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535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05CN203925353U(21)申请号 201420072987.3(22)申请日 2014.02.20E21B 21/01(2006.01)(73)专利权人山东科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257067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南二路267号(72)发明人许益民 曲伟 张亮亮 李超(74)专利代理机构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代理人侯玉山(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57) 摘要一种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包括多个罐体,每个罐体为底部截面为圆弧形的圆弧底罐,所述圆弧。
2、底罐内设有海底阀并与罐体外的管线连接,所述圆弧底罐的最底部连接排砂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泥浆搅拌均匀,清砂彻底,可实现泵高效吸入,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钻井工艺要求。因而,在丛式井钻机固控系统应用方面具有广泛使用价值。(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5353 UCN 203925353 U1/1页21.一种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包括多个罐体,其特征在于:每个罐体为底部截面为圆弧形的圆弧底罐,所述圆弧底罐内设有海底阀并与罐。
3、体外的管线连接,所述圆弧底罐的最底部连接排砂门;所述的圆弧底罐下部连接结构梁设计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底座,且底座的中间梁与圆弧底罐底部焊接,底座的两侧通过均布的鞍座与圆弧底罐形成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砂门通过导引槽连接圆弧底罐,且导引槽通过支撑板与圆弧底罐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底罐的顶部设有附件,所述附件包括梯子、走道以及栏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为振动筛罐、中间罐、吸入罐、混合罐和/或储备罐。5.根据权利要求4。
4、所述的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筛罐安装在可移动的钻机底座上,并通过输送管线与固控区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25353 U1/2页3一种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丛式井钻井用的一种固控系统。背景技术0002 目前,国内外钻井行业普遍使用的固控系统是矩形罐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缺点:0003 1.钻井液搅拌不均匀,有搅拌死角。0004 2.矩形罐斜仓大,侧面安装排砂门,清砂不便。0005 3.泵吸入口中心位置高,不能实现高效吸入。0006 4.罐内管线多,占用罐的容积,且管线维修不方便。实用新型内容0007 本。
5、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目的就是解决钻井液搅拌不均匀、清砂不便、泵不能高效吸入等问题。0008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是:包括多个罐体,每个罐体为底部截面为圆弧形的圆弧底罐,所述圆弧底罐内设有海底阀并与罐体外的管线连接,所述圆弧底罐的最底部连接排砂门。即圆弧底罐的排砂门焊接于罐最底部,可实现排砂彻底。所有泵的吸入口通过海底阀控制,可实现泵高效吸入。所有管线外置,有效减少了所占用罐的容积,且管线维修方便。0009 上述方案可进一步改进为:0010 所述的排砂门通过导引槽连接圆弧底罐,且导引槽通过支撑板与圆弧底罐固定。圆弧底罐的排砂门焊接于罐最底部,考虑到圆弧底部直。
6、接焊接排砂门困难,特增加支撑板和导引槽,增大了排砂口面积,可实现排砂彻底。0011 所述的圆弧底罐下部连接结构梁设计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底座,且底座的中间梁与圆弧底罐底部焊接,底座的两侧通过均布的鞍座与圆弧底罐形成支撑结构。即圆弧底罐的底座将结构梁由原来的水平型式设计成中间高两端低,方便圆弧底的焊接,只需将卷板后的圆弧与底座中间梁焊接,两侧均布若干鞍座。0012 所述圆弧底罐的顶部设有附件,所述附件包括梯子、走道以及栏杆;附件可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0013 根据功能不同,所述的罐体为振动筛罐、中间罐、吸入罐、混合罐和/或储备罐。0014 所述的振动筛罐安装在可移动的钻机底座上,并通过输送管线与固。
7、控区连接;能够实现在单口井完成钻井后,振动筛罐随钻机底座整体移动,适时加减输送管线的数量,而保证固控区位置不变,减少了搬家次数,从而提高钻井效率。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泥浆搅拌均匀,清砂彻底,可实现泵高效吸入,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钻井工艺要求。因而,在丛式井钻机固控系统应用方面具有广泛使用价值。说 明 书CN 203925353 U2/2页4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圆弧底罐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丛林井的布置示意图;0018 图中:1、排砂门,2、支撑板,3、导引槽,4、底座,5、鞍座,6、圆弧底罐,7、海底阀,8、外置管线,9、中间梁,10、。
8、钻机底座,11、振动筛罐,12、输送管线,13、固控区。具体实施方式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20 参见图1,一种适合打丛式井的圆弧底罐固控系统,包括分别作为振动筛罐、中间罐、吸入罐、混合罐和储备罐的多个罐体,每个罐体为底部截面为圆弧形的圆弧底罐6,6圆弧底罐内6设有海底阀7并与罐体外的外置管线8连接,圆弧底罐6的最底部通过焊接导引槽3安装排砂门1,且导引槽3通过支撑板2与圆弧底罐6固定。圆弧底罐6下部连接结构梁设计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底座4,且底座4的中间梁9与圆弧底罐6底部焊接,底座4的两侧通过均布的鞍座5与圆弧底罐6形成支撑结构。圆弧底罐6的顶部设有梯子、走道、。
9、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0021 打丛式井时,通过输送管线12连接振动筛罐11与固控区13,在单口井完成钻井后,振动筛罐随11钻机底座10整体移动,适时加减输送管线12的数量,而保证固控区13位置不变,在输送泵的作用下实现泥浆的单向流动,减少了搬家次数,从而提高钻井效率。0022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有可能对具体尺寸,或者局部结构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925353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5353 U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5353 U。