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1595974
  • 上传时间:2018-06-27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1,008.0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5165.7

    申请日:

    2015.04.14

    公开号:

    CN104735510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21/422申请日:20150414|||公开

    IPC分类号:

    H04N21/422(2011.01)I; H04N21/6332(2011.01)I

    主分类号:

    H04N21/422

    申请人:

    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佳宏; 朱吕亮

    地址:

    518004广东省深圳市莲塘高新技术第一园113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代理人:

    王仲凯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预置一个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的指令服务器,该指令服务器接收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并将该遥控指令转发给广播电视服务器,以供广播电视服务器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并控制机顶盒执行与该遥控指令对应的操作。本申请的方案仅需要增加一个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的指令服务器即可实现智能终端对机顶盒的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无需改造机顶盒或智能终端,因而成本得到了大大地降低。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指令服务器,该指令服务 器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该方法包括: 接收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用于控制与 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将所述遥控指令转发给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以供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 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控制机顶盒执行对应 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遥控指令转 发给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遥控指令进行解析,转换为机顶盒可以识别的格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 送遥控指令的过程,包括: 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上显示的模拟遥控器输入并发送遥控指令; 或者, 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的重力感应单元,通过调节智能终端的倾斜方向, 输入并发送向上或者向下切台的遥控指令。 4.  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广播电视服务器,该方法 包括: 接收预置的与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具备通信连接的指令服务器发送的遥 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为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发往所述指令服务器的,用 于控制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以控制其执行对 应操作。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 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包括: 按照预置周期,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 或者, 接收机顶盒周期性发送的指令请求,查询是否存在接收对象为该机顶盒 的遥控指令,若是,将对应的遥控指令发往该机顶盒。 6.  一种机顶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指令服务器,该指令服务 器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该装置包括: 第一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 所述遥控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第一指令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遥控指令转发给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 以供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 盒,控制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令解析单元,用于在指令转发单元执行之前,对所述遥控指令进行解 析,转换为机顶盒可以识别的格式。 8.  一种机顶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广播电视服务器,该装置 包括: 第二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预置的与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具备通信连 接的指令服务器发送的遥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为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发 往所述指令服务器的,用于控制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第二指令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 机顶盒,以控制其执行对应操作。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令转发单元包 括: 周期性转发单元,用于按照预置周期,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 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 指令请求回复单元,用于接收机顶盒周期性发送的指令请求,查询是否 存在接收对象为该机顶盒的遥控指令,若是,将对应的遥控指令发往该机顶 盒。 10.  一种机顶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指令服务器、 广播电视服务器和机顶盒;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供注册用户输入并发送遥控指令; 所述指令服务器用于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并将该遥控指令转 发给广播电视服务器; 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用于将指令服务器发送的遥控指令发往与所述注册 用户绑定的机顶盒; 所述机顶盒用于接收广播电视服务器发送的遥控指令,并按照该遥控指 令的要求执行对应操作。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顶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 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遥控器是基于红外线通讯,通过触发遥控器上的按键向电视机顶 盒发射控制信号,从而完成切换台、调节音量等操作。但是,不同的遥控器 上按键数目和种类不同,过多的按键会对用户造成困扰,功能分散;过少的 按键则会导致在不同场景下,不同操作需要相同的按键,这会给系统设计者 以及用户带来很大困难。
    而随着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利用智能终端来代替遥控器完成对 机顶盒的控制,成为了一个可能的实施方案。现有利用智能手机终端控制机 顶盒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智能手机终端增设红外信号发送设备,以发送 机顶盒可以识别的红外控制信号;另一种是:机顶盒终端增设蓝牙信号接收 设备,以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蓝牙控制信号。显然,第一种方式需要对现有 的智能手机进行改进,而由于不同厂商生产的手机硬件结构差异巨大,此类 做法成本过大,可行性不高。而第二种方式则需要对每一个机顶盒均增加硬 件设备,由于机顶盒数量巨大,导致成本会非常高,因此可行性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提供 一种低成本的利用智能终端控制机顶盒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应用于指令服务器,该指令服务器与广播电视服 务器通信,该方法包括:
    接收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用于控制与 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将所述遥控指令转发给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以供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 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控制机顶盒执行对应 操作。
    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遥控指令转发给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之前,还包 括:
    对所述遥控指令进行解析,转换为机顶盒可以识别的格式。
    优选地,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遥控指令的过程,包括:
    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上显示的模拟遥控器输入并发送遥控指令;
    或者,
    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的重力感应单元,通过调节智能终端的倾斜方向, 输入并发送向上或者向下切台的遥控指令。
    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应用于广播电视服务器,该方法包括:
    接收预置的与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具备通信连接的指令服务器发送的遥 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为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发往所述指令服务器的,用 于控制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以控制其执行对 应操作。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包 括:
    按照预置周期,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
    或者,
    接收机顶盒周期性发送的指令请求,查询是否存在接收对象为该机顶盒 的遥控指令,若是,将对应的遥控指令发往该机顶盒。
    一种机顶盒控制装置,应用于指令服务器,该指令服务器与广播电视服 务器通信,该装置包括:
    第一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 所述遥控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第一指令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遥控指令转发给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 以供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 盒,控制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优选地,还包括:
    指令解析单元,用于在指令转发单元执行之前,对所述遥控指令进行解 析,转换为机顶盒可以识别的格式。
    一种机顶盒控制装置,应用于广播电视服务器,该装置包括:
    第二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预置的与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具备通信连 接的指令服务器发送的遥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为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发 往所述指令服务器的,用于控制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第二指令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 机顶盒,以控制其执行对应操作。
    优选地,所述第二指令转发单元包括:
    周期性转发单元,用于按照预置周期,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 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
    指令请求回复单元,用于接收机顶盒周期性发送的指令请求,查询是否 存在接收对象为该机顶盒的遥控指令,若是,将对应的遥控指令发往该机顶 盒。
    一种机顶盒控制系统,包括:智能终端、指令服务器、广播电视服务器 和机顶盒;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供注册用户输入并发送遥控指令;
    所述指令服务器用于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并将该遥控指令转 发给广播电视服务器;
    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用于将指令服务器发送的遥控指令发往与所述注册 用户绑定的机顶盒;
    所述机顶盒用于接收广播电视服务器发送的遥控指令,并按照该遥控指 令的要求执行对应操作。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控制方法,预 置一个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的指令服务器,该指令服务器接收注册用户通 过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并将该遥控指令转发给广播电视服务器,以供 广播电视服务器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并控制机 顶盒执行与该遥控指令对应的操作。本申请的方案仅需要增加一个与广播电 视服务器通信的指令服务器即可实现智能终端对机顶盒的控制,相比于现有 技术来说,无需改造机顶盒或智能终端,因而成本得到了大大地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广播电视服务器与机顶盒指令交互示意 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广播电视服务器与机顶盒指令交互示 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广播电视服务器与机顶盒指令交互示 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广播电视服务器与机顶盒指令交互示 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机顶盒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机顶盒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机顶盒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第二指令转发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机顶盒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需要预先设置与广播电视 服务器通信的指令服务器,基于预置的指令服务器,实现智能终端对机顶盒 的控制。
    参见图1,首先从指令服务器的角度对本方案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接收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
    具体地,用户需要在智能终端上安装专有应用,并成功完成注册,进而 可以利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来输入并发送遥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用于控制 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这里,智能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
    步骤S110、将所述遥控指令转发给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以供所述广播 电视服务器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控制机顶 盒执行对应操作。
    具体地,广播电视服务器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向机顶盒广播电视节目。本 实施例中,利用广播电视服务器向机顶盒发送遥控指令,发送时可以使用广 播电视服务器原有的通信信道,当然还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指令发送通道。机 顶盒接收遥控指令后会执行与该指令对应的操作,从而完成智能终端对机顶 盒的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控制方法,预置一个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 的指令服务器,该指令服务器接收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 并将该遥控指令转发给广播电视服务器,以供广播电视服务器将所述遥控指 令发送至与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并控制机顶盒执行与该遥控指令对应的 操作。本申请的方案仅需要增加一个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的指令服务器即 可实现智能终端对机顶盒的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无需改造机顶盒或 智能终端,因而成本得到了大大地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预置的指令服务器可以集成于现有的广播电视服务 器中,或者是对现有广播电视服务器进行功能改造,使之具备本申请指令服 务器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遥控器智能输入按键,机顶盒智能收到不同键值 的按键。在实际程序上,键值是一个整数,由于这个限制,导致遥控器与机 顶盒的交互信息量非常少,也即人机交互信息量非常少。
    但是,本实施例在引入智能终端之后,情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首先,可以在智能终端显示屏上模拟一个虚拟遥控器,该虚拟遥控器的 按键数量可以不限。其能够实现传统遥控器的控制信号指令。除此之外,还 可以在智能显示屏上直接显示某个电视台的台标,用户点击该台标,即可转 换为一个切台的指令,发送至指令服务器。
    其次,智能终端的多点触控带来了操作上的多样化。传统遥控器每次只 能够按一个键,而智能终端一般带有多点触控技术,支持手势操作,这将会 导致操作的多样化。
    再次,智能终端支持重力感应等其它输入方式。智能终端一般带有重力 感应等辅助单元,例如可以利用重力感应,在用户向不同方向倾斜智能终端 时,可以转换为向上或者向下切台的指令。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方式之外,智能终端还可以 支持其它的操作方式。无论用户通过何种方式输入遥控指令,其均可以通过 本申请的实现方式来控制机顶盒。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了另一种机顶盒的控制方法。结合图1 和图2可知,在步骤S100和步骤S110之间,还可以进一步增加:
    步骤S200、对所述遥控指令进行解析,转换为机顶盒可以识别的格式。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输入的遥控指令与传统的遥 控指令相同,则机顶盒可以直接识别。而如果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输入的 遥控指令与传统遥控器输入的遥控指令不同,则需要对遥控指令进行解析, 转换为机顶盒可以识别的格式。
    这里,对于遥控指令解析的工作,其可以由指令服务器来完成。
    可以理解的,还可以由智能终端直接发送解析后的遥控指令给指令服务 器。这样,后续转发给机顶盒的遥控指令可以直接为机顶盒识别。
    当然,对于遥控指令解析的工作,还可以由广播电视服务器来完成,也 即指令服务器将遥控指令发送给广播电视服务器之后,由广播电视服务器对 遥控指令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遥控指令转发给机顶盒。
    更进一步的,对于遥控指令解析的工作,还可以由机顶盒来完成。也即 在智能终端、指令服务器和广播电视服务器之间传递的遥控指令均为未解析 的遥控指令。机顶盒在接收到该遥控指令后,利用内部的中间件来对该遥控 指令进行解析,并按照解析后的遥控指令的要求执行对应动作。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指令服务器的角度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了简单的介 绍,接下来本实施例再通过广播电视服务器的角度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介绍。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0、接收预置的与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具备通信连接的指令服务 器发送的遥控指令;
    具体地,所述遥控指令为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发往所述指令服务器的, 用于控制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步骤S310、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以控 制其执行对应操作。
    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指令服务器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连接,由广播 电视服务器接收指令服务器发送的遥控指令,该遥控指令为用户利用智能终 端发送给指令服务器的指令,然后由广播电视服务器将该遥控指令再发送给 机顶盒,控制机顶盒执行相应操作。本实施例利用了广播电视服务器这一现 有设备,由其进行遥控指令的转发,无需对机顶盒或智能终端进行硬件改进, 降低了成本。
    在广播电视服务器向机顶盒发送遥控指令时,可以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 服务器向机顶盒发送节目信息流的通道,或者另建一个新的通道,用于遥控 指令的发送。
    对于遥控指令下发的过程,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可能有不同的方案。 接下来介绍几种可实施的方案。
    1、单向网络环境
    参见图4,单向网络环境下,机顶盒12不能够向广播电视服务器11请求指 令数据,只能由广播电视服务器11主动下发。广播电视服务器11按照预置的 周期,将遥控指令发送给机顶盒12。
    2、双向网络环境
    a)第一种机顶盒轮询的方案
    参见图5,机顶盒12周期性的向广播电视服务器11发送指令请求,询问是 否有新的指令。广播电视服务器11查询是否存在接收对象为该机顶盒12的遥 控指令,如果存在,则将对应的遥控指令发往该机顶盒12。
    这种方案的特点是机顶盒周期请求,广播电视服务器立即响应。显然, 这种方案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基于HTTP协议即可实现。但是,其也存在一定 的缺点,例如响应不及时,即使智能终端已经上传了遥控指令到指令服务器 和广播电视服务器,机顶盒也要等到下一个轮询周期才能够响应。
    b)第二种机顶盒轮询的方案
    参见图6,机顶盒12发送的指令请求不立即返回结果,只有当智能终端上 传了遥控指令或者超时的时候,才返回结果。每次广播电视服务器11返回结 果后,机顶盒12立即开始下一个指令请求。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可以较为及时地响应,但是连接存在的时间变长,广 播电视服务器的并发压力增大。
    c)独立指令通道的方案
    参见图7,可以基于socket或web socket直接在机顶盒12和广播电视服务器 11之间建立独立的指令通道。这种通道是双向的,并且一直存在。在这种情 况下,广播电视服务器11可以主动发送指令到机顶盒12。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广播电视服务器可以主动发送指令,不需要机顶盒轮 流请求。缺点是需要长期点用一个网络连接,大大增加了广播电视服务器的 并发压力。
    上述实施例分别从指令服务器和广播电视服务器的角度对本申请的方案 进行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机顶盒,我们可以对其内部的中间件进行 编程,以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例如,当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未经解析, 最终可以由机顶盒来对遥控指令进行解析。有关解析部分的逻辑可以通过编 程,由中间件实现。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控制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机顶 盒控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机顶盒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8,图8中公开了一种机顶盒控制装置,应用于指令服务器中。
    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指令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 所述遥控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第一指令转发单元82,用于将所述遥控指令转发给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 以供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 盒,控制机顶盒执行对应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控制装置,应用于指令服务器中,该指令服 务器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指令服务器接收注册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 遥控指令,并将该遥控指令转发给广播电视服务器,以供广播电视服务器将 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并控制机顶盒执行与该遥控 指令对应的操作。本申请的方案仅需要增加一个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的指 令服务器即可实现智能终端对机顶盒的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无需改 造机顶盒或智能终端,因而成本得到了大大地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输入的遥控指令与传统的遥 控指令相同,则机顶盒可以直接识别。而如果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输入的 遥控指令与传统遥控器输入的遥控指令不同,则需要对遥控指令进行解析, 转换为机顶盒可以识别的格式。为此,如图9所示,机顶盒控制装置还可以进 一步包括:
    指令解析单元83,用于在指令转发单元执行之前,对所述遥控指令进行 解析,转换为机顶盒可以识别的格式。
    可以理解的,还可以由智能终端直接发送解析后的遥控指令给指令服务 器。这样,后续转发给机顶盒的遥控指令可以直接为机顶盒识别。
    当然,对于遥控指令解析的工作,还可以由广播电视服务器来完成,也 即指令服务器将遥控指令发送给广播电视服务器之后,由广播电视服务器对 遥控指令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遥控指令转发给机顶盒。
    更进一步的,对于遥控指令解析的工作,还可以由机顶盒来完成。也即 在智能终端、指令服务器和广播电视服务器之间传递的遥控指令均为未解析 的遥控指令。机顶盒在接收到该遥控指令后,利用内部的中间件来对该遥控 指令进行解析,并按照解析后的遥控指令的要求执行对应动作。
    参见图10,图10中公开了一种机顶盒控制装置,应用于广播电视服务器 中。
    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二指令接收单元100,用于接收预置的与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具备通信 连接的指令服务器发送的遥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为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 发往所述指令服务器的,用于控制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执行对应操 作;
    第二指令转发单元110,用于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注册用户绑定 的机顶盒,以控制其执行对应操作。
    可选的,对于第二指令转发单元110,其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图11 所示,第二指令转发单元110可以包括:
    周期性转发单元111,用于按照预置周期,将所述遥控指令发送至与所述 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
    指令请求回复单元112,用于接收机顶盒周期性发送的指令请求,查询是 否存在接收对象为该机顶盒的遥控指令,若是,将对应的遥控指令发往该机 顶盒。
    最后,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机顶盒控制系统,如图12所示,机顶盒控制 系统可以包括:
    智能终端13、指令服务器14、广播电视服务器11和机顶盒12;
    所述智能终端13用于供注册用户输入并发送遥控指令;
    所述指令服务器14用于接收智能终端13发送的遥控指令,并将该遥控 指令转发给广播电视服务器11;
    所述广播电视服务器11用于将指令服务器14发送的遥控指令发往与所 述注册用户绑定的机顶盒12;
    所述机顶盒12用于接收广播电视服务器11发送的遥控指令,并按照该遥 控指令的要求执行对应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控制系统,包含智能终端、指令服务器、广 播电视服务器和机顶盒,注册用户利用智能终端上传遥控指令到指令服务器, 由指令服务器转发给广播电视服务器,再由广播电视服务器下发给机顶盒, 实现对机顶盒的控制。本申请的方案仅需要增加一个与广播电视服务器通信 的指令服务器即可实现智能终端对机顶盒的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无 需改造机顶盒或智能终端,因而成本得到了大大地降低。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 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 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 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 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 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 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 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 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 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机顶盒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机顶盒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5959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