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用电动开闭装置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用电动卷帘门等建筑物用电动开闭装置。
通常,建筑物用电动开闭装置中,由备有电动马达的开闭机的驱动力使开闭体作开闭动作。该电动开闭装置在关闭动作时可能会挟入障碍物,所以最好设置检测障碍物的障碍物检测机构和根据其检测使开闭体的关闭动作自动停止的自动停止控制机构。作为上述障碍物检测机构,公知的有直接检测式和间接检测式。直接检测式是用设在开闭体上的座板开关等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来检测障碍物。间接检测式是检测因障碍物的挟入而产生的电动机负荷变动(转矩变动)。间接检测式的优点是不必在开闭体上设置障碍物检测传感器,并且可将障碍物检测机构兼用作限位检测机构。现有的间接检测式,有根据转速变化(或旋转速度变化)或电流值变化(或电压值变化)来检测负荷变动的机构,但是一般的建筑物用电动开闭装置中,为了得到稳定的开闭速度,使电动马达在负荷变动引起的转速变化小的旋转区域驱动,因此,存在着因障碍物的挟入产生转速变化小的问题。另一方面,电流值也因负荷变动以外的原因而变化,所以,在检测灵敏度与动作稳定性方面,比较难以进行高精度的障碍物检测。
把电动马达本体或开闭机作为随负荷变动而变位的变位部件,将该变位部件用负荷检测用弹簧(保持中立用弹簧)保持,使其在预定负荷下相对于固定在驱体侧的固定部件保持中立状态,用变位传感器检测出变位部件抵抗负荷检测用弹簧的变位。希望能进行稳定性好的开闭动作,并能高精度进行障碍物检测。
上述现有的负荷检测用弹簧弯折成略コ字形,其一端支承在变位部件上,另一端支承在固定部件上,当变位部件抵抗两端部之间的弹簧常数产生变位时,用变位传感器检测出该变位。负荷检测用弹簧可通过使有效长度变化而改变弹簧常数,这样可调节障碍物检测精度。但是,现有的负荷检测用弹簧,在弯成略コ字形弹簧的并列部位安装着可滑移地调节具,通过使从其安置位置到弯折部侧的弹簧无效,来调节弹簧常数。这样,负荷检测用弹簧,为了具有预定的弹簧常数,在其有效长度上还必须加上配设调节具所需的长度,作为调节具,为了不产生挠曲地固定在并列部,必须大型化,因此,导致弹簧本身大型化,这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用电动开闭装置。本发明的建筑物用电动开闭装置,用备有电动马达的开闭机的驱动力,使开闭躯体开口部的开闭体作开闭动作,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电动马达本体或开闭机作为变位部件,该变位部件随着负荷变动相对于固定在躯体侧的固定部件变位,在该变位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夹装负荷检测用弹簧,用变位传感器检测出变位部件抵抗负荷检测弹簧而变位的变位量,上述负荷检测用弹簧可调节其弹簧常数地固定着。
即,变位部件的变位量与马达负荷(转矩反力)略成正比,所以,可用变位传感器直接检测该马达负荷,结果,与根据转速变化和电流值变化间接检测马达负荷的现有技术相比,可进行高精度的检测,另外,通过调节弹簧常数,可切实地高精度地进行障碍物检测(包含限位检测),并且,负荷检测用弹簧的固定具兼用作弹簧常数的调节具,可减少零部件数目,使构造简单化。
另外,本发明中,负荷检测用弹簧可形成为略コ字形或直线形。
另外,本发明中,变位部件以马达轴轴芯为支点转动变位,由变位传感器检测出变位部件的至少一方相应于负荷变动的转动变位量。
另外,本发明中,变位部件可转动地支承在固定轴上,并且能以固定轴轴芯为支点转动变位,由变位传感器检测出变位部件的至少一方相应于负荷变动的转动变位量。
图1是建筑物用电动卷帘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卷绕筒的立体图。
图3(A)、(B)分别是其概略侧面图、概略正面图。
图4是表示开闭机支承构造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开闭机支承构造的背面图。
图6是图5中A-A线断面图。
图7是图5的右侧面图。
图8是图5中B-B线断面图。
图9是图5中C-C线断面图。
图10是图5中D-D线断面图。
图11是图5的左侧面图。
图12是限位开关部平面图。
图13(A)、(B)、(C)分别是图12的正面图、右侧面图、A-A线断面图。
图14(A)、(B)分别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正面图、右侧面图。
图15(A)、(B)、(C)分别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正面图、右侧面图、图15(A)中的A-A线断面图。
图16(A)、(B)、(C)分别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正面图、右侧面图、图16(A)中的A-A线断面图。
图17(A)、(B)、(C)分别是表示第5实施例的正面图、右侧面图、图17(A)中的A-A线断面图。
图18(A)、(B)分别是表示第6实施例的正面图、右侧面图。
图19是表示第7实施例的开闭机的侧面图。
下面,参照图1至图1 3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
图中,1是建筑物用电动卷帘门的开闭帘,该开闭帘1可通过升降成为开放姿势和关闭姿势。在开放姿势时,卷绕在卷绕筒2上而开放开口部。在关闭姿势时,从卷绕筒2上放出而关闭开口部。这些基本构造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3是立设在开口部左右两侧的导轨,用于导引开闭帘1的左右两侧边缘。
上述卷绕筒2由固定轴5、若干个卷绕轮6、内齿环形齿轮7和一对杆8构成。固定轴5架设在左右一对支架4之间,该一对支架4配设在结构物上方。卷绕轮6和内齿环形齿轮7可旋转地配设在固定轴5上。一对杆8一体地连接在卷绕轮6与内齿环形齿轮7之间。本实施例中,内齿环形齿轮7配设在固定轴5的一端部。在固定轴5的一端部安装着开闭机9,该开闭机9备有筒形内藏式的电动马达。该开闭机9,其延长输出轴(马达轴)9b从筒形壳体9a的一端伸出,在该延长输出轴9b的前端一体地设有输出齿轮(小齿轮)10,该输出齿轮10与上述内齿环形齿轮7啮合,把开闭机9的驱动力传递给卷绕筒2。在固定轴5和卷绕轮6之间,弹性地安装着平衡弹簧11和吸收冲击弹簧11a,这样,在由开闭机9的驱动力来补充随开闭位置而变化的开闭帘1的荷重与平衡弹簧11的蓄势力的差的状态下,进行开闭帘1的开闭动作。
输出齿轮10与内齿环形齿轮7通过离合机构10a传递动力,该离合机构10a由作动部件10b和弹力部件10c构成。作动部件10b使配设在延长输出轴9b上的输出齿轮10沿轴方向移动。弹力部件10c使输出齿轮10与内齿环形齿轮7啮合。使输出齿轮10抵抗该弹力部件10c的弹力退避时,可中断输出齿轮10与内齿环形齿轮7之间的动力传递。
12、13是一体地安装在开闭机9壳体9a轴方向两端的第1、第2保持具12、13,这些第1、第2保持具12、13通过杆14连成一体。延长输出轴9b可转动地从第1保持具12伸出,后部伸出轴(马达轴)9c可转动地从第2保持具13伸出。15、16是第1、第2支架,在该第1、第2支架15、16上一体地形成轴承部15a、16a和固定轴安装部15b、16b。延长输出轴9b、后部突出轴9c的各伸出部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各轴承部15a、16a上,固定轴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各固定轴安装部15b、16b上。这样,开闭机9(第1、第2保持具12、13)以马达轴轴芯为支点可转动变位地支承在第1、第2支架15、16(固定轴5)上。
12a是设在第1保持具12上的一对止动片,该止动片12a在第1保持具12与开闭机9一起大转动时(例如±12°)与固定轴5相接而限制转动,这样决定开闭机9的转动容许范围。
17是一体地安装在第1支架15上的、可转动地内嵌于内齿环形齿轮7的导板。17a是可转动地嵌合在内齿环形齿轮7上的导槽7a内的导辊。
在作为旋转侧的第1保持具12与作为固定侧的第1支架15之间,夹设着后述的负荷检测用弹簧18。该负荷检测用弹簧18以弹簧力为0的状态,将可转动变位的开闭机9(第1保持具12),在开闭机9的非作动状态保持在上述转动容许范围的略中间位置(±0°)(中立保持),随着开闭机9从该中立状态朝正反方向变位,产生预定的弹簧力。
即,在上述第1保持具12上形成突片12b,其上穿设着弹簧用贯通孔12c。上述第1支架15挟着固定轴安装部15b地在一方侧形成后述控制盘19的安装用支承边15c,在另一方侧沿轴方向留有间隙地形成一对突片15d,该各突片15d上分别穿设着弹簧用贯通孔15e。上述负荷检测用弹簧18,其略コ字形(U字形)的各端部分别可滑移地穿过形成在第1保持具12和第1支架15上的各弹簧用贯通孔12c、15e,在适当的滑移位置用弹簧固定具20固定,从而具有与该固定位置对应的弹簧力(弹簧常数)。
另外,上述弹簧固定具20由略コ字形固定配件20a、蝶形螺栓20b和螺母20c构成。固定配件20a设在第1支架15的一对突片15d之间,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端部动配合地贯通其两脚片,并且可滑动地嵌合在突片15d之间。蝶形螺栓20b贯通该固定配件20a,前端可进退地与贯穿固定配件20a的负荷检测用弹簧18接离。螺母20c与该蝶形螺栓20b螺纹结合,借助固定配件20a的两脚片配置成止转状。将蝶形螺栓20b相对于螺母20c旋转操作时,蝶形螺栓20b的前端与负荷检测用弹簧18相接或分开,这样,可设定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移动限制(固定安装)和解除限制。
负荷检测用弹簧18,通过改变固定位置使有效长度变化,可改变弹簧常数,根据开闭帘1的荷重,适当调节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固定位置。这时,拧紧或松开蝶形螺栓20b,可形成为固定或解除固定的状态,由于蝶形螺栓20b的操作部可在突片15d的外周移动,所以,蝶形螺栓20d的操作方向可选择,容易进行调节操作。
当与马达负荷相应的转矩反力作用在上述保持为中立的开闭机9上时,开闭机9以与马达负荷相应的量抵抗负荷检测用弹簧18而转动变位。即,当开闭帘1挟入障碍物时或者到达全闭限位位置(接地位置)时,开闭帘1的荷重与弹簧11的蓄势力的平衡破坏,所以,开闭机9抵抗负荷检测用弹簧18朝预定方向大转动变位(例如+6°以上),当开闭帘1到达全开限位位置(抽出口接合位置)时,由于作用与抽出口接合的开闭帘1的张拉荷重,所以,开闭机9朝另一方向大转动变位(例如-6°以上)。
另外,本实施例的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最大容许应力,设定为比开闭机9的变位量最大时受到的应力大,所以,负荷检测用弹簧18受到的应力总限制在最大容许应力以下,可防止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破损。
上述控制盘19安装在控制盘支架21上,该控制盘支架21以连接第1支架15的支承边15c和第2支架16的状态架设着。控制盘19内安装着开闭帘控制回路19a和与该开闭帘控制回路19a连接的、用于检测开闭机9转动变位的限位开关LSD、LSU。限位开关LSD、LSU与开闭机9如下述地连接着。
即,在控制盘支架21的靠第1支架15一侧,设有固定式开关支架22。该固定式开关支架22上设有滑动式开关支架23,该开关支架23可在与卷绕筒2的径方向对应的方向滑移预定距离S,上述限位开关LSD、LSU在上述径方向隔开预定距离S地以相向状固定在上面。滑动式开关支架23借助配设在固定式开关支架22上的扭转弹力部件24以定位状态保持中立姿势。25是配设在相向的各限位开关LSD、LSU间的作动杆,该作动杆25以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可转动地支承在固定式开关支架22的突片22a、22b上,在中间部形成操作部25a,该操作部25a随着作动杆25的摆动,与任一个限位开关LSD、LSU的开关接点接离。从上述突片22a突出的作动杆25的端部,一体地连接着连杆25b的上端部。
第1保持具12上,相对于连杆25b在径方向相邻的部位,突出形成臂安装边12d,略コ字形作动臂26的一端可转动地接合在臂安装边12d上的接合孔内。该作动臂26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接合在连杆25b下端部的接合孔内,这样,当开闭机9转动变位时,作动臂26使连杆25b的下端部摆动,作动杆25摆动,进行对应的限位开关LSD或LSU的检测操作,进行开闭机9的驱动停止。
上述作动臂26的进行限位开关LSD或LSU的检测操作的摆动(检测)行程,设定为比无特别过负荷开闭作动中(无障碍物的平常开闭作动中)产生的摆动行程大,而且,比过负荷时产生的摆动行程小。这样,可检测出成为过负荷原因的障碍物挟入、全闭、全开等。在该通常使用状态,作动杆25摆动产生的转动力,比扭转弹力部件24(该扭转弹力部件24把支承限位开关LSD、LSU的滑动式开关支架22保持在中立位置)的弹力低,限位开关LSD、LSU在被保持于上述中立位置的状态进行检测操作。
当发生意外情况,即使有限位开关LSD、LSU的检测动作也不停止开闭机9的驱动,作用比上述过负荷大的过负荷时,作动杆25越过上述摆动行程,将大的转动力给予限位开关LSD、LSU。这时,支持限位开关LSD、LSU的滑动式开关支架23上,作用着高于扭转弹力部件24的弹力的力,这样,滑动式开关支架23以抵抗扭转弹力部件24弹力的状态相对于固定式开关支架22移动,这样,可回避上述大的过负荷,保护限位开关LSD、LSU。
本实施例卷帘门的控制电路19a有以下设计。即,在强风下关闭开闭帘1时,负荷作用在开闭帘1上会使得上述下降用或上升用的限位开关LSD、LSU进行检测操作,这时,由于限位开关LSD、LSU为检测状态,所以,即使想要全闭开闭帘1它也不作动。为此,在开闭控制电路19a上附加手动操作模式,这样,即使限位开关LSD、LSU处于检测状态,也能进行开闭帘的开闭动作。这时,将停止用操作开关STOP按压10秒钟,便从通常操作模式变更为手动操作模式。该手动操作模式中,无论限位开关LSD、LSU是检测状态还是非检测状态,在按压开放用操作开关UP、关闭用操作开关DOWN进行操作期间,都进行对应的开闭作动。另外,从该状态向通常操作状态的变更,通过在10秒钟之间不进行开放、关闭、停止的所有操作便可实现。
在开闭机9的起动时产生过负荷,当该起动时的过负荷大时,如果将其作为通常作动时的过负荷不进行检测,则障碍物检测精度会降低。在这样的场合,通过在起动时例如在1秒钟期间忽略限位开关LSD、LSU的作动地进行控制,可防止检测精度降低。
另外,在进行操作开关的开关操作时,为了识别限位开关LSD、LSU是检测状态还是非检测状态,设定了识别机构(本实施例中,如果是检测状态则发出连续音,如果是非检测状态则发出间断音,但是也可以采用灯显示等另外的识别机构)。因此,如前所述,即使进行操作开关的开关操作开闭帘1也不作动时,确认限位开关LSD、LSU的状态,只要判断出不作动原因是限位开关LSD、LSU为检测状态,则在开闭帘1的状态确认后,切换为手动操作模式,就可以使开闭帘开闭。
另外,在开闭帘1开放时,开闭帘1的最下端座板与过梁相接,进行上升用限位开关LSU的检测操作,这样,使开闭机9的驱动停止。但是这时,从座板与过梁相接到上升用限位开关LSU检测出这一情况而使开闭机9停止之前稍有一点时间滞后,该时间滞后期间开闭帘1进一步进行开动作,所以,座板以对过梁作用负荷的状态停止。该装置中,上升用限位开关LSU切换为检测状态后,在预定时间期间使开闭机9作闭动作(逆转),进行开闭帘1的抽出,在座板和过梁稍离开的状态停止。
上述构造的装置中,由于障碍物的挟入、全闭、全开等产生过负荷时,开闭机9抵抗负荷检测用弹簧18转动变位,由限位开关LSD、LSU检测其变位,使开闭机9自动停止。即,使开闭机9与马达负荷(转矩反力)相应地转动变位,根据其变位量检测马达负荷,所以能直接检测出马达负荷,结果,与根据转数变化和电流值变化间接地检测马达负荷的现有技术相比,可进行高精度的检测,从而提高障碍物检测及限位检测精度。
由于上述负荷检测用弹簧18可调节弹簧常数,所以,不仅能机械地进行检测灵敏度调节,而且负荷检测用弹簧18可通用于重量等不同的各种开闭体。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弹簧常数的调节这样进行:松开用于固定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设在第1支架15的突片15d部位的弹簧固定具20的蝶形螺栓20b,使负荷检测用弹簧18滑移到所需位置,再拧紧蝶形螺栓20b,将负荷检测用弹簧18固定住。这样,用于固定中立保持弹簧18的弹簧固定具20来进行弹簧常数的调节,不必设置另外的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调节具,使部件兼用化,简化构造,减少零部件数目。另外,不象现有技术那样把调节具设在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并列部位,要在弹簧上设置调节具配设用的空间,从而也使负荷检测用弹簧小型化。
另外,调节并固定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蝶形螺栓20b的捏手部位,在径方向可改变操作位置,所以操作性好,提高作业性。
上述装置中,由于开闭机9能以马达轴轴芯为支点转动变位,所以,不仅不需要确保另外的变位空间,只要用变更第1、第2支架15、16的简单构造就可以实施。
上述装置中,当作用于限位开关LSD、LSU的过负荷是超过通常负荷的大负荷时,限位开关LSD、LSU滑移而回避该大负荷,从而使该限位开关LSD、LSU得到保护。
另外,限制开闭机9的转动范围,并且将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最大容许应力设定为比开闭机9变位量最大时受到的应力大,所以,可将负荷检测用弹簧18受到的应力限制为最大容许应力以下,可防止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损坏。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第1实施例,例如也可以把构成开闭机9的减速机作为随负荷变动而变位的变位部件,根据该部件的变位量检测负荷变动。另外,也不限于如上述第1实施例所示那样限定于电动开闭帘的开闭装置,也可以用于遮阳篷等卷绕式开闭装置。
下面参照图14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图中与第1实施例相同者注以相同标记,其详细说明从略。
本实施例中,在固定支承于固定轴5上的第1、第2支架27、28上,形成轴承部27a、28a,在该轴承部27a、28a上,分别支承着从开闭机9伸长的延长输出轴9b和后部突出轴9c,这样,开闭机9能以马达轴轴芯为支点转动变位。29是用直线状弹簧钢材构成的负荷检测用弹簧,在该负荷检测用弹簧29的基端部,一体地外嵌着壳筒29a,将该壳筒29a穿过设在第2支架28上的弹簧安装孔28b并可在轴方向滑移,由螺入弹簧安装孔28b内的螺丝销28c的前端部紧固壳筒29a。负荷检测用弹簧29的前端部可沿轴方向移动、但不能在轴周围方向移动地与接合部9d接合着,该接合部9d朝着外径侧突设于开闭机9壳体9a的外周面。这样,负荷检测用弹簧29在接合部9d与基端侧壳筒29a安装部之间作为弹簧作用(有效),基于该负荷检测用弹簧29的有效长度,根据弹簧常数(弹力)进行开闭机9的中立保持。
当过负荷(转动负荷)作用到开闭机9上时,开闭机9抵抗负荷检测用弹簧29的弹力转动变位(相对转动),由图未示出的限位开关检测该转动变位。这些构造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负荷检测用弹簧29的有效长度的调节(弹簧常数的调节)这样进行:松开第2支架28的弹簧安装孔28b的螺丝销28c,通过弹簧安装用孔28b和接合部9d使负荷检测用弹簧29本身移动到所需位置,然后,螺合螺丝销28c,这样便可进行调节。该装置中,负荷检测用弹簧29的固定具(这时是第2支架28侧)兼用作调节具,使构造简单化,减少了零部件数目。
下面,说明图15所示的第3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在固定支承于固定轴5上的第1、第2支架30、31上,形成轴承部30a、31a,在该轴承部30a、31a上,分别支承着从开闭机9伸长的延长输出轴9b和后部突出轴9c。32是与上述第2实施例同样地用直线状弹簧钢材构成的负荷检测用弹簧,该负荷检测用弹簧32的基端部穿过设在第2支架31上的弹簧安装孔31b并可在轴方向滑移,用螺丝销31c螺合固定。这样,负荷检测用弹簧32的基端部固定在第2支架31上。负荷检测用弹簧32与开闭机9壳体9a略同长,前端部由固定具33固定在壳体9a上,上述固定具33备有贯通孔33a和滑动接合片33b,负荷检测用弹簧32可沿轴方向移动地穿过贯通孔33a。滑动接合片33b位于该贯通孔33a的两侧部。负荷检测用弹簧32的前端部穿过贯通孔33a,滑动接合片33b可滑移地组装在一对突片9e上,该一对突片9e沿轴方向长长地形成在壳体9a的外周面。用止动螺丝33c螺合滑动接合片33b,限制负荷检测用弹簧32的周方向移动,在此状态将其固定在第2支架31和壳体9a上。
该装置中,使固定具33相对于壳体9a滑移,可进行负荷检测用弹簧32的有效长度(弹簧常数)调节,与上述第2实施例同样地,把负荷检测用弹簧32的固定具(这时是壳体9a侧的固定具)33兼用作调节具,使构造简单化,减少了零部件数目。
图16所示第4实施例中,备有支承固定轴5的第1、第2支架30、31和负荷检测用弹簧32,负荷检测用弹簧32的基端部固定在第2支架31上。这些构造与上述第3实施例相同。34是位于负荷检测用弹簧32的周方向两侧、用于接合的一对接合具,该接合具34备有与负荷检测用弹簧32相向的接合片34a和滑动体34b,将该滑动体34b嵌合在沿轴方向的长滑动凹槽9f(该凹槽9f形成在壳体9a的与负荷检测用弹簧32相向部位的周方向两侧)内,用螺丝34c螺合接合片34a和滑动体34b,接合具34就被固定在壳体9a的轴方向适当位置。当壳体9a相对于第2支架31转动变位(正方向或逆方向)了时,负荷检测用弹簧32与任一个接合具34接合,其转动被限制而作用弹簧力。该装置中,接合具34(壳体9a侧)也兼作为调节负荷检测用弹簧32的弹簧常数的调节具,可使构造简单化,减少零部件数目。
而且,该装置中,由于可分别调节接合具34的位置,所以,可对应开闭帘1的开放、关闭作动地适当设定检测精度,操作性也好。
把开闭帘1开放、关闭的各作动时的检测精度分别设定为不同精度的设定方法,除了上述实施例那样改变弹簧常数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即,要改变检测精度时,只要在开闭机9的转动变位量为不同的状态,进行控制盘19的限位开关LSD、LSU的开关操作即可,为此,例如,可把各限位开关LSD、LSU距中立位置作动杆25的各间隔分别调节为不同的间隔,使各限位开关LSD、LSU的开关操作时间不同。
图17所示第5实施例中,备有第1、第2支架30、31和直线状负荷检测用弹簧35。第1、第2支架30、31固定在固定轴5上,分别支承开闭机9的延长输出轴9b和后部突出轴9c。负荷检测用弹簧35穿过形成在第1、第2支架30、31上的图未示出的贯通孔。负荷检测用弹簧35穿过形成在接合具36上的通孔36a,该接合具36可滑动地与壳体滑动片9e接合。当开闭机9相对转动时,负荷检测用弹簧35在与接合具36接合着的状态作用弹簧力。该装置中,也是使接合具36相对于壳体9a滑移来调节弹簧常数。另外,接合具36与上述第3实施例中的固定具33为同样构造。
35a是防止负荷检测用弹簧35从第1、第2支架30、31脱出的止脱夹,使得以游嵌状态贯通第1、第2支架30、31的负荷检测用弹簧35不脱出。
图18所示第6实施例中,随负荷变动而变位的变位部件即开闭机9以固定轴5的轴芯为支点变位。
即,该装置中,在开闭机9的两端面固定着第1、第2马达安装板37、38的固定部37a、38a,在第1、第2马达安装板37、38上一体形成固定轴轴承部37b、38b,固定轴5可转动地支承在该轴承部37b、38b上。这样,开闭机9以固定轴5轴芯为支点转动。另外,在第1马达安装板37上形成延长部37c,在该延长部37c上穿设着贯通孔37d,略コ字形负荷检测用弹簧39的一端部可滑移地穿过该贯通孔37d。40是止转地固定在固定轴5上的固定支架,在该固定支架40上形成安装部40a,负荷检测用弹簧39的另一端可滑移地穿过该安装部40a。通过螺丝40b的松紧,可实现负荷检测用弹簧39的固定支承或解除固定支承。
开闭机9如上述那样可相对于固定轴5转动,并且,通过输出齿轮10与构成卷绕筒2的内齿环形齿轮7连动连接。这样,开闭机9在通常的开闭帘1的开闭作动时,保持在中立位置,使内齿环形齿轮7朝预定方向转动。但当障碍物检测等大的负荷作用时,开闭机9抵抗负荷检测用弹簧39的弹力,以固定轴5轴芯为支点转动变位(输出齿轮10为沿着内齿环形齿轮7转动变位的状态,输出齿轮10(开闭机9)的转动变位方向朝着与内齿环形齿轮7的预定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变位),用图未示出的检测传感器检测该转动变位。41是固定轴5的第1、第2马达安装板37、38的轴承部位的轴套。
因此,第6实施例中,作为变位部件的开闭机9可相对于固定轴5转动,当过负荷作用于开闭机9时,开闭机9以固定轴5为支点转动变位,并据此进行开闭机9的驱动停止。该装置中,负荷检测用弹簧39的弹簧常数这样调节:松开固定支架安装部40a的螺丝40b,将负荷检测用弹簧39滑移到适当位置后,再拧紧螺丝40b即可。不需要特别的调节具,使构造简单化,减少零部件数目。
图19所示第7实施例中,形成在第1保持具12上的一对突片12e、12f之中,在过负荷未作用于开闭机9的非作用时(第1实施例中的中立保持状态),一方突片12e与固定轴5相接。其余构造与第1实施例相同。该装置中,由于一方突起12e与固定轴5相接,开闭机9朝箭头方向的转动变位(本实施例中是开闭帘1的关闭动作时的转动变位),在抵抗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状态被容许,但是,朝反箭头方向的转动变位(本实施例中是开闭帘开放动作时的转动变位)被限制,所以开放动作时不转动变位。该装置中,全开时开闭机9的驱动停止,可通过组合开放位置检测等别的适当装置实施。
该装置中,在开闭机9的非作用状态,朝反箭头方向的转动受到限制,所以,在该非作用状态,不必将负荷检测用弹簧18的弹力设定为0,可由负荷检测用弹簧18朝反箭头方向推(保持着使开闭机9从中立状态变位的状态),这样,可防止开闭机9的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