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桥梁双缝式伸缩缝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伸缩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桥梁双缝式
伸缩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车辆的不断增
多,大大小小的桥梁被建设起来,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到钢
梳齿板式伸缩缝,钢梳齿板缝又分为悬臂式及支承式两种,悬臂式在车轮作
用下承受的弯矩两倍于支承式,同时其动力作用较大,因而其梳齿厚度大,
同时锚固必须坚强,因而造价较高,支承式的梳齿板由于其一端螺栓固定,
另一端搭接在另端钢垫板上,实际是个超静定结构,在主梁砼变,收缩及主
梁沿梁高的不均匀变温作用下,同于主梁梁端大声微小的转角、位移,使齿
板搭接处脱空,在车轮反复作用下,固定螺栓松动而导致其破坏,同时车轮
作用下产生响声噪音,此外由于梳齿板受力较大,其锚固也必须很坚强,目
前也有部分桥梁施工中已采用了橡胶板式伸缩缝,橡胶板式伸缩缝以橡胶板
的剪切变形来适应伸缩缝的伸缩,并利用包裹在橡胶板中的钢板来承受和传
递汽车的荷载,安装得好的橡胶板伸缩缝,在表面平整和橡胶板吸张状态下,
汽车行驶性能较好,但在夏天伸缩缝由于温度作用合拢时橡胶板容易向上隆
起,这样在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其固定螺母容易松脱,从而导致伸缩缝的
破损,一旦损坏,车辆驶过便产生跳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桥梁双缝式伸缩缝装置,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桥梁双缝式伸
缩缝装置,包括搭板、垫板、凹槽、横梁、螺栓、螺栓孔、限位槽、限位柱、
弹簧、止水橡胶条、第一挡板、第一伸缩缝、第二挡板和第二伸缩缝,所述
搭板下侧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右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之间安装有横梁,
所述垫板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栓孔与下侧的横梁连接,所述垫
板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侧安装有限位柱,且限位柱与上侧的搭板
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左侧设置有弹簧和止水橡胶条,所述垫板左上侧安装
固定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搭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缝,所述垫板右上
侧安装固定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搭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缝。
优选的,所述搭板的长度大于横梁的长度,厚度等于横梁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弹簧安装在搭板和垫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垫板一共设置有两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为同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桥梁双缝式伸缩缝
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有效提高伸缩缝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不
会受到温度影响的桥梁双缝式伸缩缝装置,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挡水装置,可
以有效阻挡水和垃圾进入伸缩缝装置,增加使用寿命,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搭板,2、垫板,3、凹槽,4、横梁,5、螺栓,6、螺栓孔,7、
限位槽,8、限位柱,9、弹簧,10、止水橡胶条,11、第一挡板,12、第一
伸缩缝,13、第二挡板,14、第二伸缩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桥梁双缝式伸缩缝
装置,包括搭板1、垫板2、凹槽3、横梁4、螺栓5、螺栓孔6、限位槽7、
限位柱8、弹簧9、止水橡胶条10、第一挡板11、第一伸缩缝12、第二挡板
13和第二伸缩缝14,搭板1下侧设置有垫板2,垫板2右侧设置有凹槽3,
凹槽3之间安装有横梁4,垫板2之间设置有螺栓5,螺栓5通过螺栓孔6与
下侧的横梁4连接,垫板2上设置有限位槽7,限位槽7内侧安装有限位柱8,
这样设置可以使搭板1不易发生位移,结构稳定,且限位柱8与上侧的搭板1
固定连接,限位柱8左侧设置有弹簧9和止水橡胶条10,这样设置弹簧9可
以减震,增加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增加伸缩缝装置使用寿命,垫板2左上
侧安装固定第一挡板11,第一挡板11和搭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缝12,
垫板2右上侧安装固定第二挡板13,第二挡板13和搭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伸
缩缝14,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挡水装置,可以有效阻挡水和垃圾进入伸缩缝装
置,增加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在桥梁上使用一种新型桥梁双缝式伸缩缝装置进行施工时,
首先,将横梁4安装在凹槽3之间,将限位柱8、弹簧9和止水橡胶条10安
装固定在搭板1的下侧,降搭板1放在垫板2上,且限位柱8对准限位槽7,
通过螺栓5将搭板固定拧紧在横梁4上,再将第一挡板11安装固定在垫板2
左上侧,第二挡板13安装固定在垫板2右上侧,从而完成一次完整的桥梁双
缝式伸缩缝装置的安装。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
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
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