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抓斗起重机及其控制电路.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1695639
  • 上传时间:2018-07-05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666.9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63445.2

    申请日:

    2011.11.16

    公开号:

    CN102424328A

    公开日:

    2012.04.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C 13/22申请日:20111116|||公开

    IPC分类号:

    B66C13/22

    主分类号:

    B66C13/22

    申请人: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强; 张书霞; 刘光辉; 陈爱梅

    地址: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新城区文明西路路北

    优先权:

    2011.09.17 CN 201120348457.3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代理人:

    陈浩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抓斗起重机及其控制电路,抓斗起重机包括升降电机(M10)、开闭电机(M20)及对应升降电机的上升接触器(K10)、下降接触器(K20)、升降制动器(Y10),对应开闭电机的开斗接触器(K21)、闭斗接触器(K11)、开闭制动器(Y20),由于用了比原来更少的开关器件控制电路能够使电机的联动,实现抓斗的升降与开闭电机的起停同步控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难度,降低了出错几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抓斗起重机, 包括升降电机 (M10) 、 开闭电机 (M20) 及对应升降电机的上升接触 器 (K10) 、 下降接触器 (K20) 、 升降制动器 (Y10) , 对应开闭电机的开斗接触器 (K21) 、 闭斗接 触器 (K11) 、 开闭制动器 (Y20) , 其特征在于, 抓斗起重机的控制电路包括 : 一组升降开关 (1) , 包括上升开关与下降开关 ; 同步控制电路 (2) , 包括上升控制支路、 闭斗控制支路、 下降控制支路及开斗控制支路, 电路中设有包括一个常闭开关及一个常开开关的一组动作开关 (3) ; 第一继电器 K040, 第二继电器 K050 ; 常开开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线圈串联在控制电路的火线 X21 与零线 X12 之间, 第 一、 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并联 ; 上升开关与上升控制支路串联在火线 (X21)与零线 (X12)之间, 上升开关连接火线 (X21) , 上升控制支路为一条串联支路, 包括依次串联的上升接触器 (K10) 的线圈、 常闭开 关、 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 ; 闭斗控制支路与上升控制支路并联, 闭斗控制支路依 次包括闭斗接触器 (K11) 的线圈及第二继电器 (K050) 的常开触头, 其串联点连接在上升控 制支路中常闭开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的串联点 ; 下降开关连接火线 (X21) , 下降控制支路包括下降接触器 K20 的线圈, 该线圈一端连接 下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接触器 K10 的线圈与常闭开关的串联点, 闭 斗控制支路包括闭斗接触器 (K21) 的线圈, 其一端连接下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在上升控制支 路中常闭开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的串联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抓斗起重机, 其特征在于, 上升接触器、 下降接触器的主触头 是互锁的, 开斗接触器、 闭斗接触器的主触头也是互锁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抓斗起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升控制支路中串联有下 降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0’ ) , 下降控制支路中串联有上升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 触头 (K10’ ) , 开斗控制支路中串联有闭斗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11’ ) , 闭斗控制支 路中串联有开斗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1’ )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抓斗起重机, 其特征在于, 控制电路还包括制动控制电路 (4) : 包括升降制动器接触器 (K70) , 开闭制动器接触器 (K71) , 并联的上升接触器的第二触 头 (K10’ ’ ) 、 下降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20’ ') 、 闭斗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11’ ’ ) 形成的支路, 与升降制动器 (K70) 的线圈串联, 连接在电源上 ; 闭斗接触器的第三触头 (K11’ ’ ’ ) 、 开斗接 触器的第二触头 (K21’ ’ ) 并联形成的支路, 与开闭制动器接触器 (K71) 的线圈串联, 连接在 电源上 ; 所述升降、 开闭制动器的主触头分别串设在对应制动器的供电电路中。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抓斗起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串联电阻逐 步切除控制电路 (5) , 该串联电阻逐步切除控制电路受控于升降、 开闭制动接触器 ; 两接触 器的辅助触头 (K70’ , K71’ ) 并联后与第一加速继电器 (K041) 线圈串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
    6: 一种抓斗起重机的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一组升降开关 (1) , 包括上升开关与下降开关 ; 同步控制电路 (2) , 包括上升控制支路、 闭斗控制支路、 下降控制支路及开斗控制支路, 电路中设有包括一个常闭开关及一个常开开关的一组动作开关 (3) ; 第一继电器 (K040) , 第二继电器 (K050) ; 常开开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线圈串联在控制电路的火线 (X21) 与零线 (X12) 之 2 间, 第一、 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并联 ; 上升开关与上升控制支路串联在火线 (X21)与零线 (X12)之间, 上升开关连接火线 (X21) , 上升控制支路为一条串联支路, 包括依次串联的上升接触器 (K10) 的线圈、 常闭开 关、 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 ; 闭斗控制支路与上升控制支路并联, 闭斗控制支路依 次包括闭斗接触器 (K11) 的线圈及第二继电器 (K050) 的常开触头, 其串联点连接在上升控 制支路中常闭开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的串联点 ; 下降开关连接火线 (X21) , 下降控制支路包括下降接触器 K20 的线圈, 该线圈一端连接 下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接触器 K10 的线圈与常闭开关的串联点, 闭 斗控制支路包括闭斗接触器 (K21) 的线圈, 其一端连接下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在上升控制支 路中常闭开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的串联点。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抓斗起重机的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上升接触器、 下降 接触器的主触头是互锁的, 开斗接触器、 闭斗接触器的主触头也是互锁的。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抓斗起重机的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升控制支路 中串联有下降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0’ ) , 下降控制支路中串联有上升接触器的辅 助第一辅助触头 (K10’ ) , 开斗控制支路中串联有闭斗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11’ ) , 闭斗控制支路中串联有开斗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1’ ) 。
    9: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抓斗起重机的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控制电路还包括制动 控制电路 (4) : 包括升降制动器接触器 (K70) , 开闭制动器接触器 (K71) , 并联的上升接触 器的第二触头 (K10’ ’ ) 、 下降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20’ ') 、 闭斗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11’ ’ ) 形成的支路, 与升降制动器 (K70)的线圈串联, 连接在电源上 ; 闭斗接触器的第三触头 (K11’ ’ ’ ) 、 开斗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21’ ’ ) 并联形成的支路, 与开闭制动器接触器 (K71) 的 线圈串联, 连接在电源上 ; 所述升降、 开闭制动器的主触头分别用于串设在对应制动器的供 电电路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抓斗起重机的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串联电阻逐步切除控制电路 (5) , 该串联电阻逐步切除控制电路受控于升降、 开闭制动接触 器; 两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K70’ , K71’ ) 并联后与第一加速继电器 (K041) 线圈串联在火线与 零线之间。

    说明书


    抓斗起重机及其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抓斗桥 (门) 式起重机, 以及控制抓斗的升降、 开闭电机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抓斗的升降电机和开闭电机均采用串电阻调速控制, 两个控制系统是独立的, 它 们之间没有联系。 需要分别设置两个主令控制器, 在进行升降和开闭操作时, 操作人员需要 依靠目测和经验, 反复操作两个主令控制器, 才能使抓斗完成相应操作。
         这种情况下, 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 ; 而且对抓斗闭合程度、 升降情况不能准确 判断, 对开关主令控制器的时机必须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 操作的难度高、 准确性低、 一致 性很差, 如果操作不当, 未能使两电机同步导致开闭电机承担所有负载, 还容易烧坏电机 ; 再者, 因为反复操作两主令控制器, 导致两电机的频繁起动, 对电机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 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抓斗的升降和开闭电机同步起动、 加速的同步 控制电路, 用以解决操作难度、 劳动强度高, 准确性低, 出错率高的问题。另外, 本新型还提 供一种采用这种控制电路的抓斗 (桥式、 门式) 起重机。
         为 实 现 发 明 目 的, 本新型的起重机方案是 : 一 种 抓 斗 起 重 机, 包括升降电机 (M10) 、 开闭电机 (M20) 及对应升降电机的上升接触器 (K10) 、 下降接触器 (K20) 、 升降制动 器 (Y10) , 对应开闭电机的开斗接触器 (K21) 、 闭斗接触器 (K11) 、 开闭制动器 (Y20) , 抓斗起 重机的控制电路包括 : 一组升降开关 (1) , 包括上升开关与下降开关 ; 同步控制电路 (2) , 包 括上升控制支路、 闭斗控制支路、 下降控制支路及开斗控制支路, 电路中设有包括一个常闭 开关及一个常开开关的一组动作开关 (3) ; 第一继电器 K040, 第二继电器 K050 ; 常开开关 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线圈串联在控制电路的火线 X21 与零线 X12 之间, 第一、 第二继电器 的线圈并联 ; 上升开关与上升控制支路串联在火线 (X21) 与零线 (X12) 之间, 上升开关连 接火线 (X21) , 上升控制支路为一条串联支路, 包括依次串联的上升接触器 (K10) 的线圈、 常闭开关、 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 ; 闭斗控制支路与上升控制支路并联, 闭斗控制 支路依次包括闭斗接触器 (K11) 的线圈及第二继电器 (K050) 的常开触头, 其串联点连接在 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闭开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的串联点 ; 下降开关连接火线 (X21) , 下降控制支路包括下降接触器 K20 的线圈, 该线圈一端连接下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 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接触器 K10 的线圈与常闭开关的串联点, 闭斗控制支路包括闭斗接 触器 (K21) 的线圈, 其一端连接下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闭开关与第一继 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的串联点。
         上升接触器、 下降接触器的主触头是互锁的, 开斗接触器、 闭斗接触器的主触头也 是互锁的。
         所述的上升控制支路中串联有下降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0’ ) , 下降控制 支路中串联有上升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10’ ) , 开斗控制支路中串联有闭斗接触 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11’ ) , 闭斗控制支路中串联有开斗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1’ ) 。
         控制电路还包括制动控制电路 (4) : 包括升降制动器接触器 (K70) , 开闭制动器接 触器 (K71) , 并联的上升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10’ ’ ) 、 下降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20’ ') 、 闭斗 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11’ ’ ) 形成的支路, 与升降制动器 (K70) 的线圈串联, 连接在电源上 ; 闭斗接触器的第三触头 (K11’ ’ ’ ) 、 开斗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21’ ’ ) 并联形成的支路, 与开 闭制动器接触器 (K71) 的线圈串联, 连接在电源上 ; 所述升降、 开闭制动器的主触头分别串 设在对应制动器的供电电路中。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串联电阻逐步切除控制电路 (5) , 该串联电阻逐步切除控制 电路受控于升降、 开闭制动接触器 ; 两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K70’ , K71’ ) 并联后与第一加速 继电器 (K041) 线圈串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
         本发明的控制电路方案是 : 一种抓斗起重机的控制电路, 包括 : 一组升降开关 (1) , 包括上升开关与下降开关 ; 同步控制电路 (2) , 包括上升控制支路、 闭斗控制支路、 下 降控制支路及开斗控制支路, 电路中设有包括一个常闭开关及一个常开开关的一组动作 开关 (3) ; 第一继电器 (K040) , 第二继电器 (K050) ; 常开开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线圈 串联在控制电路的火线 (X21) 与零线 (X12) 之间, 第一、 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并联 ; 上升开关 与上升控制支路串联在火线 (X21) 与零线 (X12) 之间, 上升开关连接火线 (X21) , 上升控制 支路为一条串联支路, 包括依次串联的上升接触器 (K10) 的线圈、 常闭开关、 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 ; 闭斗控制支路与上升控制支路并联, 闭斗控制支路依次包括闭斗接触 器 (K11) 的线圈及第二继电器 (K050) 的常开触头, 其串联点连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闭开 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的串联点 ; 下降开关连接火线 (X21) , 下降控制支路包 括下降接触器 K20 的线圈, 该线圈一端连接下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 接触器 K10 的线圈与常闭开关的串联点, 闭斗控制支路包括闭斗接触器 (K21) 的线圈, 其一 端连接下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闭开关与第一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 的串联点。
         上升接触器、 下降接触器的主触头是互锁的, 开斗接触器、 闭斗接触器的主触头也 是互锁的。
         所述的上升控制支路中串联有下降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0’ ) , 下降控制 支路中串联有上升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10’ ) , 开斗控制支路中串联有闭斗接触 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11’ ) , 闭斗控制支路中串联有开斗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1’ ) 。
         控制电路还包括制动控制电路 (4) : 包括升降制动器接触器 (K70) , 开闭制动器接 触器 (K71) , 并联的上升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10’ ’ ) 、 下降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20’ ') 、 闭斗 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11’ ’ ) 形成的支路, 与升降制动器 (K70) 的线圈串联, 连接在电源上 ; 闭斗接触器的第三触头 (K11’ ’ ’ ) 、 开斗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21’ ’ ) 并联形成的支路, 与开 闭制动器接触器 (K71) 的线圈串联, 连接在电源上 ; 所述升降、 开闭制动器的主触头分别用 于串设在对应制动器的供电电路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串联电阻逐步切除控制电路 (5) , 该串联电阻逐步切除控制 电路受控于升降、 开闭制动接触器 ; 两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K70’ , K71’ ) 并联后与第一加速 继电器 (K041) 线圈串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
         由于用了比原来更少的开关器件控制电路能够使电机的联动, 实现抓斗的升降与 开闭电机的起停同步控制, 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难度, 降低了出错几率。 附图说明
         图 1 是控制电路的实施例 1 的控制电路图 ; 图 2 是起升与开闭电机的主电路图 ; 图 3 是控制电路的实施例 2 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起重机实施例 1 如图 1、 图 2 所示的抓斗起重机, 图 2 中主电路包括升降电机 M10 (6) 、 开闭电机 M20 (7) 及对应升降电机的上升接触器 K10、 下降接触器 K20、 升降制动器 Y10, 对应开闭电机的开斗 接触器 K21、 闭斗接触器 K11、 开闭制动器 Y20。8 表示两电机对应的加速电阻, 能够被逐步 切除。
         图 1 中 F30 为电源入口刀闸, X21 表示火线, X12 表示零线, 各闭合节点 F21, F22, F23, F24 为保护用的安全控制节点, 任一处异常导致开路, 都会使与它们串联的保护继电器 K00 的线圈失电, 触头打开, 断开后面的电源电路。
         控制电路还包括 : 一组升降开关 1, 采用三档位开关 S40, 有三个档位 : “升” , “降” , “0” , “升” 对应上升开 关 (上数第二个) , “降” 对应下降开关 (上数第三个) , 三档位共用开关 (上数第一个) , 在三种 状态下, 该开关一直处于闭合状态, 保证保护继电器 K00 触头处于闭合状态。
         同步控制电路 2, 包括上升控制支路、 闭斗控制支路、 下降控制支路及开斗控制支 路, 电路中设有包括一个常闭开关及一个常开开关的一组动作开关 3, 采用同步动作脚踏开 关 S11。
         第一继电器, 采用时间继电器 K040, 第二继电器, 采用中间继电器 K050。常开开关 与时间继电器 K040 的线圈串联在火线 X21 与零线 X12 之间, 时间、 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并联。
         上升开关与上升控制支路串联在火线 X21 与零线 X12 之间, 上升开关连接火线 X21, 上升控制支路为一条串联支路, 包括依次串联的上升接触器 K10 的线圈、 常闭开关、 时 间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 ; 闭斗控制支路与上升控制支路并联, 闭斗控制支路对应依次包 括闭斗接触器 K11 的线圈及中间继电器 K050 的常开触头, 其串联点连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 常闭开关与时间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的串联点 ; 下降开关连接火线 X21, 下降控制支路包括下降接触器 K20 的线圈, 该线圈一端连接下 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接触器 K10 的线圈与常闭开关的串联点, 闭斗 控制支路包括闭斗接触器 K21 的线圈, 其一端连接下降开关, 另一端连接在上升控制支路 中常闭开关与时间继电器 K040 的常闭触头的串联点。上升接触器、 下降接触器的主触头是互锁的, 开斗接触器、 闭斗接触器的主触头也 是互锁的。互锁方式为 : 上升控制支路中串联有下降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0’ , 下 降控制支路中串联有上升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10’ , 开斗控制支路中串联有闭斗 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11’ , 闭斗控制支路中串联有开斗接触器的辅助第一辅助触头 K21’ 。
         控制电路还包括制动控制电路 4 : 包括升降制动器接触器 K70, 开闭制动器接触器 K71, 并联的上升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10’ ’ 、 下降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20’ '、 闭斗接触器的第 二触头 K11’ ’ 形成的支路, 与升降制动器 K70 的线圈串联, 连接在电源上 ; 闭斗接触器的第 三触头 K11’ ’ ’ 、 开斗接触器的第二触头 K21’ ’ 并联形成的支路, 与开闭制动器接触器 K71 的线圈串联, 连接在电源上 ; 升降、 开闭制动器的主触头分别串设在对应制动器的供电电路 中, 如图 2 中所示。
         控制电路还包括串联电阻逐步切除控制电路 5, 该串联电阻逐步切除控制电路受 控于升降、 开闭制动接触器 ; 两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K70’ , K71’ 并联后与第一加速继电器 K041 线圈串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由于 K70’ ,K71’ 任一个的闭合, 都会使 K041 得电, 继而 闭合其触头并使下一个继电器线圈得电, 迅速的逐步切除加速电阻 8。 下面结合工作状态叙述电路工作原理, 操作中, 共有五种状态 : 1, 当抓斗处于开斗状态, 准备抓货物时, 将 S40 置于 “升” 位置, 同时踩下脚踏开关 S11。 此时中间继电器 K050 和时间继电器 K040 的线圈得电, 时间继电器触头打开, 中间继电 器触头闭合。 使闭斗接触器 K11 线圈得电, 主触头吸合, 开闭电机 M20 工作, 闭合抓斗。 而上 升接触器 K10 线圈无电, 主触头断开, 升降电机 M10 不工作。 为了使抓斗抓满货, 升降制动器 接触器 K70 的线圈回路中串有闭斗接触器 K11 的第二辅助常开触头 K11’ ’ , 所以, K11’ ’ 吸 合后, 升降制动器接触器 K70 也吸合 , 这样使升降电机 M10 虽然不得电, 但它的制动器 Y10 是打开的, 就使抓斗随重量的增加而自动下沉抓满货物。
         2, 抓斗抓满货物后, 操作人员松开脚踏开关 3。中间继电器 K050 和时间继电器 K040 的线圈同时失电, 时间继电器 K040 触头经过 1S 延时后闭合, 使上升接触器 K10 和闭斗 接触器 K11 的主触头同时吸合, 升降电机 M10 和开闭电机 M20 得电工作。同时中制动控制 电路 4 中的制动器 K70、 K71 线圈得电, 制动器主触头吸合, Y10、 Y20 打开, 串联电阻逐步切 除控制电路 5 开始工作, 逐步切除加速电阻 8, 电机 M10、 M20 同时起动, 加速工作。
         3,当抓斗上升到适当的高度, 要开斗放物时, S40 置于 “0” 位置, 再置于 “降” 的位 置。下降接触器 K20 与开斗接触器 K21 的线圈得电, 两电机同时反转, 抓斗下降。
         4,降到合适位置时, 操作人员踩下脚踏开关 S11, 下降接触器 K20 的线圈失电, 且 制动控制电路 4 中, 升降制动器 K70 线圈也失电, 所以升降电机 M10 停转并且制动器 Y10 抱 闸, 抓斗停在空中 ; 电机 M20 继续反转, 抓斗开斗放物。
         5, 放完物后, S40 置于 “0” 位置, 抓斗保持原来的开闭程度, 停在空中, 为下次抓 物做准备。
         起重机实施例 2 显然, 在实施例 1 中, 一些结构是可以做用其他器件替代的, 如用图 3 中的两个开关替 代图 1 中的 S40。制动控制电路 4 也可以根据情况省略。同步控制的核心是电路 2 及升降 开关。
         关于控制电路的实施方式, 由于完全包含在起重机实施例中, 在此不再赘述。

    关 键  词:
    抓斗 起重机 及其 控制电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抓斗起重机及其控制电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956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