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1637099
  • 上传时间:2018-06-30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1.3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40043.9

    申请日:

    2013.12.26

    公开号:

    CN104750231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1申请日:20131226|||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1

    主分类号:

    G06F3/01

    申请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宙; 杨晓晴; 刘杰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创业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代理人:

    黄志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对转动到第一夹角值时,第一图像采集单元的第一采集区域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第二采集区域的公共采集区域为第三采集区域,且共同组成第四采集区域,该方法包括:在当前夹角为第一夹角值时,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一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或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基于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确定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在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到第一夹角值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的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第二采集区域的公共采集区域为第三采集区域,且所述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共同组成第四采集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当前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值时,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一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或在所述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投影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投影平面,建立一空间坐标系;
    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上的第一投影点的坐标为(0,y,z),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投影平面上的第二投影点的坐标为(x,0,z),以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
    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
    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特征点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至第N时刻之间的N-1个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N-1个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N-1个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从所述第一时刻至所述第N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特征点移动轨迹,从而获得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物体移动轨迹。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亮度值在一预设亮度值以下的环境中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一光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发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图像。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点具体为能够代表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轨迹的点。

    8.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相对转动;
    第一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具体第一采集区域;
    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具体第二采集区域,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到第一夹角值时,所述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采集区域的公共采集区域为第三采集区域,且所述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共同组成第四采集区域;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当前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值时,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一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或在所述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包括:
    第一坐标系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投影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投影平面,建立一空间坐标系;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上的第一投影点的坐标为(0,y,z),,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投影平面上的第二投影点的坐标为(x,0,z),以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包括:
    第二坐标系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包括:
    第三坐标系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特征点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至第N时刻之间的N-1个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N-1个位置;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N-1个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从所述第一时刻至所述第N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特征点移动轨迹,从而获得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物体移动轨迹。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亮度值在一预设亮度值以下的环境中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所述处理器还包括:
    光线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一光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发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图像。

    14.  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点具体为能够代表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轨迹的点。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越来越多,用户对笔记本电脑的外形以及可操作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现有的笔记本电脑都追求大角度翻转使用,其显示屏相对于机体能够从0度旋转至360度之间的任一角度。又比如,现有的笔记本电脑能够进行体感识别,通过识别用户的手势动作或者识别用户的人脸来进行各种操作,这种体感识别方法不需要用户的身体接触到笔记本,能够对电脑进行隔空操作,十分人性化,令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拥有了更好的体验度。
    但本发明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目前对用户的体感识别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安装有一些专用的体感识别系统,比如leap motion体感控制器,或stereo camera立体摄影机等,再结合与这些系统相对应的软件系统,不仅硬件系统复杂,而且体感识别过程中计算量也大,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专用系统又只能应用到体感识别方案中,造成对硬件设备利用率不高。
    因此,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对体感识别过程必须要通过专用的硬件系统才能完成,而造成对电子设备中硬件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的对体感识别过程必须要通过专用的硬件系统才能完成,而造成对电子设备中硬件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 述电子设备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在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到第一夹角值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的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第二采集区域的公共采集区域为第三采集区域,且所述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共同组成第四采集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当前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值时,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一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或在所述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投影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投影平面,建立一空间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上的第一投影点的坐标为(0,y,z),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投影平面上的第二投影点的坐标为(x,0,z),以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建立第二平面坐 标系;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所述第一特征点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至第N时刻之间的N-1个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N-1个位置;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N-1个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从所述第一时刻至所述第N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特征点移动轨迹,从而获得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物体移动轨迹。
    可选的,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亮度值在一预设亮度值以下的环境中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一光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发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具体为能够代表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轨迹的点。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相对转动;第一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具体第一采集区域;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具体第二采集区域,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到第一夹角值时,所述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采集区域的公共采集区域为第三采集区域,且所述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共同组成第四采集区域;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当前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值时,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一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或在所述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包括:第一坐标系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 一图像的第一投影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投影平面,建立一空间坐标系;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上的第一投影点的坐标为(0,y,z),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投影平面上的第二投影点的坐标为(x,0,z),以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包括:第二坐标系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包括:第三坐标系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包括: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特征点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至第N时刻之间的N-1个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N-1个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N-1个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从所述第一时刻至所述第N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特征点移动轨迹,从而获得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物体移动轨迹。
    可选的,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亮度值在一预设亮度值以下的环境中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所述处理器还包括:光线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一光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发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具体为能够代表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轨迹的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 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且第二本体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利用已有的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来分别获得同一个目标物体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空间中的两张图像,再通过这两张图像确定出该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在空间中的位置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的对体感识别过程必须要通过专用的硬件系统才能完成,而造成对电子设备中硬件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不需要增加专用体感识别硬件,只利用电子设备中的现成硬件就能实现获得目标物体的体感信息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针对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的方案中还提供了一套校准方案的技术手段,使得通过电子设备中已有的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的过程更为简单,减少了位置确定过程中的计算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物体在第三采集区域中的投影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的对体感识别过程必须要通过专用的硬件系统才能完成,而造成对电子设备中硬件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在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到第一夹角值时,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的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第二采集区域的公共采集区域为第三采集区域,且所述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共同组成第四采集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当前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值时,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一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或在所述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在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且第二本体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利用已有的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来分别获得同一个目标物体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空间中的两张图像,再通过这两张图像确定出该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在空间中的位置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的对体感识别过程必须要通过专用的硬件系统才能完成,而造成对电子设备中硬件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不需要增加专用体感识别硬件,只利用电子设备中的现成硬件就能实现获得目标物体的体感信息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 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到的电子设备指的是包括有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电子设备,其中,在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在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第一采集区域,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具有第二采集区域,当都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对转动到第一夹角值时,第一采集区域与第二采集区域的公共采集区域为第三采集区域,且第一采集区域与第二采集区域能够共同组成第四采集区域,这样的电子设备最常见的就是笔记本电脑,当然其他任何只要是这种结构的电子设备都能使用该信息处理的方法。
    假设具体以笔记本电脑为例来介绍,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100具体是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其上面安装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200具体是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体,其上面安装有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具体可以是摄像头,其中,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为第一摄像头,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为第二摄像头,第一摄像头的位置如传统笔记本电脑一样设置在显示屏的边框上方,第二摄像头具体可以设置在键盘体的中央位置,比如,当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中央有用于移动光标的“小红帽”按钮时,就可以将第二摄像头设置在该“小红帽”的旁边位置。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值400,当第一夹角值400不同时,电子设备通过两个摄像头获得的图像也不同,比如,当第一夹角值400为360度时,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呈背面相对重合状态,电子设备处于平板使用模式,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的采集区域没有交集,此时,当第一本体100正面朝上时,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只能作为普通的图像采集单元,同理,当第二本体200正面朝上时,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也只能作为普通的图像采集单元。又如,当第一夹角值400处于180~360度时,电子设备处于帐篷使用模式,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呈背面相对支撑状态,因此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的采集 区域也没有交集,但当第一夹角值400处于0~180度时,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的采集区域就具有交集。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系统在开启体感信息检测功能之前,还需要检测第一夹角值的大小,只有满足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转动到形成的第一夹角值能够使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的采集区域有交集的条件时,才会开启体感信息检测功能,即同时开启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
    如图2所示,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具有第一采集区域101,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具有第二采集区域201,当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之间的第一夹角值400处于0~180度时,第一采集区域101与第二采集区域201的公共采集区域为第三采集区域301,如果有一目标物体在该区域中,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能够分别获得该目标物体的在两个方向上的两张图像。第一采集区域101与第二采集区域201共同组成第四采集区域,第四采集区域包括第三采集区域301,第四采集区域还包括除第三采集区域301之外的第一采集区域101与第二采集区域201,即只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能够采集到的范围,以及只有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能够采集到的范围。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来获得目标物体体感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步骤:
    S1:在所述当前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值时,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一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或在所述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执行步骤S1,在电子设备的当前夹角为第一夹角值时,当目标物体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夹角值所对应的空间中时,如前面所述,根据第一夹角值大小不同,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可能具有交集也可能没有交集,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的应用场景主要是指两个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区域具有交集的情况,即第一夹角值处于0~180度之间,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就以第一夹角值具体为90度为例来进行说明。在第一 时刻,如果目标物体位于第一采集区域与第二采集区域的公共区域第三采集区域中时,系统会通过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该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通过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该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即在同一时刻获得目标物体的两张图像;在第一时刻,如果目标物体仅仅位于第一采集区域中时,系统就只能获得通过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该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同理,在第一时刻,如果目标物体仅仅位于第二采集区域中时,系统就只能获得通过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该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
    S2: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具体为能够代表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轨迹的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得目标物体的体感信息(动作变化信息)的前提首先是要对确定一个关于该目标物体的至少一个特征点,比如,针对一个检测用户的打字手势的应用,该应用中会事先设定好要检测的特征点是用户手指的10指尖;针对一个检测用户人脸的应用,该应用中会事先设定好对特征点的确定方式可以为,获得的人脸上轮廓上的20个点来作为特征点,当然也可以再根据人脸轮廓上的点确定出人脸上鼻尖所在点,以鼻尖的点作为代替人脸移动过程中的特征点,即检测到了特征点的位置情况就相应的获得的目标物体的位置情况。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检测多个特征点位置的方法就检测一个特征点的方式的一样的,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就以检测一个特征点的位置来说明,也就是说,在步骤S2中,要检测目标物体在第四图像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主要是要检测该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的位置。
    我们可以理解由于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被设置的位置不同,两者的采集方位就不同,因此,获得的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是该目标物体在第四采集区域中的同一个空间区域中不同面上的图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在获得了目标物体的不同面的图像后,有可能某些面上却没有该目标物体 的特征点,也就是说,在执行步骤S1,在第一时刻获得了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或者只获得了第一图像,或只获得了第二图像后,就算在同一时刻,获得关于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由于其中有一张没有特征点,因此,执行步骤S2时,也只能基于另外有特征点的那一张来确定目标物体在此刻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投影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投影平面,建立一空间坐标系;
    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上的第一投影点的坐标为(0,y,z),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投影平面上的第二投影点的坐标为(x,0,z),以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前面已经描述过了,当目标物体处于第四采集区域(包括第一采集区域与第二采集区域全部的采集范围)中的第三采集区域(公共采集区域)中,同时,获得的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都包括有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时,系统就基于第一特征点在第一图像上的位置与第一特征点在第二图像上的位置,确定出第一特征点在第三采集区域中的第一位置。如图4所示,基于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图像时的第一投影平面ZOY,以及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二图像时的第二投影平面XOY,建立一空间坐标系O-XYZ,获得第一特征点500在第一投影平面ZOY上的第一投影点501的坐标为(0,y,z),以及获得第一特征点500在第二投影平面XOY上的第二投影点502的坐标为(x,0,z),根据这两个坐标点,系统能够得出第一特征点500在空间中的坐标为(x,y,z),从而确定出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三采集区域中的第一位置。
    在以上实施例中能够以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所在的投影平面建立空间坐 标系的前提是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值在90度,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夹角值的大小不一定都是90度,于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电子设备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获得第一特征点的位置,还具有一套校准系统,在系统中对第一夹角值预设一个标准度数,在校准系统中保存有一份第一夹角值偏离标准度数的大小与两个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方位需要相应调整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假设标准度数为90度,系统通过gyroscope陀螺仪来获取第一夹角值当前的大小,比如,当第一夹角值为100度时,则偏离度数为10度,根据对应关系,查找到偏离至100度时,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应该调整到的方位,从而对两个图像采集单元进行调整。该对应关系是校准系统提前设置并记录好的:在系统中对第一夹角值预设一个标准度数,当处于该标准度数时,调整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方位,保证在该方位上两个图像采集单元能够准确的获得目标物体上特征点的位置,并将该标准度数与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对应的采集方位记录下来,然后再按照一预设偏离大小,测量出当第一夹角值偏离该标准角度值时,两个图像采集单元需要调整到的采集方位,假设标准度数设定为90度,按照偏离度数10度开始(80度,100度,70度,110度,……),依次获取不同偏离角度值以及对应的链各个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方位,记录到对应关系中。可见,当偏离标准度数越多,被检测到特征点的位置准确性就越差,因此,当检测到偏离值大于预设值时,校准系统会提示用户改变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第一夹角值,使得第一夹角值尽量接近标准度数值。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针对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的方案中还提供了一套校准方案的技术手段,使得通过电子设备中已有的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的过程更为简单,减少了位置确定过程中的计算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
    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
    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上一个实施例中接收了同时通过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来确定目标物体上第一特征点的位置的过程,当目标物体中处于第一采集区域中时,或者在第一时刻获得的两张图像中只有第一图像上有第一特征点时,系统就会在只基于第一图像来获得第一特征点的位置,只在第一图像的第一投影平面上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获得第一特征点在该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点,从而获得第一特征点在第四采集区域中的第一采集区域中的位置,当然,就这一个时刻点来说,获得的只是第一特征点的二维位置。同理,基于第二图像来获得第一特征点的位置,只在第二图像的第二投影平面上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获得第一特征点在该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点,从而获得第一特征点在第四采集区域中的第二采集区域中的位置,在这个时刻获得的也是第一特征点的二维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特征点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至第N时刻之间的N-1个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N-1个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N-1个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从所述第一时刻至所述第N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特征点移动轨迹,从而获得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物体移动轨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信息 处理的方法能够获得在各个时刻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第三采集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位置,以及在第一采集区域或第二采集区域内的二维位置,因此,将针对第一特征点在一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位置连接起来就可以获得第一特征点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置改变轨迹,从而获得目标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动作轨迹。所以,在执行了步骤S1与S2之后,还包括步骤,获得第一特征点从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至第N时刻之间的N-1个时刻这一段时间中,第一特征点在第四采集区域(包括第一采集区域,第二采集区域,与第三采集区域)内的N-1个位置,从而根据获得第一位置以及N-1个位置,确定出第一特征点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置改变轨迹,从而获得目标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在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移动轨迹。
    进一步的,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亮度值在一预设亮度值以下的环境中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一光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发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图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电子设备还具有一套发光装置,比如红外发射装置,或者LED光发射装置,当电子设备处于亮度值在预设亮度值以下的环境中时,比如,用户在晚上使用电子设备时,当开启了体感识别功能时,在步骤S1之前,系统会控制该发光装置向第四采集区域中发射光线,以使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或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图像。这里要说明是,由于要配合使用发光装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单元具有可以是使用模式可切换的采集单元,比如,为了配合红外辅助系统,两个图像采集单元应选用可切换为红外接收模式的摄像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本体100;
    第二本体200,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相对转动;
    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0,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具体第一采集区域;
    第二图像采集单元20,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具体第二采集区域,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转动到第一夹角值时,所述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采集区域的公共采集区域为第三采集区域,且所述第一采集区域与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共同组成第四采集区域;
    处理器300,用于在所述当前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值时,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一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或在所述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00,具体包括:
    第一坐标系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投影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投影平面,建立一空间坐标系;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上的第一投影点的坐标为(0,y,z),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投影平面上的第二投影点的坐标为(x,0,z),以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00,具体包括:
    第二坐标系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00,具体包括:
    第三坐标系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00,还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特征点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至第N时刻之间的N-1个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N-1个位置;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N-1个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从所述第一时刻至所述第N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特征点移动轨迹,从而获得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物体移动轨迹。
    进一步的,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亮度值在一预设亮度值以下的环境中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所述处理器还包括:
    光线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一光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发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具体为能够代表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轨迹的点。
    根据上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描述,上述电子设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以,该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致,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且第二本体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利用已有的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来分别获得同一个目标物体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空间中的两张图像,再通过这两张图像确定出该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在空间中的位置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的对体感识别过程必须要通 过专用的硬件系统才能完成,而造成对电子设备中硬件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不需要增加专用体感识别硬件,只利用电子设备中的现成硬件就能实现获得目标物体的体感信息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针对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的方案中还提供了一套校准方案的技术手段,使得通过电子设备中已有的两个图像采集单元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的过程更为简单,减少了位置确定过程中的计算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 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的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当前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值时,在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一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和/或在所述第一时刻,获得通过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投影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投影平面,建立一空间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上的第一投影点的坐标为(0,y),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投影平面上的第二投影点的坐标为(x,0),以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特征点坐标,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采集 区域内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上的第一特征点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所述第一特征点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至第N时刻之间的N-1个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N-1个位置;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N-1个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特征点从所述第一时刻至所述第N时刻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第一特征点移动轨迹,从而获得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的物体移动轨迹。
    可选的,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亮度值在一预设亮度值以下的环境中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一光线发射装置向所述第四采集区域内发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能够获得所述目标物体上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具体为能够代表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轨迹的点。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关 键  词: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3709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