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件及现浇模板组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扣合件及具有其
的现浇模板组件。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房屋的施工过程中,通常先使用多个对拉螺杆来固定两个模板,
在两个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以连接两个预制墙板,在这种方案中,对拉螺杆与
模板之间的连接处在浇筑前处于非受力状态,两个模板之间的精确距离无法保
证,而且模板的边沿与预制墙板接触的部位往往需要额外的多个顶杆来固定,
其结构复杂,实施困难,施工人员往往无法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墙面与预制墙
板的墙面之间的平滑过渡,通常需要后续的抹灰工序来进行弥补,而且这种方
案往往会在浇筑的墙体上留下对拉螺杆穿过的第一通孔,这些第一通孔虽然可
以封堵处理,但是仍然有部分第一通孔在以后会出现漏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
合件,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模板组件,包括以上扣合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扣合件,用于预制墙板之间的现
浇节点处的模板,所述预制墙板的两面的边沿分别设置有预埋螺孔,所述扣合
件包括:扣合板,所述扣合板的两端分别为支撑端和扣合端,所述扣合板上设
置有第一通孔;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预埋螺孔配合,所
述螺纹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扣合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扣合件,在预制墙板的边沿设置多个预埋
螺孔后,螺纹连接件的一端与预埋螺孔配合,可形成固定点,螺纹连接件的另
一端穿过扣合板上的第一通孔后与其连接,螺纹连接件为螺钉或者配合有螺母
的螺栓,拧紧螺钉或者拧紧螺母,使扣合板的支撑端与扣合端都能承受扣合压
力,扣合板的扣合端将扣合在模板上,使模板被固定在预制墙板上,不需要使
用对拉螺杆,不需要在模板的中部设置通孔,自然也不会在模板之间浇筑的混
凝土墙体上形成通孔,因此混凝土墙体不会出现漏水隐患。由于扣合板是通过
螺纹连接件直接固定在预制墙板上,其结构简单,安装后结实紧固,使施工人
员能保证预制墙板与模板之间的贴合质量,使浇筑的混凝土墙体能实现与预制
墙板之间的平滑过渡,不会出现浇筑的混凝土墙面不平整的现象,省略了以往
的抹灰工序,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扣合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
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扣合板的支撑
端与所述预制墙板之间;或者,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扣合板的支撑端与所述
模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扣合件,支撑件设置在扣合板的支撑端与预制墙板之
间,支撑件也可以设置在扣合板的支撑端与模板之间,扣合板的扣合端扣合在
模板上时,支撑端可起到杠杆作用,保证扣合端具有较好的扣合力度,能够使
模板被牢固地固定在预制墙板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扣合板的支撑端的一侧焊接固
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扣合件,支撑件与扣合板的支撑端的一侧焊接固定连
接,可实现扣合板与支撑件的一体化,使支撑件不会在螺纹连接件松动时脱落
和在搬运过程中遗失。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扣合板的支撑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
支撑在所述预制墙板上;或者,所述弯折部支撑在所述模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扣合件,可以将扣合板的支撑端的端部进行九十度弯折
加工成弯折部,弯折部的高度最好与模板的边框的高度相等,这样,拧紧螺纹
连接件时,弯折部的端部就会抵靠在预制墙板或模板上,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件
或其他垫块,有助于产品的结构简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为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扣合件,由于每两个预制墙板之间的距离往往有误差,
因此扣合板上的第一通孔应该设计为长孔,长孔可增加扣合板的扣合距离,使
施工人员在面对预制墙板之间距离过宽的情况时,也能顺利地利用扣合板完成
对模板的安装和固定,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现浇模板组件,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扣合件,
还包括所述模板,所述模板搭在两个所述预制墙板之间,所述模板的正面为平
面,所述模板的背面具有边框和/或加强筋,所述扣合板的扣合端扣合在所述
边框和/或所述加强筋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现浇模板组件,模板搭在两个预制墙板之间,模板的正
面为平面,分别与两个预制墙板的表面贴合,模板的背面具有边框和/或加强
筋,扣合板的扣合端扣合在边框和/或加强筋上,通过拧紧螺纹连接件,便可
使模板的正面与预制墙板的表面紧密贴合,不需要在模板上开设通孔来固定对
拉螺杆,其浇筑出的墙体表面也不会留下通孔。而且,扣合板是扣合在模板的
边沿处的边框和/或加强筋上,模板的正面的边沿与预制墙板的表面的贴合质
量可以得到保证,使浇筑的混凝土墙体能实现与预制墙板之间的平滑过渡,不
会出现浇筑的混凝土墙面不平整的现象,省略了以往的抹灰工序,提高了施工
的质量和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所
述模板上的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预制墙板上的所述预埋螺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现浇模板组件,在具体实施时,施工人员也可以在模板
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预制墙板上的预埋螺孔相对应,使螺纹连接件穿
过第二通孔后与预制墙板上的预埋螺孔连接,螺纹连接件上连接的扣合板的支
撑端便可支撑在模板的背面,扣合板的扣合端扣合在模板的边框或加强筋上,
同样可以保证浇筑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板的边沿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开口正
对所述预制墙板与所述模板的接合面,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现浇模板组件,在模板的边沿设置密封槽,密封槽开口
正对预制墙板,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在密封槽中同样可起到密封作
用,而且不会影响模板与预制墙板之间的紧贴,可在防止泥水泄漏的同时,还
能保证浇筑出的混凝土墙体的墙面与预制墙板的墙面之间的平滑过渡,提高了
施工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边框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外边面和第二外边
面,所述边框的第一外边面与所述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边框的第二外边
面上固定连接有条钢,所述条钢的一个侧边伸出所述第一外边面后与所述模板
的边沿形成所述密封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现浇模板组件,边框的第一边面与模板的背面固定连
接,边框的第二边面与条钢固定连接,条钢的侧边与模板的边沿形成密封槽,
密封槽的深度为模板的厚度,其宽度容易控制,不需要对模板的表面进行切割
加工,能较好地与其内部的密封条配合,容易保证密封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边框为角铁或方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现浇模板组件,边框可以选用现成的角铁或者方钢,角
铁或方钢都具有现成的第一边面和第二边面,有利于施工人员对密封槽进行设
计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
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
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合件及现浇模板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合件及现浇模板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合件及现浇模板组件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 预制墙板,101 预埋螺孔,2 扣合板,3 支撑件,4 螺纹连接件,5 模
板,501 密封槽,6 边框,7 条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
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
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扣合件,用于预
制墙板1之间的现浇节点处的模板5,所述预制墙板1的两面的边沿分别设置
有预埋螺孔101,所述扣合件包括:扣合板2,所述扣合板2的两端分别为支
撑端和扣合端,所述扣合板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螺纹连接件4,所述螺纹连
接件4的一端与所述预埋螺孔101配合,所述螺纹连接件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
第一通孔与所述扣合板2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扣合件,在预制墙板1的边沿设置多个
预埋螺孔101后,螺纹连接件4的一端与预埋螺孔101配合,可形成固定点,
螺纹连接件4的另一端穿过扣合板2上的第一通孔后与其连接,螺纹连接件4
为螺钉或者配合有螺母的螺栓,拧紧螺钉或者拧紧螺母,使扣合板2的支撑端
与扣合端都能承受扣合压力,扣合板2的扣合端将扣合在模板5上,使模板5
被固定在预制墙板1上,不需要使用对拉螺杆,不需要在模板5的中部设置通
孔,自然也不会在模板5之间浇筑的混凝土墙体上形成通孔,因此混凝土墙体
不会出现漏水隐患。由于扣合板2是通过螺纹连接件4直接固定在预制墙板1
上,其结构简单,安装后结实紧固,使施工人员能保证预制墙板1与模板5
之间的贴合质量,使浇筑的混凝土墙体能实现与预制墙板1之间的平滑过渡,
不会出现浇筑的混凝土墙面不平整的现象,省略了以往的抹灰工序,提高了施
工的质量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设置在所
述扣合板2的支撑端与所述预制墙板1之间;或者,所述支撑件3设置在所述
扣合板2的支撑端与所述模板5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件3设置在扣合板2的支撑端与预制墙板1之间,支
撑件3也可以设置在扣合板2的支撑端与模板5之间,支撑件3一般选用方钢
或木质垫块,方钢或垫块可减小模板5或预制墙板1表面受到的压强,扣合板
2的扣合端扣合在模板5上时,支撑端可起到杠杆作用,保证扣合端具有较好
的扣合力度,能够使模板5被牢固地固定在预制墙板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3与所述
扣合板2的支撑端的一侧焊接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使支撑件3与扣合板2的支撑端的一侧焊接固定连接,
以实现扣合板2与支撑件3的一体化,使支撑件3不会在螺纹连接件4松动时
脱落和在搬运过程中遗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板2的支撑端设置有弯折部,所
述弯折部支撑在所述预制墙板1上(图中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将扣合板2的支撑端的端部进行九十度弯折加工形成
弯折部,弯折部的高度最好与模板5的边框6的高度相等,这样,拧紧螺纹连
接件4时,弯折部的端部就会抵靠在预制墙板1上,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件3
或其他垫块,有助于产品的结构简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为长孔。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每两个预制墙板1之间的距离往往有误差,因此扣合
板2上的第一通孔应该设计为长孔,长孔可增加扣合板2的扣合距离,使施工
人员在面对预制墙板1之间距离过宽的情况时,也能顺利地利用扣合板2完成
对模板5的安装和固定,提高了施工效率。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现浇模板组件,
包括以上任一项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扣合件,还包括所述模板5,所述模板5搭
在两个所述预制墙板1之间,所述模板5的正面为平面,所述模板5的背面具
有边框6和/或加强筋,所述扣合板2的扣合端扣合在所述边框6和/或所述加
强筋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现浇模板组件,模板5搭在两个预制墙
板1之间,模板5的正面为平面,分别与两个预制墙板1的表面贴合,模板5
的背面具有边框6和/或加强筋,扣合板2的扣合端扣合在边框6和/或加强筋
上,通过拧紧螺纹连接件4,便可使模板5的正面与预制墙板1的表面紧密贴
合,不需要在模板5上开设通孔来固定对拉螺杆,其浇筑出的墙体表面也不会
留下通孔。而且,扣合板2是扣合在模板5的边沿处的边框6和/或加强筋上,
模板5的正面的边沿与预制墙板1的表面的贴合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使浇筑的
混凝土墙体能实现与预制墙板1之间的平滑过渡,不会出现浇筑的混凝土墙面
不平整的现象,省略了以往的抹灰工序,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5上设置有第二通
孔,所述螺纹连接件4穿过所述模板5上的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预制墙板1
上的所述预埋螺孔101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施工人员也可以在模板5上设置第二通孔,
第二通孔与预制墙板1上的预埋螺孔101相对应,使螺纹连接件4穿过第二通
孔后与预制墙板1上的预埋螺孔101连接,螺纹连接件4上连接的扣合板2
的支撑端便可支撑在模板5的背面,扣合板2的扣合端扣合在模板5的边框6
或加强筋上,同样可以保证浇筑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5的边沿设置有密
封槽501,所述密封槽501的开口正对所述预制墙板1与所述模板5的接合面,
所述密封槽501中设置有密封条。
在该实施例中,在模板5的边沿设置密封槽501,密封槽501开口正对预
制墙板1,密封槽501中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在密封槽501中同样可起到密
封作用,而且不会影响模板5与预制墙板1之间的紧贴,可在防止泥水泄漏的
同时,还能保证浇筑出的混凝土墙体的墙面与预制墙板1的墙面之间的平滑过
渡,提高了施工质量。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6具有相互
垂直的第一外边面和第二外边面,所述边框6的第一外边面与所述模板5的背
面固定连接,所述边框6的第二外边面上固定连接有条钢7,所述条钢7的一
个侧边伸出所述第一外边面后与所述模板5的边沿形成所述密封槽501。
在该实施例中,边框6的第一边面与模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边框6的第
二边面与条钢7固定连接,条钢7的侧边与模板5的边沿形成密封槽501,密
封槽501的深度为模板5的厚度,其宽度容易控制,不需要对模板5的表面进
行切割加工,能较好地与其内部的密封条配合,容易保证密封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6为角铁或方钢。
在该实施例中,边框6可以选用现成的角铁或者方钢,角铁或方钢都具有
现成的第一边面和第二边面,有利于施工人员对密封槽501进行设计和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
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
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
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
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