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旋转制冰盒.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1637053
  • 上传时间:2018-06-30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1.5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52934.6

    申请日:

    2013.12.31

    公开号:

    CN104748468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C 1/00申请日:20131231|||公开

    IPC分类号:

    F25C1/00

    主分类号:

    F25C1/00

    申请人: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刘刚

    地址: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苏虹东路5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代理人:

    赵百令; 刘大玲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制冰盒,包括支架、旋转安装于支架上的若干制冰单元、安装于支架外侧用于控制制冰单元旋转的旋钮,所述支架内侧设有与旋钮固定安装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旋转安装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旋钮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联动轴固定安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联动轴旋转安装,第二连接件和各制冰单元通过若干第三联动轴旋转安装,所述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轴和若干第三联动轴分别平行设置,且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偏心设置。本发明的制冰盒零件数量少、装配简单可靠、操作简单便利,能够同时对所有制冰单元进行制冰操作,用户只要转动一次旋钮,制冰单元中的冰块都脱落,极大地提高了制冰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旋转制冰盒,包括支架、旋转安装于支架上的若干制冰单元、安装于支架外侧用于控制制冰单元旋转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侧设有与旋钮固定安装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旋转安装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旋钮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联动轴固定安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联动轴旋转安装,第二连接件和各制冰单元通过若干第三联动轴旋转安装,所述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轴和若干第三联动轴分别平行设置,且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偏心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设于第一连接件上,第一联动轴顶部至少一侧设有与第一联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轴固定部,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一联动轴固定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旋钮固定安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为中空设置,旋钮内部包括与旋钮上壁固定安装的第一止挡部、与旋钮下壁固定安装的第二止挡部以及设置于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两侧且与旋钮上壁和下壁连接的第三止挡部和第四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上下对应设置,且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的内表面为圆弧形,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用于收容第一联动轴;所述第三止挡部、第四止挡部用于收容第一联动轴固定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轴顶部设有凹槽,旋钮内部设有与凹槽相互卡合的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为竖直设置,所述凸起分别与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相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部两端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第三止挡部和第四止挡部上对应设有若干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合的卡勾。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 第二连接件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二联动轴和收容第二联动轴的第二联动轴收容孔,所述第二联动轴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且第二联动轴和第一联动轴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两侧,第二联动轴收容孔设于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联动轴的顶部设有第二联动轴止挡部,所述第二联动轴收容孔旁侧设有与第二联动轴收容孔相连通的第二联动轴安装孔,所述第二联动轴安装孔大于第二联动轴收容孔的大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若干制冰单元上分别固定设有若干第三联动轴和收容第三联动轴的若干第三联动轴安装孔,所述第三联动轴设置于制冰单元上,第三联动轴安装孔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若干收容槽,用于收容第三联动轴之间的制冰单元的旋转轴。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在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块,用于对第一连接件进行限位。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单元通过旋转轴固定安装于支架上,制冰单元下方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包括主体部及由主体部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套设与旋转轴上,第一延伸部与第二限位块固定安装,第二延伸部与制冰单元固定安装。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单元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

    说明书

    说明书旋转制冰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用制冰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旋转制冰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冰箱冷冻室内都配套有制冰盒,一般情况下,参图1~图5所示,制冰盒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制冰单元3’,制冰单元3’的后部有转动轴31’,转动轴31’插入支架2’后部的转动孔21’内,同时,复位弹簧4’固定在转动轴31’和支架2’后部的支撑台22’上,制冰单元3’的前固定轴32’穿过支架2’的前转动孔23’,插入旋钮1’的旋钮固定孔11’中。旋钮1’在支架2’的外侧。
    制冰时,用户把水倒入制冰单元3’的冰格33’内,用户把制冰盒组件放入冰箱内,等冰格33’中的水结成冰之后,用户向右转动旋钮1’,因为制冰单元3’的前固定轴32’固定在旋钮1’的旋钮固定孔中,制冰单元3’因为受到扭转力的作用,扭转变形翻转后,制冰单元3’内的冰块脱落,用户可以在制冰盒下方可以放置托盘,或者其他盛冰容器内,收集冰块使用。转动旋钮1’后,在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制冰单元3’恢复原形,用户可以再次倒入水,进行下一次制冰。
    现有技术中因为制冰单元至少是两个,相应的旋钮也至少有两个,制冰时,用户需要至少旋转两次旋钮,才可以使制冰单元中的冰块全部脱落,比较麻烦,使用便利性不佳。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旋转制冰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制冰盒,用户只要转动一次旋钮,制冰单元中的冰块都脱落,极大地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制冰盒,包括支架、旋转安装于支架上的若干制冰单元、安装于支架外侧用于控制制冰单元旋转的旋钮,所述支架内侧设有与旋钮固定安装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旋转安装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旋钮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联动轴固定安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联动轴旋转安装,第二连接件和各制冰单元通过若干第三联动轴旋转安装,所述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轴和若干第三联动轴分别平行设置,且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偏心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设于第一连接件上,第一联动轴顶部至少一侧设有与第一联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轴固定部,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一联动轴固定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旋钮固定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钮为中空设置,旋钮内部包括与旋钮上壁固定安装的第一止挡部、与旋钮下壁固定安装的第二止挡部以及设置于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两侧且与旋钮上壁和下壁连接的第三止挡部和第四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上下对应设置,且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的内表面为圆弧形,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用于收容第一联动轴;所述第三止挡部、第四止挡部用于收容第一联动轴固定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联动轴顶部设有凹槽,旋钮内部设有与凹槽相互卡合的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为竖直设置,所述凸起分别与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联动轴固定部两端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第三止挡部和第四止挡部上对应设有若干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合的卡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二联动轴和收容第二联动轴的第二联动轴收容孔,所述第二联动轴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且第二联动轴和第一联动轴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两侧, 第二联动轴收容孔设于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联动轴的顶部设有第二联动轴止挡部,所述第二联动轴收容孔旁侧设有与第二联动轴收容孔相连通的第二联动轴安装孔,所述第二联动轴安装孔大于第二联动轴收容孔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和若干制冰单元上分别固定设有若干第三联动轴和收容第三联动轴的若干第三联动轴安装孔,所述第三联动轴设置于制冰单元上,第三联动轴安装孔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若干收容槽,用于收容第三联动轴之间的制冰单元的旋转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在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块,用于对第一连接件进行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单元通过旋转轴固定安装于支架上,制冰单元下方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包括主体部及由主体部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套设与旋转轴上,第一延伸部与第二限位块固定安装,第二延伸部与制冰单元固定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单元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制冰盒零件数量少、装配简单可靠、操作简单便利,能够同时对所有制冰单元进行制冰操作,用户只要转动一次旋钮,制冰单元中的冰块都脱落,极大地提高了制冰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制冰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制冰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制冰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制冰盒的旋钮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旋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冰盒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冰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旋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旋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旋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旋钮中间部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冰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冰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冰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制冰盒,包括支架、旋转安装于支架上的若干制冰单元、安装于支架外侧用于控制制冰单元旋转的旋钮。支架内侧设有与旋钮固定安装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第一连接件旋转安装的第二连接件,旋钮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联动轴固定安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联动轴旋转安装,第二连接件和各制冰单元通过若干第三联动轴旋转安装,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轴和若干第三联动轴分别平行设置,且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偏心设置。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具体说明。
    参图6、图7所示,旋转制冰盒包括旋钮1、支架2、若干制冰单元3、复位弹簧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其中,制冰单元3旋转安装于支架2上,旋钮1安装于支架2的外侧,第一连接件5固定安装在旋钮1上,第二连接件6旋转安装于第一连接件5上,第二连接件6还分别与各制冰单元3旋转安装。当用户选装旋钮1时,旋钮1转动带动第一连接件5进行转动,进而第二连接件6跟随第一连接件5进行联动,第二连接件6再进一步地带动各制冰单元3进行运动,制冰单元3旋转翻转后冰块由于重力作用自 动脱落,从而完成制冰。
    本发明中的制冰盒除了复位弹簧4采用不锈钢材质外,其余均采用塑料材质,生产制程成本低,且不会生锈。
    参图19-图22所示,第一连接件5包括第一本体51、位于第一本体51上且与第一本体51垂直设置的第一联动轴52和第二联动轴53,第一联动轴52和第二联动轴53分别设于第一本体51的两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51设置为纵长型,第一联动轴52和第二联动轴53为偏心设置,分别设置于第一本体51的两端。
    第一联动轴52的顶部两端设有与第一联动轴52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轴固定部521,在第一联动轴固定部521上靠近第一本体51一侧设有卡槽5211,卡槽5211设置为两个且与第一联动轴52对称设置。其中在第一联动轴52顶部还设有凹槽522,本实施方式中凹槽522结构为“一”字型,且凹槽522设置于两个卡槽5211的对称轴线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槽也可以设置为“十”字型、“X”字型等其他结构。
    第二联动轴53的顶部设有第二联动轴止挡部531,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联动轴止挡部531设置为椭圆形,且第二联动轴止挡部的面积大于第二联动轴53的面积。
    参图8-图11所示,旋钮1为中空设置,包括顶面11和垂直与旋钮顶壁11的旋钮侧壁12,旋钮侧壁12包括旋钮上壁121、旋钮下壁122和连接旋钮上壁121和旋钮下壁122的两个旋钮连接壁123。
    旋钮1内部包括与旋钮上壁121固定安装的第一止挡部131、与旋钮下壁122固定安装的第二止挡部132,以及设置于第一止挡部131和第二止挡部132两侧且与旋钮上壁121和旋钮下壁122连接的第三止挡部133和第四止挡部134。
    第一止挡部131和第二止挡部132上下对应设置,且第一止挡部131和 第二止挡部132的内表面为圆弧形,第一止挡部131和第二止挡部132配合设置用于收容第一联动轴52的顶部。第一止挡部131和第二止挡部132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凸起135,凸起135为“一”字型结构,用于收容第一联动轴52上的凹槽52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起也可以设置为“十”字型、“X”字型等其他结构。
    第三止挡部133和第四止挡部134为平行设置,且平行距离为两个第一联动轴固定部521之间的距离,第三止挡部133和第四止挡部134的高度为第一联动轴521的高度,第三止挡部133和第四止挡部134配合设置用于收容第一联动轴固定部521。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止挡部133和第四止挡部134的顶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三卡勾1331、第四卡勾1341,第三卡勾1331、第四卡勾1341分别于第一联动轴固定部521上的卡槽5211相配合,可以将第一联动轴固定部固定于旋钮上。
    参图21-图26所示,第二连接件6包括纵长型的第二本体61,第二本体61上设有第二联动轴收容孔62,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本体61上在第二联动轴收容孔62的旁侧还设有第二联动轴安装孔63,第二联动轴收容孔62和第二联动轴安装孔63相互连通,且第二联动轴安装孔63大于第二联动轴收容孔62和第二联动轴止挡部531的大小,第二联动轴止挡部531能够从第二联动轴安装孔63中穿过。另外,第二联动轴收容孔62和第二联动轴安装孔63之间还设有过渡通道64,过渡通道64的宽度与第二联动轴53的直径相当,优选地,过渡通道64的宽度略小于第二联动轴53的直径,第二本体61具有一定的弹性。
    安装时,首先将第一连接件5上的第二联动轴止挡部531从第二连接件6上的第二联动轴安装孔63穿过,然后第二联动轴53沿着过渡通道64进行运动,直至第二联动轴53运动至第二联动轴收容孔62内,此时,第二连接件6可以跟随第二联动轴52的转动而运动,第二联动轴止挡部531起到止挡的作 用。
    第二连接件6的第二本体61上设有若干第三联动轴安装孔6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联动轴安装孔65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二本体61的两端。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本体61下方还设有若干收容槽66,用于收容第三联动轴之间的制冰单元的旋转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为中空设置,且第二本体内部设有若干加强筋,以此固定第二连接件的强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也可以设置为实心结构,以进一步满足第二连接件的强度要求。
    参图12-图14所示,制冰单元3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冰格31,制冰单元3的两端中央位置设有旋转轴32,在其中一个旋转轴旁侧固定设有第三联动轴33。旋转轴固定设置于支架上,第三联动轴33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三联动轴安装孔65内,当第二连接件运动时,可以带动第二旋转轴运动,进而带动整个制冰单元围绕旋转轴进行转动。
    参图15-图18所示,支架2设置为矩形,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臂21和第二固定臂22、已经连接第一固定臂21和第二固定臂22的第三固定臂23和第四固定臂24。第一固定臂21设有若干第一转动孔(未图示),第二固定臂22上设有若干第二转动孔221,制冰单元3两端的旋转轴32分别固定于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内,制冰单元3可以围绕旋转轴进行转动。
    其中,第一固定臂21的中央设有安装孔211,安装孔211的形状和第一联动轴52及第一联动轴固定部521的形状相对应,安装孔211中间为一圆形安装孔,两侧为两个矩形安装孔。安装时,需先将第一联动轴固定部521和第一联动轴52前端穿过该安装孔211,然后在第一固定臂21的外侧将第一联动轴52及第一联动轴固定部521固定在旋钮1内部。安装完成后,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联动轴52可以跟随旋钮在安装孔211内中间的圆形安装孔中进行转动。
    优选地,在第一固定臂21的内侧还设有第一限位块212,第一限位块212设置于第一连接件5的下方,用于对第一连接件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在第二固定臂22上还设有若干第二限位部222,第二限位部222为中空设置,表面上设有开孔。第二限位部222位于制冰单元的下方,且位于旋转轴的一侧。
    参图27所示,旋转轴3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的材质要选用不锈钢材质,防止时间长了后容易生锈。复位弹簧4包括主体部41及由主体部41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42和第二延伸部43,主体部41设置为圆形,套设与制冰单元的旋转轴32上。
    第一延伸部42与第二限位块222固定安装,第一延伸部42中顶部包括一向上弯折的弯折部,该弯折部通过第二限位部222表面上的开孔插入至第二限位部222内,弯折部即可固定于第二限位部222内。
    第二延伸部43与制冰单元3固定安装,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部43的顶部包括一向制冰单元弯折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可以将第二延伸部43固定在制冰单元3的侧面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制冰单元3的第三联动轴33插入第二连接件6的第三联动轴安装孔65中,第一连接件5的第二联动轴53插入第二连接件6的第二联动轴安装孔63中,第一连接件5的第一联动轴52和第一联动轴固定部521穿过支架的安装孔211,与旋钮1内部固定连接;制冰单元3的旋转轴32插入支架2的第一、第二转动孔中,同时用复位弹簧4固定制冰单元3的旋转轴32和支架2的第二限位部222。
    用户使用此制冰盒时,首先往制冰单元的冰格中倒入水或者其他液体,把制冰盒组件放入冰箱,等到冰格中的液体凝结成冰块的时候,用户用手顺时针转动旋钮,因为旋钮里面的卡勾和第一连接件中的第一联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也一起转动,此时,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二联动轴由于装配在第二 连接件的第二联动轴安装孔中,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件一起转动。由于制冰单元的第三联动轴装配在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联动轴安装孔中,在转动力的作用下,制冰单元也一起转动,冰格发生扭曲变形,内部的冰块脱落,用户可以在制冰盒组件的下部放置贮冰盒收集冰块使用。
    制冰结束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制冰单元又恢复原形,带动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以及旋钮回到原位。同时,支架上的第一限位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连接件过度回位脱落。
    其中,上述实施方式仅仅针对两个制冰单元的制冰盒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制冰单元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进一步提高制冰盒的制冰效率。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只需对第二连接件进行改良,在其上等间距地设置多个第三旋转轴安装孔,对应地,也可以增加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及对应的复位弹簧,其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第三联动轴设置于制冰单元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联动轴也可以设置于旋钮上,而在第一连接件上设置对应的收容第一联动轴的结构;第二联动轴也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而在第一连接件上设置对应的第二联动轴安装孔;第三联动轴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而在制冰单元上设置相应的第三联动轴安装孔。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轴、第三联动轴进行不同的设置,同样可以达到旋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制冰单元的联动,通过旋钮同时控制制冰单元的转动。
    由以上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制冰盒零件数量少、装配简单可靠、操作简单便利,能够同时对所有制冰单元进行制冰操作,用户只要转动一次旋钮,制冰单元中的冰块都脱落,极大地提高了制冰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关 键  词:
    旋转 制冰盒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旋转制冰盒.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3705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