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1636439
  • 上传时间:2018-06-30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643.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8954.X

    申请日:

    2014.12.30

    公开号:

    CN104654880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8F 1/40登记生效日:2017092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经济开发区人民西路变更后权利人:335211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五湖开发区|||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F 1/40申请日:20141230|||公开

    IPC分类号:

    F28F1/40; F25B39/00

    主分类号:

    F28F1/40

    申请人:

    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晋龙; 罗奇梁; 梁子浩

    地址:

    312300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经济开发区人民西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传热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包括传热管体,传热管体内壁设有两组螺旋齿肋,分别为齿肋I、齿肋II,传热管体任一截面上,齿肋I、齿肋II所在弧面各占圆周的一半,齿肋I的齿顶角为齿肋II齿顶角的1.5-2.5倍;齿肋I、齿肋II与传热管体轴线的夹角β为10°-45°;传热管体为铜管或铝管。因此,本发明具有能有效减小冷媒流通阻力,提高传热管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包括传热管体,其特征是,所述的传热管体内壁设有两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I、齿肋II,传热管体任一截面上,齿肋I、齿肋II所在弧面各占圆周的一半,所述的齿肋I的齿顶角为齿肋II齿顶角的1.5-2.5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肋I、齿肋II与传热管体轴线的夹角β为10°-4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传热管体为铜管或铝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肋I、齿肋II的齿顶高从第一条齿肋到最后一条齿肋依次降低,齿肋I中齿顶高最大的齿与齿肋II中齿顶高最小的齿相邻,齿肋I中齿顶高最小的齿与齿肋II中齿顶高最大的齿相邻,齿肋I中最大齿顶高与齿肋II中最大齿顶高相同,齿肋I中最小齿顶高与齿肋II中最小齿顶高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传热管体内壁还设有与齿肋I、齿肋II旋向相反的螺旋槽。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槽以齿肋I、齿肋II中最大齿顶高所在圆周面为基准面,螺旋槽底部到传热管体内壁的距离等于齿肋I中所有齿高的平均值。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传热管体内还设有膨胀管,所述的膨胀管与传热管体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的膨胀管内沿轴向设有若干独立的膨胀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其特征是,膨胀管外位于相邻两个膨胀腔之间的部位套有连接套,连接套外侧设有若干弹性支撑脚。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管的外径为传热管体外径的2/5-3/5。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管为硅胶管,所述的连接套、弹性支撑脚由硅胶制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器中的内螺纹传热管。
    背景技术
    空调中的热交换器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管通常为螺纹铜管,冷媒经过压缩机的压缩变成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放热形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节流阀形成低压液体后进入蒸发器中,低压液体在低压下快速吸收外界热量蒸发形成蒸汽,即冷媒在冷凝器中通过管壁对外放热,在蒸发器中,通过管壁对外吸热。在传热管技术领域从光管升级到内螺纹铜管,是一大技术革新,极大的提高了空调制冷、制热的性能,目前的内螺纹铜管一般都是单一的螺旋槽或螺旋齿,也有许多文献或专利公开了不同截面形状的螺旋齿,例如有M形、Y形、梯形、半圆形齿,各种形状的齿形无非就是为了增加热传递表面积,但是对于内螺纹铜管而言,仅是改变齿的截面形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大热传递性能,而且有的齿形加工非常困难,有的齿形能增加介质流动阻力,会带来负面效果,甚至降低螺纹管本身的热传递性能。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365370C,授权公告日2008年1月30日,公开了一种内螺纹传热管,其内表面上有螺旋齿,螺旋齿的横截面为Y字形,相邻的两齿之间有一开口空腔,齿的两侧壁的高度相等或不相等,相邻两齿间空腔的最大宽度大于空腔的宽度,传热管适用房、间空调器,尤其适用于冷暧型房间空调器。其不足之处是Y形齿会增加冷媒在铜管内的流通阻力,不利于铜管内外热传递,冷媒在铜管内流动较均匀,扰流强度小,在铜管内壁处与铜管中心部位的冷媒之间热交换较慢,铜管内壁处冷媒与外界热交换后与铜管中心处的冷媒形成热量差,由于扰流强度小,铜管内壁处冷媒与铜管中心部位冷媒之间热量传递缓慢,从而导致铜管内部冷媒与外界热热交换性能下降,降低传热管的热交换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热管内的螺纹导致冷媒流动阻力增大,传热管内不同部位冷媒热交换速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减小冷媒流通阻力,提高传热管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的螺纹传热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包括传热管体,所述的传热管体内壁设有两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I、齿肋II,传热管体任一截面上,齿肋I、齿肋II所在弧面各占圆周的一半,所述的齿肋I的齿顶角为齿肋II齿顶角的1.5-2.5倍。蒸汽在传热管体内流动时,齿肋一方面增加热传递表面积,同时齿肋对蒸汽具有引导作用,使得蒸汽沿着螺旋方向流动,由于传热管体内分布两种齿顶角不同的齿肋,这样就导致在传热管体任意截面处,齿肋I、齿肋II对应半圆内的蒸汽受到的阻力不同,从而形成两股流速不同的蒸汽流,由于两股蒸汽流的流速不同,两股蒸汽流相互追尾而加强冷媒周向的扰流作用,进而又增强传热管体内壁与中间部位蒸汽的紊流作用,促使不同部位蒸汽之间快速实现热量均衡,提高传热管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保证传热管体内壁处的冷媒快速、充分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肋I、齿肋II与传热管体轴线的夹角β为10°-45°。夹角β太大则导致蒸汽阻力大,夹角β太小则扰流效果不佳,10°-45°既能达到有效的扰流效果,又能保证蒸汽流的阻力适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热管体为铜管或铝管。铜管、铝环导热性能强,而且重量轻,易成型,制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肋I、齿肋II的齿顶高从第一条齿肋到最后一条齿肋依次降低,齿肋I中齿顶高最大的齿与齿肋II中齿顶高最小的齿相邻,齿肋I中齿顶高最小的齿与齿肋II中齿顶高最大的齿相邻,齿肋I中最大齿顶高与齿肋II中最大齿顶高相同,齿肋I中最小齿顶高与齿肋II中最小齿顶高相同。冷媒在传热管体内流动时,在齿肋的作用下产生离心力,齿肋I、齿肋II的齿顶高依次降低,齿顶的连线为两段与传热管体不同心的圆弧,该圆弧对冷媒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冷媒沿着传热管内壁流动时,其位于任意角度所受到的阻力都不相同,整个传热管体内会形成多股速度不同的蒸汽流,气流之间相互干涉形成扰流,极大的增强了传热管体内部不同空间处冷媒蒸汽之间的热交换,从而保证传热管体内的冷媒蒸汽能与外界进行最大限度的热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热管体内壁还设有与齿肋I、齿肋II旋向相反的螺旋槽。螺旋槽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冷媒的流通阻力,另一方面能降低传热管体内边界层(气液混合态的冷媒,液态冷媒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铜管本体内壁贴合形成边界层)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槽以齿肋I、齿肋II中最大齿顶高所在圆周面为基准面,螺旋槽底部到传热管体内壁的距离等于齿肋I中所有齿高的平均值。由于齿肋I、齿肋II中齿的齿顶高不同,只有齿顶高大于平均值的齿肋顶部才会与螺旋槽相交而被螺旋槽隔断,齿顶高大于平均值的齿肋对冷媒流动阻力大,螺旋槽能针对性的减小该阻力,部分冷媒会从螺旋槽处进行跨齿肋流动,从而形成若干小股逆流,逆流与高于平均值的齿肋处的顺流之间干涉形成紊流,同时小股逆流在惯性的作用下还会冲击齿顶高小于平均值的齿肋处的顺流,从而在管内不同位置处形成不同方位、角度的扰流、紊流,极大的提高冷媒之间、冷媒与外界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热管体内还设有膨胀管,所述的膨胀管与传热管体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的膨胀管内沿轴向设有若干独立的膨胀腔。由于传热管体中心部位的冷媒需要借助内壁处的冷媒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虽然该热交换效率高,但是还是小于内壁处的冷媒直接与外界热交换的效率,因此中心处设置膨胀管,使得冷媒在环形腔内流动,增加冷媒与外界直接热交换能力;当高压蒸汽在传热管体内流动时,为了保证传热管体的抗压性能,管壁都较厚,而本结构中,膨胀管具有缓解压力的作用,当环形腔内压力过大,膨胀腔会受到挤压,从而起到缓解超高气压的作用,因此本结构中的传热管体管壁较普通传热管薄,管壁薄能降低热传递的路径,增强传热管体内外的热交换。
    作为优选,膨胀管外位于相邻两个膨胀腔之间的部位套有连接套,连接套外侧设有若干弹性支撑脚。膨胀管外每隔一段距离都设置连接套、弹性支撑脚,从而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膨胀管与传热管体的同心度,防止膨胀管外壁与传热管体内壁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膨胀管的外径为传热管体外径的2/5-3/5。
    作为优选,所述的膨胀管为硅胶管,所述的连接套、弹性支撑管由硅胶制成。硅胶管具有耐高温、耐低温、抗老化的性能,使用寿命长。
    因此,本发明具有能有效减小冷媒流通阻力,提高传热管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传热管体内齿肋I部位展开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侧剖图。
    图6为实施例3中膨胀管膨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传热管体1  齿肋I2  齿肋II 3  螺旋槽4  膨胀管5  环形腔6  膨胀腔7  连接套8  弹性支撑脚9  环形限位槽10  环形凸台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包括传热管体1,传热管体为铜管,传热管体1内壁设有两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I2、齿肋II3,传热管体任一截面上,齿肋I、齿肋II所在弧面各占圆周的一半,齿肋I的齿顶角为齿肋II齿顶角的2倍,齿肋I、齿肋II与传热管体轴线的夹角β为30°,齿肋I2、齿肋II3的截面呈三角形,齿顶部圆滑,从而减小冷媒阻力。齿肋I、齿肋II对应半圆内的冷媒蒸汽受到的阻力不同,从而形成两股流速不同的蒸汽流,由于两股蒸汽流的流速不同,两股蒸汽流相互追尾而加强冷媒周向的扰流作用,进而有增强传热管体内部与中间部位蒸汽的紊流作用,促使蒸汽之间快速实现热量均衡,提高传热管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保证传热管体内的冷媒快速、充分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包括传热管体1,传热管体为铜管,传热管体1内壁设有两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I2、齿肋II3,传热管体任一截面上,齿肋I、齿肋II所在弧面各占圆周的一半,齿肋I的齿顶角为齿肋II齿顶角的2倍,齿肋I2、齿肋II3的截面呈三角形,齿顶部圆滑,齿肋I、齿肋II的齿顶高从第一条齿肋到最后一条齿肋依次降低,齿肋I中齿顶高最大的齿与齿肋II中齿顶高最小的齿相邻,齿肋I中齿顶高最小的齿与齿肋II中齿顶高最大的齿相邻,齿肋I中最大齿顶高与齿肋II中最大齿顶高相同,齿肋I中最小齿顶高与齿肋II中最小齿顶高相同;如图3所示,传热管体1内壁还设有与齿肋I、齿肋II旋向相反的螺旋槽4;螺旋槽4以齿肋I、齿肋II中最大齿顶高所在圆周面为基准面,螺旋槽底部到传热管体内壁的距离等于齿肋I中所有齿高的平均值。
    冷媒在传热管体内流动时,在齿肋的作用下产生离心力,齿肋I、齿肋II的齿顶高依次降低,齿顶的连线为两段与传热管体不同心的圆弧,该圆弧对冷媒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冷媒沿着传热管内壁流动时,其位于任意角度所受到的阻力都不相同,整个传热管体内会形成多股速度不同的蒸汽流,气流之间相互干涉形成扰流,极大的增强了传热管体内部不同空间处冷媒蒸汽之间的热交换;只有齿顶高大于平均值的齿肋顶部才会形成螺旋槽,齿顶高大于平均值的齿肋对冷媒流动阻力大,螺旋槽能针对性的减小该阻力,部分冷媒会从螺旋槽处进行跨齿肋流动,从而形成若干小股逆流,逆流与高于平均值的齿肋处的顺流之间干涉形成紊流,同时小股逆流在惯性的作用下还会冲击齿顶高小于平均值的齿肋处的顺流,从而在管内不同位置处形成不同方位、角度的扰流、紊流,极大的提高冷媒之间、冷媒与外界的热交换效率。
    实施例3:如图4所示的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包括传热管体1,传热管体为铜管,传热管体1内壁设有两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I2、齿肋II3,传热管体任一截面上,齿肋I、齿肋II所在弧面各占圆周的一半,齿肋I的齿顶角为齿肋II齿顶角的2倍,齿肋I2、齿肋II3的截面呈三角形,齿顶部圆滑,齿肋I、齿肋II的齿顶高从第一条齿肋到最后一条齿肋依次降低,齿肋I中齿顶高最大的齿与齿肋II中齿顶高最小的齿相邻,齿肋I中齿顶高最小的齿与齿肋II中齿顶高最大的齿相邻,齿肋I中最大齿顶高与齿肋II中最大齿顶高相同,齿肋I中最小齿顶高与齿肋II中最小齿顶高相同;传热管体1内壁还设有与齿肋I、齿肋II旋向相反的螺旋槽4;传热管体内还设有膨胀管5,膨胀管的外径为传热管体外径的1/2,膨胀管与传热管体之间形成环形腔6,膨胀管内沿轴向设有若干独立的膨胀腔7。
    如图5所示,膨胀管5外位于相邻两个膨胀腔之间的部位套有连接套8,连接套外侧设有若干弹性支撑脚9,弹性支撑脚外端与传热管体内壁接触支撑,从而基本保证膨胀管与传热管体的同心度,防止膨胀管外壁与传热管体内壁接触,膨胀管为硅胶管,连接套、弹性支撑管由硅胶制成;如图7所示,膨胀管外壁位于相邻两个膨胀腔的连接处还设有环形限位槽10,连接套内设有与环形限位槽配合的环形凸台11,从而防止连接套在膨胀管外壁上滑动。如图6所示,当传热管体内通过热蒸汽时,膨胀腔受热膨胀,能增加环形腔内的气压,增强传热管体内外的热交换,当环形腔内的气压太大时,膨胀腔能压缩,从而减小气压对传热管体内壁的压力,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发明具有能有效减小冷媒流通阻力,提高传热管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的有益效果。

    关 键  词:
    一种 热交换 器用 螺纹 传热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364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