实现左切刀 2 和右切刀 3 的退刀功能。
         本实施例的所述刀盒 1 设置有盒盖 25, 该盒盖 25 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外联动块 26, 该外联动块 26 开设设有外滚珠槽 27, 所述左成型刀 4 的上端部和右成型刀 5 的上端部 与该外联动块 26 连接 ; 所述外联动块 26 设置有突起的外退刀块 28, 该外退刀块 28 位于所 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正上方 ; 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前侧壁开设有第二滚珠槽 29, 第二滚珠 槽 29 内装设有第二滚珠 30, 所述盒盖 25 开设有盒盖滚珠槽 31。进一步, 所述盒盖 25 设置 有成型刀限位块 33, 外联动块 26 的下移后, 成型刀限位块 33 的上端与外联动块 26 的下端 相抵靠。
         见图 2, 内联动块 18 停止向下移动后, 十字联动块 16 继续向下移动, 由于第二滚 珠 30 的一半嵌入第二滚珠槽 29 内, 第二滚珠 30 的另一半嵌入外滚珠槽 27 内, 从而使十字 联动块 16 带动外联动块 26 同步向下移动, 并带动左成型刀 4 和右成型刀 5 一起向下移动, 从而实现电子元件引脚的弯折整形功能, 并将整形后的电子元件向下运送至靠近 PCB 电路 板的插件位置 ; 所述外联动块 26 下移至成型刀限位块 33 的上端与外联动块 26 的下端相抵 靠时, 外联动块 26 停止向下移动, 此时, 第二滚珠 30 的一半滑入到盒盖滚珠槽 31 内, 第二 滚珠 30 的另一半留在外滚珠槽 27 内, 十字联动块 16 继续向下移动, 以便于十字联动块 16 单独继续向下移动, 从而实现左推刀 6 和右推刀 7 的下插功能。当十字联动块 16 向上移动 时, 十字联动块 16 的上端部与外退刀块 28 的下端面相抵靠, 从而带动外联动块 26 一起向 上移动, 并带动左成型刀 4 和右成型刀 5 一起向上移动, 进而实现左成型刀 4 和右成型刀 5 的退刀功能。 本实施例的所述左刀架 8 开设有左刀槽 34, 所述左切刀 2、 左成型刀 4 及左推刀 6 从左至右依次活动嵌设于左刀槽 34 ; 左刀槽 34 的底部开设有左长孔 35, 左刀架 8 的后部铰 接有左铰接块 36, 该左铰接块 36 的上端设置有左弧形拨块 37, 该左铰接块 36 的下端与所 述左辅助成型刀 12 连接 ; 所述左成型刀 4 的中部后侧开设有左退刀缺口槽 38, 所述左弧形 拨块 37 穿过左长孔 35 后活动嵌设于左退刀缺口槽 38 ; 所述右刀架 9 开设有右刀槽 39, 所 述右推刀 7、 右成型刀 5 及右切刀 3 从左至右依次活动嵌设于右刀槽 39 ; 右刀槽 39 的底部 开设有右长孔, 右刀架 9 的后部铰接有右铰接块 40, 该右铰接块 40 的上端设置有右弧形拨 块, 该右铰接块 40 的下端与所述右辅助成型刀 13 连接 ; 所述右成型刀 5 的中部后侧开设有 右退刀缺口槽 41, 所述右弧形拨块穿过右长孔后活动嵌设于右退刀缺口槽 41。
         见图 6, 当左成型刀 4 和右成型刀 5 一起向下移动将整形后的电子元件向下运送至 靠近 PCB 电路板的插件位置时, 所述左退刀缺口槽 38 的上壁向下推动左弧形拨块 37, 以使 左铰接块 36 正向转动, 并带动左辅助成型刀 12 绕左铰接块 36 的铰接轴正向转动, 从而使 左辅助成型刀 12 从左推刀 6 的下方向后退出, 右推刀 7 的退出动作与左推刀 6 的退出动作 相似, 在此不再赘述, 左辅助成型刀 12 和右辅助成型刀 13 分别从左推刀 6 和右推刀 7 的下 方退出, 以便于左推刀 6 和右推刀 7 将电子元件顺利的下推至 PCB 电路板的插装孔内。当 左成型刀 4 和右成型刀 5 向上移动时, 左退刀缺口槽 38 的下壁向上推动左弧形拨块 37, 以 使左铰接块 36 反向转动, 并带动左辅助成型刀 12 绕左铰接块 36 的铰接轴反向转动, 从而 使左辅助成型刀 12 回到左推刀 6 的下方, 以便于进行下次引脚的弯折整形加工, 自动化程 度高, 联动性好, 大大提高了插件机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 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销 17, 所述左推刀 6 的上端部和
         右推刀 7 的上端部与该连接销 17 套接, 以便于左推刀 6 和右推刀 7 在连接销 17 上左右滑 动; 所述内联动块 18 的侧壁开设有内联动槽 23, 所述左切刀 2 的上端部和右切刀 3 的上端 部均设置有切刀凸块 24, 切刀凸块 24 活动嵌设于内联动槽 23, 以便于左切刀 2 和右切刀 3 的切刀凸块 24 在内联动槽 23 内左右滑动 ; 所述外联动块 26 的侧壁开设有外联动槽, 所述 左成型刀 4 的上端部和右成型刀 5 的上端部均设置有成型刀凸块 32, 成型刀凸块 32 活动嵌 设于外联动槽, 以便于左成型刀 4 和右成型刀 5 的成型刀凸块 32 在外联动槽内左右滑动。
         通过调节所述左刀架 8 和右刀架 9 的左右位置, 可以调节左辅助成型刀 12 和右辅 助成型刀 13 之间的距离, 并在左刀槽 34 和右刀槽 39 的作用下同步调整左切刀 2、 左成型刀 4、 左推刀 6 分别与右切刀 3、 右成型刀 5、 右推刀 7 之间的距离, 从而实现调整电子元件的左 右引脚之间的切断和整形距离, 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子元件的插装, 实用性更强。
         见图 3, 本实施例的所述左推刀 6 的下端部外侧和右推刀 7 的下端部外侧均设置有 凸起条 42, 左推刀 6 的凸起条 42 活动嵌设于左成型刀 4 的引脚槽 14 内, 右推刀 7 的凸起条 42 活动嵌设于右成型刀 5 的引脚槽 14 内, 当左推刀 6 与左成型刀 4 发生相对移动时, 左推 刀 6 的凸起条 42 在左成型刀 4 的引脚槽 14 内上下滑动, 一方面可以防止左推刀 6 前后晃 动而影响左推刀 6 的下推精度, 另一方面, 弯折整形后的电子元件的引脚在引脚槽 14 内滑 动, 从而为电子元件的下插动作起导向作用, 提高所述左推刀 6 和右推刀 7 的下插精度, 进 一步提高插件机的插件精度。 本发明通过所述十字联动块 16 的上下移动, 即可分别带动内联动块 18 和外联动 块 26 上下移动, 使左切刀 2、 左下切刀 10、 右切刀 3、 右下切刀 11 共同作用实现引脚切断功 能, 使左成型刀 4、 左辅助成型刀 12、 右成型刀 5、 右辅助成型刀 13 共同作用实现引脚的弯折 整形功能, 使左推刀 6、 右推刀 7 实现电子元件的下插功能, 各个刀具的联动性好, 无需分别 配置驱动机构, 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实用性更强。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 所述左切刀 2、 右切刀 3、 左成型刀 4、 右成型刀 5、 左推刀 6 及 右推刀 7 还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气缸驱动来实现其上下移动, 或是通过三组伺服电机和齿 轮齿条机构来实现左切刀 2、 右切刀 3、 左成型刀 4、 右成型刀 5、 左推刀 6 及右推刀 7 的上下 移动, 同样也能实现电子元件的引脚切断、 引脚整形及下插功能。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 除此之外, 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 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插件 整形 机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插件机用整形插件机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976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