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及装置.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1675953
  • 上传时间:2018-07-03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788.0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06819.0

    申请日:

    2015.03.11

    公开号:

    CN104771189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6/14申请日:201503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B6/14; A61B6/03; A61B6/04; G06T7/00

    主分类号:

    A61B6/14

    申请人:

    北京朗视仪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宏新; 张朴; 孙来玉; 孙嘉龙; 杨光明

    地址: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同方大厦A座800B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代理人:

    毛燕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口腔CT,该方法包括: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变换矩阵;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坐标变换,生成对正后的三维图像。通过本发明,提高了三维头颅图像对正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应用于口腔CT,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
    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
    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变换矩阵;
    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坐标变换,生成对正后的三维图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定位小球安装于定 位耳夹中,并在拍摄所述口腔CT前置于患者的外耳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 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包括:
    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其中,小球灰度根据历史经 验数据设置为T1:T2,当像素的灰度值满足T1≤I(x,y)≤T2时,即认为属 于定位小球所覆盖的区域;
    计算分割处理后小球区域的质心,作为最终获得定位小球坐标; 两个定位小球的坐标分别记为P1(x1,y1,z1)、P2(x2,y2,z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 算变换矩阵包括:
    以所述口腔CT的图像的原点作为新、旧坐标系的原点,将所述 两个定位小球的连线方向作为新坐标系的X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 U=(x2-x1,y2-y1,z2-z1),归一化得到其单位向量(ux,uy,uz);
    在Z=0的平面上找到与新的X轴垂直的Y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 V=(-(y2-y1),x2-x1,0),归一化得到其对应的单位向量(vx,vy,vz);
    确定与新的XY平面均正交的Z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 N=U×V,归一化得到其单位向量(nx,ny,nz),新的坐标系确定后即可 得到4*4的变换矩阵: R = u x u y u z 0 v x v y v z 0 n x n y n z 0 0 0 0 1 .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坐标变换公式得 到所述三维图像:
    两小球连线的中心点坐标为C0=(tx0,ty0,tz0),其中 tx0=(x1+x2)/2,ty0=(y1+y2)/2,tz0=(z1+z2)/2;变换后图像中心坐标为 C0=(tx1,ty1,tz1);
    变换前图像中某一点(x,y,z)得到变换后对应点(x',y',z')的过程 包括: x y z 1 = 1 0 0 t x 1 0 1 0 t y 1 0 0 1 t z 1 0 0 0 1 u x u y u z 0 v x v y v z 0 n x n y n z 0 0 0 0 1 1 0 0 - t x 0 0 1 0 - t y 0 0 0 1 - t z 0 0 0 0 1 x y z 1 . ]]>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对正 后的三维图像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对正后的所述三维图像进行投影计算,得到正位、侧位 和颏顶位投影图。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模拟X射线衰减法或 最大强度投影法得到所述正位、所述侧位和所述颏顶位投影图。

    8.
      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装置,应用于口腔CT,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
    搜索模块,用于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 的位置;
    坐标变换矩阵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坐标变 换矩阵;
    坐标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换矩阵生成对正后的三维图像。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耳夹,用于将定位小球放置在待拍摄所述口腔CT图像的患 者的外耳道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模块包括:
    分割模块,用于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其中,小球 灰度根据历史经验数据设置为T1:T2,当像素的灰度值满足 T1≤I(x,y)≤T2时,即认为属于定位小球所覆盖的区域;
    确定模块,用于计算分割处理后小球区域的质心,作为最终获得 定位小球坐标;两个定位小球的坐标分别记为P1(x1,y1,z1)、P2(x2,y2,z2)。

    说明书

    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 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CT是一种新型口腔X射线成像系统,能够提供患者口腔颌面部 三维影像,广泛应用于牙齿种植诊断、口腔外科术前计划、正畸方案设计 等口腔各科室。相比传统的全景片、正侧位片等二维影像,口腔CT影像 具有无重叠、无失真的优点,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受到医生的广泛 欢迎。
    口腔CT影像包含XYZ三个维度。习惯上,口腔CT影像中的XY平 面被称为横断面,XZ平面称为冠状面,YZ平面称为矢状面。大多数口腔 CT都提供颌托或头托来支撑患者的头部,并提供激光线进行辅助定位, 使患者头部的正中矢状面(穿过鼻尖点和枕点的正中垂直面)尽量与CT 影像中的正中矢状面重合。然而,上述工具都依赖于操作员手动调节和目 测判断,事实上无法保证患者头部的偏转得到彻底的消除,导致实际的口 腔CT影像中患者的正中矢状面与数据的正中矢状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 的偏差。
    在某些应用中,上述患者姿态的偏差是可以接受的,而在另外一些应 用中则不可接受。比如在正畸应用中,医生需要将三维CT影像转化为二 维正位、侧位和颏顶位透视影像以便进行测量,或者基于三维CT进行患 者的左右脸对称性分析,或者直接在三维CT影像上进行三维测量;而这 些工作的前提,是必须保证CT影像中患者的正中矢状面与数据正中矢状 面完全重合,否则就将失去测量和分析的准确性。
    在现有文献(如“一种CT头颅定位架”、“一种CT扫描机头颅定位 架”等)中提出了头颅机械定位装置来解决定位不准的问题。这些装置通 常需要与CT设备进行机械连接,其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与其它CT设 备进行连接时需对其进行结构改造,适用应差。
    此外,一些专业的口腔CT影像处理软件(比如Dolphin、Invivo)提 供了校正患者正中矢状面偏差的方法,称为重新摆位(Reorientation)。 在这些软件中,需要医生在CT影像中选择患者左右两侧对称的点(比如 左右眼眶边缘点)作为基准点,然后根据这些基准点计算校正参数。该方 法中,对称基准点的选取依赖于医生的人为操作,可能引入误差,而且费 时费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三维头颅图像对正不准确、操作不便捷的问题,目前 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以解决三维头颅图像 对正不准确、操作不便捷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头颅自动对正方法,包括:获取 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 位小球的位置;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变换矩阵;对所述口腔CT图 像进行坐标变换,得到对正后的三维图像。
    优选地,将所述定位小球安装于定位耳夹中,并在拍摄前置于患者外 耳道内。
    优选地,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包括:
    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其中,小球灰度根据历史经验数 据设置为T1:T2,当像素的灰度值满足T1≤I(x,y)≤T2时,即认为属于定位小 球所覆盖的区域;
    计算分割处理后小球区域的质心,作为最终获得定位小球坐标;两个 定位小球的坐标分别记为P1(x1,y1,z1)、P2(x2,y2,z2)。
    优选地,根据搜索到的所述定位小球位置计算变换矩阵,包括以下步 骤:
    以图像的原点作为新、旧坐标系的原点,将两个定位小球的连线方向 作为新坐标系的X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U=(x2-x1,y2-y1,z2-z1),归一 化得到其单位向量(ux,uy,uz);
    在Z=0的平面上找到与新的X轴垂直的Y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 V=(-(y2-y1),x2-x1,0),归一化得到其对应的单位向量(vx,vy,vz);
    确定与新的XY平面均正交的Z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N=U×V, 归一化得到其单位向量(nx,ny,nz),新的坐标系确定后即可得到4*4的变 换矩阵: R = u x u y u z 0 v x v y v z 0 n x n y n z 0 0 0 0 1 . ]]>
    优选地,根据所述坐标变换矩阵计算对正后的三维图像包括:
    两小球连线的中心点坐标为C0=(tx0,ty0,tz0),其中 tx0=(x1+x2)/2,ty0=(y1+y2)/2,tz0=(z1+z2)/2;变换后图像中心坐标为 C0=(tx1,ty1,tz1);变换前图像中某一点(x,y,z)得到变换后对应点(x',y',z')的 过程可写为 x y z 1 = 1 0 0 t x 1 0 1 0 t y 1 0 0 1 t z 1 0 0 0 1 u x u y u z 0 v x v y v z 0 n x n y n z 0 0 0 0 1 1 0 0 - t x 0 0 1 0 - t y 0 0 0 1 - t z 0 0 0 0 1 x y z 1 , ]]>即可得到对正后的所 述三维图像。
    优选地,在得到对正后的三维图像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对正后的所述三维图像进行投影计算,得到正位、侧位和颏 顶位投影图。
    优选地,通过模拟X射线衰减法或最大强度投影法确定所述正位、所 述侧位和所述颏顶位投影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头颅对正装置,应用于口腔CT, 包括:
    定位耳夹,用于将定位小球放置在待拍摄所述口腔CT图像的患者的 外耳道内。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
    搜索模块,用于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 置;
    坐标变换矩阵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坐标变换矩 阵;
    坐标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换矩阵生成对正后的三维图像。
    通过本发明,通过定位耳夹将定位小球放置于患者外耳道内,在CT 扫描后得到包含定位小球信息的三维图像,然后通过自动搜索方法找到小 球的位置,进而基于小球位置计算得到变换矩阵,最后利用变换矩阵获得 校正后的口腔CT数据,使得患者正中矢状面与数据正中矢状面重合。本 发明解决了现有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和装置不准确、不便捷的问题,提 高了三维头颅图像对正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 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 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头颅图像对正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头颅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将耳 夹打开、并将包含定位小球的顶端置入外耳道后的状态;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进行对正前的结果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进行对正后的结果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头颅图像对正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口腔CT的头颅自动对正方法。图1是根 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维头颅图像对正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S102,扫描得到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数据;
    S104,通过自动识别方法搜寻并记录口腔CT图像中两个定位小球的 位置;
    S106,根据找到的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求出患者正中矢状面位置和 校正所需的坐标变换矩阵;
    S108,使用该变换矩阵对原始三维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对正后的图 像。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口腔CT的头颅自动对正方法。在本实施 例中,以一种口腔CT的头颅定位装置为基础,此装置无需安装在设备上, 而是直接戴在患者头部,通过塞入患者耳道的定位小球,计算患者的正中 矢状面位置,进而对数据进行坐标变换,使得患者的正中矢状面和数据的 正中矢状面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如下四步:
    第一步为获取包含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第二步为基于此图像搜 索定位小球,第三步为计算坐标变换矩阵,第四步为对此图像进行坐标变 换并生成对正后的图像。
    下面进行具体描述:
    第一步: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的获取
    由于本发明利用左、右两个定位小球的相关信息对头颅进行对正,故 需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如附图2所示,此装置处于打开状 态,患者将定位耳夹塞到耳朵内,此装置由于下部的关闭装置或者材料变 形,确保耳夹可以塞到外耳道内,同时满足不同人的头部尺寸,更加牢固 的固定到人头上。扫描完成后,即可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图像数据。
    第二步:寻找定位小球,具体步骤为:
    (1)采用阈值分割法提取定位小球对应区域:根据历史经验数据设 定小球灰度范围为T1:T2,当图像像素的灰度值满足T1≤I(x,y)≤T2时,即 认为属于定位小球所覆盖的区域。
    (2)计算分割处理后小球区域的质心,作为最终获得定位小球坐标。两 个定位小球的坐标分别记为P1(x1,y1,z1)、P2(x2,y2,z2)。
    第三步,计算坐标变换矩阵
    找到定位小球后,根据得到的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计算变换矩阵并 输出。得到变换矩阵的方法为:以图像的原点作为新、旧坐标系的原点, 将两个定位小球的连线方向作为新坐标系的X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 U=(x2-x1,y2-y1,z2-z1),归一化得到其单位向量(ux,uy,uz),然后在Z=0 的平面上找到与新的X轴垂直的Y轴方向,其方向向量可取为: V=(-(y2-y1),x2-x1,0),归一化得到其对应的单位向量(vx,vy,vz),最后确 定与新的XY平面均正交的Z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N=U×V,归一化 得到其单位向量(nx,ny,nz),新的坐标系确定后即可得到4*4的变换矩阵: R = u x u y u z 0 v x v y v z 0 n x n y n z 0 0 0 0 1 . ]]>
    第四步,对图像进行坐标变换,生成对正后的图像
    得到变换矩阵后可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该过程首先将两定位小球连 线的中心移动到图像原点,旋转完成后再移动到新图像的中心。具体步骤 为:两小球连线的中心点坐标为C0=(tx0,ty0,tz0),其中 tx0=(x1+x2)/2,ty0=(y1+y2)/2,tz0=(z1+z2)/2;变换后图像中心坐标为 C0=(tx1,ty1,tz1)。变换前图像中某一点(x,y,z)得到变换后对应点(x',y',z')的 过程可写为 x y z 1 = 1 0 0 t x 1 0 1 0 t y 1 0 0 1 t z 1 0 0 0 1 u x u y u z 0 v x v y v z 0 n x n y n z 0 0 0 0 1 1 0 0 - t x 0 0 1 0 - t y 0 0 0 1 - t z 0 0 0 0 1 x y z 1 , ]]>即可得到对正后的图 像。
    申请人使用带定位小球的口腔CT数据进行了验证。图3、图4为对 正前后生成的正位图的效果对比图,图3为对正前的正位图,图4为对正 后的正位图,通过细节对比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 对正的功能。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头颅图像对正装置,应 用于口腔CT,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头颅头像对正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
    搜索模块54,用于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 位置;
    坐标变换矩阵计算模块56,用于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坐标变 换矩阵。
    坐标变换模块58,用于根据所述变换矩阵生成对正后的三维图像。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定位耳夹,用于将定位小球放置在待拍摄所 述口腔CT图像的患者的外耳道内。
    优选地,该搜索模块54包括:
    分割模块542,用于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其中,小球 灰度根据历史经验数据设置为T1:T2,当像素的灰度值满足T1≤I(x,y)≤T2时,即认为属于定位小球所覆盖的区域;
    确定模块544,用于计算分割处理后小球区域的质心,作为最终获得 定位小球坐标;两个定位小球的坐标分别记为P1(x1,y1,z1)、P2(x2,y2,z2)。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与机械方法相比,本发明无需与现有CT设备机械连接,仅需 对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即可达到校正的目的,其适用性强、成本更低,同 时摆位也方便。
    (2)与软件方法相比。现阶段医生通过在CT影像中人工选择左右 两侧对称基准点来达到头颅校正的目的,所选基准点往往会引入误差导致 校正参数的不准确。而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识别定位小球的位 置从而校正口腔CT数据,与以人为选择对称点相比,更加准确。与人工 头颅对正相比,本申请能够自动寻找定位小球位置进而完成对正过程,在 此过程中不需人工参与,避免了人工操作所花时间与精力。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 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 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 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 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 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 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三维 头颅 图像 方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及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7595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