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93598
  • 上传时间:2018-07-05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1.7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84565.0

    申请日:

    2011.11.28

    公开号:

    CN102442444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5B 43/54申请日:20111128授权公告日:20121121终止日期:201511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B 43/54申请日:20111128|||公开

    IPC分类号:

    B65B43/54; B65B37/18

    主分类号:

    B65B43/54

    申请人:

    常熟市贝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耀中

    地址:

    215557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大义五新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全自动定量包装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固设有定位盘,定位盘的中央构成有称重进料管套筒,称重进料管套筒的中央构成为入料腔;储料机构;称重机构;称重进料管,其上端与称重进料管套筒连接,下端与称重机构连接;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称重料出料机构;物料补偿机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包括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其包括接料箱和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特征在于在包装袋袋口套管的壁体上开设有排尘孔,在排尘孔上连接有排尘管,排尘管与负压除尘装置连接。优点:可在不停机的状态下除尘,无需由工人手工操作,包装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所述的全自动定量包 装机包括设置于机架平台 (11) 并且在机架平台 (11) 上固接有一护套筒 (111) 的一机架 (1), 在该机架 (1) 上固设有一定位盘 (12), 该定位盘 (12) 的中央构成有一称重进料管套 筒 (121), 该称重进料管套筒 (121) 的中央构成为入料腔 (1211) ; 一储料机构 (2), 该储料 机构 (2) 安装在机架 (1) 的顶部, 并且该储料机构 (2) 在对应于所述入料腔 (1211) 的部位 与所述称重进料管套筒 (121) 连接 ; 一称重机构 (3), 该称重机构 (3) 支承在所述的机架平 台 (11) 上, 并且对应于所述储料机构 (2) 的下方 ; 一用于将由储料机构 (2) 引入的物料引 至所述称重机构 (3) 称重的称重进料管 (5), 该称重进料管 (5) 的上端与称重进料管套筒 (121) 连接, 并且与所述入料腔 (1211) 相通, 而称重进料管 (5) 的下端与称重机构 (3) 连 接; 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称重进料管 (5) 两侧的用于对称重进料管 (5) 夹紧或释放的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设置在所述的机架 (1) 上 ; 一用于将称重机构 (3) 称重后的物料引出的称重料出料机构 (6), 该称重料出料机构 (6) 与所述的称重机构 (3) 配接 ; 一用于对称重机构 (3) 补料而藉以保障称重机构 (3) 称量准确的物料补偿机构 (8), 设置在所述机架 (1) 上, 与所述储料机构 (2) 配接, 并且还与称重机构 (3) 配接, 所述 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包括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 (7), 该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 (7) 包括 接料箱 (71) 和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接料箱 (71) 与所述的护套筒 (111) 固定连 接, 该接料箱 (71) 具有一接料箱腔 (711), 在该接料箱腔 (711) 的底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 用于与所述的称重料出料机构 (6) 相配合的配接孔 (7111), 在接料箱 (71) 的底壁外并且在 对应于所述配接孔 (7111) 的部位延伸有一包装袋袋口套管 (712), 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 置 (72) 中的其中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设置于所述接料箱 (71) 的一侧的外壁上, 而另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设置在接料箱 (71) 的另一侧的外壁上, 并且两者彼此 对应,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包装袋袋口套管 (712) 的壁体上开设有一排尘孔 (7121), 在排 尘孔 (7121) 上连接有一排尘管 (7122), 排尘管 (7122) 与负压除尘装置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平台 (11) 朝向所述称重料出料机构 (6) 的一侧以悬臂状态固定连接 有一护套筒 (111), 该护套筒 (111) 具有一称重斗容入腔 (1111), 所述的称重料出料机构 (6) 位于所述的称重斗容入腔 (1111) 内, 所述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7) 与护套筒 (111) 连 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料机构 (2) 包括一储料筒 (21) 和一真空引入料管 (22), 真空引入料管 (22) 的一端与储料筒 (21) 的顶壁 (211) 配接, 并且与储料筒 (21) 的储料筒腔 (212) 相通, 而真空引入料管 (22) 的另一端与真空引料机连接, 储料筒 (21) 的下部窄缩构成有一储料 筒出料斗 (213), 该储料筒出料斗 (213) 与所述的称重进料管套筒 (121) 连接 ; 所述的物料 补偿机构 (8) 包括振荡器 (81)、 振荡出料管 (82)、 配接管 (83)、 振荡进料管 (84) 和补料斗 (85), 振荡器 (81) 固定在所述的机架 (1) 上, 振荡出料管 (82) 大体上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 在振荡器 (81) 上, 并且在该振荡出料管 (82) 的水平悬臂端配接有一补料管 (821), 该补料 管 (821) 与称重机构 (3) 配接, 配接管 (83) 固定在振荡出料管 (82) 上, 并且与振荡出料管 (82) 的振荡出料管腔 (822) 相通, 振荡进料管 (84) 的一端与配接管 (83) 配接, 另一端与补 料斗 (85) 连接, 而补料斗 (85) 位于所述储料筒腔 (212) 内。 2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机构 (3) 包括称重罐 (31)、 重量传感器 (32) 和称重罐架 (33), 重量传 感器 (32) 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平台 (11) 上, 称重罐 (31) 固定在称重罐架 (33) 上, 而称重罐 架 (33) 与重量传感器 (32) 固定, 其中 : 称重罐 (31) 的上部配有一称重罐盖 (311), 该称重 罐盖 (311) 与所述称重进料管 (5) 的下端连接, 而称重罐 (31) 的下部窄缩成有一称重罐出 料斗 (312), 该称重罐出料斗 (312) 与所述称重料出料机构 (6)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各包括第一作用缸 (41)、 第一连接头 (42)、 一对彼此对应的第一夹臂 (43)、 第一夹脚 (44) 和夹臂座 (45), 夹臂座 (45) 与所述机架 (1) 固定, 第一作用缸 (41) 固定在夹臂座 (45) 上, 第一连接头 (42) 固定在第一作用缸 (41) 的 第一作用缸柱 (411) 的末端, 在该第一连接头 (42) 上并且朝向夹臂座 (45) 的一侧的一端 固设有一第一销轴 (421), 而另一端固设有一第二销轴 (422), 一对第一夹臂 (43) 中的其中 一个第一夹臂 (43) 的中部枢轴连接在夹臂座 (45) 上, 上端开设有一销轴槽 (431), 下端与 第一夹脚 (44) 的一端固定, 而第一夹脚 (44) 的另一端与一对第一夹臂 (43) 中的另一个第 一夹臂 (43) 的下端固定, 一对第一夹臂 (43) 中的另一个第一夹臂 (43) 的中部枢轴连接在 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的另一个夹臂座 (45) 上 , 所述的第一销轴 (421) 与一对第 一夹臂 (43) 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夹臂 (43) 的上端的销轴槽 (431) 相配合, 而第二销轴 (422) 与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中的另一个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的一对第一夹臂 (43) 中的与第二销轴 (422) 相对应的第一夹臂 (43) 的上端所开设的销轴槽 (431) 相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料出料机构 (6) 包括称重出料管 (61)、 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出料套筒 (63) 和一对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64), 在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的上端固 定有一连接套筒 (621), 该连接套筒 (621) 的上端与所述的称重罐出料斗 (312) 连接, 称重 出料管 (61) 的上端与连接套筒 (621) 的下端固定连接, 而称重出料管 (61) 的下端与出料 套筒 (63) 连接, 并且还与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的下端固定, 一对称重出料管夹紧装 置 (64) 中的其中一个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64) 对应于所述称重出料管 (61) 的一侧, 而另 一个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64) 对应于称重出料管 (61) 的另一侧。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64) 各包括一第二作用缸 (641)、 一第二连接头 (642)、 一夹臂横杆 (643)、 一第二夹臂 (644)、 一第三夹臂 (645) 和一第二夹脚 (646), 第二 作用缸 (641) 纵向设置在所述的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上, 并且对应于出料管夹紧装 置定位座 (62) 的一侧的外壁, 该第二作用缸 (641) 的第二作用缸柱 (6411) 朝向上, 第二连 接头 (642) 固定在第二作用缸柱 (6411) 的末端, 夹臂横杆 (643) 穿置在第二连接头 (642) 上, 第二夹臂 (644) 的中部枢轴连接在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上, 而第二夹臂 (644) 的一端与所述夹臂横杆 (643) 的一端固定, 第二夹臂 (644) 的另一端与第二夹脚 (646) 的 一端固定, 第三夹臂 (645) 的中部枢轴连接在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上, 而第三夹臂 第三夹臂 (645) 的另一端与第二夹脚 (646) (645) 的一端与夹臂横杆 (643) 的另一端固定, 的另一端固定, 第二夹脚 (646) 与所述称重出料管 (61) 的一侧相对应。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其 3 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各包括第三作用缸 (721)、 第四、 第五夹臂 (722、 723)、 第三夹脚 (724) 和第四夹脚 (725), 第四夹臂 (722) 的上端枢轴连接在所述的接 料箱 (71) 上, 第三夹脚 (724) 固定在第四夹臂 (722) 的下端, 第五夹臂 (723) 的上端枢轴 连接在接料箱 (71) 上, 第四夹脚 (725) 固定在第五夹臂 (723) 的下端, 其中 : 第四、 第五夹 臂 (722、 723) 彼此对应, 并且第三、 第四夹脚 (724、 725) 同样彼此对应, 第三作用缸 (721) 的第三作用缸柱 (7211) 与第五夹臂 (723) 的中部连接, 而第三作用缸 (721) 的作用缸座 (7212) 与第四夹臂 (722) 的中部连接, 并且第四夹臂 (722) 的中部还通过至少一根第一加 强杆 (7221) 与另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的第四夹臂 (722) 连接, 而第五夹臂 (723) 的中部同样通过至少一根第二加强杆 (7231) 与另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的第五夹 臂 (723) 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振荡进料管 (84) 自所述补料斗 (85) 朝向所述振荡进料管 (82) 的方向倾 斜。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4 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 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进料管 (5) 为硅胶管。

    说明书


    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 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诸如超细粉体、 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粉体之类的精细化工原料、 医药化工原料、 染料、 颜料、 碳酸钙、 高岭土、 酚醛树脂乃至食品如面粉、 食品调料等等之类的粉末或颗粒材 料的包装普遍由已往的手工包装模式逐渐过渡为目前的半自动和全自动化的机械包装。 自 动化包装机具有包装效率高、 计量准确、 投入人力少和有助于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等长处, 因而被并不限于上面提及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广为使用。
         自动包装机的灌袋出料夹袋机构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 略举的如 CN201512126U(全自动定量包装机上的带钢带的夹袋机构) 、 CN100400377C(夹钳夹板尖嘴 式全自动夹袋装置) 、 CN101723099A(灌装机包装袋接收夹持装置) 和 CN201756190U(夹紧 机构) , 等等。此外, CN2333623Y(自动定量包装机) 、 CN201872967Y(一种自动定量包装机) 、 CN2778680Y(下称量式自动定量包装机) 和 CN2778681Y(吊挂式自动定量包装机) 等均涉 及有出料夹袋机构。
         并不限于上述举及的专利方案所涉及的夹袋机构虽然各有其抑短扬长的特点, 但 是客观上无法将物料在进入包装袋的过程中弥散出的粉尘及时去除的功能, 因此需要定期 或不定期地停机清洁, 而停机清洁时间长会影响包装机的工作持续性, 并且清洁由手工担 当, 工人劳动强度大。为此, 本申请人作了有益改进, 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 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良好的清洁效果并且可在不停机的状态 下对粉尘实施自动清除而藉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的具有自清洁功能 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 料夹袋机构, 所述的全自动定量包装机包括设置于机架平台并且在机架平台上固接有一护 套筒的一机架, 在该机架上固设有一定位盘, 该定位盘的中央构成有一称重进料管套筒, 该 称重进料管套筒的中央构成为入料腔 ; 一储料机构, 该储料机构安装在机架的顶部, 并且 该储料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入料腔的部位与所述称重进料管套筒连接 ; 一称重机构, 该称重 机构支承在所述的机架平台上, 并且对应于所述储料机构的下方 ; 一用于将由储料机构引 入的物料引至所述称重机构称重的称重进料管, 该称重进料管的上端与称重进料管套筒连 接, 并且与所述入料腔相通, 而称重进料管的下端与称重机构连接 ; 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 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称重进料管两侧的用于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或释放的称重进料管夹紧 机构, 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 ; 一用于将称重机构称重后的物料引出的称重料出料机构, 该称
         重料出料机构与所述的称重机构配接 ; 一用于对称重机构补料而藉以保障称重机构称量准 确的物料补偿机构,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与所述储料机构配接, 并且还与称重机构配接, 所 述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包括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 该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包括接料箱 和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接料箱与所述的护套筒固定连接, 该接料箱具有一接料箱腔, 在该接料箱腔的底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用于与所述的称重料出料机构相配合的配接孔, 在接料箱的底壁外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配接孔的部位延伸有一包装袋袋口套管, 一对包装袋 袋口夹持装置中的其中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接料箱的一侧的外壁上, 而另 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设置在接料箱的另一侧的外壁上, 并且两者彼此对应, 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包装袋袋口套管的壁体上开设有一排尘孔, 在排尘孔上连接有一排尘管, 排尘管 与负压除尘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机架平台朝向所述称重料出料机构的一 侧以悬臂状态固定连接有一护套筒, 该护套筒具有一称重斗容入腔, 所述的称重料出料机 构位于所述的称重斗容入腔内, 所述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与护套筒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储料机构包括一储料筒和一真空引入 料管, 真空引入料管的一端与储料筒的顶壁配接, 并且与储料筒的储料筒腔相通, 而真空引 入料管的另一端与真空引料机连接, 储料筒的下部窄缩构成有一储料筒出料斗, 该储料筒 出料斗与所述的称重进料管套筒连接 ; 所述的物料补偿机构包括振荡器、 振荡出料管、 配接 管、 振荡进料管和补料斗, 振荡器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 振荡出料管大体上以水平悬臂状态 固定在振荡器上, 并且在该振荡出料管的水平悬臂端配接有一补料管, 该补料管与称重机 构配接, 配接管固定在振荡出料管上, 并且与振荡出料管的振荡出料管腔相通, 振荡进料管 的一端与配接管配接, 另一端与补料斗连接, 而补料斗位于所述储料筒腔内。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称重机构包括称重罐、 重量传感器和 称重罐架, 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机架平台上, 称重罐固定在称重罐架上, 而称重罐架与 重量传感器固定, 其中 : 称重罐的上部配有一称重罐盖, 该称重罐盖与所述称重进料管的下 端连接, 而称重罐的下部窄缩成有一称重罐出料斗, 该称重罐出料斗与所述称重料出料机 构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各包括第一 作用缸、 第一连接头、 一对彼此对应的第一夹臂、 第一夹脚和夹臂座, 夹臂座与所述机架固 定, 第一作用缸固定在夹臂座上, 第一连接头固定在第一作用缸的第一作用缸柱的末端, 在 该第一连接头上并且朝向夹臂座的一侧的一端固设有一第一销轴, 而另一端固设有一第二 销轴, 一对第一夹臂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夹臂的中部枢轴连接在夹臂座上, 上端开设有一销 轴槽, 下端与第一夹脚的一端固定, 而第一夹脚的另一端与一对第一夹臂中的另一个第一 夹臂的下端固定, 一对第一夹臂中的另一个第一夹臂的中部枢轴连接在一对称重进料管夹 紧机构的另一个夹臂座上, 所述的第一销轴与一对第一夹臂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夹臂的上端 的销轴槽相配合, 而第二销轴与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中的另一个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的一对第一夹臂中的与第二销轴相对应的第一夹臂的上端所开设的销轴槽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称重料出料机构包括称重出料管、 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出料套筒和一对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在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的上端固定有一连接套筒, 该连接套筒的上端与所述的称重罐出料斗连接, 称重出料管的
         上端与连接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 而称重出料管的下端与出料套筒连接, 并且还与出料管 夹紧装置定位座的下端固定, 一对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中的其中一个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对应于所述称重出料管的一侧, 而另一个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对应于称重出料管的另一 侧。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一对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各包括一 第二作用缸、 一第二连接头、 一夹臂横杆、 一第二夹臂、 一第三夹臂和一第二夹脚, 第二作用 缸纵向设置在所述的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上, 并且对应于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的一侧 的外壁, 该第二作用缸的第二作用缸柱朝向上, 第二连接头固定在第二作用缸柱的末端, 夹 臂横杆穿置在第二连接头上, 第二夹臂的中部枢轴连接在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上, 而第 二夹臂的一端与所述夹臂横杆的一端固定, 第二夹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夹脚的一端固定, 第 三夹臂的中部枢轴连接在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上, 而第三夹臂的一端与夹臂横杆的另一 端固定, 第三夹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夹脚的另一端固定, 第二夹脚与所述称重出料管的一侧 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各包括第 三作用缸、 第四、 第五夹臂、 第三夹脚和第四夹脚, 第四夹臂的上端枢轴连接在所述的接料 箱上, 第三夹脚固定在第四夹臂的下端, 第五夹臂的上端枢轴连接在接料箱上, 第四夹脚固 定在第五夹臂的下端, 其中 : 第四、 第五夹臂彼此对应, 并且第三、 第四夹脚同样彼此对应, 第三作用缸的第三作用缸柱与第五夹臂的中部连接, 而第三作用缸的作用缸座与第四夹臂 的中部连接, 并且第四夹臂的中部还通过至少一根第一加强杆与另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 置的第四夹臂连接, 而第五夹臂的中部同样通过至少一根第二加强杆与另一个包装袋袋口 夹持装置的第五夹臂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振荡进料管自所述补料斗朝向所 述振荡进料管的方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称重进料管为硅胶管。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的接料箱的包装袋袋口套 管的壁体上开设了排尘孔, 由与排尘孔连接的并且同时与负压除尘装置连接的排尘管将沾 附在包装袋袋口套管的壁体上的粉尘自动吸除, 由于吸尘动作是在撤去包装袋并且在称重 料出料机构停止出料时的时段内进行的, 因此可在不停机的状态下除尘, 并且无需由工人 手工操作, 故包装效率高, 工人劳动强度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图 1 撤去灌装出料夹袋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 3 为图 1 所示的称重料出料机构与灌装出料夹袋机构相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 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 明方案的限制, 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敬请参见图 1 和图 2, 给出了一机架 1, 该机架 1 也可称之为机架罩, 它被固定在机 架平台 11 上, 机架 1 还具有机架顶板 13 和机架底板 14, 机架顶板 13 与机架底板 14 之间构 成为机架隔腔 15。在机架 1 上, 更确切地讲在前述机架顶板 13 上设有一个定位盘 12, 该定 位盘 12 用一组定位盘固定螺钉 122 与机架顶板 13 固定, 并且定位盘 12 的中央形成有一称 重进料管套筒 121, 该称重进料管套筒 121 伸展到前述的机架隔腔 15 内, 称重进料管套筒 121 的中央容腔构成为入料腔 1211。
         在前述的机架平台 11 朝向下的一侧以焊接、 铆接、 紧固件或者以其它类似方式固 接有一护套筒 111, 在本实施例中, 采用紧固件例如采用护套筒固定螺钉 1114 将护套筒 111 与机架平台 11 固定, 该护套筒 111 的顶部并且居于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称重斗容入腔 1111, 并且在护套筒 111 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吸尘孔 1112, 在吸尘孔 1112 上连接有一吸尘管 1113, 吸尘管 1113 与负压装置连接, 例如与除尘风机连接, 以便将护套筒 111 内的尘杂吸除, 避免 经称重料出料机构 6 而进入由图 1 及图 3 示意的包装袋 9, 保障进入包装袋 9 内的物料的纯 洁。
         一储料机构 2 安装在机架 1 的顶部, 即安装在机架顶板 13 上。 由图所示, 储料机构 2 包括一储料筒 21 和一真空引入料管 22, 储料筒 21 的下部窄缩成有一储料筒出料斗 213, 该储料筒出料斗 213 的底部的边缘部位通过第一紧固箍 2132 与前述的定位盘 12 密封固 定, 具体是由图 1 示意的紧固箍螺钉 2133 将第一紧固箍 2132 的一对端点收紧。又, 从图中 可以看出, 在储料筒出料斗 213 的壁体上开设有一用于供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物料补偿机 构 8 的补料斗 85 的补料斗连接管 851 穿过的让位孔 2131。在储料筒 21 的顶壁 211 上配设 有一盖 2111。真空引入料管 22 通过接口 221 与储料筒 21 的储料筒腔 212 相通, 由图所示, 接口 221 通过接口固定板 2211 与前述机架顶板 13 固定, 真空引入料管 22 与真空引料机连 接。由真空引料机将需要包装的粉末或颗粒料经真空引入料管 22 引入储料筒腔 212 内。
         称重进料管 5 为硅胶管, 该称重进料管 5 的上端即朝向储料筒 21 的一端通过第一 夹管盘 51 并且借助于夹管盘固定螺钉 511 与称重进料管套筒 121 固定, 具体是 : 将称重进 料管 5 的上端镶入称重进料管套筒 121 的外壁与夹管盘 51 之间, 再将夹管盘固定螺钉 511 与机架顶板 13 固定。
         前面提及的称重机构 3 包括称重罐 31、 重量传感器 32 和称重罐架 33, 重量传感器 32 即为称重传感器, 该重量传感器 32 以水平悬臂状态并且用一组传感器固定螺钉 3211 支 承固定在重量传感器座 321 上, 而重量传感器座 321 用螺钉固定在前述的机架平台 11 上, 称重罐 31 固定在称重罐架 33 上。由图所示, 称重罐架 33 具有一称重罐配合腔 331(本实 施例为正方形腔) , 称重罐 31 置于称重罐配合腔 331 内, 并且用一组称重罐固定扣件 313 将 称重罐 31 的近中部的外壁与称重罐架 33 固定, 而称重罐架 33 与重量传感器 32 固定连接。
         在前述的称重罐 31 的上部用第二紧固箍 3111 固定有一称重罐盖 311, 前述的称重 进料管 5 的下端固定有一进料管连接套 52, 该进料管连接套 52 具有一固定法兰边 521, 由 法兰边固定螺钉 5211 将进料管连接套 52 与前述的称重罐盖 311 固定连接。优选的方案可 在称重罐盖 311 上加设覆板 3112, 将进料管连接套 52 与覆板 3112 固定。称重罐 31 的下端 窄缩成有一称重罐出料斗 312, 该称重罐出料斗 312 与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称重料出料机 构 6 相连接。由图所示, 在称重罐 31 的外壁上并且围绕称重罐 31 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挡尘盘 314, 藉由该挡尘盘 314 与机架平台 11 之间形成迷宫式的防尘空间, 避免尘杂侵入到位于机 架平台 11 下方的称重料出料机构 6(具体可见图 1 示意) 。
         在称重机构 3 称重时, 前述的称重进料管 5 停止向称重机构 3 的称重罐 31 供料, 为了阻止称重进料管 5 供料, 因此由本发明推荐的一对结构相同的并且分别对应于称重进 料管 5 的两侧的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保障,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 构 4 各包括第一作用缸 41、 第一连接头 42、 一对第一夹臂 43、 第一夹脚 44 和夹臂座 45, 第 一作用缸 41 既可以使用气缸, 也可以使用油缸, 本实施例选择前者, 并且固定在夹臂座 45 上, 第一连接头 42 固定在第一作用缸 41 的第一作用缸柱 411 的末端, 在该第一连接头 42 上并且朝向夹臂座 45 的一侧的一端一体构成有一第一销轴 421, 而另一端一体构成有一第 二销轴 422, 一对第一夹臂 43 的形状均呈 “匚” 形, 其中一个第一夹臂 43 的中部通过夹臂枢 置轴 432 枢轴设置在夹臂座 45 上, 上端即一端开设有一销轴槽 431, 下端即另一端与第一夹 脚 44 的一端固定, 而第一夹脚 44 的另一端与一对第一夹臂 43 中的另一个第一夹臂 43 的 下端固定, 一对第一夹臂 43 中的另一个第一夹臂 43 的中部枢轴连接在一对称重进料管夹 紧机构 4 的另一个夹臂座 45 上, 前述的第一销轴 421 与一对第一夹臂 43 中的其中一个第 一夹臂 43 的上端的销轴槽 431 相配合, 而第二销轴 422 与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中的 另一个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的一对第一夹臂 43 中的并且与第二销轴 422 相对应的第一 夹臂 43 的上端所开设的销轴槽 431 相配合。
         由上述说明可知, 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共有两个第一作用缸 41、 两个第一 连接头 42、 四个第一夹臂 43、 两个第一夹脚 44 和两个夹臂座 45, 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的动作是同步的, 当第一作用缸 41 的第一作用缸柱 411 向缸外伸出时, 则由第一连接头 42 上的第一、 第二销轴 421、 422 分别带动一对第一夹臂 43 的上端, 使一对第一夹臂 43 的 下端带动一对第一夹脚 44 合拢, 使位于一对第一夹脚 44 之间的硅橡胶材质的称重进料管 5 收瘪, 阻断通料, 反之亦然。一对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位于前述的机架隔腔 15 内。
         在称重机构 3 称重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重量误差超出标准合理允许的范围, 即为 了使计量精确, 防止缺斤短两现象, 因此,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而配备有 一物料补偿机构 8。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物料补偿机构 8 包括振荡器 81、 振荡出料管 82、 配接管 83、 振 荡进料管 84 和补料斗 85, 振荡器 81 固定在机架 1 上, 更确切地讲固定在机架底板 14 上, 位 于机架隔腔 15 内。振荡出料管 82 的一端固定在在振荡器 81 上, 另一端朝着称重罐 31 的 称重罐盖 311 的方向伸展, 并且固定有一补料管 821, 补料管 821 与称重罐盖 311 固定并且 与称重罐 31 的称重罐腔相通。配接管 83 固定在振荡出料管 82 上, 并且与振荡出料管 82 的振荡出料管腔 822 相通 (图 1 示) 。振荡进料管 84 的一端与配接管 83 配接, 另一端与烟 斗状的补料斗 85 的补料斗连接管 851 配接, 补料斗配接管 851 经前述的让位孔 2131 伸展 到储料筒 21 的储料筒腔 212 内, 并且将补料斗 85 固定其上。前述的振荡进料管 84 自补料 斗 85 朝着振荡出料管 82 的方向倾斜。
         一旦需要补料时, 则在振荡器 81 的工作下, 由补料斗 85 将物料依次经补料斗连接 管 851、 振荡进料管 84、 配接管 83、 振荡出料管 82 和补料管 821 将料补偿给称重罐 31。由 图所示, 振荡进料管 84 是倾斜的, 朝向储料筒 21 的一端高, 而朝向配接管 83 的一端低。前述的物料补偿机构 8 的补偿原理即为电磁振动给料的工作原理, 振荡器 81 即为 磁振荡器, 磁振荡器电磁线圈 811 的电流是经过单相半波整流的, 当电磁线圈 81 接通电源 后在正半周内有电流通过, 衔铁与铁芯之间便产生了一脉冲电磁力互相吸引, 这时振荡出 料管 82 向后运动, 振荡器 81 的主弹簧 812(也可称簧片) 发生变形而储存了一定的势能, 在负半周线圈中无电流通过, 电磁力消失。主弹簧 812 释放能量, 使衔铁和铁芯朝相反方向 (振荡出料管 82 的相反方向) 运动, 于是, 电磁振动以交流电源的频率作每分钟 3000 次的往 复振动, 由于振荡出料管 82 的底面与激振力作用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因此振荡出料管 82 中的物料沿着抛物线的轨迹连续不断地向称重罐 31 的方向运动。 调节整流电压的高低, 即可控制物料补偿机构 8 的给料量。
         请见图 3 并且继续结合图 1 和图 2, 申请人对上面已经提及的称重料出料机构 6 的 优选而非限于的结构如下 : 包括称重出料管 61、 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出料套筒 63 和 一对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64, 在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的上端即朝向称重罐 31 的称重 罐出料斗 312 的一端固定有一连接套筒 621, 该连接套筒 621 的上端通过配置在称重罐出 料斗 312 的出料口部位的第三紧固箍 3121 与称重罐出料斗 312 的出料口部位配接。称重 出料管 61 的上部通过夹盘 611 并且借助于夹盘固定螺钉 6111 与出料套筒 63 的下端固定。 具体是 : 将称重出料管 61 的上端镶入于连接套筒 621 的外壁与夹盘 611 之间, 用夹盘固定 螺钉 6111 将夹盘与前述的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固定。称重出料管 61 的下端配接有 一出料管连接盘 612, 该出料管连接盘 612 的外壁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定位法兰边 6121, 用 定位螺钉 6122 将定位法兰边 6121 与前述的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的下端固定。出料 套筒 63 的上端与前述的出料管连接盘 612 配接, 下端与下面将要描述的灌装出料机构本体 7 相对应。在出料套筒 63 上构成有一挡尘盘 631, 由该挡尘盘 631 挡止自上部沉降的尘杂 侵入灌装出料机构本体 7。 一对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64 分别对应于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的两侧。
         前述的一对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64 各包括第二作用缸 641、 第二连接头 642、 夹臂 横杆 643、 第二、 第三夹臂 644、645 和第二夹脚 646, 第二作用缸 641 优选使用气缸 (本实施 例即是) , 但并不排斥使用油缸, 因此如果对第二作用缸 641 的形式变换, 则应当属于本发明 方案公开的范畴, 第二作用缸 641 以纵向设置的方式并且以其第二作用缸柱 6411 朝向上的 方式设置, 由图所示, 第二作用缸 641 的作用缸座 6412 铰接在固定于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 座 62 的外壁的下端的铰接座 622 上, 而第二连接头 642 固定在第二作用缸柱 6411 的末端。 夹臂横杆 643 的中部穿置固定于第二连接头 642 上, 第二、 第三夹臂 644、 645 的形状均呈 L 形或称阿拉伯数字的 7 字形, 其中 : 第二夹臂 644 的中部由小轴 6441 枢轴连接在出料管夹 紧装置定位座 62 的上端的第一枢座 623 上, 而第二夹臂 644 的一端 (上端) 与前述的夹臂横 杆 643 的一端固定, 第二夹臂 644 的另一端 (下端) 与第二夹脚 646 的一端固定, 第三夹臂 645 的中部同样由小轴枢轴连接在出料管夹紧装置定位座 62 的上端的第二枢座 624 上, 而 第三夹臂 645 的一端 (上端) 与前述夹臂横杆 643 的另一端固定, 第三夹臂 645 的另一端 (下 端) 与第二夹脚 646 的另一端固定, 第二夹脚 646 与由硅橡胶管充任的称重出料管 61 的一 侧相对应。
         由图所示, 整个称重料出料机构 6 位于前述的护套筒 111 的容腔内。 当第二作用缸 641 工作, 例如使第二作用缸柱 6411 向缸体内回缩时, 由第二作用缸柱 6411 拉动夹臂横杆643, 由于第二、 第三夹臂 644、 645 与夹臂横杆 643 连接, 因此由夹臂横杆 643 带动第二、 第 三夹臂 644、 645 的上端向下摆动, 同时使第二、 第三夹臂 644、 645 的下端连同第二夹脚 646 朝着称重出料管 61 的方向贴靠, 由于称重料出料机构 6 有一对并且同步动作, 因此将称重 出料管 61 夹紧, 使其不能向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 7 输料。
         依然见图 3 并且仍然结合图 1 和图 2, 前述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 7 的优选而 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 : 包括一接料箱 71 和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接料箱 71 与前 述的护套筒 111 连接, 由图 3 所示, 在护套筒 111 的底部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连接折边 1115, 用连接螺钉 1116 将连接折边 1115 与接料箱 71 的上沿上的螺钉孔 713 固定。接料箱 71 具有一大体上为正方体的接料箱腔 711, 在该接料箱腔 711 的底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 配接孔 7111, 前述的称重料出料机构 6 的出料套筒 63 的下端探入到该配接孔 7111 内, 在 接料箱 71 的底壁外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配接孔 7111 的部位 (围绕配接孔 7111 的四周) 构成 有一包装袋袋口套管 712, 该包装袋袋口套管 712 用于套置包装袋 9, 由称重料出料机构 6 引入的物料进入包装袋 9 内。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要点 : 在包装袋袋口套管 712 的壁体上开设一个排尘孔 7121, 在排尘孔 7121 上连接排尘管 7122, 排尘管 7122 的功用如 同对吸尘管 1113 的描述。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中的其中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配置在前述接料箱 71 的一侧, 而另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配置在接料箱 71 的另 一侧, 两者彼此对应, 并且在协同作用下将图示的包装袋 9 的袋口夹持或释放。由于一对包 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的结构、 安装方式以及工作原理均相同, 因此申请人择其一作如下描 述。 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包括第一作用缸 721、 第四、 第五夹臂 722、 723 和第三夹脚 724 以及第四夹脚 725, 第三作用缸 721 以水平状态设置, 并且该第三作用缸 721 优选使用 气缸, 但同样不排斥使用油缸。 第三作用缸 721 的作用缸座 7212 通过作用缸座销轴 7214 与 第四夹臂 722 的中部铰接, 第四夹臂 722 的上端通过销轴螺钉 7222 与前述的接料箱 71 的 箱壁枢轴连接, 而第四夹臂 722 的下端构成为自由端, 第三夹脚 724 固定在该第四夹臂 722 的下端。第三作用缸 721 的第三作用缸柱 7211 的末端通过缸柱销轴 7213 与第五夹臂 723 的中部铰接, 而第五夹臂 723 的上端通过轴销螺钉 7232 与接料箱 71 的外壁枢轴连接, 第五 夹臂 723 的下端构成为自由端, 第四夹脚 7251 固定在该第三夹脚 724 的下端。
         由图 3 所示, 第四、 第五夹臂 722、 723 的形状均呈 L 形并且彼此对应, 第三、 第四夹 脚 724、 725 同样彼此对应。优选地, 在第四夹臂 722 上连接有一对彼此间隔的第一加强杆 7221 的一端, 而一对第一加强杆 7221 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7 的包装袋袋口 夹持装置 72 的第四夹臂 722 连接 ; 同样, 在第五夹臂 723 上连接有一对彼此间隔的第二加 强杆 7231 的一端, 而一对第二加强杆 7231 的另一端与灌装出料夹袋机构 7 的另一个包装 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的第五夹臂 723 连接。
         进一步地, 在第三夹脚 724 上连接有一第一夹袋带 7241 的一端, 而第一夹袋带 7241 的另一端与另一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 7 的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的第三夹脚 724 连接 ; 同样, 在第四夹脚 725 上连接有一第二夹袋带 7251 的一端, 而第二夹袋带 7251 的另 一端与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 7 的另一个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的第四夹脚 725 连接。
         申请人结合图 1 至图 3 叙述本发明的使用, 当要启用本发明实施包装时, 通过对配 置在机架平台 11 下方的电气控制箱 112 的操作, 由真空引料机将有待包装的物料引入储料
         机构 2 的储料筒 21 的储料筒腔 212, 在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对称重进料管 5 释放的状态 下, 储料筒腔 211 内的物料 (粉末或颗粒料) 自储料筒 21 的储料筒出料斗 213 进入称重进料 管 5, 由称重进料管 5 将物料引入称重机构 3 的称重罐 31 内, 当重量传感器 32 称取每一次 包装所定的重量时, 也就是说当物料达到预设的重量时, 称重进料管夹紧机构 4 工作, 将称 重进料管 5 夹紧, 以阻止储料筒腔 212 内的物料被称重进料管 5 导出。在前述称重机构 3 称重时, 称重料出料机构 6 的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64 将称重出料管 61 夹住, 以阻止称重罐 31 内的物料经称重出料管 61 引至套置于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 7 上的包装袋 9。又, 在称 重机构 3 称重时, 不免出现物料重量超出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的情形, 因此由本发明推荐 的物料补偿机构 8 补偿。当称重机构 3 称重完毕时, 由称重机构 3 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 箱 112, 物料补偿机构 8 暂停工作, 同时称重料出料机构 6 工作, 将称重出料管 61 释放, 还 同时, 灌装出料夹袋机构本体 7 工作, 由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的同步工作将包装袋 9 的袋口夹住。称重罐 31 内的物料便自称重出料管 61 并经出料套筒 63 喂入包装袋 9 内。 灌装结束, 在电气控制箱 112 的指令下, 称重出料管 61 又处于被称重出料管夹紧装置 64 夹 紧的状态, 同时, 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 72 对包装袋 9 释放, 还同时, 释放对称重进料管 5 的 夹持状态, 使储料筒腔 212 内的物料再次经称重进料管 5 引入称重罐 31。 如此反复, 直至完 成对依需数量的物料的包装。

    关 键  词:
    具有 清洁 功能 自动 定量 装机 灌装 出料夹袋 机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935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