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难房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安全设施,尤其涉及一种避难房。
背景技术
近数十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城建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变
化,各大小城市,高层住宅比比皆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在改善居住环境
的同时,也带来了高层住宅发生火宅时安全逃生的问题,这也是全世界都关注并想要解决
的难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因为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尤其是近几年上海等地发
生的几起高层住宅火灾所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事件,此问题变得更为紧迫。高层住宅,一旦
发生火灾,由于火灾时电梯不能使用,而逃生梯由于烟雾浓烈,难以辨清,而消防设施由于
高度有限,火宅的施救受到种种制约,如何快速、安全、方便逃生,便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
题。
近年来,许多地区也陆续遭遇地震,地震中人体很容易因为房屋的倒塌而造成严
重的伤害。地震过程中,由于站立不稳也很容易摔倒被撞伤。
授权公告号CN 202483231 U,授权公告日2012年10月1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一种救生房,在地震、火宅时将房体封闭,保证人身安全。但是,座椅结构复杂,其中还有放
置的氧气瓶、存储柜,并且其房体内层为钢板,在地震发生时,救生房随着地震动波动晃动
时,放置的各种物品容易散乱的摇晃掉落,较小的物品砸在房体内层的硬性钢板上时会造
成无规则的反弹,容易把人员砸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避难房,包括由墙体围成的避难空间,所述墙体上设有通向所述
避难空间外部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外表面设有隔温耐火层、所述墙体中间设
有耐火阻燃填充层、所述墙体的内表面设有软性耐火防撞层;所述防护门为防火密封门。
所述软性耐火防撞层防止人员与墙体接触时被撞伤,即使放置在避难空间中的其他物品在
晃动中飞出,撞到软性耐火防撞墙时会有缓冲,一方面可以防止物品撞破,另一方面防止物
品被反弹,增加其砸伤人员的概率。
作为优选,所述墙体内设有加强钢筋。所述加强筋提高墙体的牢固程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所述避难空间内壁上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有空气过滤
装置。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可对外面空间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保证避难空间中人员的呼吸
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墙体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和所述通风口通过子通风管道连通,
所述通风口设有密封装置。在火宅发生时,可将通气孔密闭。如果在地震发生时,通风口一
方面可以为避难房内的人员提供氧气,另一方面可以方面人员与外界沟通求救。
作为优选,所述墙体设有竖直贯穿避难房所在建筑的主通风管道、以及连通所述
通风口和所述主通风管道的子通风管道。在火宅发生时,独立的通风管道,能为困在避难房
内的人员提供安全的可呼吸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避难空间包括休息区,所述休息区包括直立支撑柱、设置在支撑立
柱和所述墙体之间的隔板、设置在相邻隔板之间的座位,所述座位设有安全固定带。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口对应设置在所述座位的上方,所述通风口设有用于调节风
向的通风百叶窗。
作为优选,所述避难空间包括储物区。
作为优选,所述储物区包括药品储藏区、生活用品储藏区、以及逃生工具储藏区。
作为优选,所述避难空间设有求救定位信号发射装置。可以通过所述求救定位信
号发射装置向外界发送带有定位信息的求救信号,使被困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救
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 方便各类人员快速进入避灾,每户人家自行即可自救;
2. 安全可靠,不会因为其他各种原因产生意想不到的干扰;
3. 尤其是方便年老体弱及儿童使用;
4. 不会因为灾情发生时产生的恐慌,而发生其他的一些伤害;
5. 便于推广,适于各种不同地区实施,旧有的住宅也可重新建造并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避难房一结构示意图。
图2 避难房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一种避难房,包括由混凝土墙体1围成的避难空间,墙体1上设有通向避难
空间外部的防火耐高温密封门2,墙体1的外表面设有隔温耐火层11、墙体1中间设有耐火阻
燃填充层12、墙体1的内表面设有软性耐火防撞层13,墙体1内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有加强
钢筋14。
避难空间内,靠墙设置有多个用隔板31隔出来的休息区,休息区中间放置有用于
休息的座椅32,在座椅的两旁分别设置有直立支撑柱33,隔板31设置在支撑立柱33和墙体1
之间,连接支撑立柱33和墙体1。座椅32上设有安全固定带321。每个座位上方的墙体设置有
通风口41,墙体1内设有竖直贯穿避难房所在建筑的主通风管道42、以及连通通风口41和主
通风管道42的子通风管道43。通风口41处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该空气过滤装置内装有活
性炭、增氧剂等。通风口处还设置有通风百叶窗,可通过该通风百叶窗调节风向。火灾发生
时,主通风管从住宅的最底层接入空气,不接触高温烟雾。
避难空间里侧靠墙设置有储物架5,该储物架5包括用于存储纱布、消毒剂等应急
药品的药品储藏部,用于存储饮用水、食品、塑料袋等生活用品的生活用品储藏部,用于存
储救生锤等逃生工具的逃生工具储藏部。在地震发生时,提高人员的生存几率,大大超过地
震救护的黄金72小时,甚至可保证一星期到15-20天的生存率。
为了方便与外界进行沟通求救,避难空间内还设有能够发送带有位置信息的求救
定位信号发射装置。在发送求救信息的同时,将准确的位置信息发送处于,便于消防人员搜
救。
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避难房的墙体上设置通气孔15,通气孔15和通风口通41过子
通风管道43连通,通风口41设有密封装置411,用于在通常情况下将通风口41堵死,在地震
发生时将密封装置411去除,既能通风又方便呼救。
另外,避难空间内还可设置电池供电的应急照明灯,为人员照明。为每个座位下方
设置马桶,并在隔板上挂上门帘,保持各座位之间的私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避难房,占地面积不大,根据住房大小而定,一般约为2-3平方米即
可,以建在厨房与客厅交接处为宜。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
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