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下管杆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
背景技术
修井起下管杆作业施工中,常用的管杆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管杆枕高
度不可调整或者调节难度大,不可以实现微调,由于多数井场地面不平整,管杆枕搭放基础
不均衡,人工推放管杆操作强度大,费力且存在极大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能实现高度微调,平衡性
好,调整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包括:横担,其
水平设置;两组支撑结构,间隔设置且支撑在横担下方,每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立柱,其竖
直设置,且其上端与横担连接;底座,放置在地面上,且与第一立柱的下端通过螺纹能旋转
地连接。
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中,每组支撑结构的底座包括:第二立柱,
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与第一立柱的下端螺纹连接;两个斜支架,分别倾斜设置在第二立柱两
侧,每个斜支架的一端与第二立柱的侧壁连接,且其另一端放置在地面上。
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中,每组支撑结构的底座还包括两个水平
设置的横支架,两个横支架分别连接在两个斜支架与第二立柱的下端之间。
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中,两个斜支架和两个横支架围成三角形
结构,横担与三角形结构垂直。
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中,第一立柱的下端设有外螺纹,第二立柱
的上端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中,外螺纹和内螺纹均为梯形螺纹。
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中,第一立柱与横担插接或焊接。
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中,横担的一端上方连接有挡块。
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中,横担呈杆状或管状。
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中,两组支撑结构对称设置在横担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的特点和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通过在横担下方设置两组支撑结构,能
平稳支撑横担,通过将第一立柱与支撑结构螺纹连接,能通过旋转螺纹对横担的高度进行
连续微调,从而能改变平衡枕的工作高度,保证平衡枕的工作面处于水平状态,调整方便快
捷,可有效减少推放管杆的作业风险,安全性能较高,减轻井口处操作人员推放管杆的操作
强度,提高作业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现场使用方
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横担
2第一立柱 21外螺纹
3底座
31第二立柱 311内螺纹
32斜支架 33横支架
4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其包括横担1和两组间隔设置的支
撑结构,横担1水平设置,管杆能在横担1上自由滑动,两组支撑结构支撑在横担1的两端下
方,用以支撑横担1,两组支撑结构较佳为对称设置在横担1的两端,每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
立柱2和底座3,第一立柱2竖直设置,第一立柱2的上端与横担1连接,底座3放置在地面上,
且与第一立柱2的下端通过螺纹能旋转地连接,从而能通过旋转第一立柱或底座来调节横
担的高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当油管桥前端地面不平整时,通过旋
入或者旋出螺纹,可以对平衡枕的高度进行连续微调,保证横担的工作面处于水平状态,平
衡性好,调整快捷、方便。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组支撑结构的底座3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31和两个
倾斜设置的斜支架32,第二立柱31的上端与第一立柱2的下端螺纹连接;两个斜支架32分别
倾斜设置在第二立柱31两侧,每个斜支架32的一端与第二立柱31的侧壁连接且另一端放置
在地面上。通过设置第二立柱31和斜支架32,可使底座3的结构稳固。但底座的结构并不限
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在第二立柱31的底端连接一个圆盘状或圆锥形的底盘,底
盘能平稳坐落于地面。
进一步,每组支撑结构的底座3还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横支架33,两个横支架33分
别连接在两个斜支架32与第二立柱31的下端之间,即第一个横支架33连接在第一个斜支架
32的侧壁与第二立柱31的侧壁之间,第二个横支架33连接在第二个斜支架32的侧壁与第二
立柱31的侧壁之间。通过设置横支架33,能进一步提高底座3的结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
其中,两个斜支架32和两个横支架33围成三角形结构,横担1与该三角形结构垂
直,从而能使支撑结构平稳支撑横担1,也使平衡枕的整体结构更稳固。
进一步,第一立柱2的下端设有外螺纹21,第二立柱31的上端设有与外螺纹21相配
合的内螺纹311,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为第一立柱2的下端具有内螺纹,第二立柱31的
上端具有外螺纹。
其中,外螺纹21和内螺纹311均为梯形螺纹,强度高。
具体是,横担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1和斜支架32均呈杆状或管状,例如为实心
的杆体,也可以为油管本体,横支架33也呈杆状或管状,例如为抽油杆本体,第二立柱31、斜
支架32和横支架33之间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横担1的直径例如为73mm,第一立柱2的直径
例如为73mm,第二立柱31的直径例如为88.9mm,横支架33的直径例如为16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立柱2与横担1插接或焊接,例如横担1的侧壁开设有
插口,第一立柱2的顶端能伸入插口内,与横担1插接,便于拆装,同时便于通过旋转第一立
柱2来调节平衡枕的高度。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横担1的一端上方连接有挡块4,用以对在横担1上滑动
的管杆限位。
使用时,根据井场地面平整状况、管杆桥高度以及井口高度,使用管钳旋入或者旋
出平衡枕两端的丝扣,将平衡枕调节到最适合的平衡高度,保证平衡枕工作面处于水平状
态,这样在起下管杆时,人工操作可顺利推放管杆至平衡枕上,再循环工作,完成起下单根
管杆提放。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升降管杆平衡枕,根据井场地面情况以及井口高度,利
用旋入或者是旋出丝扣方式,可随时调节管杆平衡枕的工作高度,以适应井口人员推放管
杆的操作要求,现场使用便捷,值得推广使用。经现场试验,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升降管杆
平衡枕可以有效取代常规管杆枕,特别是对于油管桥前端地面不平整这一状况,可以很好
发挥平衡枕的作用,操作简易,安全系数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
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
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
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