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振荡器电路.pdf

  • 上传人:Y94****206
  • 文档编号:157497
  • 上传时间:2018-01-30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507.4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51453.6

    申请日:

    2014.09.08

    公开号:

    CN104158494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3B 5/04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3B 5/04申请日:20140908|||公开

    IPC分类号:

    H03B5/04

    主分类号:

    H03B5/04

    申请人:

    王少夫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233100 安徽省蚌埠市蚌埠龙子湖区东郊安徽科技学院东华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荡器电路。该电路结构采由谐振器、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及匹配电路共同实现,其中谐振器由新型左右手传输线实现,属于国际研究前沿领域。本发明采用传输线,有效减小振荡电路体积,频段直接干扰性很小。同时该谐振器由于使用了左右手新型材料,使得相比传统RLC电路和有源振荡电路,其适应性更高、稳定性更高,可广泛使用对无线WLAN系统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电路产生振荡信号、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单元及匹配电路到信号输出;谐振电路一端与L1相连接,另一端与地相连接;L1另一端接三极管的基级;三极管的基极及集电极分别与                                                传输线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反馈电路;其中传输线L2为开路线、L3短路线及L4为耦合线;三极管输出信号经传输线传至匹配网络;最后输出振荡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谐振电电路由串并联谐振单元再加上左右手材料传输线实现。

    3.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谐振电路、两个左右手材料传输线单元和主电路单元之间的微带连接线均为平面结构,其布线排列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 和3所述的振荡器电路,其电路结构可在1-10GHz频段内实现信号振荡。

    说明书

    一种振荡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振荡器,特别是一种低噪声振荡器电路,属于电子及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毫米波通信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商用通信的广泛使用,对于通信系统振荡器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大多数器件由于高频率的振荡信号不稳定,而导致系统整体性能变差。在早期阶段,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不少的解决方法,但早期的振荡电路设计都只能局限在某一个特定频段和特定的带宽内,并且信号损耗非常大,不够稳定。随着新材料研究和交叉学科的兴起,改变传统RLC振荡电路和有源器件振荡电路的结构,成为了又一个研究热点,并可以有效的改善了传统振荡电路的部分缺点。目前这一前沿领域内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减小电路结构体积,并保证性能基本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利用串并                                                谐振单元、左右手新型材料、三极管放大器及传输线搭建,实现振荡器电路。该电路结构稳定性好,各项性能均能达到使用的效果,大大减少了电路结构体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荡器电路,包括谐振电路产生振荡信号、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单元及匹配电路到信号输出;谐振电路一端与L1相连接,另一端与地相连接;L1另一端接三极管的基级;三极管的基极及集电极分别与传输线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反馈电路;其中传输线L2为开路线、L3短路线及L4为耦合线;三极管输出信号经传输线传至匹配网络;最后输出振荡信号。谐振电路、两个左右手材料传输线单元和主电路单元之间的微带连接线均为平面结构,其布线排列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其中谐振电电路由串并联谐振单元再加上左右手材料传输线实现。其电路结构可在1-10GHz频段内实现信号振荡。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左右手新型材料和传统材料混合加工,所
    带来的显著优点是:(1)实现高频振荡;(2)体积小;(3)稳定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一种振荡器电路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一种振荡器电路结构中左右手新型材料单元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一种振荡器电路的谐振电路S参数特性Smith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振荡器电路5.2GHz无线WLAN谐振电路S参数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以5.2G无线WLAN共同使用作为实例具体说明。
    结合图1,本发明是一种振荡器电路,包括谐振电路产生振荡信号、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单元及匹配电路到信号输出;谐振电路一端与L1相连接,另一端与地相连接;L1另一端接三极管的基级;三极管的基极及集电极分别与传输线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反馈电路;其中传输线L2为开路线、L3短路线及L4为耦合线;三极管输出信号经传输线传至匹配网络;最后输出振荡信号。谐振电路、两个左右手材料传输线单元和主电路单元之间的微带连接线均为平面结构,其布线排列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其中谐振电电路由串并联谐振单元再加上左右手材料传输线实现。其电路结构可在1-10GHz频段内实现信号振荡。
    结合图2,详细阐述左右手材料传输线单元的具体结构:该部分主要分为三小块,其中在物理结构中,处于中间部分的是新型左手材料,包括由一个串联谐振单元和两个并联谐振单元组成,右手材料的微带线结构处于两边,其大小根据所需要的振荡频率的大小和带宽共同决定。
    结合图3 Smith圆图可以看出,其振荡效果良好其效果相比传统RLC 振荡电路有很大的改善。
    结合图4 振荡电路信号S 曲线图,可以得出在5.2GHz无线WLAN频段,最大衰减均约为29.63dB,这一结果基本和传统RLC振荡电路基本一致,但是其电路体积比传统电路设计有了改善。
    本发明一种振荡器电路,结合图1,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包括谐振电路产生振荡信号、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单元及匹配电路到信号输出;谐振电路一端与L1相连接,另一端与地相连接;L1另一端接三极管的基级;三极管的基极及集电极分别与传输线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反馈电路;其中传输线L2为开路线、L3短路线及L4为耦合线;三极管输出信号经传输线传至匹配网络;最后输出振荡信号。
    一种振荡器电路中的主电路由谐振电路、左右手新型材料共同组成,放大电路及匹配电路共同构成稳定性良好,适用性强,体积小,极大拓展振荡电路的研究广度。
    结合图3 和4,一种振荡器电路,在WLAN频段5.2GHz附近的最大信号衰减为29.6dB,实现了本频段的振荡的效果。

    关 键  词:
    一种 振荡器 电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振荡器电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5749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