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恶劣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恶劣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 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差剧烈变化, 使混凝土浇筑体早期塑性收缩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增大, 是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温 度 - 收缩应力剧烈变化, 而导致混凝土浇注体或构件裂缝的出现。实践表明, 混凝土常见的 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 早期由于水泥水化热混凝土内升温高, 拆模后表面温 度低, 里表温差形成很陡的温度梯度, 产生很大的拉应力, 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 极限 拉伸小, 加之养护不善, 极易形成裂缝。表面裂缝常发生在早期, 因此早期混凝土养护成为 防止裂缝出现的关键, 在晚期, 由于冬季负温或气温骤变寒潮频繁时节, 裂缝也会出现在晚 期, 此现象在寒冷地区较明显。 为了控制里表温差及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 国内外做了大 量的研究。
在特殊环境下, 例如兰新二线这样沿线恶劣的气候, 常规的养护方式难以见效。 由 于兰新二线沿线全线极端最低气温 -21.7 ~ -41.5℃, 极端最高气温 31.37 ~ 47.7℃, 乌鲁 木齐最大年温差高达 83.6℃, 七角井年平均降水量 38mm, 年最大降水量 99.1mm, 年平均蒸 发量 4803.6mm, 年最大蒸发量 7914mm, 兰新二线沿线穿越安西风区、 烟墩风区、 百里风区、 三十里风区、 达坂城风区等五大分区, 最大风速 60m/s, 局部段大于 8 级风的天数超过 200 天。 同时在规范的严格要求下 : 混凝土浇注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 /d, 混凝土表面与 大气温差不宜大于 20℃, 混凝土浇注体里表温差 ( 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差 ) 不宜大于 25℃ ; 要求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 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度不宜超过 20℃ ( 截面较 为复杂时, 不宜超过 15℃ ) ; 规定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差之差, 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 差不宜大于 20℃ ( 梁体混凝土不易大于 15℃ )。 规范的严格要求及这种极端恶劣的气候条 件下, 如何解决混凝土桥墩保温养护问题, 是兰新第二双线高性能混凝土面临的一大难题。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 新疆段 ) 沿线干燥、 大风、 大温差、 夏季高温、 冬季低温的环境 条件使得沿线混凝土的养护至关重要。 由于干燥、 夏季高温和大风的影响, 混凝土在养护期 间很难从外界获得水分补充, 而其内部水分会大量向外散失, 使水泥水化不充分, 产生收缩 裂缝 ; 由于大温差会使混凝土中心和表面内外温差较大, 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梯度会 很大, 将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 冬季低温要求混凝土养护期间注意保温, 否则会发生严 重的冻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恶劣环境下高性能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恶劣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在混凝土顶面及 暴露在空气中的混凝土面收面后, 立即进行覆盖橡塑板或土工布或者在模板顶端预留 5cm 左右的空间, 在该空间内浇水养护 ; 当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时, 并且混凝土中心 温度开始降温时进行拆模 ; 拆模同时包裹保温保湿材料养护 ; 养护过程采用保湿、 保温材 料双重包裹的方式进行养护。
所述的养护方法,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 不得损伤混凝土并防止混凝土在 拆模过程中开裂。
所述的养护方法, 宜采取逐段拆模、 边拆边包裹保温保湿材料的拆模工艺。
所述的养护方法, 所述保温材料为橡塑板, 所述保湿材料为土工布。
所述的养护方法, 进行包裹时, 用可以受力的物体挤压橡塑板, 使其与混凝土结构 物表面密贴, 然后进行捆绑, 捆绑结实。
所述的养护方法, 所述保湿材料采用质量大于 300g/m2, 吸水饱和后质量大于 1000g/m2 的土工布, 保温材料采用厚度 2cm 以上的橡塑板。
所述的养护方法, 所述包裹方法为 : 将土工布包裹在混凝土表面, 搭接宽度不小于 20cm, 采用绳子每隔 50cm 将土工布捆绑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物表面, 搭接处也要用绳子捆绑 固定, 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被土工布完全封闭 ; 包裹完成后将土工布洒水饱和 ; 饱和后, 快速将橡塑板包裹在土工布表面, 橡塑板搭接宽度不小于 20cm, 搭接处用专用胶粘贴后用 宽胶带密封并固定, 胶带的宽度宜在 5cm 以上 ; 每隔 50cm 要用宽胶带固定橡塑板, 橡塑板应 将土工布完全封闭。 所述的养护方法, 每一段混凝土保湿保温材料的包裹工作在半小时内完成, 养护 时间应在 28 天以上。
(1) 保温保湿养护方式能够满足混凝土中心与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 差控制在 20℃内, 能够满足拆模后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差控制在 20℃内的规范要求, 且其温差在不断的缩小。
(2) 在外界降温时, 特别是夜间温度较低时, 虽然橡塑板的保温性随着大气温度的 升降而升降, 但其升降幅值远小于大气温度的升降幅值, 并且略有滞后, 说明橡塑板的隔热 保温效果良好, 通过保温保湿材料的应用, 能够满足夜间温度较低时, 其保温性能可以满足 特殊条件下的保温要求。
(3) 保温保湿养护膜重复利用, 这种养护方式比较经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 通过本发明的保温保湿养护, 只需一次洒水, 可以充分满足恶劣气候环境下, 例 如西北地区, 特别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沿线的区域气候特点, 其能够满足保湿要求 ;
2、 本发明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保温性好, 通过大量现场试验, 其它养护方式保温性均难以满足规范对温度控制的要求 ;
3、 保温保湿养护抗风能力强, 在现场试验中, 其它养护风方式在大风中很快被吹 散, 而本发明的养护方法耐风时间最长, 效果最好 ;
4、 本发明的保温保湿养护材料可以重复利用, 节约材料, 对环境无污染, 降低工程 造价。
本发明的养护方式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能够满足恶劣环境下混凝土养
护的规范、 施工、 设计和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1
保温保湿养护方式所用的养护材料为 : 橡塑板 + 土工布。
保温保湿养护方式工序及注意事项 :
1、 混凝土浇筑后, 在混凝土顶面及暴露在空气中的混凝土面收面后立即进行覆盖 橡塑板或土工布或者在模板顶端预留 5cm, 将其浇水养护, 以防止暴露在大气中的混凝土面 水分蒸发过快而出现干缩裂缝 ;
2、 当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 并且混凝土中心温度开始降温时, 可以进 行拆模 ; 拆模的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 拆模过早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不到设计 要求, 并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大, 在拆模过程中由于外力荷载或温度梯度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 拆模时间过晚, 由于太阳直射模板时间较长, 导致模板内混凝土表面温度升高, 加之模板之 间存在接缝, 水分会由接缝大量散失, 导致混凝土干缩开裂, 因此, 在混凝土内部水化温度 降低后应尽快拆除模板, 进行包裹养护 ;
3、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 不得损伤混凝土,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在 拆模过程中开裂, 宜采取逐段拆模、 边拆边包裹保温保湿材料的拆模工艺 ;
4、 养护阶段采用保湿保温材料双重包裹的方式进行养护 ;
优选的保湿材料采用质量大于 300g/m2, 吸水饱和后质量大于 1000g/m2 的土工 布, 保温材料采用厚度 2cm 以上的橡塑板 ; 具体做法是, 将土工布包裹在混凝土表面, 搭接 宽度不得小于 20cm, 采用绳子每隔 50cm 将土工布捆绑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物表面, 搭接处也 要用绳子捆绑固定, 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被土工布完全封闭。包裹完成后将土工布洒水 饱和。饱和后, 快速将橡塑板包裹在土工布表面, 橡塑板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20cm, 搭接处用 专用胶粘贴后用宽胶带密封并固定, 胶带的宽度宜在 5cm 以上。另外, 每隔 50cm 要用宽胶 带固定橡塑板, 橡塑板应将土工布完全封闭 ;
应当注意的是, 进行包裹时 ; 需用木板等可以受力的物体挤压橡塑板, 使包裹材料 与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密贴, 然后进行捆绑, 必须捆绑结实, 捆绑结实程度能够满足在当地大 风条件下不致吹开的要求。
5、 每一段混凝土保湿保温材料的包裹工作宜在半小时内完成, 保湿保温材料双重 包裹的养护时间应在 28 天以上。
优选的, 两种组合养护材料在组合时的技术要求 :
表 1 包裹用橡塑板物理技术指标
表 2300g 土工布的技术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检测项目 吸水饱和后质量 g/m2 垂直渗透系数 cm/s 厚度 mm 等效孔径 O95mm 断裂强力 kN/m 断裂伸长率% CPR 顶破强力 kN 撕破强力 kN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 幅宽偏差% 技术指标 ≥ 1000 1.1×10-3 2.2 0.09 15.0 50 2.6 0.45 -5 -0.5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提供采用本发明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的对比试验。 (1) 目的 : 配制了混凝土掺抗裂致密剂的 L( 梁 ) 型、 D( 墩 ) 型和 Z( 桩 ) 型混凝土,并制作了强度, 抗氯离子渗透试件, 在标准条件下进行了养护, 分别测试了 7d、 28d 和 56d 的 强度值和 28d 和 56d 的电通量 ; 并将试验结果与不掺混凝土抗裂致密剂的优化后的混凝土 进行对比, 分析抗裂致密剂对混凝土强度、 密实性及抗裂性的影响。
(2) 方案 : 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1 天, 拆模后分别包裹塑料膜养护 ( 记为 CT) 和包裹保温保湿膜 ( 记为 WS) 养护两种方式, 分 20℃、 -5 ~ 15℃和 -10 ~ 20℃三种养护温 度来模拟大风、 大温差环境。将混凝土养护至 7d、 28d、 56d 龄期时测得其强度, 并与标准养 护的混凝土进行比较, 养护至 56d 龄期时测定其电通量, 并测试不同养护方式下不同强度 等级混凝土的开裂情况。
(3) 试验用原材料见下表。
表 3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表 4 矿渣及粉煤灰的主要性能指标
表 5 聚羧酸减水剂主要性能指标值
表 6 碎石的主要性能指标值
表 7 砂的主要性能指标
(4) 包裹材料
1) 土工布 : 保湿材料采用土工布, 土工布为建材市场销售的单布无膜土工布, 质 量大于 300g/m2, 吸水饱和后质量大于 1000g/m2。
2) 橡塑板 : 保温材料采用橡塑板, 厚度为 2cm。依据 GB/T17794-2008 测试, 其物理 技术指标见表 1。
(5)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的养护方式对比试验结果与分析
1) 混凝土养护方式对比的试验结果
L 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见表 8 中 LYC, D 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见表 8 中 DYC, Z 型混 凝土配合比参数见表 8 中 ZYC。
表 8 水胶比为 0.30 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 (L、 D、 Z 型混凝土 )
项目 水胶比 单位用水量 /(kg/m3) 砂率 /% 砂子用量 /kg 石子用量 /kg 高效减水剂掺量 /%
LYC 0.30 145 40 717 1075 1.3DYC 0.34 145 42 768 1061 1.4ZYC 0.38 145 44 815 1038 1.4其中 YC 代表掺粉煤灰、 矿粉优化后的混凝土, L 代表梁体混凝土, D 代表墩台混凝 土, Z 代表桩基混凝土。
一、 不同的养护方式的强度试验结果
表 9、 表 10、 表 11 分别为在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包裹塑料膜、 包裹保温保 湿膜的 L 型、 D 型、 Z 型混凝土强度测试值和标准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测试值。
表 9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测试值
项目 7d 强度 /MPa 28d 强度 /MPa 56d 强度 /MPa
BY 37.2 57.5 63.2CT 33.1 55.6 60.1WS 45.1 62.5 67.3表 10 不同养护方式下 D 型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测试值项目 7d 强度 /MPa 28d 强度 /MPa BY 33.2 48.6 CT 30.1 45.6 WS 42.1 60.513102029645 A CN 102029647说56d 强度 /MPa 57.8明书56.1 62.312/18 页
表 11 不同养护方式下 Z 型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测试值项目 7d 强度 /MPa 28d 强度 /MPa 56d 强度 /MPa BY 30.1 44.0 50.1 CT 25.3 40.4 46.8 WS 37.6 46.6 52.9其中 BY 为标准养护, CT 为包裹塑料膜养护, WS 为包裹保温保湿膜养护。
二、 不同的养护方式的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
表 12、 13、 14 为在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 D 型、 Z 型混 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
表 12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项目 28d 电通量 /C 56d 电通量 /C BY 1096 694 CT 1207 785 WS 931 684
表 13 不同养护方式下 D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项目 28d 电通量 /C 56d 电通量 /C BY 1120 783 CT 1327 1174 WS 978 750
表 14 不同养护方式下 Z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项目 28d 电通量 /C 56d 电通量 /C BY 1230 820 CT 1479 1209 WS 1070 7912) 混凝土养护方式对比的试验结果分析
一、 不同养护方式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分析
在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采用塑料膜包裹养护的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均低 于标养的基准混凝土, 但是最终可以达到强度要求 ; 采用保温保湿膜包裹养护的混凝土, 其
强度均高于标养的基准混凝土和塑料膜包裹养护的混凝土。 这说明保温保湿膜对混凝土强 度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 这是因为保温保湿膜既可以保证混凝土内部水化的温度, 土工布 所吸收的水分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湿度补给, 保证水泥充分水化。
二、 不同的养护方式的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分析
在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包裹塑料膜或保温保湿膜的养护方式均可降低混 凝土的电通量, 但包裹保温保湿膜的养护方式使得电通量降低的更多, 即改善混凝土抗渗 性的效果更佳。
(6)-5 ~ 15℃、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养护方式对比试验结果与分析
1) 混凝土养护方式对比的试验结果
一、 不同的养护方式的强度试验结果
表 15、 16、 17 分别为在 -5 ~ 15℃、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包裹塑料膜、 包裹保温保 湿膜的 L 型、 D 型、 Z 型混凝土强度测试值和标准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测试值。
表 15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测试值
项目 7d 强度 /MPa 28d 强度 /MPa 56d 强度 /MPa
BY 37.2 57.5 63.2CT 27.9 54.7 59.1WS 33.3 56.0 62.8表 16 不同养护方式下 D 型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测试值项目 7d 强度 /MPa 28d 强度 /MPa 56d 强度 /MPa BY 33.2 48.6 57.8 CT 25.8 46.7 53.9 WS 29.5 49.9 58.4
表 17 不同养护方式下 Z 型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测试值项目 7d 强度 /MPa 28d 强度 /MPa 56d 强度 /MPa BY 30.1 44.0 50.1 CT 19.5 40.9 47.0 WS 25.6 45.5 50.7二、 不同的养护方式的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
表 18、 19、 20 为在 -5 ~ 15℃、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 D 型、 Z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
表 18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
项目 28d 电通量 /C 56d 电通量 /C
BY 1096 694CT 1467 1150WS 1250 858表 19 不同养护方式下 D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项目 28d 电通量 /C 56d 电通量 /C BY 1120 783 CT 1574 1221 WS 1412 981
表 20 不同养护方式下 Z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项目 28d 电通量 /C 56d 电通量 /C BY 1230 820 CT 1797 1409 WS 1180 10362) 混凝土养护方式对比的试验结果分析
一、 不同养护方式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分析
在 -5 ~ 15℃、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即正负变温的养护温度条件, 不同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的各龄期强度均低于标养混凝土的, 说明大温差的环境条件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是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 可以通过包裹养护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其中, 包裹保温保湿膜的养护混凝土, 其强度高于包塑料膜养护的混凝土, 特别是对早期强 度发展有利。
二、 不同的养护方式的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分析
在 -5 ~ 15℃、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不管用何种材料包裹混凝土, 其 56d 电通量 均高于标准养护混凝土的电通量。这说明正负变温对混凝土的性能发展非常不利, 采用保 温保湿膜包裹养护混凝土的电通量低于采用塑料膜包裹养护的混凝土, 这说明保温保湿膜 在低温条件下可充分保持膜内较高温度及足够湿度, 以保证混凝土正常的性能发展, 使得 混凝土在较为严酷的变温条件下仍可保证较低的电通量, 即可保证较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能。
(7)-10 ~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养护方式对比试验结果与分析
1) 混凝土养护方式对比的试验结果
一、 不同的养护方式的强度试验结果
表 21、 22、 23 分别为在 -10 ~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包裹塑料膜、 包裹保温 保湿膜的 L 型、 D 型、 Z 型混凝土强度测试值和标准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测试值。
表 21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测试值
项目 28d 强度 /MPa 56d 强度 /MPa
BY 57.5 63.2CT 28.9 50.5WS 44.3 57.1表 22 不同养护方式下 D 型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测试值项目 28d 强度 /MPa 56d 强度 /MPa BY 48.6 57.8 CT 22.7 46.2 WS 30.8 52.7
表 23 不同养护方式下 Z 型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测试值项目 28d 强度 /MPa 56d 强度 /MPa BY 44.0 50.1 CT 20.3 40.1 WS 27.8 48.3二、 不同的养护方式的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
表 24、 25、 26 为在 -10 ~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 D 型、 Z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
表 24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
项目 28d 电通量 /C 56d 电通量 /C
BY 1096 694CT 2180 1681WS 1475 1120表 25 不同养护方式下 D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17102029645 A CN 102029647说项目 28d 电通量 /C 56d 电通量 /C BY 1120 783明书CT 2369 1870 WS 1693 135016/18 页
表 26 不同养护方式下 Z 型混凝土各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电通量 ) 的测试值项目 28d 电通量 /C 56d 电通量 /C BY 1230 820 CT 2583 2148 WS 1897 14602) 混凝土养护方式对比的试验结果分析
一、 不同养护方式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分析
在 -10 ~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对正负变温的养护温度来讲, 其混凝土的 各龄期强度均低于标养的, 说明正负变温的环境条件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是不利的, 在这 种情况, 可以通过包裹养护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其中, 包裹保 温保湿膜的养护混凝土, 其强度高于包塑料膜养护的混凝土, 特别是对早期强度发展有利。 与 -5 ~ 15℃的温度相比较, -10 ~ 20℃的变温条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更为严重, 温度较 标养的降低更多。
二、 不同的养护方式的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分析
-10 ~ 20 ℃、 相对湿度 50 %条件下, 进行混凝土养护, 不管用哪种材料包裹混凝 土, 其 56d 电通量均高于标准养护混凝土的电通量。这说明这种变温条件对混凝土的性能 发展非常不利, 采用保温保湿膜养护混凝土的电通量低于采用包裹塑料布养护的混凝, 这 说明保温保湿膜在低温条件下可以充分保持膜内较高温度及足够湿度, 以保证混凝土正常 的性能发展, 使得混凝土在这种严酷的变温条件下仍可保证较低的电通量, 即可保证较高 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8) 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试验
抗裂试验采用抗裂环, 拆模后分别采用塑料膜包裹的养护方式 ( 记为 CT) 和包裹 保温保湿材料养护方式 ( 记为 WS) 在室内养护 7d, 然后移到室外养护 7d 后, 观察并测量裂 缝情况。
1) 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开裂情况
表 27、 28 和表 29 分别为不同养护方式下,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开裂情况。
表 27 不同养护方式下 L 型混凝土裂缝开展情况
表 28 不同养护方式下 D 型混凝土裂缝开展情况
表 29 不同养护方式下 Z 型混凝土裂缝开展情况2) 裂缝开裂分析
采用塑料膜包裹养护的混凝土, 产生 1 条较宽的贯通裂缝和 1 条非贯通裂缝 ; 而采 用保温保湿膜养护的混凝土, 14d 后没有产生裂缝。这说明, 保温保湿膜在混凝土的养护过 程中可以减少裂缝, 起到很好的防裂作用。
(9) 试验结论
通过对两种不同养护方式养护的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不同养护温度下的强 度、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定, 以及测试两种不同养护方式不同混凝土的裂缝开展情况分 析得出, 在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并采用风扇模拟大风环境条件下, 采用保温保湿膜 包裹的养护方式的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高于标准养护和包裹塑料布养护的混凝土, 各龄 期的电通量均小于标准养护和包裹塑料布养护的混凝土, 主要是因为土工布所吸收的水, 可以补充混凝土内部反映消耗掉的水, 而橡塑板由于具有保温隔热作用, 外界大风环境无
法影响其内部温度和湿度, 故内部水泥水化充分, 且水化热不易散失, 将有利于水泥水化 ; 在 -5 ~ 15℃、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和 -10 ~ 20℃、 相对湿度 50%条件下 ( 用于模拟昼夜 或季节大温差 ), 保温保湿膜包裹养护的混凝土和塑料布包裹养护的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 小于标准养护的混凝土, 而保温保湿膜包裹养护的混凝土和塑料布包裹养护的混凝土各龄 期的电通量均高于标准养护的混凝土, 说明大温差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不利, 导致水泥水 化速度较慢, 反应不充分, 硬化后混凝土结构不密实, 但保温保湿膜包裹养护的混凝土较塑 料布包裹养护的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均有所提高, 电通量有所下降, 说明包裹保温保湿膜 的混凝土养护方式比传统的包裹塑料布养护的混凝土在大温差条件下更能确保混凝土的 强度和密实性 ; 通过对不同养护方式条件下混凝土的抗裂试验分析, 采用保湿保温膜包裹 养护的混凝土由于保湿膜提供必要的水分, 而保温材料兼具密封材料的作用, 其内部水分 不易向外散失, 故混凝土抗裂性得到明显提高。
应当理解的是,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