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1695650
  • 上传时间:2018-07-05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25.3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63958.3

    申请日:

    2011.11.16

    公开号:

    CN102424098A

    公开日:

    2012.04.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3B 38/00申请日:20111116授权公告日:20140416终止日期:2014111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B 38/00申请日:20111116|||公开

    IPC分类号:

    B63B38/00

    主分类号:

    B63B38/00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发明人:

    刘博; 苏秀成; 张亚鹏; 薛慧君; 丁宗保; 黄成云; 侯镭; 朱冠旻; 王小松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逯长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包括成对分布的气囊,每对所述气囊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每对所述气囊与所述钢管可拆卸地连接以支撑所述钢管的浮动;所述气囊包括囊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囊体两端的充气部件和拉环,以及固定所述钢管的连接件。本发明提供的气囊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采用气囊提供钢管水上运输的浮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每根钢管的两端设置封堵法兰为钢管提供浮力的形式,无需加工规格繁多的封堵法兰,降低了特高压钢管塔的输送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成对分布的 气囊, 每对所述气囊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每对所述气囊与所述钢管可拆卸地连接以支撑所 述钢管的浮动 ; 所述气囊包括囊体、 分别设置在所述囊体两端的充气部件和拉环, 以及固定 所述钢管的连接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充气部件包括依次连通的充气阀、 三通连接管和与所述囊体连通的连接软管, 所述 三通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囊体的支撑段为圆柱状结构, 且两端均为圆锥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囊体由橡胶和纤维材料复合经硫化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气囊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防磨层 ; 每对所述气囊相背离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牵引带, 且其两端均设置有牵引环。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 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每对所述气囊相背离的外侧的系带, 所述钢管与 所述气囊的轴线相平行, 相互配合的所述系带相连以实现所述气囊与所述钢管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系带为编织带, 且相互配合的系带之间通过卸扣相连。
    8: 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 件, 其特征在于, 每对所述气囊相背离的外侧均设置有系带, 每对所述气囊之间通过所述系 带固定相连, 所述钢管的轴线与所述气囊的轴线垂直, 所述连接件为两端分别与系带相连 实现所述气囊与所述钢管固定连接的绳索。
    9: 根据权利要求 2-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 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抱箍, 其包括能够相互配合, 固定所述钢管的上半片和下半 片, 所述钢管与所述气囊的轴线相平行 ; 所述下半片包括相互铰接, 并分别扣设在位于同一对内的两个所述气囊顶部, 并与其 表面贴合的左圆弧连接段和右圆弧连接段。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左圆弧连接段和右圆弧连接段的铰接处设置有支撑所述钢管的钢管支座 ; 所述左圆弧连接段和右圆弧连接段相互背离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囊体的轴线所在的水 平面以下 ; 所述左圆弧连接段和右圆弧连接段相互背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牵引件。

    说明书


    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运输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 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力输送技术领域中, 为了减少在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一般采用高压输电。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 特高压输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 已经成为电力输送的主 流。
         特高压输电输送都是在 1000 千伏及以上的电压等级进行电能输送, 特高压输电 是在超高压输电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其目的仍然是继续提高输电能力, 实现大功率的 中、 远距离的电力输送, 以及实现远距离的电力系统互联, 建成联合电力系统。
         在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中, 特高压钢管塔是特高压输电线路远距离输电的架线设 备。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运输现场大多是农田、 湿地、 河网地带, 这些地理环境中水田密布 且地表土层大多是灌淤土, 土质较疏松、 排水条件较差, 而且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 ( 即组成 特高压钢管塔的塔材 ) 本身重量极大 ( 单根钢管长度最长可达到近 9 米, 重量达 4 吨多 ), 造成施工器具以及塔材运输困难, 如果运输过程中遇到河流更加难以运输。
         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水上运输的前提是提供钢管的浮力, 提供浮力的方式有很 多种, 最常见方式的是将钢管端头采用法兰封堵, 增大钢管的排水体积以提供钢管的浮力。 上述采用在钢管的端头设置封堵法兰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水上运输特高压 钢管塔的钢管的能力, 但是由于特高压钢管塔中的钢管规格较多 ( 一般的特高压钢管塔的 钢管规格达到 27 种 ), 那么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对上述不同规格的钢管设置不同规格的封 堵法兰, 最终导致需要加工的封堵法兰的规格比较多、 加工量较大, 增加了特高压钢管塔输 送的成本。
         因此, 如何提供一种实现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输送的设备, 以降低特高压钢管塔 输送的成本, 是目前本技术领域的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降 低了特高压钢管塔输送的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包括成对分布的气囊, 每对 所述气囊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每对所述气囊与所述钢管可拆卸地连接以支撑所述钢管的浮 动; 所述气囊包括囊体、 分别设置在所述囊体两端的充气部件和拉环, 以及固定所述钢管的 连接件。
         优选的, 上述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所述充气部件包 括依次连通的充气阀、 三通连接管和与所述囊体连通的连接软管, 所述三通连接管上设置
         有压力表。
         优选的, 上述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所述囊体的支撑 段为圆柱状结构, 且两端均为圆锥端。
         优选的, 上述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所述囊体由橡胶 和纤维材料复合经硫化制成。
         优选的, 上述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所述气囊的顶面 和底面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防磨层 ;
         每对所述气囊相背离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牵引带, 且其两端均设置有牵引环。
         优选的, 上述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所述连接件为设 置在所述每对所述气囊相背离的外侧的系带, 所述钢管与所述气囊的轴线相平行, 相互配 合的所述系带相连以实现所述气囊与所述钢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 上述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所述系带为编织 带, 且相互配合的系带之间通过卸扣相连。
         优选的, 上述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每对所述气囊相 背离的外侧均设置有系带, 每对所述气囊之间通过所述系带固定相连, 所述钢管的轴线与 所述气囊的轴线垂直, 所述连接件为两端分别与系带相连实现所述气囊与所述钢管固定连 接的绳索。 优选的, 上述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所述连接件为抱 箍, 其包括能够相互配合, 固定所述钢管的上半片和下半片, 所述钢管与所述气囊的轴线相 平行 ;
         所述下半片包括相互铰接, 并分别扣设在位于同一对内的两个所述气囊顶部, 并 与其表面贴合的左圆弧连接段和右圆弧连接段。
         优选的, 上述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所述左圆弧连接 段和右圆弧连接段的铰接处设置有支撑所述钢管的钢管支座 ;
         所述左圆弧连接段和右圆弧连接段相互背离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囊体的轴线所在 的水平面以下 ;
         所述左圆弧连接段和右圆弧连接段相互背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牵引件。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包括成对分布的 气囊, 每对所述气囊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每对所述气囊与所述钢管可拆卸地连接以支撑所 述钢管的浮动 ; 所述气囊包括囊体、 分别设置在所述囊体两端的充气部件和拉环, 以及固定 所述钢管的连接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出, 本发明提供的气囊组件在对特高压钢管 塔的钢管的运输过程中, 每对气囊之间固定连接, 钢管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气囊组 件上实现其浮动, 通过牵引拉环实现对气囊组件在水上的移动进而实现对钢管的运输。本 发明提供的气囊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采用气囊提供钢管水上运输的浮力, 避免了现 有技术中采用在每根钢管的两端设置封堵法兰为钢管提供浮力的形式, 无需加工规格繁多 的封堵法兰, 降低了特高压钢管塔的输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两对气囊与钢管纵向固定实现对钢管运输的结 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一对气囊与钢管纵向固定实现对钢管运输的结 构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气 囊的一种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为图 3 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对气囊与钢管横向固定实现对钢管运输的结构示 意图 ;
         图 6 为图 5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
         图 7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每对气囊之间连接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
         图 8 为图 7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
         图 9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气 囊的另一种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10 为采用图 9 中的气囊组成的每对气囊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降低了 特高压钢管塔输送的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 1、 2、 3 和 4,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两对气囊与钢管纵向固定 实现对钢管运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一对气囊与钢管纵向固定 实现对钢管运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 钢管的气囊组件中气囊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 图 4 为图 3 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 包括两对气囊 1, 每对气囊 1 之间相互固定相连组成支撑钢管 2 在水上浮动的运输支撑件, 钢管 2 与每对气囊 1 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实现钢管 2 的装卸。
         每组中的气囊 1 均包括囊体 11、 分别设置在所述囊体 11 两端的充气部件 13 和拉 环 12, 囊体 11 作为钢管 2 的水上运输支撑部分, 一般的情况下采用船用橡胶等耐磨性的橡 胶制作, 本实施例中的囊体 11 由基体橡胶 ( 即有橡胶作为复合的基体 ) 和增强纤维材料复 合经硫化制成。当然上述囊体 11 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制成, 并不限于此。囊体 11 一端 的充气部件 13 的主要作用是在运输的过程中对囊体 11 进行充气以保证囊体 11 内必需的 设定压力的气体, 当运输完成后可以通过充气部件 13 将囊体 11 内的气体放出, 将囊体 11折叠起来, 便于运输、 放置。囊体 11 另一端的拉环 12 作为整个气囊 1 的牵引端, 在动力部 件的牵引下实现整个气囊 1 的移动, 拉环 12 只是一种具体的牵引端结构, 当然上述拉环 12 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拉钩等便于牵引的部件代替。具体的, 上述拉环 12 一般有强度较高的金 属材料制成。
         请参考附图 4, 上述充气部 13 的一种具体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充气阀 131、 三通连 接管 132 和与囊体 11 连通的连接软管 133。为了方便观察气囊 1 中的气压, 上述三通连接 管 132 上设置有压力表 1321, 通过压力表 1321 控制对气囊 1 的充气, 以保证气囊 1 具有支 撑钢管 2 运输所必需的压力, 又不至于使得气囊 1 内的充气压力过高。
         上述实施例中的气囊 1 的囊体 11 的支撑段一般为圆柱状结构, 为了方便气囊组件 水上运输钢管, 上述囊体 11 的两端均为圆锥端, 减小气囊组件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请再次参考图 1, 上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每对气囊 1 相背的外侧的系带 14, 钢管 2 与 气囊 1 的轴线相平行, 相互配合的系带 14 相连以实现气囊与钢管 2 的固定连接。图 1 中采 用的气囊 1 的对数为两对, 分别分布在钢管 2 的两端, 图 2 中采用的气囊 1 的对数为一对, 支撑在钢管 2 的重心平衡的部位。具体的,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钢管 2 的气囊对数不是限制 本专利保护范围的因素, 只要能够提供钢管 2 在水中的浮动运输即可。 具体的, 上述系带 14 为编织带。更为具体的, 上述系带 14 设置在距气囊 1 的端部 一米的位置处。上述系带 14 可以通过栓在一起实现对钢管 2 的固定, 也可以在系带 14 上 设置卸扣, 进而系带 14 之间通过卸扣实现对钢管 2 的捆扎。
         上述采用纵向布置钢管 2 时, 由于整个钢管均压在气囊 1 上, 使用时, 先将气囊 1 充足气, 两两固定后现场使用人字抱杆或者门型架等提升装置将钢管 2 吊离地面, 然后将 每对气囊固定连接在一起, 最终将钢管固定在气囊组件上。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两种气囊组件都是采用钢管纵向固定方式 ( 即钢管的轴线 与气囊的轴线相平行 ), 当然也可以采用横向的固定方式进行对钢管的固定, 请参考附图 5 和附图 6,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对气囊与钢管横向固定实现对钢管运输的结构示 意图 ; 图 8 为图 7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般的情况下, 上述钢管 2 的直径较大时 ( 通常的情 况下钢管 2 的直径大于 800mm 时 ) 采用横向固定的方式实现钢管的运输, 即钢管 2 的轴线与 气囊 1 的轴线相垂直, 采用横向固定方式时, 系带 14 可以作为每对气囊内相互之间的固定 连接件, 气囊 1 与钢管 2 之间通过绳索 3 实现可拆地连接, 伸缩的两端分别与相互连接在一 起的系带 14 相连接。上述钢管 2 采用横向布置时, 既可以使用人字抱杆或者门型架等提升 装置将钢管塔的钢管 2 吊装就位, 还可以在钢管下方掏挖空隙方式, 将无气的气囊从钢管 2 下端穿过, 再用空压机将气囊充足气, 顶起钢管 2 后再采用绳索 3 固定牢固。
         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 气囊 1 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 受到日光的暴晒, 在地 面滩涂地会接触到沙砾和各种污染物质, 气囊 1 表面必须耐磨、 具有抗各种化学物质侵蚀 和抗老化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囊体 11 一般采用基体橡胶和增强纤维材料复合经硫化制成,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各种辅料以提高囊体 11 的抗老化能力和耐磨性。由于整个气囊 1 经橡胶硫化而成, 该结构耐磨性略显不足, 为了增强气囊 1 的耐磨性, 同时便于囊体 11 与 钢管 2 固定, 该气囊的囊体 11 的顶面和底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 且贯穿整个囊体 11 的防磨层 112( 如图 9 和图 10 所示 )。优选的, 上述每对气囊相背离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牵引 带 111, 且其两端均设置有牵引环。 同时, 为了使得整个气囊组件中每对气囊采用系带 14 实
         现相互之间的固定时, 两只气囊的囊体 11 上对应的部位一般设置 5 组系带 14( 如图 10 所 示 ), 优选的, 上述系带 14 的长度为 200mm, 并且每对系带 14 通过卸扣直接固定。
         上述采用气囊组件对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进行运输的过程中, 钢管运输的过程中 重心不稳定, 容易造成翻沉或者倾翻,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 由于气囊的囊体系柔性软质 材料, 无论采用系带或钢管与气囊整体捆扎方式, 均无法避免钢管在颠簸的水上运输发生 的相对于气囊窜动的情况, 上述气囊之间可以通过系带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 并且可以通 过增加并排气囊的数量来增加稳定性, 但是又会因截面支点多于两个而导致气囊之间失 稳, 无法彻底解决问题。通过对气囊的连接和运动特性的试验和分析, 发现其柔性软质特 性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气囊组件中, 连接件为抱 箍, 请参考附图 7 和附图 8, 抱箍包括能够相互配合, 固定钢管 2 的上半片和下半片, 钢管 2 和气囊 1 的轴线相平行, 下半片包括相互铰接 ( 通过铰接轴 17), 并分别扣设在位于同一对 内的两个所述气囊 1 顶部, 并与其表面贴合的左圆弧连接段 15 和右圆弧连接段 16。
         为了使得气囊组件对整个钢管 2 的支撑更加稳定, 进一步减小气囊倾翻的概率, 上述所述左圆弧连接段 15 和右圆弧连接段 16 的铰接处设置有支撑所述钢管的钢管支座 ; 所述左圆弧连接段 15 和右圆弧连接段 16 相互背离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囊体 11 的轴线所在 的水平面以下 ; 所述左圆弧连接段 15 和右圆弧连接段 16 相互背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牵引件 110, 具体的牵引件 110 由拉棒、 螺旋扣和卸扣组成, 拉棒主要保证连接的刚性和强度, 螺旋 扣可以调节连接的长度, 卸扣实现连接点的铰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气囊 1 的囊体 11 的两端的锥形端上均设置有 与靠近该端的抱箍的下半片焊接的锥形挡伞 19, 锥形挡伞 19 的设置提高了气囊 1 两端的重 量, 使得在运输的过程中气囊组件更加稳定, 同时锥形挡伞 19 设置在气囊 1 的囊体 11 的两 端, 减缓了囊体 11 的两端在运输过程中的磨损。
         钢管安装座 18 设置在左圆弧连接段 15 和右圆弧连接段 16 铰接处, 并于两者贴 合。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中, 包括成对分布的 气囊, 每对所述气囊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每对所述气囊与所述钢管可拆卸地连接以支撑所 述钢管的浮动 ; 所述气囊包括囊体、 分别设置在所述囊体两端的充气部件和拉环, 以及固定 所述钢管的连接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出, 本发明提供的气囊组件在对特高压钢管 塔的钢管的运输过程中, 每对气囊之间固定连接, 钢管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气囊组 件上实现其浮动, 通过牵引拉环实现对气囊组件在水上的移动进而实现对钢管的运输。本 发明提供的气囊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采用气囊提供钢管水上运输的浮力, 避免了现 有技术中采用在每根钢管的两端设置封堵法兰为钢管提供浮力的形式, 无需加工规格繁多 的封堵法兰, 降低了特高压钢管塔的输送成本。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关 键  词:
    用于 水上 运输 高压 钢管 气囊 组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水上运输特高压钢管塔的钢管的气囊组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956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