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1650272
  • 上传时间:2018-07-01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98.0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81699.5

    申请日:

    2010.09.15

    公开号:

    CN101966865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62M 19/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窦兰梅 王星变更后:窦兰梅 王星 姜岩蕾|||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M 19/00申请日:20100915|||公开

    IPC分类号:

    B62M19/00

    主分类号:

    B62M19/00

    申请人:

    窦兰梅

    发明人:

    窦兰梅; 王星

    地址: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武侯路189号16楼3单元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代理人:

    庄振乾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具有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动力机构具有油箱和通过油管依次连接的粗滤油器、人力泵、单向阀,单向阀的出口同时连通第一二位三通阀P口、二位二通阀A口、第二二位三通阀O口,第一二位三通阀A口连接双向变量油马达,第一二位三通阀O口连通油箱,双向变量油马达带动驱动轮,出口连接第三二位三通阀A口,第三二位三通阀P口通过油管连接二位二通阀P口,第二二位三通阀A口通过油管连通第三二位三通阀O口,第二二位三通阀P口依次连接可调节流阀、细滤油器、油箱。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动力转换效率高,有用功可提高2倍以上,时速可达30~60km/h,可广泛应用于二轮车、三轮车或四轮车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 具有动力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动力机构具有油箱和 通过油管依次连接的粗滤油器、 人力泵、 单向阀, 单向阀的出口同时连通第一二位三通阀 P 口、 二位二通阀 A 口、 第二二位三通阀 O 口, 第一二位三通阀 A 口连接双向变量油马达, 第一二位三通阀 O 口连通油箱, 双向变量油马达带动驱动轮, 双向变量油马达出口连接第 三二位三通阀 A 口, 第三二位三通阀 P 口通过油管连接二位二通阀 P 口, 第二二位三通阀 A 口通过油管连通第三二位三通阀 O 口, 第二二位三通阀 P 口依次连接可调节流阀、 细滤油 器, 细滤油器的出口连通油箱。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三二位三通阀 P 口还连通有蓄能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人力泵和单向阀为 多个。

    说明书


    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人力交通工具, 它是由人踩踏力通过机械的链轮把人踩踏力转变成 圆周力, 通过链传递及链轮转换驱动自行车后轮旋转前进。 在力的转换及传递过程中, 利用 链轮和链条传动, 这种传递方式有用功只占做功的 20%左右。自行车经常遇到上坡和下坡 的情况, 上坡时需扭矩较大, 下坡扭矩较小, 一般自行车传动速比是固定的, 踩踏起来不方 便, 山地自行车只能有限的改变几种固定的速比, 但结构较复杂, 可靠性不高。近几年电动 自行车、 电动三轮迅速发展和普及, 其通过蓄电池驱动位于后轮上的电机前进, 但蓄电池的 蓄电容量、 使用寿命以及电机效率等技术瓶颈制约着电动车发展, 存在维护成本较高, 连续 行驶距离有限的问题, 大量废旧的蓄电池处理增加了社会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体积小, 成本低, 能量转换方便, 实现无极变速的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 具有动力机 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动力机构具有油箱和通过油管依次连接的粗滤油器、 人力泵、 单向阀, 单向阀的出口同时连通第一二位三通阀 P 口、 二位二通阀 A 口、 第二二位三通阀 O 口, 第 一二位三通阀 A 口连接双向变量油马达, 第一二位三通阀 O 口连通油箱, 双向变量油马达带 动驱动轮, 双向变量油马达出口连接第三二位三通阀 A 口, 第三二位三通阀 P 口通过油管连 接二位二通阀 P 口, 第二二位三通阀 A 口通过油管连通第三二位三通阀 O 口, 第二二位三通 阀 P 口依次连接可调节流阀、 细滤油器, 细滤油器的出口连通油箱。
         所述第三二位三通阀 P 口还连通有蓄能器。
         所述人力泵和单向阀为多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 该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通过人力蹬踏人力泵, 将 动能转换成液压能, 以液体传递能量, 用双向变量油马达将液压能转换成回转运动, 通过驱 动轮输出。具体工作过程 : 当人力泵转动后, 动力油经过油管、 粗滤油器吸入人力泵, 经第 一二位三通阀 P 口→ A 口进入双向变量油马达后, 通过第三二位三通阀的 A 口→ O 口进入 第二二位三通阀的 A 口, 经第二二位三通阀的 P 口流出, 通过可调节流阀、 细滤油器流回油 箱, 此时液压动力车向前行驶。当需要减速时, 调整可调节流阀的开口, 实现减速行驶。当 需空档滑行时, 将第二二位三通阀置于第二个位置, 此时动力油由双向变量油马达的出口 经第三二位三通阀的 A 口→ O 口进入第二二位三通阀的 A 口→ O 口, 经第一二位三通阀的 P 口→ O 口进入双向变量油马达, 形成空档循环回路。当在平坦的道路或下坡时有多余能量 需贮存时, 将第三二位三通阀置于第二位置, 此时经人力泵吸入的动力油经第一二位三通 当释放蓄 阀的 P 口→ A 口进入双向变量油马达后, 通过第三二位三通阀的 P 口进入蓄能器,能器内的能量时, 把第三二位三通阀置于向前行驶的位置, 将二位二通阀置于沟通位置, 此 时蓄能器内的高压动力油经二位二通阀的 P 口→ A 口, 与人力泵输出的动力油汇合后同时 进入双向变量油马达。 需倒车时, 可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人力泵继续工作, 把第一、 第二二位 三通阀置于第二位置, 人力泵泵出的动力油经第二二位三通阀的 O 口→ A 口流出, 经第三二 位三通阀的 O 口→ A 口流入双向变量油马达, 再经第一三位二通阀的 A 口→ O 口流回油箱。 另一种倒车方法是由蓄能器内的动能作为倒车驱动动力, 只需把第第一、 三二位三通阀置 于第二位置, 即第三二位三通阀 P 口与 A 口连通, 第一二位三通阀的 A 口与 O 口连通, 蓄能 器内的高压动力油驱动双向变量油马达进行倒车, 动力油从第一二位三通阀的 O 口流出至 油箱。采用多个人力泵和单向阀构成人力泵组, 能够实现多人同时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结构紧凑, 体积小, 成本低, 动力转换效率高, 能实现前进、 倒退, 并能将动能贮存起来, 可根据需要释放, 有用功可提高 2 倍以上, 时速可达 30 ~ 60Km/h, 不消耗能源, 可广泛应用 于二轮车、 三轮车或四轮车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油路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述的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 具有动力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具有油箱 1 和通 过油管依次连接的粗滤油器 2、 人力泵 3、 单向阀 4, 所述人力泵 3 和单向阀 4 为多个, 构成人 力泵组, 人力泵 3 由人力踩踏提供动力实现泵油, 单向阀 4 的出口同时连通第一二位三通阀 6 的 P 口、 二位二通阀 5 的 A 口、 第二二位三通阀 11 的 O 口, 第一二位三通阀 6 的 A 口连接 双向变量油马达 8, 第一二位三通阀 6 的 O 口连通油箱 1, 双向变量油马达 8 带动驱动轮 7, 双向变量油马达 8 的正转或反转从而带动驱动轮 7 的前进或倒车。双向变量油马达 8 出口 连接第三二位三通阀 9 的 A 口, 第三二位三通阀 9 的 P 口通过油管连接二位二通阀 5 的 P 口, 第二二位三通阀 11 的 A 口通过油管连通第三二位三通阀 9 的 O 口, 第二二位三通阀 11 的 P 口依次连接可调节流阀 12、 细滤油器 13, 细滤油器 13 的出口连通油箱 1。所述第三二 位三通阀 9 的 P 口还连通有蓄能器 10。

    关 键  词:
    人力 驱动 液压 动力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力驱动液压动力车.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502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