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手动悬移超前支护.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1550082
  • 上传时间:2018-06-23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44.2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14963.7

    申请日:

    2014.04.30

    公开号:

    CN203891904U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D 17/00申请日:20140430授权公告日:20141022终止日期:20150430|||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7/00; E21D17/02

    主分类号:

    E21D17/00

    申请人: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煤矿

    发明人:

    赵振海; 肖庆涛; 李小果; 呼庆华; 秦玉霞; 王志磊; 乔朝凯; 贾兰星

    地址: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教场村东三矿工业广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代理人:

    张绍琳;郑园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悬移超前支护,主要由主梁、手动伸缩梁和支撑结构组成,主梁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结构进行支撑,其中,每个支撑结构由卡缆、底座和液压千斤顶组成;每个底座上均固定有两个卡缆,两个卡缆之间的底座上设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手动伸缩梁滑动设置在主梁内,手动伸缩梁前端设有千斤顶升梁器。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原有超前支护容易下窜或背部不牢的问题,主梁稳定牢固,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搬运、节约操作时间,主梁和伸缩梁之间采用抽出式线摩擦,减少工作阻力,从而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手动悬移超前支护,主要由主梁、手动伸缩梁和支撑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梁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结构进行支撑,其中,每个支撑结构由卡缆、底座和液压千斤顶组成;每个底座上均固定有两个卡缆,两个卡缆之间的底座上设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手动伸缩梁滑动设置在主梁内,手动伸缩梁前端设有千斤顶升梁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悬移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主梁的前后两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悬移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升梁器上设有凹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悬移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缆上部设有挂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悬移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由100mm×100mm的成型钢加工而成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悬移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伸缩梁由80mm×80mm的成型钢加工而成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悬移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伸缩梁与主梁之间通过滚轮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手动悬移超前支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巷道超前支护,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悬移超前支护。
    背景技术
    巷道超前支护是煤巷掘进、巷修作业时保证工作面稳定而采取的一项安全辅助措施,对保障矿井安全起着重大的意义。传统巷道工作采用的超前支护为两根3m长的п型梁配合四个专用卡子,使用时为了使п型梁能够接顶,在п型梁与棚之间,或者п型梁与专用卡子接触点之间打入木楔。该项设施使用期间要全部人工操作,每次架设新棚前,必须由6-8人同时进行前移。扩修作业进度较快时,每班要移动3-5次。这种超前支护由于为人工操作,由于操作比较频繁,严重制约施工进度,且常常出现备设不牢、使用不当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手动悬移超前支护,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于搬运、且解决了超前支护不接顶和容易下窜等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悬移超前支护,主要由主梁、手动伸缩梁和支撑结构组成,主梁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结构进行支撑,其中,每个支撑结构由卡缆、底座和液压千斤顶组成;每个底座上均固定有两个卡缆,两个卡缆之间的底座上设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手动伸缩梁滑动设置在主梁内,手动伸缩梁前端设有千斤顶升梁器。
    所述支撑结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主梁的前后两端。
    所述千斤顶升梁器上设有凹槽。
    所述卡缆上部设有挂钩。
    所述主梁由100mm×100mm的成型钢加工而成的。
    所述手动伸缩梁由80mm×80mm的成型钢加工而成的。
    所述手动伸缩梁与主梁之间通过滚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原有超前支护容易下窜或背部不牢的问题,主梁稳定牢固,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搬运、节约操作时间,能使顶梁升高或降低,保证了顶梁水平高度;主梁和伸缩梁之间采用抽出式线摩擦,减少工作阻力,从而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手动手动悬移超前支护,包括主梁1、手动伸缩梁2、千斤顶升梁器3和支撑结构组成,其中,支撑结构由液压千斤顶4、卡缆5和底座组成,每个底座6上均固定两个卡缆5,两个卡缆之间的底座6上设有液压千斤顶4,主梁1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结构支撑,所述手动伸缩梁2滑动设置在主梁1内,手动伸缩梁2前端设有千斤顶升梁器3。千斤顶升梁器3上设有凹槽,方便顶梁的移动。卡缆5上部设有挂钩。主梁1由100mm×100mm的成型钢加工而成的。手动伸缩梁2由80mm×80mm的成型钢加工而成的。
    为了进一步减少主梁1和手动伸缩梁2之间的摩擦,主梁1和手动伸缩梁2之间可通过滚轮连接,从而减少劳动强度。
    使用时,首先,将卡缆5的挂钩卡在U型棚梁的下表面,使棚距中心线左右600mm的位置,主梁1与中心线平行;然后,调节液压千斤顶4使主梁1上升,使卡缆5固定于U型棚梁上。上梁,当前端有空间时移动手动伸缩梁2使其伸出,将顶梁人工抬起,放在伸缩梁2端头的千斤顶升梁器3的凹槽内,使用千斤顶升梁器3调整顶梁的高、低和水平位置,调整完毕,背顶上网,紧固螺栓,第一棚工序完成。第一棚工序完成后降落千斤顶升梁器3,再将伸缩梁2伸出,实施第二棚。完成第二棚工序后,调节液压千斤顶4使主梁1下降,将卡缆5松开,前移主梁1,再前移卡缆5,调节液压千斤顶4使主梁1上升,使卡缆5固定于U型棚梁上,一个工作循环结束。工作中需两个超前支架配合使用升降顶梁。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手动 超前 支护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手动悬移超前支护.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5500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