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适用于砂土层的抗拔桩.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1601696
  • 上传时间:2018-06-28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04.9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40500.4

    申请日:

    2015.12.15

    公开号:

    CN205329704U

    公开日:

    2016.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27/32; E02D5/30; E02D5/62; E02D31/12

    主分类号:

    E02D27/32

    申请人: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建华; 武景韬; 余文卿; 姜迎秋

    地址: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代理人:

    陈舒维;宋志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砂土层的抗拔桩。该抗拔桩包括: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具有管腔,所述管腔在所述预制管桩的顶端和底端形成开口;砂浆裹覆层,所述砂浆裹覆层包覆在所述预制管桩的底端的外周面。预制管桩具有的管腔便于注浆器从顶端穿入并从底端穿出、以通过在预制管桩的底端注入胶结浆形成砂浆裹覆层。胶结浆容易进入砂土层、并能够降低砂土层对沉入预制管桩产生的阻力,因而易于预制管桩在砂土层沉入足够的深度。另外,砂浆裹覆层可以由胶结浆与砂土层中的砂混合而成,并且,砂浆裹覆层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受到预制管桩的支撑而不会发生坍塌。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拔桩在用于砂土层时能够支持施工质量的提高,且具有较高的抗拔承载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砂土层的抗拔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具有管腔,所述管腔在所述预制管桩的顶端和底端形成开口;
    砂浆裹覆层,所述砂浆裹覆层包覆在所述预制管桩的底端的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桩沉入在土层中,其中:
    所述土层包括上覆土层以及砂土层;
    所述预制管桩贯穿所述上覆土层,并且所述预制管桩的底端以及所述砂浆裹覆层位于所
    述砂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拔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桩连接建筑结构,并且所述
    建筑结构的底面位于地下水位的下方。

    说明书

    适用于砂土层的抗拔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砂土层的抗拔桩。

    背景技术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有较深地下室的建筑结构的荷重往往难以平衡地下水浮力,
    并导致建筑结构的上浮,此时,可以在建筑结构的底部安装抗拔桩,并由抗拔桩借助土层重
    力形成对建筑结构的抗拔承载力,以补偿建筑结构的荷重与地下水浮力之间的平衡。

    然而,当遇到包含砂土层的土层时,特别是砂土层埋深较浅时,抗拔桩的实现会遇到比
    较大的困难。

    例如,若选用预制桩作为抗拔桩,则在将抗拔桩打入土层的过程中,桩体的端部会在砂
    土层受到较大的阻力,导致抗拔桩难以在土层中沉入至足够的深度,从而难以对建筑结构提
    供足够的抗拔承载力。

    再例如,若选用灌注桩作为抗拔桩,则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极易在砂土层发生孔壁坍塌,
    难以保证桩体的质量,从而不能确保对建筑结构提供的抗拔承载力。

    可见,无论是预制桩还是灌注桩,现有的抗拔桩在面临砂土层时均难以确保施工质量,
    从而不能经济可靠地为建筑结构提供足够的抗拔承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砂土层的抗拔桩,能够在面临砂土层时支持施工
    质量的提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适用于砂土层的抗拔桩包括:

    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具有管腔,所述管腔在所述预制管桩的顶端和底端形成开口;

    砂浆裹覆层,所述砂浆裹覆层包覆在所述预制管桩的底端的外周面。

    可选地,所述抗拔桩沉入在土层中,其中:所述土层包括上覆土层以及砂土层;所述预
    制管桩贯穿所述上覆土层,并且所述预制管桩的底端以及所述砂浆裹覆层位于所述砂土层。

    可选地,所述预制管桩连接建筑结构,并且所述建筑结构的底面位于地下水位的下方。

    如上可见,在上述实施例中,该抗拔桩选用预制管桩作为桩体,预制管桩具有的管腔便
    于注浆器从顶端穿入并从底端穿出、以通过在预制管桩的底端注入胶结浆形成砂浆裹覆层。
    相比于将预制管桩打入砂土层,胶结浆更容易进入砂土层,并且,通过注入胶结浆而在砂土
    层形成的砂浆能够降低砂土层对沉入的预制管桩产生的阻力,因而易于预制管桩在砂土层中
    沉入足够的深度。另外,砂浆裹覆层可以由胶结浆与砂土层中的砂混合而成,并且,砂浆裹
    覆层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受到预制管桩的支撑而不易坍塌。从而,相比于现有的预制桩和灌注
    桩,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抗拔桩在用于砂土层时能够支持施工质量的提高,进而利用较高的施
    工质量可靠地为建筑结构提供足够的抗拔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抗拔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抗拔桩的底端剖面图;

    图3a至图3c为形成如图1所示的抗拔桩的施工成型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适用于砂土层的抗拔桩10包括:预制管桩11和砂
    浆裹覆层12,

    该预制管桩11具有管腔110,该管腔110在预制管桩11的顶端11a形成开口110a、以及
    在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形成开口110b。例如,该预制管桩11可以选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管桩,其尺寸可以满足直径500mm、壁厚100mm、长度13m。

    该砂浆裹覆层12包覆在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的外周面。

    在图1中,抗拔桩10沉入在土层中。图1中示出的土层包括自上至下依次排布的粉质粘
    土层21、粉土层22、粘土层23、以及砂土层24,其中,粉质粘土层21、粉土层22、粘土层
    23为位于砂土层24上方的上覆土层,并且,上覆土层并不限于图1中示出的情况。相应地,
    预制管桩11贯穿上覆土层,即,预制管桩11贯穿粉质粘土层21、粉土层22和粘土层23,
    并且,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以及包覆在该底端11b的砂浆裹覆层12位于砂土层24。

    其中,砂浆裹覆层12可以通过灌注形成、并能够易于预制管桩11在砂土层24沉入足够
    的深度,另外,包覆在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的砂浆裹覆层12能够受到预制管桩11的支撑
    而避免塌陷。

    从而,当预制管桩11连接建筑结构30、并且该建筑结构30的底面位于地下水位20的下
    方时,在砂土层24中沉入足够深度的抗拔桩10能够为建筑结构30提供足够的抗拔承载力,
    以补偿建筑结构30的荷重与地下水浮力之间的平衡。

    如上可见,该实施例中的抗拔桩10的桩体可以被认为是由预制桩和灌注桩结合而成,并
    能够同时避免预制桩不易沉入足够深度、以及灌注桩易坍塌的缺陷。

    从而,相比于选用预制桩的现有方案、以及选用灌注桩的现有方案,该实施例中的抗拔
    桩10所具有的结构能够支持施工质量的提高,进而利用较高的施工质量可靠地为建筑结构
    30提供足够的抗拔承载力。

    为了便于理解该实施例中的抗拔桩10的效果,下面结合图3a至图3c对其施工成型过程
    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见图3a,抗拔桩10沉入土层(如图3a中的箭头S1所示),使预制管桩11
    的底端11b依次穿过粉质粘土层21、粉土层22、粘土层23并最终到达砂土层24,并使砂土
    层24中位于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下方的砂局部松动。

    其次,请参见图3b,注浆器40从预制管桩11的顶端11a的开口110a穿入并从预制管桩
    11的底端11b的开口110b穿出,从而在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向砂土层24注入胶结浆400。
    例如,胶结浆可以选用注入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胶结材料。

    在注入过程中,注浆器40可以沿预制管桩11的轴向方向移动(如图3b中的箭头M所
    示)、并绕预制管桩11的旋转(如图3b中的箭头R所示),使胶结浆400充分地注入砂土层
    24、并与砂土层24中的砂充分搅拌,从而,注入的胶结浆400在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下
    方与砂土层24中局部松动的砂混合形成砂浆囊120。

    最后,请参见图3c,抗拔桩10二次沉入(如图3a中的箭头S2所示),使预制管桩11
    的底端11b穿过砂浆囊120继续下沉,相应地,图3c中示出的砂浆囊120包覆在预制管桩11
    的底端11b的外周面并形成砂浆裹覆层12,图3c中示出的二次沉入过程可以持续至预制管桩
    11在砂土层24中沉入足够的深度,然后等待包覆在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的外周面的砂浆
    裹覆层12固化即可。

    其中,相比于将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直接打入砂土层24,从图3b到图3c的沉入过程
    中,通过注入胶结浆而在砂土层24形成的砂浆囊120对预制管桩11的底端11b能够产生更
    小的阻力,即,通过注入胶结浆而在砂土层24形成的砂浆囊120能够降低砂土层24对沉入
    的预制管桩11产生的阻力,因而易于预制管桩11在砂土层24中沉入足够的深度。

    另外,砂浆裹覆层12可以通过与砂土层中的砂混合的胶结浆固化形成,并且,图3c中
    示出的砂浆裹覆层12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受到预制管桩11的支撑而不易坍塌。

    从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抗拔桩10适用于砂土层24,并支持施工质量的提高,进而能
    够可靠地为建筑结构30提供足够的抗拔承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
    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适用于 砂土 抗拔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适用于砂土层的抗拔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60169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