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美容面罩与美容器具.pdf

  • 上传人:a3
  • 文档编号:165246
  • 上传时间:2018-01-31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693.5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63541.5

    申请日:

    2004.07.09

    公开号:

    CN1593365A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H23/00; A61N5/02; A45D44/22

    主分类号:

    A61H23/00; A61N5/02; A45D44/22

    申请人:

    熊川圭一;

    发明人:

    熊川圭一; 孙瑛

    地址:

    日本兵库县

    优先权:

    2003.09.08 JP 315325/2003; 2003.09.26 JP 334921/2003; 2003.12.01 JP 401659/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杜日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可适合每个使用者的脸部形状,根据需要按摩脸部各个部位的既轻巧又没有工作噪声的美容面罩,以及可按摩身体各个部位的既轻巧又没有工作噪声的美容器具。在结合各使用者的脸部形状,带有被整形的眼、鼻及口部开口区,覆盖脸部的美容面罩之中,在面罩材料内设置有振动元件以及或者电磁波发信装置。此外,在上述面罩靠脸一侧设置有朝面部突出的褶皱。此外,在覆盖皮肤表面的薄片状美容器之中,也可采用把振动元件以及或者电磁波发信装置设置在薄片状材料之中的构成。此外,在靠脸一侧或与皮肤接触的面上,最好使用具有皮肤粘附性的材料,作为上述振动元件,最好采用相对于脸部或皮肤表面,大体在水平面内振动的振动马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在眼、鼻及口部带有开口,覆盖脸部,在面罩材料中配置有振动元件以及/或者电磁波发信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上述面罩材料由具有皮肤粘附性的材料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罩材料与脸接触面上配置有朝面部突出褶皱。

    4、
      一种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在眼、鼻及口部带有开口,覆盖脸部,包括:在与脸部接触的面上具有皮肤粘附性的面罩材料;设置在上述面罩材料之中,在相对于上述接触脸部的面大体平行面内振动的振动元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元件配置在眼角、嘴角与额头中的至少一处或两处以上的位置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上述面罩材料含有氨基酸与氧化钛类光触媒中的某一种或二者均含有。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上述面罩材料配置有发热体。

    8、
      一种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在覆盖皮肤表面的薄片状美容器具之中,包括在上述薄片状基本材料之中配置的有振动元件以及/或者电磁波发信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薄片状基本材料由具有皮肤粘附性的材料构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薄片状材料与皮肤接触的面上,配置有朝皮肤突出的褶皱。

    11、
      一种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在覆盖皮肤表面的薄片状美容器具之中,包括:与皮肤接触的面上具有皮肤粘附性的薄片状基本材料;以及设置在上述薄片状基本材料之中,在相对于上述接触面大体平行面内振动的振动元件。

    说明书

    美容面罩与美容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脸部的美容面罩以及美容器具。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的美容热潮,开发出种种用于脸部的美容面罩。例如,特许文献1即公示出一种在耐热塑胶材料中添加了天然矿石或陶瓷粉末的美容面罩。其目的在于靠上述粉末产生的远红外线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实现美容目的。
    此外,特许文献2中公示出一种在靠脸颊部分安装了气囊的美容装置。这是一种通过把压缩空气提供给该气囊进行脸部按摩的装置。
    正如上述,作为一种获得按摩效果的方法,也使用了特许文献2中所述的提供低频电脉冲的方式。
    (特许文献1):特开2001-145520号公报
    (特许文献2):特开2002-159340号公报
    上述对脸部的按摩虽然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但上述特许文献2中公示的技术存在当把用于脸部的气囊充气时会有一种沉重感的缺点。此外,由于可按摩的部分仅限于脸颊,而且其形状已预先设定,因而并不一定能适合每个使用者的脸部形状。还有,充气的声音难听也算是一种短处。
    此外,使用上述电脉冲的方式通过高分子凝胶之类的粘附垫使电极与想要进行按摩的部位皮肤表面接触,把低频电脉冲传递给皮肤。这种情况下,强烈的刺激会渗透到皮肤纵深(皮下组织),如果长时间使用往往会引起皮肤发炎。
    上述特许文献2中虽然公示出在上述构成基础上配置振动马达的构成,但在祛皱与祛斑等美容方面并未做任何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合每个使用者的脸部形状,根据其需要按摩脸部各个部位的既安全又轻巧没有工作噪声的美容面罩,以及可按摩身体各个部位的美容器具。
    此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上述按摩作用促进美容及美肤效果的美容面罩以及美容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方法。
    首先在眼、鼻及口部留有开口,覆盖脸部的美容面罩的面罩材料中配置振动元件以及或者电磁波发信装置。通过把该振动元件配置在使用者希望按摩的部位即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按摩。
    此外,采用上述电磁波发信装置可使皮肤表面的水分负离子化,提高其松弛的效果。若把该电磁波发信装置设定为发送α波(人类处于稳定的精神状态下观察到的脑电波)的频率为8Hz~13Hz的低频波的低频发信装置,即可提高其松弛的效果。此外,从产生负离子的角度而言,也可以在面罩材料中含有电气石矿石。
    还有,也可在上述面罩材料靠近脸部一侧设置朝脸部突出的褶皱。这样可提高按摩效果。
    另外,为了把振动引起的刺激只传递到皮肤表面附近,上述振动元件最好在大体与脸部平行的面内振动。这时,如果上述面罩靠近脸部一侧采用的是带皮肤粘附性的材料,由于可把上述振动有效传递到脸部表面,同时还可牵引皮肤,因而可获得去皱效果。
    还有,若把上述面罩材料设定为采用含有具有减少皱纹、老人斑等美肤作用的氨基酸及具有产生负离子作用,放射远红外线的作用以及含有具有分解人体老化物质作用的氧化钛类光触媒的材料,则可进一步提高美容效果。
    此外,若把上述面罩设定为配置发热体,则可在打开毛孔的同时,使脸部出汗,从而进一步提高美容效果。
    若用薄片状材料取代上述面罩材料,并在该材料中配置振动元件以及/或者电磁波发信装置,则可作为美容器具使用于脸颊,颈部、两臂、大腿等身体的任何部位。
    此外,若在肘部、膝盖等关节弯曲部位设置相应的开口,则可防止关节活动时从皮肤上脱落或产生位置偏移。
    若采用本发明,即可提供一种适合每个用户的脸部形状,根据需要按摩脸部的各个部位的既安全又轻巧没有工作噪声的美容器具。
    此外,若采用薄片状材料取代适合脸部形状的面罩材料,既可提供一种适合身体任何部位形状的既轻巧又没有工作噪声的美容器具。
    还有通过在上述面罩材料以及薄片状材料与皮肤接触的面上采用带皮肤粘附性的材料,即可把振动元件产生的振动有效传递给皮肤。
    除此而外,若把上述面罩材料以及薄片状材料设定为采用含有氨基酸及氧化钛之类的光触媒或靠通电发热的发热材料,则可促进其美容、美肤方面的效果。
    图1:本发明地实施方式中的美容面罩的前视图。
    图2:图1的A-A面的美容面罩的剖视图。
    图3:图2的圆C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4:本发明的美容面罩的前视图。
    图5:图4的B-B面的美容面罩的剖视图。
    图6:本发明的美容面罩的剖视图。
    图7:本发明的美容面罩的前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6、11、14-面罩材料,2-振动元件,3-电池,4、4’-导线,5-电磁波发信装置,
    7-褶皱,8、9、10、12-开口,11a-粘附层,11b-外皮层,13-缺口,15-贯穿孔,
    16-突起,21-发热体,22-电极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美容面罩的前视图,图2是该美容面罩的图1A-A面的剖视图(头部用虚线表示)。此外,图3是图2的圆C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首先在用户的脸部涂抹石膏及硅之类的取模剂,进行脸部取模。并在制作成的模具中注入硅胶,形成在眼8、鼻9、口部10部留有开口的面罩材料1。
    接着在上述面罩材料1的想进行按摩的部位配置振动元件2。图1只在眼外角部位设置了两个振动元件2,但这不过是举例,完全可在需要部位配置所需个数。并在不需要按摩的部位安装用来驱动该振动元件2的纽扣电池3,进而在该纽扣电池与振动元件之间配置导线4。
    上述振动元件2最好设定为采用相对于脸部表面基本平行振动的构成。由于采用此构成,振动引起的刺激经由上述面罩材料1仅传递到皮肤表面,因而不会像上述使用电脉冲的方式那样引起皮肤发炎。作为此种相对于脸部表面基本平行振动的振动元件2,可使用在纽扣型的腔体内以腔体厚度方向(对于脸部表面基本垂直)的转轴为中心,使重心偏置的转子旋转而产生振动的振动马达。
    与上述振动元件2相同,在不需要按摩的部位配置电磁波发信装置5,并在该纽扣电池3与电磁波发信装置5之间配置导线4’。图1中的导线4’是经由振动元件2配置电线的,但并不局限于此种形式,完全可根据想要按摩的部位经济地布线。
    除此而外,还可如图3所示,预先制作成一个面上有褶皱7的面罩材料6,这是通过在有许多开口的基板上涂布硅胶等手段形成的。该褶皱的大小虽没有特别限定,但在以祛除脸部皱纹为主要目的情况下,其直径为1mm、高度1.5mm左右较为合适。并经过适当裁剪之后把该面罩材料6贴到上述面罩材料1的靠脸部一侧的整修面上,形成覆盖振动元件2、纽扣电池3、导线4、4’、电磁波发信装置5的状态。粘贴时应使有褶皱7的一面朝脸部。
    最后通过加热该制作成的面罩,使上述面罩材料1、6彼此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完成本发明的美容面罩。
    若采用上述构成,即可通过振动元件2按摩脸部的有关部位。
    由于该振动元件2的振动可刺激有关部位的肌肉,因而与进行运动时一样,还具有可使脂肪燃烧,紧缩肌肉的效果。
    此外,电磁波发信装置5可使皮肤表面的水分负离子化,提高其松弛效果。除此而外,还可通过在形成上述面罩材料1以及面罩材料6时加入粉粒形的电气石矿石,使之包含在面罩材料之中,从而产生出更多负离子。
    上述面罩材料6使用的是一面有褶皱7的材料,但是显然也可粘贴不带褶皱的面罩材料。
    在进行上述取模的对象不是脸部而是颈部、两臂、大腿之类身体的任意部位时,即可构成与取模部位密切接触,进行按摩的美容器具。
    而在该美容器具之中,例如当取模部位是肘部、膝盖等有关节部位的情况下,若在与关节弯曲部分对应的部位设置开口,则可防止关节活动时,从皮肤上脱落或发生位置偏移。
    此外,在使用上述美容面罩或上述美容器具时,如果在与皮肤接触的一面涂抹化妆水及含胶原、维生素C的美容药品,由于振动元件的振动,还可获得使药品渗透得更深的效果。
    而上述面罩材料与薄片状材料的种类虽无特殊限制,但最好使用具有皮肤粘附性的材料。作为此种具有皮肤粘性的材料,除硅树脂之外还可使用丙烯类及聚氨酯类高分子凝胶体等。
    此外,在以上介绍之中从提高接触性的角度出发,是通过给每个用户取模,形成用户专用的面罩材料及薄片状材料的,但是显然也可以给取模以外的人使用。
    (实施方式2)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美容面罩的前视图,图5是该美容面罩的图4B-B面的剖视图。
    正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美容面罩采用可沿脸部弯曲的基本呈椭圆形的薄片状的面罩材料11,取代上述立体成形的面罩材料1。
    正如图5所示,该面罩材料11由具有皮肤粘附性的粘附层11a和不具有皮肤粘附性的外皮层11b粘贴在一起构成,该粘附层11a用于靠脸部一侧。
    上述粘附层11a以及外皮层11b的构成材料,只要是具有上述性质的材料可任意采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粘附层11a和外皮层11b采用的是硅树脂。而该硅树脂是否具有皮肤粘附性,取决于构成硅树脂的聚合物的聚合结构的不同,由于选择性制造此种硅树脂的技术早已众所周知,因而此处不再详述。
    此外,虽说上述粘附层11a以及外皮层11b厚度并无特殊限定可任意设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配置在后述的外皮层11b表面的振动元件2产生的振动被衰减。因而把粘附层11a的厚度设定为1mm,把外皮层11b的厚度设定为3mm。
    上述面罩材料11与图1所示的例相同,在与眼、口以及鼻对应的位置上留有开口8、10、12。尤其是在图4所示的例中,为了增加鼻表面与面罩材料11的接触面积,把与鼻部对应位置上的开口12设定为与从正面观察到的鼻梁以及鼻正面轮廓对应的槽。此外,在上述面罩材料11的外周,设置了用来使面罩材料11与脸部贴合的复数个缺口13。
    用冲压模之类形成上述形状的面罩材料11之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在上述外皮层11b的表面配置振动元件2,电磁波发信装置5、导线4。并把另外制作而成的面罩材料14,从配置在上述面罩布置材料11的外皮层11b上的振动元件2、电磁波发信装置5、导线4的上面贴紧,即制作成该美容面罩。
    在图4所示的例中,在左右下眼睑与嘴角4个位置上安装了作为振动元件2的上述振动马达,并给各振动元件2配设了导线4(未配置电磁波发信装置5)。此外,纽扣电池未配置在面罩材料11上,采用从面罩材料11的外部经由导线4提供振动元件2的驱动电力的结构。
    若采用此种构成,上述振动马达产生的与脸部平行方向上的振动,沿面罩材料11的外皮层11b以及粘附层11a的传递,使该位置的皮肤在与脸部平行的方向上振动。这时,由于粘附层11a粘附在脸部表面,因而振动元件2产生的振动可有效传递到脸部,除具有按摩作用外,还可用粘附层11a的皮肤拉伸作用而起到祛皱效果。因此,上述振动元件2最好配置在下眼睑、嘴角、额头等容易产生皱纹的位置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美容面罩的其它作用与效果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美容面罩的作用及效果相同。
    而在上述说明之中,虽然采用了把振动元件2等配置在外皮层11b表面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配置在外皮层11b和粘附层11a之间。
    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中,导线4经由配置在嘴角的振动元件2与配置在下眼睑处的振动元件2连接,但也可把导线4与各个振动元件2单独连接,提供不同驱动电力,使各个元件2以不同的振动次数振动。
    在图4所示的例中,面罩材料11可采用具有美容(美肤)效果的含氨基酸的材料构成。例如丙氨酸、白氨酸、胱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等。这时,添加到面罩材料11中的氨基酸,既可以是单一种类也可以是复数种。
    含氨基酸的面罩材料11可在形成构成面罩材料11的原材料的树脂时,通过把氨基酸混合到该树脂原料中制作而成。例如在上述硅树脂中添加氨基酸时,由于该硅树脂具有亲油性,因而可把含有大量氨基酸的大豆油等植物油及溶解在硅油等溶解剂中的氨基酸等的含氨基酸油添加到其中搅拌。
    这时,所添加的含氨基酸的油量虽因构成面罩材料11的组成而异,但与构成面罩材料11的原材料的总重相比,最好在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如果氨基酸含量过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但如果含量过多又会使面罩材料11的硬度降低。
    这样做的结果是包含在面罩材料11内的氨基酸并不与面罩材料11的聚合物化合,而是以分散状态存在于面罩材料11之中。正因如此,面罩材料11中的氨基酸会因施加于面罩上的弯曲与振动等外力作用而移动。这时,到达面罩表面的氨基酸即可从面罩材料11释放到外部。
    因此,若设定为上述面罩材料11中含有氨基酸的构成,由于利用上述振动元件2产生的振动即可把氨基酸从面罩材料11的表面提供给脸部,因而可获得祛皱、祛斑等美容(美肤)效果。尤其是在配置了上述振动元件2的位置上,可促进氨基酸的供给,从而获得更好的美容(美肤)效果。
    此外,正如上述,由于包含在面罩材料11中的氨基酸是在施加于面罩11上的外力作用下由面罩材料11表面提供的,因而在不施加外力的非使用时间内,几乎不从面罩材料11向外释放。因此若采用上述构成,面罩材料11可长期(数年)持续提供氨基酸。
    上述氨基酸虽然可包含在粘附层11a或外皮层11b中的任何一方。但因包含在粘附层11中的情况下,有可能降低其皮肤粘附性,因而最好包含在外皮层11b之中。在此情况下,采用图6所示的构成:在外皮层11与脸部(皮肤)相向的一侧设置突起16,同时在粘附层11a与该突起16对应的位置上设置贯穿孔15,插入该贯穿孔15的上述突起16的端部在与脸部接触处露出,在此状态下粘贴粘附层11a和外皮层11b,构成面罩11。若采用此种构成,既不会损害粘附层11a的皮肤粘附性,又可从外皮层11b给脸部(皮肤)提供氨基酸。
    另一方面,在图4所示的例中,面罩材料11也可采用配置发热体21的构成。在图7所示的例中,面罩材料11在外皮层11b的表面上配置了一条通过面颊、太阳穴以及额头的发热体21,设定为经由设置在该发热体21两端的电极22,给发热体21提供电力。上述发热体21的构成并无特殊限制,可把碳膜电阻及电阻线等设定为任何形状,配置到任何位置上。此外,也可采用不需要供电的发热体。
    在上述构成之中,一从美容面罩外部给发热体提供电力,该发热体21即发热,该热传递到脸部。也就是说,通过给发热体21通电。可使脸部的毛孔张开的同时,还可促进发汗。若在此状态下通过驱动上述振动元件2使之产生振动,则可因该振动与上述发热体的作用的相辅相乘效应,即可获得从毛孔中去除可造成面斑的这一美容效果。
    而在上述说明之中,采用发热体21面罩材料11之外构成,然后再配置到面罩材料11上的构成,但也可把碳等电阻的粉末添加到面罩材料11之中,使整个面罩材料形成电阻。
    此外,以上介绍的面罩材料以及薄片状材料也可采用含有氧化钛光触媒的构成。氧化钛光触媒具有可在光照下通过分解水分产生负离子的作用、分解皮肤表面的老化物质的作用,以及通过接受外部的热能,产生远红外线的作用。
    因此,若采用上述构成,可利用负离子获得松弛效果,清洁皮肤表面的效果,利用远红外线,获得使毛孔张开,促进发汗的效果的同时,还可利用与振动元件2产生的振动的相辅相乘效应,获得更好的美容(美肤)效果。
    还有,面罩材料以及薄片材料若采用含有抗菌剂的构成,可防止杂菌滋生、保持与皮肤接触面的清洁。

    关 键  词:
    美容 面罩 器具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美容面罩与美容器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524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