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及其剥离方法、显示装置.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1664509
  • 上传时间:2018-07-03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813.7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44150.4

    申请日:

    2015.03.30

    公开号:

    CN104698631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申请日:20150330|||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 B32B37/10; B32B38/10

    主分类号:

    G02F1/13

    申请人: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晓东

    地址:

    100015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代理人:

    张所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及其剥离方法、显示装置,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包括:顺次贴合设置的超薄玻璃层、结合层和载体基板;结合层包括平铺设置的多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且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均分离设置;剥离方法包括:驱动结合层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剥离超薄玻璃层;显示装置包括:利用剥离方法所剥离的超薄玻璃层;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结合层的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均分离设置,即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之间均存在间隙,使得超薄玻璃层与载体基板的贴合面之间存在较多空隙,大大减少超薄玻璃层与载体基板的结合面积,降低二者的吸附力,降低超薄玻璃从载体上剥离时的难度,避免损坏超薄玻璃,提高成品良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包括:顺 次贴合设置的超薄玻璃层、结合层和载体基板;
    所述结合层包括平铺设置的多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且每两个第一弹性伸 缩结构均分离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层还 包括平铺设置的多个第二弹性伸缩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结构与多个所 述第二弹性伸缩结构分别交错排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弹性 伸缩结构与多个第二弹性伸缩结构呈棋盘格状交错排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 伸缩结构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均包括电致材料伸缩层和两层电极层,两层电极 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致材料伸缩层的上下两侧的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材料 伸缩层为厚度为100-200微米的聚氨酯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超薄玻璃层的厚度为0.05-0.2m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玻璃 贴合结构还包括粘胶层,所述超薄玻璃层与结合层之间、所述载体基板与结合 层之间均贴合设置有粘胶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基板 为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大于等于0.5mm。

    9.  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剥离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剥离方法包括:
    驱动结合层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
    剥离超薄玻璃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合层中的 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具体包括:
    驱动结合层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 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合层中的 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之后,还包括:
    驱动第一弹性伸缩结构收缩,且驱动第二弹性伸缩结构膨胀,使第一弹性 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合层中的 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 具体包括:
    向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结构施加电场,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并挤压所述 超薄玻璃层,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第一弹性伸 缩结构收缩,且驱动第二弹性伸缩结构膨胀,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 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具体包括:
    撤去第一弹性伸缩结构的电场,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收缩;
    向第二弹性伸缩结构施加电场,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膨胀并挤压所述超薄 玻璃层,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

    14.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利用权利要求9-13 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方法所剥离的超薄玻璃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及其剥离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的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及其剥离 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薄型化是液晶显示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就需要将制作液晶显示器所 用的玻璃层做得尽量薄。
    目前,制作液晶显示器时,采用的玻璃层为超薄玻璃,由于超薄玻璃太薄 太软,所以,制作液晶显示器时须将超薄玻璃贴附在载体上,并对超薄玻璃与 载体的贴合面进行平整处理,将二者贴合面全部紧密贴合,制作液晶显示器完 成后,再将超薄玻璃从载体上剥离。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超薄玻璃和载体贴合面全部紧密贴附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吸附力, 使得超薄玻璃从载体上剥离时难度较大,且极容易损坏超薄玻璃,导致成品良 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超薄玻璃从载体上剥离时难度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 例提供了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及其剥离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所述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包括: 顺次贴合设置的超薄玻璃层、结合层和载体基板;
    所述结合层包括平铺设置的多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且每两个第一弹性伸 缩结构均分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结合层还包括平铺设置的多个第二弹性伸缩结构,多个所 述第一弹性伸缩结构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结构分别交错排布。
    作为优选,多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与多个第二弹性伸缩结构呈棋盘格状交 错排布。
    作为优选,所述结合层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均包括电 致材料伸缩层和两层电极层,两层电极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致材料伸缩层的上 下两侧的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电致材料伸缩层为厚度为100-200微米的聚氨酯层。
    作为优选,所述超薄玻璃层的厚度为0.05-0.2mm。
    进一步地,所述超薄玻璃贴合结构还包括粘胶层,所述超薄玻璃层与结合 层之间、所述载体基板与结合层之间均贴合设置有粘胶层。
    作为优选,所述载体基板为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大于等于 0.5mm。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剥离方法,所述剥离方法包括:
    驱动结合层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
    剥离超薄玻璃层。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合层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具体包括:
    驱动结合层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 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合层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之后,还包括:
    驱动第一弹性伸缩结构收缩,且驱动第二弹性伸缩结构膨胀,使第一弹性 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合层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使第二弹性伸缩 结构部分的超薄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具体包括:
    向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结构施加电场,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膨胀并挤压所述 超薄玻璃层,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第一弹性伸缩结构收缩,且驱动第二弹性伸缩结构膨 胀,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具体包括:
    撤去第一弹性伸缩结构的电场,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收缩;
    向第二弹性伸缩结构施加电场,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膨胀并挤压所述超薄 玻璃层,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部分的超薄玻璃层与贴合层分离。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利用剥离方法所剥离 的超薄玻璃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及其剥离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将 结合层的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均分离设置,即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之 间均存在间隙,使得超薄玻璃层与载体基板的贴合面之间存在较多空隙,大大 减少超薄玻璃层与载体基板的结合面积,降低二者的吸附力,降低超薄玻璃从 载体上剥离时的难度,避免损坏超薄玻璃,提高成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结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剥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剥离方法流程示意图;
    其中:1超薄玻璃层,
          2结合层,21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2第二弹性伸缩结构,
          3载体基板,
          4电极层,
          5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所述超薄玻璃 贴合结构包括:顺次贴合设置的超薄玻璃层1、结合层2和载体基板3;
    所述结合层2包括平铺设置的多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且每两个第一弹 性伸缩结构21均分离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之间通过结合层2实现贴合, 通过将结合层2的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均分离设置,即每两个第一弹性 伸缩结构21之间均存在间隙,即结合层2实际上只包括多个分离设置在超薄玻 璃层1与载体基板3之间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该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可以 是条状的,或者是圆形或方块等形状,相比一层完整的结合层2,本发明实施例 的结合层2表面积大大减少,从而使得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的贴合面之 间并不是全部完整贴合,而是存在较多空隙,如此大大减少超薄玻璃层1与载 体基板3的结合面积,降低二者的吸附力,降低超薄玻璃从载体上剥离时的难 度,在剥离超薄玻璃时,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将其剥离,避免损坏超薄玻璃,提 高成品良率;
    而且,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的膨胀收缩功能,能够改变超薄玻璃层1与载 体基板3之间的空隙,辅助减弱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二者之间的贴合强 度,使得超薄玻璃层1更容易从载体基板3上剥离。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结合层2还包括平铺设置的多个第二弹性伸 缩结构22,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分 别交错排布。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之间插入第二弹性 伸缩结构22,如此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与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间隔交错排布, 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与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拼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块结合层2, 实现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二者之间的贴合,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与第二 弹性伸缩结构22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采用受热膨胀材料、通电膨胀材料等;
    当需要将超薄玻璃层1从载体基板3上剥离时,首先驱动第一弹性伸缩结 构21膨胀,将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处的超薄玻璃层1顶起,而第二弹性伸缩 结构22未发生形变,此时,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即可将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 上方的超薄玻璃层1顶起,实现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
    然后驱动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收缩,再驱动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膨胀, 同样道理,第而弹性伸缩区即可将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上方的超薄玻璃层1顶 起,促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部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
    如此,通过交错排布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交替 膨胀,超薄玻璃层1即可与贴合层完全分离,使得超薄玻璃层1受力均匀,分 离极为方便,且不容易损坏超薄玻璃层1,从而直接将超薄玻璃剥离即可,大大 降低超薄玻璃层1从载体基板3上剥离时的难度,防止损坏超薄玻璃层1,提高 成品良率;而且,载体基板3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节省成本。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多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与多个第二弹性伸缩结 构22呈棋盘格状交错排布。其中,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与第二弹性伸缩结构 22的排布方式有多种,可以为棋盘格状或分离的长条形状均可,且第一弹性伸 缩结构21与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可以相互紧贴,也可以分离设置,只要实现 交错排布便于对超薄玻璃层1交替施力,使其受力均匀便于剥离即可。
    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结合层2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弹性 伸缩结构22均包括电致材料伸缩层和两层电极层4,两层电极层4分别设置在 所述电致材料伸缩层的上下两侧的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有电致材料制成的电致材料伸缩层的上下表面分别设 置一层电极层4,在对结合层2中不同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弹性伸缩 结构22区域通电时,可直接通过电极层4进行通电操作,即可实现对电致材料 伸缩层进行通电,从而使其膨胀或收缩,极为方便;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 整体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如受热膨胀材料,通过温度的改变实现第一弹性伸缩 结构21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膨胀或收缩;
    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操作时:首先向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施加电场, 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膨胀并挤压所述超薄玻璃层1,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 部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
    撤去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的电场,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收缩;
    向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施加电场,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膨胀并挤压所 述超薄玻璃层1,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部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结合层2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 均为厚度为100-200微米的聚氨酯层。
    其中,结合层2采用厚度为100-200微米的聚氨酯层,制作比较方便,且便 于应用在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超薄玻璃层1的厚度为0.05-0.2mm。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交错的结 构,可实现剥离最小厚度为0.05mm厚的超薄玻璃层1,剥离方便,且不会损坏 超薄玻璃层1,实际使用优势明显。
    如图5所示,更进一步地,所述超薄玻璃贴合结构还包括粘胶层5,所述超 薄玻璃层1与结合层2之间、所述载体基板3与结合层2之间均贴合设置有粘 胶层5。
    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结构为超薄玻璃层1、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 弹性伸缩结构22、载体基板3顺次贴合形成,通过在超薄玻璃层1与相邻的电 极层4之间、载体基板3与相邻的电极层4之间均设置粘胶层5,使得超薄玻璃 层1、载体基板3连接的更为紧密,贴合更密切,便于制作液晶显示器时各种工 艺的操作,也防止损坏超薄玻璃层1。
    本发明实施例中,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贴合工艺具体为:
    准备载体基板3,并在载体基板3上形成一层电极层4;
    在该层电极层4表面制作电致伸缩材料层;
    在电致材料伸缩层表面再制作一层电极层4;
    对该层电极层4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如平整化处理,或涂抹粘胶等常规处 理),以便有利于贴合超薄玻璃层1;
    对超薄玻璃层1表面进行表面处理;
    将超薄玻璃层1贴在电极层4的表面,优选在真空环境中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载体基板3为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大于等于 0.5mm。
    载体基板3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厚度大于等于0.5mm 的玻璃基板,实际制作成本较低,也容易获得,作为载体基板3优势明显。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剥离方法,所述 剥离方法包括:
    驱动结合层2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膨胀;
    剥离超薄玻璃层1。
    本发明实施例中,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之间通过结合层2实现贴合, 通过将结合层2的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均分离设置,即每两个第一弹性 伸缩结构21之间均存在间隙,即结合层2实际上只包括多个分离设置在超薄玻 璃层1与载体基板3之间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相比一层完整的结合层2, 本发明实施例的结合层2表面积大大减少,从而使得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 的贴合面之间并不是全部完整贴合,而是存在较多空隙,如此大大减少超薄玻 璃层1与载体基板3的结合面积,降低二者的吸附力,剥离时,直接驱动第一 弹性伸缩结构21膨胀,将超薄玻璃层1剥离即可,从而大大降低超薄玻璃从载 体上剥离时的难度,在剥离超薄玻璃时,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将其剥离,避免损 坏超薄玻璃,提高成品良率;
    而且,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的膨胀收缩功能,能够改变超薄玻璃层1与载 体基板3之间的空隙,辅助减弱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二者之间的贴合强 度,使得超薄玻璃层1更容易从载体基板3上剥离。
    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合层2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膨胀, 具体包括:
    驱动结合层2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膨胀,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部 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合层2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膨胀之后,还包括:
    驱动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收缩,且驱动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膨胀,使第 一弹性伸缩结构21部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层2在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之间插入第二弹 性伸缩结构22,如此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与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间隔交错排 布,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与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拼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块结 合层2,
    当需要将超薄玻璃层1从载体基板3上剥离时,首先驱动第一弹性伸缩结 构21膨胀,将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处的超薄玻璃层1顶起,而第二弹性伸缩 结构22未发生形变,此时,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即可将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 上方的超薄玻璃层1顶起,实现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然后驱动第一弹 性伸缩结构21收缩,再驱动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膨胀,同样道理,第而弹性 伸缩区即可将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上方的超薄玻璃层1顶起,促使第一弹性伸 缩结构21部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
    如此,通过交错排布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交替 膨胀,超薄玻璃层1即可与贴合层完全分离,使得超薄玻璃层1受力均匀,分 离极为方便,且不容易损坏超薄玻璃层1,从而直接将超薄玻璃剥离即可,大大 降低超薄玻璃层1从载体基板3上剥离时的难度,防止损坏超薄玻璃层1,提高 成品良率;而且,载体基板3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节省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合层2中的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膨胀,使第二弹性 伸缩结构22部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具体包括:
    向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施加电场,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膨胀并挤 压所述超薄玻璃层1,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部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 离。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收缩,且驱动第二弹性伸缩结构 22膨胀,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部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具体包括:
    撤去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的电场,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收缩;
    向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施加电场,使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膨胀并挤压所 述超薄玻璃层1,使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部分的超薄玻璃层1与贴合层分离。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层2整体采用电致伸缩材料层加电极层4制 成,可对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进行交替通电即可实现 其膨胀或收缩,操作方便,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如受热膨胀材料,通过温度的 改变实现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和第二弹性伸缩结构22膨胀或收缩。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利用超薄玻璃 贴合结构的剥离方法所剥离的超薄玻璃层1。
    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中采用的超薄玻璃层1,可通过以 上实施例中所述的超薄玻璃贴合结构的剥离方法实现,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 板3之间通过将结合层2的每两个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均分离设置,相比一层 完整的结合层2,本发明实施例的结合层2表面积大大减少,从而使得超薄玻璃 层1与载体基板3的贴合面之间并不是全部完整贴合,而是存在较多空隙,如 此大大减少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的结合面积,降低二者的吸附力;
    剥离时,直接驱动第一弹性伸缩结构21膨胀,将超薄玻璃层1剥离即可, 从而大大降低超薄玻璃从载体上剥离时的难度,在剥离超薄玻璃时,施加较小 的力即可将其剥离,避免损坏超薄玻璃,提高成品良率;而且,第一弹性伸缩 结构21的膨胀收缩功能,能够改变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之间的空隙,辅 助减弱超薄玻璃层1与载体基板3二者之间的贴合强度,使得超薄玻璃层1更 容易从载体基板3上剥离,实现显示装置所用的超薄玻璃层1较薄,且避免损 坏,最终实现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超薄 玻璃 贴合 结构 及其 剥离 方法 显示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超薄玻璃贴合结构及其剥离方法、显示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645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