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911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CN103049117A*CN103049117A*(21)申请号 201110309128.2(22)申请日 2011.10.13G06F 3/041(2006.01)G06F 3/14(2006.01)(71)申请人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交通路1388号申请人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彭国展 谢青峰(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代理人金利琴(54) 发明名称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
2、种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其用于提供在具有第一媒体存取位址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具有第二媒体存取位址的触控显示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传输;即,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所产生的视频信号通过单一条的传输线传送至触控显示装置以供显示,而使用者根据该视频信号触碰该触控显示装置并产生触控信号,且该触控信号依照网际网路协定框架(InternetProtocolframe)配置成资料封包,并通过前述的该传输线将该资料封包传送回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使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可自该资料封包中取得该触控信号并产生相对应的另一视频信号回应至该触控显示装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19)中华。
3、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提供在具有一第一媒体存取位址的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具有一第二媒体存取位址的一触控显示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传输,且该触控显示装置用以产生一触控信号,该方法包含:提供一传输线,并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该触控显示装置连接;令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产生一视频信号;令该视频信号通过该传输线传送至该触控显示装置,并显示该视频信号;令该触控显示装置的该触控信号根据网际网路协定框架(Internet Protocol frame)进行配置;令该网际网路协定框架的该触控信号中。
4、加入该第一媒体存取位址与该第二媒体存取位址以形成一资料封包;根据该第一媒体存取位址将该资料封包通过该传输线传送至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以及通过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解析该资料封包以摄取出该触控信号,令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根据该触控信号产生另一视频信号。2.如申请专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资料封包为因太网路中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的格式。3.一种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具有解封包单元与第一连接单元,且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于通过该第一连接单元输出一视频信号;一传输单元,其具有第一传输端与第二传输端,该第。
5、一传输端与该第一连接单元连接,用于传送该视频信号;以及一触控显示装置,其具有第二连接单元、触控单元、显示单元与封包单元,且该第二连接单元系与该第二传输端连接,该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该视频信号,该触控单元设置于该显示单元上并用于产生触控信号,且该封包单元用于将该触控信号根据网际网路协定框架进行封装而形成资料封包,并通过该传输单元传送至该可携式电子装置; 其中,该资料封包通过该解封包单元进行解析,并摄取出该触控信号,用于供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产生相对应的另一视频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连接单元与该第二连接端系为高解析度多媒体界面(High Defini。
6、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的连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传输单元为单一条的高解析度多媒体界面传输线。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资料封包以网际网路协定框架配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含第一媒体存取位址以及该触控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媒体存取位址。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资料封包由该触控信号、第一媒体存取位址与该第二媒体存取位址所组成。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
7、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解封包单元解析具有网际网路协定框架的该资料封包而分离出该触控信号。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49117 A1/5页3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0001 技术领域0002 本发明关于显示方法与系统,特别是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背景技术0003 现有技术中,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过小,使得发展出通过外部较大型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随着触控显示的普遍应用,使得使用者也希望能够直接地通过外部的该显示装置直接地由触控而间接达到能够控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0004 传统触控信号与视讯信号的传输作法,其提供分开独立的两个传输线,其一传输线专门地提供该显示装置。
8、显示的该视讯信号,而另一传输线则专门地发送在该显示装置上经由使用者触控后产生的该触控信号,使得可用以解决前述的问题。0005 虽然利用不同传输线进行不同资料的传输是最简单的设计方式,但会增加使用上的成本,但若以同一条传输线进行资料传输,则必须考量到资料进行传输时需要进行同步的问题。0006 故由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出一种可用以解决该缺失的一种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发明内容0007 本发明的一目的提供一种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由单一条传输线即可达到双向资料传送的目的。0008 本发明的另一目系提供一种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其利用同一条传输线,用以进行视频。
9、信号与触控信号的双向传输。0009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其提供在具有一第一媒体存取位址的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具有一第二媒体存取位址的一触控显示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传输,且该触控显示装置用以产生一触控信号,该方法包含步骤(a)提供一传输线,并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该触控显示装置连接;(b)令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系产生一视频信号;(c)令该视频信号通过该传输线传送至该触控显示装置,并显示该视频信号;(d)令该触控显示装置之该触控信号根据网际网路协定框架(Internet Protocol frame)进行配置;(e)令该网际网路协定框架的该触控信号中加入该第一媒体。
10、存取位址与该第二媒体存取位址以形成资料封包;(f)根据该第一媒体存取位址将该资料封包通过该传输线传送至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以及(g)通过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上解析该资料封包以摄取出该触控信号,令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根据该触控信号产生另一视频信号。0010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包含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一传输单元、一触控显示装置与一封包单元。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系具有解封包单元与第一连接单元,且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于通过该第一连接单元输出一视频信说 明 书CN 103049117 A2/5页4号;该传输单元具有第一传输端与第二传输端,该第一传输端与该第一连接单元连接,用于。
11、传送该视频信号;以及该触控显示装置具有第二连接单元、触控单元、显示单元与封包单元,且该第二连接单元与该第二传输端连接,该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该视频信号,该触控单元设置于该显示单元上并用于产生触控信号,且该封包单元系用于将该触控信号根据网际网路协定框架进行封装而形成资料封包,并通过该传输单元传送至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资料封包通过该解封包单元进行解析,并摄取出该触控信号,用于供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产生相对应的另一视频信号。0011 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仅通过单一条的传输线除可用以传递来自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所产生的视频信号传送至触控显示装置上进行显示外,也可再将该触控显。
12、示装置上所产生的触控信号回传送至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用以形成可由该触控显示装置进行显示与控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效。再者,本发明中的该视频信号与该触控信号不会因为在同一传输线上传输,而造成该多个信号之间彼此的互相干扰。0012 换言之,本发明的方法与系统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由多条传输线方才能执行如同上述显示与控制的结果。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说明图1中资料封包的格式示意图;以及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的方块示意图。0014 图中:10,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12,可携式电子装置;122,解封包单元;1。
13、24,第一连接单元;14,传输单元;142,第一传输端;144,第二传输端;16,触控显示装置;162,第二连接单元;164,触控单元;166,显示单元;168,封包单元;VS,视频信号;TS,触控信号;DP,资料封包。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为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由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对说 明 书CN 103049117 A3/5页5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参照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在图1中,该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提供在具有第一媒体存取位址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具有第二媒体存取位址的触控显示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传输,且该触。
14、控显示装置用以产生一触控信号,例如该第一媒体存取位址与该第二媒体存取位址系符合在因太网路架构下所赋予唯一的硬体识别码(或称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由该第一媒体存取位址与该第二媒体存取位址,使得当资料进行传送时,若采用因太网路架构,则可辨认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该控显示装置。0016 该单线双向传输的触控显示方法起始于步骤S11,其提供一传输线并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该触控显示装置连接,例如该传输线为高解析度多媒体界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的传输线;接着步骤S12,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产生视频信号。接着步骤S1。
15、3,令该视频信号通过该传输线传送至该触控显示装置,并显示该视频信号。其中,该触控显示装置提供用于显示该视频信号,而该视频信号的内容通过该触控显示装置呈现于使用者,使得使用者可根据该视频信号显示的内容进行选择、输入与编辑等控制。0017 接着步骤S14,令该触控显示装置的该触控信号根据网际网路协定框架(Internet Protocol frame)进行配置。在一实施例中,在因太网路的架构下,该网际网路协定框架可定义至少包含目的位址栏位、来源位址栏位与资料栏位等。其中,该资料栏位用于放置所欲进行传送的资料、该目的位址栏位用于放置指定传送至装置的位址、以及该来源位址栏位用于放置该资料所存在装置的位。
16、址。0018 再者,使用者可由触碰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配置的触控单元(例如电容式或电阻式的触控薄膜)而产生该触控信号。0019 接着步骤S15,令该网际网路协定的该触控信号中加入该第一媒体存取位址与该第二媒体存取位址以形成一资料封包,例如在因太网路的架构下,以网际网路协定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为例说明,该资料封包可如图2所示。0020 该资料封包包含版本(Version)、IP表头的长度(Internet Header Length,IHL)、服务的型态(Type of Service)、总长度(Total Length)、辨识码(Identi。
17、fication)、旗标(Flags)、分段偏移(Fragment Offset)、存活时间(Time To Live,TTL)、协定代码(Protocol Number)、表头检查码(Header Checksum)、来源位址(Source Address)、目的位址(Destination Address)、其它参数(Options)、补齐项目(Padding)与资料项目(Data)。其中,该第一媒体存取位址系加入至该目的位址、该第二媒体存取位址系加入至该来源位址以及该触控信号系加入至该资料项目。0021 接着步骤S16,根据该第一媒体存取位址将该资料封包通过该传输线传送至该可携式电子装置。
18、。以前述IPv4格式的该资料封包而言,在因太网路架构中,可根据该资料封包中该来源位址(即第一媒体存取位址)取得在该触控显示装置的该触控信号,并且将该触控信号依照该目的位址(即第二媒体存取位址)传送至该可携式电子装置。0022 接着步骤S17,通过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上解析该资料封包以摄取出该触控信号,令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根据该触控信号产生另一视频信号。换言之,当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接收到该资料封包后,会先进行解析该资料封包以取得该资料封包内的该触控信号,例如以前说 明 书CN 103049117 A4/5页6述IPv4格式的该资料封包为例,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摄取出该资料项目中的该触控信号。再者,该可携式电。
19、子装置根据接收到的触控信号,可执行使用者在该视频信号的内容上所欲进行例如选择、输入与编辑等的控制。0023 参考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的方块示意图。于图3中,该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系统10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12、传输单元14与触控显示装置16。0024 其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2包含解封包单元122与第一连接单元124,例如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2可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装置。再者,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2系通过该第一连接单元124输出一视频信号VS(Video Signal)。其中,该解封包单元122为一处理器,用以解析后续所提及的资料封包用于供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产生相对应的另。
20、一视频信号,以及该第一连接单元124为高解析度多媒体界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的连接埠。此外,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2还包含第一媒体存取位址。0025 该传输单元14具有第一传输端142与第二传输端144。其中,该第一传输端142与该第一连接单元124连接,用于传送该视频信号VS。此外,该传输单元14的类型配合该第一连接单元124与后续所提及的该第二连接单元162。在一实施例中,当该第一连接单元124与该第二连接单元162为高解析度多媒体界面时,则该传输单元14为单一条的高解析度多媒体界面传输线。0026 该触控显示装置16具有第二连。
21、接单元162、触控单元164、显示单元166与封包单元168,且该第二连接单元162系与该第二传输端144连接。0027 其中,该显示单元166用于显示该视频信号VS,例如该显示单元166可为液晶显示面板(LCD)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0028 该触控单元164设置于该显示单元166上,且当该触控单元164被触碰时产生相对的触控信号TS(Touch Signal),例如该触控单元164可为电阻式或电容式的触控薄膜,可根据使用者在该触控薄膜上所施加的压力值或静电值,产生相对的触控信号TS;以及,该第二连接单元162可为高解析度多媒体界面的连接口。再者,该触控显示装置16还包含第二媒体存。
22、取位址。0029 该封包单元166连接该第二连接单元162与该第二传输端144,用于将该触控信号TS根据网际网路协定框架进行封装而形成资料封包DP(Data Package),并通过该传输单元14传送至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2。其中,该资料封包DP以网际网路协定框架配置,如图2所示。此外,该资料封包DP由该触控信号TS、该第一媒体存取位址与该第二媒体存取位址所组成。再者,该资料封包DP可通过前述所提及的该解封包单元122进行解析,并自该资料封包DP中分离出该触控信号TS。003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单线双向传输触控显示方法与系统仅通过单一条的传输线除可用以传递来自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所产生的视频信号传。
23、送至触控显示装置上进行显示外,也可再将该触控显示装置上所产生的触控信号回传送至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用以形成可由该触控显示装置进行显示与控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效。再者,本发明中的该视频信号与该触控信号不会因为在同一传输线上传输,而造成该多个信号之间彼此的互相干扰。换言之,本发明的方法与系统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由多条传输线方才能执行如同上述显示与控制的结果。说 明 书CN 103049117 A5/5页70031 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发明,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发明之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说 明 书CN 103049117 A1/3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49117 A2/3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49117 A3/3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49117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