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屋顶隔热防水绿化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生态绿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态屋顶隔热防水
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物的屋顶一般都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同时顶层温度高,有时还漏水,
常用的方法为防水是涂沥青;防热是加盖水泥砖,但都不能长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屋顶
绿化不仅能提高城市的景观水平,还有隔热、防水功能,怎样通过屋顶绿化来实现隔热节
能、防水、绿化、环保四位一体的功能,公开号为CN2018577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生
态屋顶隔热防水绿化结构,包括绿化植物、营养土层、隔根膜、过滤层和防水层,该结构还设
置有隔热层,在营养土层中设置有智能化滴管系统,各层的排列顺序从下至上为防水层、隔
根膜、隔热层、过滤层、营养土层、绿化植物,各层的厚度为防水层0.2-0.4cm,隔根膜0.02-
0.05cm,隔热层5-12cm,过滤层0.02-0.05cm,营养土层3-6cm。
通过设置的防水层可防漏;隔热层可隔热;隔根膜可防止根系穿透防水层和建筑
结构层;过滤层具有过滤、排水、防护的功能,但是当雨水过大时,容易导致屋顶大范围积水
且不利于排出,一方面使屋面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状态使屋面掺水,另一方面植物长时间处
于积水中容易导致根部溃烂,影响植物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水且利于植物
生长的生态屋顶隔热防水绿化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屋顶隔热防水绿化结构,包括设置于屋顶的营养土层和设置于营养土层
上的绿化植物,屋顶上倾斜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栽培植物的栽培箱,所述栽
培箱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箱中营养土层内多余水分的筛孔,栽培箱的上端设置有用于
浇灌绿化植物的喷淋装置,所述栽培箱通过设置于栽培箱底部上的支架与隔板间隔布置,
所述隔板的一端连接有雨水处理管道。
如此设置,当雨水过多时,栽培箱内的水分增多,通过在栽培箱的底板上设置相应
的筛孔,使过多的雨水通过筛孔流出至栽培箱外,由于栽培箱和隔板之间通过支架间隔布
置,同时隔板与屋顶倾斜布置,使流至隔板上的雨水随隔板倾斜方向流动,再流至雨水处理
管道进行排放;当栽培箱进行灌浇时,通过喷淋装置对绿色植物进行喷淋,同时过多的水也
随重力作用流至栽培箱底部,再通过筛孔排出,同时保证灌浇时栽培箱内处于合适的温度,
达到排水目的,同时利于植物的生长及使屋顶处于一个干爽的环境。
进一步设置:所述营养土层与栽培箱的底板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由亚
麻纤维和黄麻纤维编织而成。
如此设置,过滤层可以阻挡雨水经筛孔排除前将泥土阻挡下来,防止筛孔堵塞的
同时也保证栽培箱内营养土层随雨水冲刷而减小土壤体积,也起到虑水的作用,而亚麻纤
维和黄麻纤维均具有透气、抑菌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提高过滤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筛孔间隔且均匀的布置于栽培箱的底板上。
如此设置,使箱内的各个位置均可通过筛孔达到排水的功能,使栽培箱内各个位
置的湿度处于相同的状态,达到绿色植物的均衡生长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喷淋管以及喷嘴,所述进水管与喷淋管连
接,喷淋管与喷嘴连接,进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喷嘴出水大小的控制阀。
如此设置,浇灌时,水冲进水管传送至喷淋管,再随喷淋管上的喷嘴喷出,喷嘴具
有将水细分成雾状,达到扩散的作用,避免水量过大造成局部水分过多的情况,同时通过控
制控制阀可控制水的多少,方便调节浇灌水的量,达到节水的效果,同时也提高绿色植物的
生长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雨水处理管道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雨水处理管道与市政排水
管道连接。
如此设置,从栽培箱内流出来的水中含有一定的细沙后者杂质,先通过过滤网再
传送至市政排水管道,使雨水达到过滤的特点,减小水土的污染。
进一步设置:所述栽培箱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如此设置,由于栽培箱处于高温暴晒以及潮湿环境等不同气候下,而聚氯乙烯材
料制成的栽培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提高栽培箱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与屋顶之间倾角大小处于0°~45°之间。
如此设置,在该范围内,栽培箱可较好的放置于隔板上,同时将栽培箱内的雨水通
过隔板流至雨水处理管道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与屋顶之间倾角大小为5°。
如此设置,在该倾角下,栽培箱能稳定的放置于隔板上,同时也使栽培箱内过多的
雨水同归筛孔流出至隔板上时,使雨水随隔板的倾斜角度流至雨水处理管道上,达到排水
的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绿色植物种植于
栽培箱内,栽培箱通过倾斜的隔板放置于屋顶表面上,当栽培箱内的雨水过多时,过多的雨
水先通过栽培箱的垫底板上的过滤层进行过滤,再通过底板上的筛孔流出至隔板上,雨水
沿倾斜设置的隔板流至雨水处理管道,在通过过滤排送至市政府管道;可减小营养土层过
多水分时,雨水对屋顶渗透导致房屋潮湿,同时也对绿化植物根部的腐化起到一定的缓解
作用以及保持营养土层内合适的湿度,提高绿色植物生长,通过相应的绿化结构达到提高
屋顶隔热防水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生态屋顶隔热防水绿化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屋顶;2、营养土层;3、绿化植物;4、隔板;5、栽培箱;51、底板;52、筛孔;53、
支架;6、喷淋装置;61、进水管;62、喷淋管;63、喷嘴;64、控制阀;7、雨水处理管道;8、过滤
层;9、耐根系穿刺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生态屋顶隔热防水绿化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屋顶隔热防水绿化结构,包括倾斜设置于屋顶1上的隔板4、
设置于隔板4上用于栽培植物的栽培箱5、设置于栽培箱5内的营养土层2、设置于营养土层2
上的绿化植物3以及设置于栽培箱5的上端用于浇灌绿化植物3的喷淋装置6,两隔板4与屋
顶1之间构成一个呈三角形的通道,栽培箱5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其中,喷淋装置6设置于两隔板4的连接处,喷淋装置6包括进水管61、
喷淋管62以及喷嘴63,进水管61与喷淋管62连接,喷淋管62与喷嘴63连接,若干喷嘴63设置
于喷淋管62上,同时进水管6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喷嘴63出水大小的控制阀64。
如图1和图2所示,营养土层2与栽培箱5的底板51之间设置有过滤层8,过滤层8由
亚麻纤维和黄麻纤维编织而成;过滤层8和营养土层2之间还设置有耐根系穿刺层9,耐根系
穿刺层9采用防渗隔根膜或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制成;在栽培箱5的底板51上设置有
用于排出箱中营养土层2内多余水分的筛孔52,若干筛孔52间隔且均匀的布置于栽培箱5的
底板51上;在栽培箱5的底板51上设置有若干支架53,且与隔板4留有便于雨水流动的间隙;
也可在栽培箱5上设置照明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或者湿度检测装置,便于实时了解栽培
箱5内绿色植物的生长环境和便于调节生长状态。
如图1所示,隔板4与屋顶1之间倾角大小处于0°~45°之间,本方案为5°;隔板4与
屋顶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雨水处理管道7,在雨水处理管道7上设置有用于流至水处理管道
上雨水的过滤网,经过滤后的雨水再与市政排水管道连接进行排水。
如图1所示,通过将绿色植物种植于栽培箱5内,栽培箱5通过倾斜的隔板4放置于
屋顶1表面上,当栽培箱5内的雨水过多时,过多的雨水先通过栽培箱5的垫底板51上的过滤
层8进行过滤,再通过底板51上的筛孔52流出至隔板4上,雨水沿倾斜设置的隔板4流至雨水
处理管道7,在通过过滤排送至市政府管道;可减小营养土层2过多水分时,雨水对屋顶1渗
透导致房屋潮湿,同时也对绿化植物3根部的腐化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以及保持营养土层2
内合适的湿度,提高绿色植物生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