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中门组合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门中门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防撬门大量应用于家庭、宾馆等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审美观点的增强,人
们不仅要求防撬门具有极好的防撬性能,还要求防撬门具有较好的外观和其他附加功能。
比如,在防撬门上增加门中门,以满足人们透风等需要。
然而,常见的门中门的部件采用数量较多的螺钉予以连接和固定,极大增加了其
装配难度。同时,目前的门中门在观察外部情况时,需要打开门中门,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中门组合结构,它具
有易于制备,且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门中门组合结构,其边侧铰连在
防撬门上开设的门洞内,所述门中门组合结构包括:
外框,从外至内,该外框的内缘上设有外台阶、第一卡槽;
门花装置,该门花装置包括门花框以及固定于该门花框内部的门花;
第一卡框;
内框,从外至内,该内框的边缘上设有第三卡槽、内台阶;
外玻璃和内玻璃;
玻璃卡框;
以及:
该门花框卡在该外框内,且该门花框的外侧顶在该外台阶的内侧边上;
该第一卡框卡在该第一卡槽内,且该第一卡框的外侧边抵压该门花框的内侧;
该内框的一侧铰连在该外框内;
该外玻璃和该内玻璃之间具有间隙,且该内玻璃的内侧边顶在该内台阶的内侧,
该玻璃卡框卡在该第三卡槽内,该外玻璃的外侧边顶在该玻璃卡框的内侧。
所述外框的内缘上位于该第一卡槽的内侧方设有第二卡槽,同时,该第二卡槽内
卡有纱网装置,该纱网装置包括纱网框以及固定于该纱网框内的纱网。
所述外玻璃和内玻璃之间设有百叶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易于制备,使用方便。
相对于普通门中门的部件通过较多螺钉予以固定的方式而言,本发明的门中门组合结构的
多数部件通过卡接的方式予以固定,在组装时较为简单。同时,透过玻璃能够观察到外部的
情况,而打开内框后,能够较好的通风,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外框和内框的俯视剖视图(相对于图2进行了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门中门组合结构,其边侧铰连在防撬门上开设的门洞
内。
具体的:
该门中门组合结构包括:外框10、门花装置20、第一卡框30、内框40、外玻璃52和内
玻璃51、玻璃卡框60等部件。
从外至内,该外框10的内缘上设有外台阶111、第一卡槽112。此处所谓从外至内,
指的是以该门中门组合结构所装配的防撬门的内外进行界定。或者说,室外为外、室内为
内。
该门花装置20包括门花框21以及固定于该门花框21内部的门花22。该门花22可以
是钢筋等刚性材料通过焊接或编织而成的钢网或具有图案的刚性网等部件。
从外至内,该内框40的边缘上设有第三卡槽41、内台阶42。同样,此处所谓从外至
内,指的是以该门中门组合结构所装配的防撬门的内外进行界定。或者说,室外为外、室内
为内。
更具体的:
该门花框21卡在该外框10内,且该门花框21的外侧顶在该外台阶111的内侧边上;
该第一卡框30卡在该第一卡槽112内,且该第一卡框30的外侧边抵压该门花框21的内侧。
即,该外台阶111对该门花框21进行了定位,而该第一卡框30将该门花框21挤在该外框10
内。
该内框40的一侧铰连在该外框10内。当然,该内框40的另一侧可以设有锁具。
该外玻璃52和该内玻璃51之间具有间隙。比如,该外玻璃52和该内玻璃51之间设
有框体。同时,该内玻璃51的内侧边顶在该内台阶42的内侧,该玻璃卡框60卡在该第三卡槽
41内,该外玻璃52的外侧边顶在该玻璃卡框60的内侧。即,该内台阶42和该玻璃卡框60将该
外玻璃52和该内玻璃51挤在该内框40内。显然,该外玻璃52和该内玻璃51最好采用钢化玻
璃或防弹玻璃。
这样,该门中门组合结构的多个部件采用卡接的方式而非螺钉固定的方式予以固
定,较为方便。同时,透过该外玻璃52和该内玻璃51可以观察外部情况,而打开该内框40可
以较好的透风。
优化的:
该外框10的内缘上位于该第一卡槽112的内侧方设有第二卡槽12。同时,该第二卡
槽12内卡有纱网装置70。该纱网装置70包括纱网框71以及固定于该纱网框71内的纱网72。
即,该纱网框71卡在该第二卡槽12内,以防止蚊虫通过。
该外玻璃52和内玻璃51之间设有百叶窗(图上未示出),以确保隐私。当然,该百叶
窗的控制部位位于该外玻璃52和内玻璃51的外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
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
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